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Google化的危機

9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Google似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它還宣稱自己是樂善好施的。所以,我們對該公司幾乎是奉為神明般的敬畏和尊重也就不令人訝異了。但是,當我們邀請Google並透過Google這個鏡片看這個世界時,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這本書描述的是此種信仰的本質及正在成長的叛離,並且建議一些方式讓我們可以與Google相處得更好。

我們視Google為救星,但它卻像凱撒(Caesar)般的統治著我們的世界。網路的神話導致我們假設網路世界是個瘋狂的、無法管理的,進而未加管理的領域。這真的是錯得離譜!不久前網路世界還存在著權力真空,但是,我們卻請Google填滿它。在不知所措之下,我們現在允許Google決定在網路上以及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相關的,以及什麼是真實的。我們信任Google的作為全是為了我們的最佳利益,因此我們已經交出了對價值、方法與程序的控制權,而這些是讓我們的資訊生態系統有意義的事物。

網路世界從來沒有舉辦過任何的選舉,但Google卻成為全球資訊網的統治者。一如凱撒大帝於西元前四十八年在羅馬的所為,Google透過方便、舒適與信賴的力量主宰著我們整個資訊系統。Google的呼籲如同凱撒的呼籲,幾乎是神聖的。因為我們太專注於Google的奇蹟,以至於我們常對Google在其勢力範圍內施行控制的方式視而不見。

Google是如何獲取人們的信賴?Google快速且不斷地在改變,每星期都帶來新契機、新焦點。最重要的是,它免費提供這麼多強大的服務,像是網路搜尋、電子郵件、Blogger平台及YouTube影片等。這些服務讓我們漸漸地習慣使用Google,並且對它的盲目信賴。事實上,盲目的信賴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我們讓它影響著我們的期望及這個世界的資訊。

Google對人類來說,就像是一個黑盒子,它知道很多關於我們的事,而關於它,我們知道的卻太少。它的核心業務是消費者資料側寫,針對我們大多數人產生檔案,並在我們的網頁瀏覽器上儲存「cookies」,以追蹤我們的點選與好奇。得到關於我們習慣與偏好的資訊後,便可以更有效的針對我們做廣告,然而,我們卻完全不知道這些數位畫像有多真實或多準確。

另外,Google在意識型態上非常的美國式,但在願景與方向上明顯的全球性。它企圖將資訊商業的單一願景應用在橫跨全球的各種文化與政治情境之中,而此種全面性影響在世界各地產生大量的爭執,尤其在中國大陸。

在所有糾纏並困擾過Google的問題當中,沒有一個像該公司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樣嚴重且複雜。Google在中國大陸的故事大概開始於二○○四年,然後似乎於二○一○年以啜泣收場。二○○九年夏天,中國大陸政府運用自身所有的網際網路審查制度的技術,封鎖其人民存取社群網站像是推特與臉書,它同時也封鎖了對許多Google服務的存取,像是Blogger與YouTube。

除了禁軍中國市場的挫敗,還有另外一項引發爭議的Google圖書搜尋計畫,也宣告暫停。這項計畫原本用意在於幫助達成組織全世界資訊的任務,但是,它相對地也滿足了數個工程與商業的目標。這個計畫很大膽,計畫複製數百萬本來自大學圖書館 受著作權保護的書籍,並以低品質的格式提供給廣大的讀者市場,然而Google在圖書搜尋計畫上所犯的錯誤,讓聯邦監督機構等開始擔憂Google的野心。

網路調查機構發現,「在資訊搜尋上,將近四分之三的大學生說他們使用網際網路多於圖書館,而只有百分之九的大學生說他們使用圖書館多於網際網路。」所以我們應該以更明確方法管理網際網路,例如:給予網路使用者更多的隱私權保證,或者對Google這樣的公司進行嚴格的反托辣斯審查。Google目前所做的實在太重要了,絕對不能放任給單一的公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