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03
在家中如何保養寶石
希望能永久保存珍貴寶石的美麗。不妨掌握可以自行保養的方法,避免損壞外觀或價值。
每次佩戴後都要擦拭汗水或皮脂
石子被加工成可佩戴的珠寶飾品後,可能會因為沾附的汗水或皮脂氧化而受損。關鍵在於使用後須用乾淨的軟布擦拭一番再加以收納。
收納時最好善用附蓋的盒子以免灰塵堆積。為了避免石子之間互相接觸而刮傷,收納多個石子或珠寶飾品時,使用附隔板的盒子較令人安心。切勿認為「石子堅硬而耐用」,應將其視為精緻之物來處理。
保養的重點與注意事項
使用方便的保養用品
①珠寶專用擦拭布╱麂皮
擦拭石子時,如果使用含有灰塵的紙巾等,有刮傷的風險,因此準備專用的珠寶擦拭布或麂皮等較為放心。此外,另有一種較容易混淆的貴金屬擦拭布。這種布裡面可能含有會對石子造成傷害的研磨劑或藥品,因此挑選時最好仔細查看素材與成分。
②小毛刷
如果有肉眼可見的大面積髒污或附著物,直接擦拭可能會拉扯石子表面而造成損傷。希望盡可能溫柔地擦拭乾淨,因此如果有硬度偏軟的小毛刷會比較方便。
③吹風機
握住吹風機的本體,就會從末端的噴嘴吹出氣流。主要是作為相機鏡頭等的清潔用品來使用,不過「吹掉精細之物表面的灰塵」這個用途亦適用於石子。
先別水洗!
當髒污嚴重時,會令人不禁想用水清洗。然而,有好幾種石子具有遇水會變色或產生裂縫的性質。如果是透過加工處理(P.060)而染了顏色的石子,有時會因為處理方式或品質而遇水就溶解出顏色的成分。
如此所示,石子中有這類帶有瑕疵(P.224)的品項,因此如果因為髒污嚴重就強行保養,反而可能會造成損傷。如果髒污嚴重到光是擦拭無法擦乾淨的程度,交給專門處理石子或珠寶飾品的清潔業者會比較安心。
保養時應注意石子的各種脆弱之處
日常生活中亦充斥著對寶石與礦物而言是弱點的要素。讓我們來仔細探究其中詳情。
不耐水的石子
如蛋白石(P.122)般具有多孔性的,或如玉髓(P.114)般由結晶顆粒聚集而成的多結晶體。這些都有可能因雜質隨著水滲進內部而破壞其外觀。此外,經過人工染色的石子有可能遇水而掉色,因此須格外留意。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玉髓(P.114)╱瑪瑙(P.116)╱蛋白石(P.122)╱青金石(P.158)╱孔雀石(P.193)╱紅紋石(P.194)╱等
不耐乾燥的石子
以蛋白石(P.122)較具代表性,含有水分的寶石與礦物一旦乾燥就會出現裂痕或變質。尤其是因為陽光的熱能或熱風而驟失水分,可能會加速損傷。應避免置於有陽光照射或暖氣的風吹拂的地方,吹乾頭髮時的吹風機等也應多加留意。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蛋白石(P.122)╱綠松石(P.182)╱等
不耐紫外線的石子
陽光中所含的紫外線可能會破壞寶石與礦物的顏色或使其變質。日常佩戴通常沒什麼問題,但很多石子可能因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而變色,只是程度不一。基本上任何寶石與礦物在保存時皆應避免照射到陽光。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粉水晶(P.112)╱藍柱石(P.137)╱玫瑰石(P.156)╱硃砂(P.188)╱紅紋石(P.194)╱等
不耐酒精的石子
酒精也比較容易滲入不耐水的多孔性與多結晶石子,因此須格外留意。此外,經過染色或用油等覆上一層膜的石子,有時會因為酒精導致成分滲出,破壞其強度或外觀。用酒精消毒手指時,附有石子的戒指最好先拿掉。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祖母綠(P.082)╱玉髓(P.114)╱瑪瑙(P.116)╱蛋白石(P.122)╱青金石(P.158)╱珍珠(P.204)╱等
不耐刮擦與撞擊的石子
寶石的其中一個條件是「摩氏硬度高於7級」,這是因為佩戴時不易刮傷的石子較為理想。近年也有不少珠寶飾品使用摩氏硬度低於7的石子,因此最好留意避免刮擦。此外,即便摩氏硬度高,具多孔性與多結晶的石子或具解理性的石子都不耐撞擊,有時一碰就會裂開。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鑽石(P.068)╱玉髓(P.114)╱瑪瑙(P.116)╱蛋白石(P122)╱青金石(P.158)╱螢石(P.202)╱等
不耐酸的石子
食用醋、檸檬汁等調味料與部分化妝品中含有強酸,有時會損壞石子。尤其是方解石(P.194)等碳酸鹽礦物,具有易溶於酸的性質,因此須格外留意。佩戴機會很多的珍珠(P.204)與珊瑚(P.208)等取自生物的石子也很容易溶於酸,因此最好格外留意。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孔雀石 (P.193)╱藍銅礦 (P.193)╱紅紋石(P.194)╱方解石(P.194)╱珍珠(P.204)╱珊瑚(P.208)╱等
