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圖像的關鍵成效為何?

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

在《心智圖聖經》(The Mind Map Book)一書中,東尼.博贊(Tony Buzan)揭示了圖像為何如此強大:「為什麼俗話說圖像『勝過千言萬語』,因為它們應用了各種不同的大腦皮質層技能:色彩、形狀、線條、尺寸大小、質地、視覺節奏,還有最重要的,想像力。」

而本書的唯一目標,就是教你培養出將文字和想法轉化為圖像的技巧。

圖像令人難忘

圖像深植人心的神奇魅力已有豐富的相關文獻佐證,博贊在其書中就提及羅夫.哈伯(Ralph Haber)和雷蒙.尼克森(Raymond Nickerson)出色的研究結果。

美國《科學人》雜誌於1970年刊載羅夫.哈伯的研究發現:哈伯設計了可測試大腦對圖像的辨認能力的實驗,在其中一項測驗裡,他讓受試者在幾天之內分數次觀看共2560張幻燈片,每張播放10秒,而實際觀看的時間加起來為7小時。在受試者看完最後一次幻燈片的一小時之後,哈伯如此測試他們記憶圖像的能力:他給他們看2560組幻燈片,每組裡有一張是之前播放過的,另一張是他們沒看過的,接著哈伯請他們指出哪些圖像是看過的,平均正確率為85%到95%。

進一步的實驗發現,即使每張幻燈片只播放1秒,結果還是相同。哈伯甚至將圖像反轉,只給受試者看鏡像,對於測試結果還是沒有負面影響。哈伯得出結論:「由這些視覺刺激實驗結果可推知,〔大腦〕對於圖像的辨認能力基本上無可挑剔。」

有些圖像讓人特別難忘

《加拿大心理學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則刊載了雷蒙.尼克森更令人驚奇的研究結果,他發現展示的圖像如果真的很生動,受試者回想時的表現就有顯著改善。在一次實驗中,尼克森讓受試者觀看總共10,000張鮮明生動的圖像,之後詢問受試者是否記得曾看過其中某張圖像,答對率高達99.9%。

從以上的實驗結果聯想到利用圖像說明想法,就會發現只要特地挑選所用圖像的類型,人們在回想內容時的表現就會有很大的不同。相對於平凡無奇的普通圖案,如果能讓圖像更加色彩繽紛、獨樹一格、富想像力或與眾不同,聽眾可能會更容易吸收要傳達的內容,之後也更容易回想。

大腦記憶圖像的能力幾乎沒有極限。聯結圖像與想法有助於加深印象

要加深印象,關鍵就在於大腦天生的想像聯結能力。我們都有將某一事物與另一事物加以聯結的經驗,比如聽到一首曲子,腦中就浮想起之前度假或做其他事的回憶。

這告訴我們,學會畫圖有助於建立想像聯結,讓其他人更容易吸收和回想我們的想法。如果每個字詞或語句都能搭配一張圖,就能讓看到的人記得更清楚。

同時利用文字和圖像,讓人記住你的想法。

在演講時展示圖像能幫助聽眾吸收資訊

一般人會發現,邊看圖邊聽講解真的很輕鬆,想想小孩就知道,他們也是邊看圖邊聽大人說故事。電視上的播報員以聲音播送新聞的同時,配上圖像就是完美組合。在傳達和溝通想法的時候,只要利用適當的圖像,並且以適切的方式和圖像互動,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不過很多人作簡報的時候,通常是直接唸投影片上的文字或口述大綱,而聽眾同時也在讀上面的文字。這種作法問題多多,也是一般人會覺得連續看很多張投影片很難專心而且坐不住的關鍵原因之一。

人們沒辦法同時有效率地讀和聽

事實上,大腦本來就不是設計成適合同時讀和聽。新南威爾斯大學所作的研究發現,人們能夠妥善處理以話語或者文字形式呈現的資訊,但是沒辦法同時處理兩種不同形式的資訊。所以在簡報用投影片上放一大堆文字並無助益,因為聽眾沒辦法照你期望的一邊聽你講話又一邊讀文字。

