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勃根地葡萄酒Les Vins de Bourgogne(二版)

9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 1 章 勃根地的葡萄酒產業(La Bourgogne Viticole)

第1.1節 簡介

勃根地自古以來即為交通要衝,是聯結歐洲北部與地中海的樞紐,這樣的地理位置對勃根地來說利弊參半;借道勃根地的觀光客,往往掙扎於要駐足流連還是繼續旅程。飛馳在處處葡萄園的勃根地「陽光大道」(autoroute du soleil)上能看到些什麼呢?除了標有三兩地名的道路標誌,像是歐克賽赫(Auxerre)、夏布利(Chablis),幾乎什麼都沒有;這些路標有的指向南下伯恩(Beaune)的一畦畦葡萄園,有的則指向座落在遠方的馬貢內(Mâconnais)及薄酒萊(Beaujolais)葡萄種植區。

我們得要沿著河流,深入各個區域,才能找到勃根地的葡萄園。葡萄園都躲在面東及東南的山丘上,希冀獲得最長的日照;緊挨著村落,攻克岩地及荒地,覆蓋占據少許寶貴土地的羊腸小徑。信號設施十分完善的道路系統,帶領著觀光客前往一座座的村落及一塊塊的葡萄酒產區。從北邊的夏布利到南邊的薄酒萊,長約250公里的地區,放眼盡是綿延不絕的葡萄樹。

這裡,正是勃根地的葡萄園。本書內容不從觀光角度切入,而會以詳實完整的解說方式,介紹這裡的人文、風土、葡萄酒,以及實際採行的葡萄栽植、葡萄酒釀造及市場行銷方法。

第1.2節 產區界定

所有出產法定產區葡萄酒(A.O.C.)的勃根地葡萄園,皆納入大勃根地區(Bourgogne Viticole)名下,並以此為正名。

依據1930年4月29日的第戎市(Dijon)民事判決裁定,大勃根地區為法定名稱。

此區範圍廣及四省,下表說明各省的主要特色。
  
1.約納省包括

(1)專門生產著名白葡萄酒的夏布利葡萄種植區:小夏布利、夏布利、夏布利一級葡萄園、夏布利頂級葡萄園,分佈在瑟寒河(Serein)兩岸的丘地,跨二十餘鄉鎮。

(2)位於約納河谷的歐歇瓦葡萄種植區(Auxerrois),出產優質的IRANCY(依紅希)及SAINT-BRIS(聖布西)村莊級白酒與紅酒,以及特指Saint-Bris-Le-Vineux(聖布西勒維諾)、Chitry(西堤)及Coulanges-La-Vineuse(酒鄉古龍石)等之產區級法定產區葡萄酒。

(3)東內華葡萄種植區(Tonnerrois),特別是Epineuil(艾比諾乙)。

(4)喬威尼安葡萄種植區(Jovinien),尤以位在爽尼(Joigny)的聖傑克丘(Côte Saint-Jaques)名聲最著。

(5)環抱菲色雷丘陵(Vézelay)的菲色雷葡萄種植區(Vézelien)。2.金丘省由北到南包括

(1)夏地庸內葡萄種植區(Châtillonnais),分佈在塞納河之夏地庸(Châtillon-sur-Seine)北部的二十餘鄉鎮,出產產區級法定產區白葡萄酒以及CRÉMANT DE BOURGOGNE(勃根地氣泡酒)。

(2)夜之丘葡萄種植區(Côte de Nuits),從第戎(Dijon)到高構鑾(Corgoloin),涵蓋以芳香勁烈及品種高貴純正聞名的八大頂級紅酒村落:馬沙內(MARSANNAY)、菲桑(FIXIN)、哲維瑞香貝丹(GEVREY-CHAMBERTIN)、莫黑聖丹尼(MOREY- SAINT-DENIS)、香波蜜思妮(CHAMBOLLE-MUSIGNY)、梧玖(VOUGEOT)、弗斯侯馬內(VOSNE-ROMANEE)、夜聖喬治(NUITS-SAINTGEORGES);此區亦出產口感圓潤、果香濃郁的CÔTES DE
NUITS-VILLAGES(夜之丘村莊葡萄酒)。

景致秀麗的上夜丘葡萄種植區(Hautes-Côtes de Nuits)座落於後夜丘的陵坡上,所出產的優質勃根地產區級法定產區葡萄酒,可使用BOURGOGNE HAUTES–CÔTES DE NUITS(勃根地上夜丘葡萄酒)稱號。

(3)伯恩丘葡萄種植區(Côte de Beaune),出產位列優級的紅葡萄酒,以及優雅細緻廣為世人喜愛的白葡萄酒;此區從拉杜瓦賽希尼(LADOIX-SERRIGNY)延伸至索恩羅亞爾省的馬洪時(MARANGES)法定產區山丘,範圍涵括貝荷農維哲雷斯(PERNAND-VERGELESSES)、阿羅斯高登(ALOXE-CORTON)、伯恩附近的薩維尼(SAVIGNYLES-BEAUNE) 、伯恩附近的巧黑(CHOREY-LES -BEAUNE)、伯恩(BEAUNE)、玻瑪(POMMARD)、沃內(VOLNAY) 、蒙黛莉(MONTHE L I E) 、聖羅馬(SAINT-ROMAIN)、奧克希杜黑斯(AUXEYDURESSE)、梅索(MEURSAULT)、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聖兜班(SAINT-AUBIN)及桑得內(SANTENAY)。