在家中如何保養寶石
希望能永久保存珍貴寶石的美麗。不妨掌握可以自行保養的方法,避免損壞外觀或價值。
每次佩戴後都要擦拭汗水或皮脂
石子被加工成可佩戴的珠寶飾品後,可能會因為沾附的汗水或皮脂氧化而受損。關鍵在於使用後須用乾淨的軟布擦拭一番再加以收納。
收納時最好善用附蓋的盒子以免灰塵堆積。為了避免石子之間互相接觸而刮傷,收納多個石子或珠寶飾品時,使用附隔板的盒子較令人安心。切勿認為「石子堅硬而耐用」,應將其視為精緻之物來處理。
保養的重點與注意事項
使用方便的保養用品
①珠寶專用擦拭布╱麂皮
擦拭石子時,如果使用含有灰塵的紙巾等,有刮傷的風險,因此準備專用的珠寶擦拭布或麂皮等較為放心。此外,另有一種較容易混淆的貴金屬擦拭布。這種布裡面可能含有會對石子造成傷害的研磨劑或藥品,因此挑選時最好仔細查看素材與成分。
②小毛刷
如果有肉眼可見的大面積髒污或附著物,直接擦拭可能會拉扯石子表面而造成損傷。希望盡可能溫柔地擦拭乾淨,因此如果有硬度偏軟的小毛刷會比較方便。
③吹風機
握住吹風機的本體,就會從末端的噴嘴吹出氣流。主要是作為相機鏡頭等的清潔用品來使用,不過「吹掉精細之物表面的灰塵」這個用途亦適用於石子。
先別水洗!
當髒污嚴重時,會令人不禁想用水清洗。然而,有好幾種石子具有遇水會變色或產生裂縫的性質。如果是透過加工處理(P.060)而染了顏色的石子,有時會因為處理方式或品質而遇水就溶解出顏色的成分。
如此所示,石子中有這類帶有瑕疵(P.224)的品項,因此如果因為髒污嚴重就強行保養,反而可能會造成損傷。如果髒污嚴重到光是擦拭無法擦乾淨的程度,交給專門處理石子或珠寶飾品的清潔業者會比較安心。
保養時應注意石子的各種脆弱之處
日常生活中亦充斥著對寶石與礦物而言是弱點的要素。讓我們來仔細探究其中詳情。
不耐水的石子
如蛋白石(P.122)般具有多孔性的,或如玉髓(P.114)般由結晶顆粒聚集而成的多結晶體。這些都有可能因雜質隨著水滲進內部而破壞其外觀。此外,經過人工染色的石子有可能遇水而掉色,因此須格外留意。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玉髓(P.114)╱瑪瑙(P.116)╱蛋白石(P.122)╱青金石(P.158)╱孔雀石(P.193)╱紅紋石(P.194)╱等
不耐乾燥的石子
以蛋白石(P.122)較具代表性,含有水分的寶石與礦物一旦乾燥就會出現裂痕或變質。尤其是因為陽光的熱能或熱風而驟失水分,可能會加速損傷。應避免置於有陽光照射或暖氣的風吹拂的地方,吹乾頭髮時的吹風機等也應多加留意。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蛋白石(P.122)╱綠松石(P.182)╱等
不耐紫外線的石子
陽光中所含的紫外線可能會破壞寶石與礦物的顏色或使其變質。日常佩戴通常沒什麼問題,但很多石子可能因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而變色,只是程度不一。基本上任何寶石與礦物在保存時皆應避免照射到陽光。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粉水晶(P.112)╱藍柱石(P.137)╱玫瑰石(P.156)╱硃砂(P.188)╱紅紋石(P.194)╱等
不耐酒精的石子
酒精也比較容易滲入不耐水的多孔性與多結晶石子,因此須格外留意。此外,經過染色或用油等覆上一層膜的石子,有時會因為酒精導致成分滲出,破壞其強度或外觀。用酒精消毒手指時,附有石子的戒指最好先拿掉。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祖母綠(P.082)╱玉髓(P.114)╱瑪瑙(P.116)╱蛋白石(P.122)╱青金石(P.158)╱珍珠(P.204)╱等
不耐刮擦與撞擊的石子
寶石的其中一個條件是「摩氏硬度高於7級」,這是因為佩戴時不易刮傷的石子較為理想。近年也有不少珠寶飾品使用摩氏硬度低於7的石子,因此最好留意避免刮擦。此外,即便摩氏硬度高,具多孔性與多結晶的石子或具解理性的石子都不耐撞擊,有時一碰就會裂開。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鑽石(P.068)╱玉髓(P.114)╱瑪瑙(P.116)╱蛋白石(P122)╱青金石(P.158)╱螢石(P.202)╱等
不耐酸的石子
食用醋、檸檬汁等調味料與部分化妝品中含有強酸,有時會損壞石子。尤其是方解石(P.194)等碳酸鹽礦物,具有易溶於酸的性質,因此須格外留意。佩戴機會很多的珍珠(P.204)與珊瑚(P.208)等取自生物的石子也很容易溶於酸,因此最好格外留意。
較具代表性的石子
孔雀石 (P.193)╱藍銅礦 (P.193)╱紅紋石(P.194)╱方解石(P.194)╱珍珠(P.204)╱珊瑚(P.20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