好書試閱

太空計畫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你能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月亮或太空?將那些錢花在國內不是更好嗎?」
多年前,我對一群高中學生演講時,有人對我提出這個問題。
美國高中畢業生進大學後選修理工科系的人並不多,為了扭轉這一情勢,許多科技公司都會在每年春季派一些科技人員到各高中去對學生講話,希望能吸引他們進入科技行列。
也許是因為我經常被指派去對顧客做簡報的原因,很早就被公司選中去做這個一般工程師都不願意去做的事。因為在這種場合裡面,高中生們經常會問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而那些問題有時和科技毫無關係,這時就要靠演講者的臨場反應了。
所以,當我第一次被問到上述問題時,我著實的愣了一下。「花多少錢」在我看來是財務與會計部門的事,只要我自己負責的部門沒有超出預算,我是不會在意整個專案的經費總額。但既然被問到了,就總得給個答案。
「你的這個問題很好。」我之前就學到,當自己無法立即想出有把握的答案時,可以先稱讚對方的問題,同時藉此爭取一些時間讓自己可以思考該怎麼回答。
「你可以告訴我你父親的職業嗎?」我反問他。這時我已想到該如何回答他的問題了。

「他是卡車司機。」那位學生回答。

「好,我告訴你為什麼我們要去太空,而且我更要告訴你,花在太空計畫的那一筆錢,不管總額是多少,每一分都是花在國內!」我如此回答他。這時整個體育館裡的學生都安靜下來了,都想知道這些錢明明是為了去月亮而花費掉的,怎麼可能是花在國內?

「太空總署並不是只要將錢放在卡拉維爾角的太空基地發射台上,火箭就可以抵達月亮了。那一筆錢,是花在雇用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身上。例如洛馬公司雇用了我,讓我去組裝太空載具,這樣我就有一份薪水可以養活我的家人。我們在加州的工廠把產品製造出來,常常必須透過陸運的方式送到佛羅里達州的卡拉維爾角去,因此你的父親或其他卡車司機就有了一份工作,你父親有了薪水就可以替你買你腳上那雙漂亮的Nike球鞋。賣給你球鞋的那家鞋店,因為你的花費,而雇用了幾位店員,那些人也因為有了那份工作,可以養活他們的家人。所以,這些錢就如你所說,完全是花在國內。」

「另外,你知道你的手機其實就是發展太空的副產品,因為手機裡面的電晶體及積體電路,就是在發展太空產業時研究出來的。當初如果不進軍太空的話,這些東西遲早也會有,但不會問世的那麼快。而發展這些產業的錢,也就是你認為該花在國內的錢。」

說完這些之後,那些學生頓時了解發展太空的過程中,許多過程其實是與他們息息相關。

想到發展太空的過程與他們息息相關,我更想到我的職場生涯也真是躬逢其盛。當初因為熱愛空軍,喜歡飛機才進入航空這個行業。1983年美國雷根總統大力推動「先制戰略防禦計畫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時,我加入洛克希德公司的飛彈與太空部門(Lockheed Missile & Space Co.)擔任製程工程師。此後的三十年間我參與多項衛星與太空載具的專案,印象較為深刻而又沒有機密等級的專案有賀伯太空望遠鏡專案(Hubble Space Telescope)及氣象衛星專案(NOAA Weather Satellite)。這兩個衛星的成果,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台上看到,看到那些衛星所照的相片時,心中就會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滿足感。

1994年我的部門曾在一個積體電路板完工後,所有參與製作過程的員工都被要求在一張紙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原來那塊電路板將裝設在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所製作的火星拓荒者(Mars Pathfinder)上。那時我很慎重地將自己的中文名字簽上,因為這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沒想到公司將這張紙拍照後,將它縮小到只有一個句點的大小,然後燒印在電路板上。十多個人的簽名縮小到一個句點那麼大,要用多大倍數的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火星拓荒者於1997年7月4日在火星登陸時,我倒是激動得掉下了眼淚。當年最讓父母擔憂的我,竟然有幸留名在火星上!

在我任職太空部門的三十年間,接觸過不少這個行業中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一時之選,可以解決科技上的許多難題。但同時我也目睹一些管理級的工程人員,換了位置之後,有了不同的考量,這時會以「階級身份」來霸凌那些工程師們。管理層級的人面對進度與預算的考量,有時會以本身的工程背景,指引工程師做出一些違反工程倫理的事。這種賭博性的行為如果得逞,光環屬於那些管理人員;因為這些管理人員本身懂工程,所以大多數這種案例會通過測試,於是管理人員的目的就達到了。但終究這些過程是不符合程序的,而這種在管理者霸凌下的產物,終將是太空產業的隱憂。

本書中除了雙子星8號是描述太空阿姆斯壯的機智與快速反應外,其餘的幾個故事幾乎都可以看到管理人員在進度與經費考量下所做的決定,所導致的悲慘後果。

我決定在這本書中凸現人類在太空探索的過程中所犯的的錯誤,而不去描述在這過程中的光輝成果(如登月成功的故事),主要的原因是成功的故事已經有太多的人去歌頌。而失敗的案例總是讓人不忍重顧。

幾年前我參與的一個衛星專案,在測試中無法在期限內通過某項測試,原本預備兩個星期就可以完成的測試,竟然花了七個月還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這時參與整個專案的每位工作人員都感受到極大的壓力,更不要說專案負責人了。但那位經理卻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責難,沒有對工作人員說過一句重話。因為他知道不是工作人員不行,而是我們所面對的問題與環境是從來沒有遭遇過的。這時抱怨、辱罵完全是於事無補,只有小心的嘗試不同方法來解決問題。

七個半月之後該項測試終於圓滿完成,只不過進度延遲及預算超支,對整個專案產生了極端的影響。但那位經理只簡單的說:「至少我們知道這個人造衛星進入太空後可以正常運作。」

那位經理在進度會議中,面對咆哮的空軍將領所表現出的態度與堅持,是我專業職場生涯中一個非常鮮明的回憶。

在太空探索的過程中,科技是極端重要的一環。在管理階級的霸凌下,員工的心情會受到影響,但物理的特性並不會因而改變!

最後,我謹以此書來紀念我四十年的航太工程生涯,但願我在這個產業裡的成就沒有讓我的父母失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