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都被《富比士》騙了「在尊貴與平凡的排序上,財富一直是最重要的指標,而且正日漸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想證明自己,就必須參與這個遊戲;如果你不參與,那麼你就注定淪為次等。」這是經濟學大師梭羅(Lester Thurow)對於「財富」二字一針見血的描述。不管你是否願意,無論是億萬富豪還是平民布衣,無論是貴商巨賈還是販夫走卒,都情不自禁地懷揣財富夢想,有意無意地關注財富故事。於是,每年的「富比士全球富豪榜」就會吸引億萬人的眼球。二○一二年三月初,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富豪榜的最新榜單千呼萬喚始出來。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史林(Carlos Slim),以六百九十億美元身家成為新科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以六百一十億美元屈居次席,其後依序為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總裁)、阿曼西奧‧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 Gaona,西班牙Inditex時裝集團總裁)等富豪榜上的常客。在海內外媒體瘋狂炒作下,世界首富的帽子總是在蓋茨和巴菲特這些婦孺皆知的巨賈間輪流傳遞,如果你對此信以為真的話,那就被徹底愚弄了。所謂「大道無形」,真正的超級富豪從未公之於眾,他們總是隱藏在商業舞台最深處,甚至連全球主流媒體都已淪為他們財富遊戲的工具,被嚴密掌控。「第六帝國」比史林更富有的人是誰?誰是隱藏在財富盛宴背後真正的霸主?他到底在做什麼生意?運用什麼策略快速累積財富?他的成功如何複製?碩大的問號像夜幕下矗立的燈塔,指引千萬追尋者爭先恐後拍響財富殿堂的門環。答案是:羅特希爾德(Rothschild),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祕的財富家族。羅特希爾德家族究竟有多少財富?至今仍無人能說出準確答案,人們只知道,在一八五○年左右,這個家族就已擁有六十億美元財富;如果以六%的報酬率計算,到一百六十年後的今天,他們的資產至少超過五十兆美元,這幾乎是美國全年GDP的四倍,是二○一○年世界首富的近一千倍。或許今天「羅特希爾德」這五個字不再像一百多年前那樣如雷貫耳,畢竟家族成員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而且他們總是躲在金融大鱷或銀行財閥身後操控全球經濟,越發神祕莫測。然而,關於羅特希爾德的傳奇仍在延續,各界學者對羅特希爾德家族的描述眾說紛紜,千姿百態。歷史學家說,十九世紀時歐洲有六大勢力,前五位分別是大英帝國、普魯士(後來的德意志帝國)、法蘭西、奧匈帝國、俄國,第六位是羅特希爾德家族;此後,「第六帝國」成為羅特希爾德的另一種稱呼。政治學家說,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政治格局中,「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Morgan),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斐勒家族的(Rockefeller)。」然而,「洛克斐勒和摩根,都曾經是屬於羅特希爾德的!」羅特希爾德控制全球經濟命脈近兩個世紀,他們是「貨幣戰爭」最早的策畫者和實施者。經濟學家說,羅特希爾德家族鼎盛時所掌控的財富占當時全球財富的一半,他們不但控制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債的發行權,而且每天黃金交易的開盤價也由他們確定。證券業、房地產業、珠寶和藝術品業各三分之一的財富由他們掌控,只給別人留了一○%。生物學家說,有一種鳥,頭頂的鳳冠絢麗斑斕、尾部的翎毛烏黑油亮,更神奇的是,無論雌鳥還是雄鳥都能孵化幼雛,且據說全世界目睹過其風姿的人不超過一百位。鳥類學家給它取的名字就是「羅特希爾德」,據說已瀕臨滅絕,十分珍稀。更有意思的是,與這種鳥擁有共同名字的生物還包括:五十八種鳥、十八種哺乳動物(包括貝林戈長頸鹿〔Baringo Giraffe〕)、十四種植物(包括一種罕見的拖鞋蘭和一種火焰百合)、三種魚、三種蜘蛛和兩種爬蟲類動物。美食家說,有一種由蜜餞、白蘭地和香草製成的舒芙蕾,以及一種由明蝦、白蘭地和乳酪放在麵包上烤製而成的開胃酥,也名叫羅特希爾德。不僅如此,在以色列以羅特希爾德命名的城鎮和街道不計其數,南極洲有座島也名叫羅特希爾德,甚至在百老匯的音樂劇中、在《猶太人幽默集》裡,在幾乎所有有西方人的地方,都經常會出現羅特希爾德這個名字。即便將所有關於羅特希爾德的故事和評論匯總起來,甚至連八卦逸聞都不放過,也不足以準確描述人類歷史上迄今最龐大的金融帝國,控制全球經濟的真相。對於從事任何學術領域的研究者來說,如果從未聽說過羅特希爾德這個名字,就如同音樂系的學生不知道貝多芬、物理系的學生不知道愛因斯坦、化學系的學生不知道諾貝爾那樣孤陋寡聞,不可思議。而對於金融或經濟從業者來說,一旦風聞羅特希爾德家族有風吹草動,他們的每一根寒毛都會在第一時間豎起,甚至難以呼吸。戰火下發跡起家在時間並不算短的二百多年裡,圍繞羅特希爾德家族功過成敗的爭論,一直沒有休止過。陰謀論者譴責他們是歷次重大戰爭和經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