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有機保養品嚴選303

79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olumn 4 「無添加保養品」和「自然派保養品」有何不同?
隨著煩惱肌膚問題的女性日漸增加,重新受到注意的是「無添加保養品」和「自然派保養品」。如果合成成分保養品可能會導致問題發生,那麼人們會想轉而使用過去就一直被使用的自然物質,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目前只要一看成分後會發現,市場上這類標榜無添加、自然派的產品,多半只是在對肌膚有危險的合成成分中,添加了少得可憐的植物精華而已。
因此,「『無添加保養品』和『自然派保養品』有何不同?」變成時有所聞的疑問。
所謂的無添加保養品,一般人的印象應該是完全沒有加入任何合成成分,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嚴格來說,「無添加保養品」指的是去除日本舊厚生勞動省標示有引起過敏之虞的保養品成分以外的產品。這些危險成分共有102種,其中也包括了苯甲酸酯類等防腐劑在內。然而,除了這102種「標示指定成分」外,還有許多容易引起肌膚問題的合成成分。其中一例便是苯氧乙醇。這個成分因為並非在「標示指定成分」裡,所以經常被無添加保養品用來當作防腐劑。其他還有許多以石油製成的成分也不在「標示指定成分」裡。所以並非標榜無添加就等於可全然安心。
另一方面,自然派保養品多半是萃取植物精華成分所製成的保養品,除了宣傳DM外,也要仔細察看確認標籤,也有許多商品只含極少量的自然精華,其他成分多半是各種令人無法放心的化學物質。

選擇安全保養品的三個重點
「依照成分購買保養品吧!」話雖如此,當人們看到保養品標籤時,一成串的外文,應該幾乎讓所有人都一頭霧水吧!
但請不要輕易放棄。首先,先嚴守以下三個重點,就能快速地瞭解保養品標籤的內容。
1.首先,確認是否添加了苯甲酸酯類。
「苯甲酸酯類」是一種石油合成的防腐劑,引發過敏之虞的「舊標示指定成分」之一,也是一種會釋放出環境荷爾蒙疑慮的化學物質。調配了「苯甲酸酯類」的保養品,多半也會使用其他多種合成成分,因此首先剔除選擇添加了「苯甲酸酯類」的製品,便是選擇安全保養品的一大重點。而「苯甲酸酯類」還分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 」、「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等多種。
2.完全沒有印象的外文,多半都是合成成分。
例如,硫酸月桂酸鈉(Sodium Lauryl Sulphate,SLS)、聚環氧乙烷月桂基醚硫酸鈉(Sodium 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 Sulfate)、苯氧乙醇等等。因為這些都是新製成的化學物品,還沒有為人所熟知。相反地,薰衣草精華(lavender extract)、玫瑰精華(rose extract)這些文字,人們便耳熟能詳了,而這些原料當然都是天然製成的成分。
3.另一個就是,包含了英文字母或數字的文字,就是合成成分。
舉例來說,字母PEG、BG、EDTA等等。加上數字的包括月桂醇聚醚-2(laureth-2)、鈰-6(Cerium-6)和紅色223號等幾乎都是由石油製成的合成成分。
Column 6 注意看不見成分的「醫藥外用品」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防曬用品或面霜上標示著「醫藥外用品」,而「醫藥外用品」也會被標示為「藥用保養品」。
「醫藥外用品」看起來好像對肌膚有益,然而這卻意味著「其中包含醫藥成分,但含量極為稀少,在效果和副作用上也很穩定」,是一種介於醫藥品和保養品間的商品。
「醫藥外用品」並沒有義務標示全成分,因為「功效比藥物還弱」,所以也比只能在藥局販售的醫藥品不受規範,但這樣的產品也含有「保養品不使用的強力成分,也能在不標示的情況下使用」。所謂的「強力成分」就是一種往往被誤會成對肌膚有高度效果的成分,但這卻錯誤的觀念。
危險性高的保養品也被承認是一種「醫藥外用品」,但正因為不必標示全成分,所以使用者才更要格外注意。
現在,日本厚生勞動省也正在檢討今後這類「醫藥外用品」要進行全成分標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