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內文試閱】
第二章 動物溝通的學習關鍵與提醒
五、專注與迎接,訓練你的直覺力

非洲的動物溝通師們,透過在大自然裡的生活,感受並學習與動物溝通。因為動物不會說話,所以只能透過讓你感受到各種類視覺、類知覺,以讓你感同身受的方式來告訴你。這些超感知覺與一般感官知覺一樣,都是當下會親身感受到的感覺,也因為動物溝通師將會親身感受這些類知覺,但這些感覺都存在於念與念之間稍縱即逝的空白中,所以更需要學習者將身心狀態處於一種清明的「感覺模式」裡,就像孩子跟動物一樣的清明與單純,單純的觀察內心、感知自己的內在狀態。

這些感知覺都有一種稍縱即逝的特質,都存在於念與念的霎那之間。要掌握住這稍縱即逝的感知覺,在宗教中就稱為「覺知」的能力,促進覺知的方法,就是「正念」。也許覺知與正念聽起來很難以理解,以科學角度來說,世界各地各種練習靜心的方式,都是在練習正念,而「直覺力訓練」就是覺知力的練習;裡頭最重要關鍵,一個在於專注,一個在於迎接。

動物溝通的核心要素──直覺力

有一部分動物溝通課程練的方向是靜心,導致有的人會誤以為動物溝通就是一種靜心,其實不是的。單純練習靜心並無法學會動物溝通,而且很多動物溝通師沒有靜心的習慣,也可以進行動物溝通。因為,動物溝通最核心的要素是直覺力,各種直覺力訓練都是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動物溝通的能力,「迎接」正是學習直覺力時的關鍵。但是只有直覺力是不夠的,倘若沒有足夠清明、專注與穩定的內在,這樣的溝通師很容易出現準確度不穩、訊息狹隘,或受到情緒或各種內、外因素影響。要能夠保持穩定,需要的正是各種靜心的練習、也就是練習「專注」。

簡單的說,靜心的專注練習都能幫助我們提升穩定性、更間接地提升資訊豐富度;直覺迎接能力則是學會與否的關鍵,也是上手的最重要關鍵;所謂的感覺模式,指的正是一種身心穩定且正迎接直覺的狀態,也是動物溝通中最適當的身心狀態。我認為練習動物溝通不可偏廢任何一方,最好在各種專注力訓練中打好基礎,再學習直覺力訓練,並真正學習怎麼好好的「溝通」,這三大主軸其實都非常重要。雖然多數動物溝通教學可能礙於時數或訓練背景,通常會偏重其中一方,但學習者可以把這概念放在心底,假以時日好好充足每一個部分。

練習專注力或直覺力其實是不容易的,何況是要在全然投入下迎接,所以上面才說不只需要興趣,還需要決心、耐心和一份赤子之心,加上正確的練習方式。所謂正確,並不是某一種方法才是最正確,而是需要我們去試試看哪一種方法最適合自己,哪一種方式能夠讓自己感到舒服也願意做下去,找到能夠自在、輕鬆地進入「感覺模式」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當然,不管什麼方式都需要練習,練習也是全球動物溝通課程都最強調的部分,只要有耐心並正確的進行練習,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可以學會動物溝通。也因為全世界所有的動物溝通課程都知道練習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才特別打破過去各地分階段訓練的慣例,獨創出永久性的共訓課程。期待透過永久共訓的方式,長時間陪伴學員們練習,持續為學員解惑,讓學員能夠用一次費用就能永久學習,學習到會。

另外,每個人對於動物溝通上手的快慢,也會隨著年紀、生命歷練、工作屬性,甚至是生活環境的都市化程度、學歷、SQ高低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也可能要等過了幾個月或幾年,忽然遇見了一些生命的轉變或成長後,更能體會放慢腳步的意義與重要性,或是體會了安穩、不強求後,忽然也領悟了「感覺模式」的涵義,學會了動物溝通。