伯恩高丘葡萄種植區(Hautes-Côtes de Beaune)座落於後伯恩丘上,其出產的優質勃根地產區級法定產區葡萄酒,與上夜丘相同,也可以使用產地葡萄園的名稱。3.索恩羅亞爾省由北到南包括

(1)夏隆內丘葡萄種植區(Côte Chalonnaise),位於伯恩丘的延伸坡面,出產的紅、白葡萄酒至今仍深受行家喜愛;夏隆內丘鄰近古耍葡萄種植區(Couchois),兩地出產的產區級法定產區葡萄酒,咸稱和諧勻稱。

(2)馬貢內葡萄種植區(Mâconnais),北起國民聖申古(Saint-Gengoux-le-National),延展至薄酒萊門戶之一的聖維洪(Saint-Vérand)。MÂCON(馬貢紅酒、玫瑰紅酒及白酒)及MÂCON-VILLAGES(馬貢村莊白葡萄酒),散發出百多個鄉鎮的不同地方風土滋味,是勃根地廣大葡萄種植區的產品主力,其出產的白酒柔順雅緻、果香馥郁,VIRÉ-CLESSÉ(維黑克雷賽)、SAINT-VÉRAN(聖維洪)、POUILLYFUISSÉ(普依富伊塞)、POUILLY-LOCHÉ(普依洛榭)及POUILLY-VINZELLES(普依凡賽勒)等冠以產區名稱的列級酒,品質俱臻巔峰。

4.隆河省包括

(1)舉足輕重的薄酒萊葡萄種植區(Beaujolais),北及索恩羅亞爾省內的干猜禮拜堂區(La Chapelle-de-Guinchay),南達索恩河的老實城全區(Villefranche-sur-Saône),為鄰近里昂的幾個村鎮帶來繁榮。此區出產多項法定產區葡萄酒:BEAUJOLAIS(薄酒萊葡萄酒)、BEAUJOLAIS SUPÉRIEUR(薄酒萊優質葡萄酒)、BEAUJOLAIS-VILLAGES(薄酒萊村莊葡萄酒);以及十款獨立村莊級葡萄酒:BROUILLY(布依紅酒)、CHÉNAS(薛納紅酒)、CHIROUBLES(希虎布勒紅酒)、CÔTE DE BROUILLY(布依丘紅酒)、FLEURIE(花莊紅酒)、JULIÉNAS(朱里耶納紅酒)、MORGON(摩恭紅酒)、MOULIN-A-VENT(風車磨坊紅酒)、RÉGNIÉ(黑尼耶紅酒)及SAINT-AMOUR(聖愛紅酒),以上酒款皆以口感圓潤富果香著稱。

關於薄酒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薄酒萊真的是勃根地的一部分嗎?」就歷史觀點而言,薄酒萊一向是里昂人的(譯註:隆河省),從未曾隸屬於勃根地大區的省;相反地,就地理觀點而言,儘管土壤的地質結構不同,但薄酒萊看起來就像是勃根地地區的延伸。

此區的葡萄種植地在地理上是馬貢內葡萄園區的延伸,同是位於面東的東坡及索恩河平原上;而且,就經濟層面而言,絕大部分的薄酒萊葡萄酒交易,向來由馬貢內及金丘的酒商一手掌握。最後,薄酒萊栽種的品種是嘉美(Gamay),為典型的勃根地品種,在中世紀時,幾幾乎取代夜之丘及伯恩丘的比諾(Pinot);此地出產的十種列級葡萄酒中,有九款依法可將原始產地名稱換成BOURGOGNE(請參閱〈除名〉,第146頁)。由此得見,兩大葡萄種植區不僅在自然環境上有眾多相似之處,沿襲的牽扯繫纏更是千絲萬縷;因此,這兩大區域遂統稱為大勃根地區(la Bourgogne Viticole)。

勃根地及薄酒萊的葡萄酒出自同源,但因特質大相逕庭,所以分別擁有各自的產品形象及市場定位;也因此,誕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同業組織:以勃根地葡萄種植區為對象的「勃根地葡萄酒同業公會」(B.I.V.B., Bureau Interprofessionnel des Vins de Bourgogne),以及以薄酒萊葡萄種植區為對象的「薄酒萊葡萄同業公會」(INTER BEAUJOLAIS),依照兩地各自的情況,在技術、經濟及行銷等領域採行適合的策略,主持這兩大葡萄酒產區未來的總體發展(請參閱〈同業委員會〉,第383頁)。

而且,最後說不定會出現由相同產區之多處葡萄園所組成的集會組織,使得勃根地與薄酒萊更為親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