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策略管理
第三章 利害關係人與角色設定分析
面對威脅時,
如何創造雙贏局面
「利害關係人分析」是用來分析開放系統中,跟企業或個人主體有利害關係的個人、機構、或領域。當然,開放系統可以外推到包含整個宇宙,但這裡把重點放在我們直接面對的機會與威脅。
有利害關係的領域:公司的收購和合併、品質、資訊科技、或新產品開發等。無論是以機會或威脅的方式出現,這些領域都對企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有利害關係的機構:供應商、客戶、競爭者、合營事業的夥伴、金主、政府機構、補助單位等。
有利害關係的個人:投資分析師、高階主管、記者、陳情遊說者等。
角色設定:從各領域、機構和個人團體中,找出重要關係人之後,下一步是角色設定。目的是分析出這些利害關係人與我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管理開放系統其實就是依照各自的角色設定,管理重要利害關係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可說是管理對彼此的期望。運用利害關係人與角色設定分析,更能清楚掌握彼此的期望。
透過利害關係人與角色設定分析來管理戰略關係
在上一章提到的化工公司總監工作坊中,我們分析了公司的開放系統,找出機會與威脅;也對封閉系統做了分析,找出優勢與劣勢。
有了完整的SWOT分析之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加強優勢與克服劣勢,以便在機會來臨時有實力把握和運用,在面對威脅時得以輕鬆化解危機。
參與工作坊的總監們都是非常務實,能力很強的人,對於分析與解決難題都很有自己的一套。但是當講到管理與外來公司代表的關係時,卻明顯生疏,對於敵對立場的代表,更是如此。
我要求他們以「威脅」為主題,作一份利害關係人分析。他們提到兩個領域,分別是環境因素(公司有環境汙染的問題)和市政府(公司最近才取得PLC認證)。環境因素的領域中,重要關係人包括環保機構、政治團體和媒體;市政府的部分則包括公立機構、財務和媒體機構。每個領域之下又分別有幾個重要的利害關係機構與個人。
「無可避免的,」我說,「我們都身處在複雜的大環境中,必定會受到各方力量所左右。」目前已經列舉出開放系統中存在的兩大威脅,也細分出兩大威脅之下各自包含的機構和人物。
「既然不管公司政策走向,都必定需要和這些關係人保持關係,不如積極找出互利的角色設定,聯手造成雙贏。可以從分析彼此的期望開始下手。寫下我們對每一個利害關係領域、機構和個人的期望,並設想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接下來,找出跟各個利害關係團體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像是環境保護團體),和機會(例如投資集團)。完成這些步驟之後,行動計畫就逐漸成型。現在的大環境比以前更變幻莫測,但是我們的策略探照燈,已經開始穿透原本看似深不可測的大霧了。
第三章 利害關係人與角色設定分析
面對威脅時,
如何創造雙贏局面
「利害關係人分析」是用來分析開放系統中,跟企業或個人主體有利害關係的個人、機構、或領域。當然,開放系統可以外推到包含整個宇宙,但這裡把重點放在我們直接面對的機會與威脅。
有利害關係的領域:公司的收購和合併、品質、資訊科技、或新產品開發等。無論是以機會或威脅的方式出現,這些領域都對企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有利害關係的機構:供應商、客戶、競爭者、合營事業的夥伴、金主、政府機構、補助單位等。
有利害關係的個人:投資分析師、高階主管、記者、陳情遊說者等。
角色設定:從各領域、機構和個人團體中,找出重要關係人之後,下一步是角色設定。目的是分析出這些利害關係人與我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管理開放系統其實就是依照各自的角色設定,管理重要利害關係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可說是管理對彼此的期望。運用利害關係人與角色設定分析,更能清楚掌握彼此的期望。
透過利害關係人與角色設定分析來管理戰略關係
在上一章提到的化工公司總監工作坊中,我們分析了公司的開放系統,找出機會與威脅;也對封閉系統做了分析,找出優勢與劣勢。
有了完整的SWOT分析之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加強優勢與克服劣勢,以便在機會來臨時有實力把握和運用,在面對威脅時得以輕鬆化解危機。
參與工作坊的總監們都是非常務實,能力很強的人,對於分析與解決難題都很有自己的一套。但是當講到管理與外來公司代表的關係時,卻明顯生疏,對於敵對立場的代表,更是如此。
我要求他們以「威脅」為主題,作一份利害關係人分析。他們提到兩個領域,分別是環境因素(公司有環境汙染的問題)和市政府(公司最近才取得PLC認證)。環境因素的領域中,重要關係人包括環保機構、政治團體和媒體;市政府的部分則包括公立機構、財務和媒體機構。每個領域之下又分別有幾個重要的利害關係機構與個人。
「無可避免的,」我說,「我們都身處在複雜的大環境中,必定會受到各方力量所左右。」目前已經列舉出開放系統中存在的兩大威脅,也細分出兩大威脅之下各自包含的機構和人物。
「既然不管公司政策走向,都必定需要和這些關係人保持關係,不如積極找出互利的角色設定,聯手造成雙贏。可以從分析彼此的期望開始下手。寫下我們對每一個利害關係領域、機構和個人的期望,並設想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接下來,找出跟各個利害關係團體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像是環境保護團體),和機會(例如投資集團)。完成這些步驟之後,行動計畫就逐漸成型。現在的大環境比以前更變幻莫測,但是我們的策略探照燈,已經開始穿透原本看似深不可測的大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