在教學的路上,我遇見很多學員都是無意之間便學會動物溝通,因為高層潛意識的感受,不是一種刻意能找到的感受,那種感受不是「找到」,而是自然「遇見」的。找到是一種主動,遇見是一種被動,這些感受都需要沒有用力、沒有刻意中才會體會。因此我們才將課程做了永久共訓的安排,除了能讓學員持續學到會,會了還能繼續精進「溝通的關鍵」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方式讓學員都可以安心,順著自己的狀態學習,也許有一天在生命中體會到慢活的美好時,我們也一直都在。

再一次提醒,學會放下與感受

因為動物溝通能力是在不強求的狀態下得以體會,如果太心急、很想要促成什麼發生,或是之前有了溝通的成功經驗,很想立刻回到之前狀態時,又或者心裡有所懷疑時,我們的意識便已開始紛飛而無法全然專注,也就和動物乾淨的意識狀態有所不同。要進入高層潛意識的感覺模式,需要學習者的一種意願,自願跟隨著世界可能發生一切,單純感受,不去控制任何的一切。

當我們知道不能控制,但又還是想要控制時,可能會有一種擔心失控的感覺,可能會懷疑這樣的方式到底好不好、對不對? 在進入感覺模式前,可能會出現一些恐懼與擔心,擔心當自己完全投身進入感覺的時候,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這個擔心常會莫名的出現,甚至伴隨著很多的想法一起出現,使我們不斷停留在紛擾意識中,無法專注,無法邁向高層潛意識。

日常的我們習慣掌控著自己的注意力,當我們要放下意識、放下控制時,常會有不習慣的感覺。事實上,只有你真正進入高層潛意識的感覺模式時,你就能體會那種非常自然、非常輕鬆的感覺。因為你完全不再需要控制,也無須任何用力,更沒有了任何的刻意,你會體會所謂的輕鬆與全然的滿足,只要你能在那狀態裡。在感覺模式裡,你的身心都將無須用力,且能深度地休息與滋養,很自然地與感覺相遇。如果一開始不習慣,也許你需要多一點耐心,透過正確的方式練習。很快,你會停留在那甦醒、舒服的感覺裡,很單純地向內感受著自己,感受自己、感受當下的每一刻。

學會感受到動物前,要先學會感受自己。學習感受自己,就是學著活在當下每一刻裡。在這邊我們又重複提到這些,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總會習慣逃離當下,去思考未來或是想著過去。所以需要反覆提醒,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去保持對自己的醒覺,需要你來回的帶自己的注意力離開紛擾的思緒,單純輕輕地回到感覺的狀態裡。

在練習時,你會需要持續將帶自己回到當下,回到每一刻去感覺、去感知、去體會所有瞬間,當你可以不受干擾,愈來愈能夠長時間的停留在「清明而乾淨」的狀態時,你便能慢慢地迎接動物的資訊了。動物溝通的練習,就是洗鍊出一顆乾淨的心;一顆愈乾淨的心,愈能感受到自己;當一個人愈能感受自己,便愈能感知動物的資訊。當我們體會到什麼是無須刻意為之的時候,便得以輕易為之了。
-----------------------------------------------------------------------------------------

第五章 談離世、疾患與遠距療法
一、離世溝通的三大類型與選擇

在歐亞各地接觸不同動物溝通師後,我們慢慢自行歸納、分類,發現做離世溝通服務的溝通師通常屬於以下這三大類型:

一、身心靈體系

多數身心靈動物溝通師認為人性即為神,萬物的本質一致,且萬物皆有靈性、信念也將創造實像。帶著這些信念,身心靈動物溝通師多會融合西方的大天使、薩滿系統、靈氣系統與藏傳佛教系統等等,依循各種身心靈課程的傳遞,創立一些祭壇或個人儀式來進行離世溝通,帶著這些概念,多數身心靈動物溝通師認為人與萬物都是一樣的,所以會跟所有的植物、動物、石頭、離世的人、離世的動物進行溝通。