一般人聽簡報時會發現,眼前如果充斥文字,真的很難讓注意力集中。如果你的投影片上只有少量文字,例如一行字或簡列幾項,聽眾會比較容易專心聽講。然而即使如此,在簡報中不斷重複演講和展示文字,還是會讓聽眾覺得疲乏,所以要儘量利用圖像。

圖像看起來不同——而文字看起來都很像

有人覺得作簡報的關鍵,就是把所有要講的點都寫出來給聽眾看,結果常常是製作出的每張投影片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條列文字。問題是,每行字看起來都差不多。不管整行文字是顯示在螢幕上、寫在白板或白板上,聽眾得到的整體印象就是每張投影片或頁面看起來都跟前一張差不多。關鍵問題之一在於,就記憶而言,我們知道相對於很多類似的事物,大腦更容易記起不同的事物。大腦喜歡變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重覆展示同樣格式的文字並無助益。

圖不用畫得很棒——人們不是因為圖好看才記得住。

好消息是,圖像本身不需要達到傑作的標準,就可以讓人印象深刻,事實上偏向簡單、基本的圖像效果反而更好。影響圖像是否好記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是圖像品質絕對不是其中之一,因為大腦還會接收圖像品質以外的很多視覺線索。

要是聽眾想看投影片怎麼辦?

在一場簡報中可以運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傳達想法,例如畫圖、PowerPoint、影片或演示,而如先前所述,我建議將畫圖技巧當成可以和PowerPoint或其他方式搭配的輔助技巧。

針對聽眾想看數位投影片的問題,我會說 就個人的經驗,聽眾通常關心講者是否有趣勝於講者的演講方式。不管你採用什麼技巧,只要你能讓聽眾保持高度興趣,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抱怨你沒有用PowerPoint。

所以要怎麼開始學畫圖呢?

.我們會先引導你培養畫圖技巧,讓你可以畫出很多實用的圖案和符號。
.接著我們會教你如何用圖像思考,以便將想法視覺化。
.然後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透過不同方法,將畫圖技巧應用在向單一或眾多對象說明想法的場合。
.我也會特別介紹如何協助團隊利用簡筆畫分享想法,也會強調如何更有效率地協作。
.最後你會發現我特別為你設計了圖像百寶箱:最末一章提供了各種簡單的符號,讓你在畫圖呈現不同概念時可以反覆運用。

我帶過很多認為自己不會畫圖的人,他們按照我介紹的簡單步驟反覆練習之後,都發現自己真的能快速畫出上得了枱面,而且足以有效傳達想法的圖像。

該如何充分利用這本書?

本書是實用的教戰手冊,主旨就是教你如何讓手部肌肉習慣畫圖,練到運筆自如的程度,希望你能真正學會足以上台演示的畫圖技巧。你會發現以下幾點很有幫助:

.手邊準備好筆和紙,在閱讀本書時可以隨時塗畫。
.隨意畫出任何吸引你的圖案。
.不定時重複練習畫圖技巧,讓畫圖變成自發的動作。
.了解畫圖時出錯是很正常的——事實上這些錯誤在學習過程中很有幫助。
.享受學畫的樂趣——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跟著本書展開一段培養畫圖技巧的旅程,到了本書最末,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具備溝通時可以立即用來加強效果的畫圖技能。

最要緊的是馬上學以致用,當聽眾看到你施展他們從沒想過自己也能學會的畫圖技巧,他們的正面反應會讓你驚奇不已。更何況,等你完全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你會發現他們輕輕鬆鬆就能吸收你的想法,之後也能輕易回想。還有什麼好奢求的呢?

現在我們要開始學習畫圖技巧了。

抓起鉛筆和紙,準備好踏上學習利用圖像溝通想法的旅程吧。

跟著做就好,享受學畫的樂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