二、宗教體系

不同宗教看待離世溝通有不同的觀點。多數宗教體系的溝通師並不特別主張可與植物、石頭、水晶進行溝通。有的宗教或文化認為石頭、山林或大海、天空本身沒有靈魂,但靈魂會暫居或停留在這些物件之上,就像靈魂會附在娃娃或各種物件的概念。

對於宗教體系的溝通師來說,離世溝通就是與離世的動物靈魂進行溝通。不同宗教對於可執行的資格與執行過程皆有不同看法,多數宗教溝通師會認為需要經過完整的系統養成,正式取得祂的許可,或得到某些資格認證後才可進行。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做離世還是一般的動物溝通,都是「間接式的溝通」。包括資格與所有過程,也都會依循代代傳承的儀式來進行。

三、直接溝通體系

主張直接溝通的溝通師認為,很多動物溝通資訊是來自集體潛意識、宇宙中的智慧,或來自我們自身深蘊的內在智慧。他們會形容這些資訊獲得過程是一種「下載」的過程,下載的來源就是宇宙潛意識的智慧,身心靈領域也有部分溝通師秉持同樣的概念。因此,對於這些溝通師來說離世與否就不是重點了,因為無論是離世還是在世的動物資訊,所有資訊與紀錄都早已存在於宇宙、阿卡西記錄、或任何集體意識中,溝通師僅是進行下載及轉譯的動作,所以自然無礙溝通。

關於離世的主題也因為各地文化的不同、不同學習系統而有很多觀念的差別,包括對於離世幾天後才可以進行溝通,各地文化與信仰都抱持不同看,或許可能還有更多不同的想法未能妥善納入。此外,多數有做離世動物溝通的課程,可能是屬於身心靈派系的,所以多半會在課程中鼓勵學生直接進行離世的溝通服務。

不排斥,你會有更多發現

其實,本來我們一開始面對「能跟動物溝通」這件事,就很難以置信了。恰好我們長年接受的心理訓練就是不斷覺察自己,那時我們發現原來自己都還沒驗證動物溝通的真偽,就不自覺產生了排斥。於是,暫時放下既有的認知與排斥,慢慢地從學習與驗證中,發現原來所有人都可以與動物溝通。但有著理工與科學經歷背景的渤程,還是傾向只相信可被驗證的事物,所以對於無法驗證的動物溝通資訊,包括離世後可能的去向、狀態、感受……或是水晶、植物、礦石……無法事後驗證的資訊,渤程還是比較持客觀而保留的態度。

因為渤程從小在傳統宗教體系裡長大,接觸佛、道與藏傳佛教的文化甚深,對於執行「間接溝通」的資格、過程方法、影響性與忌諱等等,會特別小心且謹慎。也因為長年接觸,才會特別建議初學者不要輕易嘗試呼請任何外靈來協助溝通,或進而達成什麼期待。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還是建議初學的你透過慢慢地靜心練習,再運用心理高層潛意識來進行「直接溝通」,待未來因緣俱足或能在正確的體系帶領下,再學習間接溝通,提升自己的能力;孟寅也是在信仰中獲得祂的許可後,才開始運用靈性力量做溝通的服務。

走入動物溝通領域以後,更覺得這世界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允許、廣納了所有的可能,世界允許了白天,也創造了黑夜,世界也接納了所有的好與壞。本書所有的建議也只是其中一種思想,各位讀者參考即可,所有思想都不可能能代表真理或絕對。一切順著你的因緣,也順著你內心所向就好,相信最適合你的方式自然會在生命中出現。抱持一顆為每個人或動物服務的真心,帶著不排斥與接納的寬厚,相信你自然會展現出屬於你的美好。

如果有想要尋求離世服務的朋友,未來想要預約時,可以詢問心儀的溝通師是否有提供離世溝通服務,也可以了解看看溝通師是依循什麼信仰來進行離世服務。我們自己或課程裡是都沒有進行離世溝通的部分,也沒有跟植物、水晶或石頭等非生物進行溝通。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上台灣動物溝通關懷協會官網,裡頭的溝通師都是經過考試通過的,且有清楚標示有沒有提供離世溝通的服務,你都可以納入參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