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版發行緣起
1.從課題達成型QC Story誕生迄今
本書從1993年9月初版發行,至今已經過五個年頭了。這期間,許多企業與QCC活用著「課題達成型QC Story」,在今天,與「問題解決型QC Story」結合,已成為QCC改善活動中的改善步驟、工具遵循的基礎。
這種定位,在20幾年前,1996年進行大幅修訂的《QCC的基礎(QCC綱領)》及1997年修訂出版的《新版QCC活動運作的基礎》,都將「課題達成的步驟」列入QCC選用改善活動的基本步驟章節,已清楚展現。
初版發行以來,因應許多QCC的期望,相繼於1994年出版《課題達成型QC Story活用案例集》,1995年出版《課題達成型QC Story有用手法》。
另一方面,1994年春起,不只針對QCC,也為追求課題達成型QC Story能否成為管理工具的可能性,在(財)日本科學技術聯盟(日科技連)內成立「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QIP),進行研究。將此研究會的研究成果加入企業及QCC提供的許多寶貴意見,本書於1995年9月發行修訂第2版。當時的修訂重點在於進一步確立:
1問題解決型QC Story與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選用。
2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適用範圍。
盡量避免讀者產生誤解。
再者,「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的另一成果是,1997年出版了《打破現況.朝向創造之路——管理導向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在管理領域亦逐漸受到青睞。
2.新譯版發行背景
本書發行以來,課題達成型QC Story確實穩健地普及開來。根據統計,QCC發表會的發表件數確實年年增加。這種狀況,也可歸功於本書發行後,日科技連努力舉辦研討會、QCC支部及地區開辦的研習會等普及活動。
同時,對第一線職場來說,期待主題領域的擴大、QCC活動的多樣化、進行方式及方法的多樣性,也是普及的理由之一。
話雖如此,從選用課題達成型的案例中,仍可常看見「認為想出來的Idea就可解決」、「不用量化數據也可進行」、「究明真因太麻煩了」、「因為是上級交代的主題」等理由而選用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誤用案例。另一種情況是,本來應該選用問題解決型QC Story較為妥當的案例,或者雖然適合選用課題達成型QC Story,但並未發揮原有特色的案例。此外,還有各界提供的關於我們提倡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許多寶貴意見。更進一步,前述的在日科技連成立的「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在課題達成型QC Story結構的基本想法、邏輯結構等研究過程中,得出了簡易說明、更容易讓讀者理解的改善點。我們以這些研究成果配合QCC的實踐案例,從QCC改善活動更易實施的角度切入,做了本次的修訂。
3.新譯版的內容
本次修訂的基本想法及主要修訂點如下:
(1)成為讓QCC更容易理解且更容易使用的書籍。
活用案例中認為會造成誤解的點,或被指出「很難懂」的點,都做了修訂。具體來說,有下列2點:
1有關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適用領域方面,反應現實面的QCC選題狀況,將適用領域設定為「因應新業務」與「打破現況」。
2徹底修訂「QC Story適用判定表」,以「QC Story選用順序」取代,讓QC Story選用的程序變得更容易。
(2)加入「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的研究成果。有關基本想法部分,盡量與《打破現況.朝向創造之路——管理導向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一書整合。不過,雖然基本想法相同,在用語的使用上,覺得跟管理領域用語有所區別會比較好時,則優先採用QCC活用上的習慣用語。
與修訂第2版對照,下列4個步驟的名稱做了變更,並對各步驟的實施事項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解說。
1步驟2:「課題的確立與目標的設定」→「攻堅點與目標設定」
2步驟4:「最適策的追究」→「成功劇本的追究」
3步驟5:「最適策的實施」→「成功劇本的執行」
4步驟7:「效果維持」→「標準化與管理的落實」
(3)增加了許多QCC的活用案例,將案例全面更換,選用更適合的案例。
以上是本次主要修訂重點,目的是能讓本書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被使用。因此,若依照第2版的內容來使用,也沒有問題。
課題達成型QC Story今後可能擴展到各種不同的領域,我們的期待亦如是。在選用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希望能有更好的改善點,請別客氣,任何批判及意見都能寄給我們,誠心拜託了。
本修訂版本基本上立足於初版與第2版,一心只期待本書作為「QCC導向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教科書,能更容易被使用,包含案例也都全面更換。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也增強了編輯委員的陣容。執筆者如目錄裡所載,由5位分擔,編輯則由監修者狩野紀昭教授指名由新田充負責。編輯時,以狩野教授的評論作為依據基礎,榮獲執筆者力挺,全體朝向言簡意賅、統一用語的方向戮力以赴,其中若有不完備之處,全是編輯的責任。
下列公司提供很寶貴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活用案例,並允許本書登載,在此致上深深的謝意。
(株)飯山富士 石福金属興業(株)
新日鐵化學(株) 日產自動車(株)
另外,在原稿製作階段,編輯委員的多島芳男先生(全日本空輸(株)),提供許多有益的建設性意見,在此致上萬分謝意。
最後,本書的修訂,從企劃階段開始,不論是原稿的收集、編輯或校正,都提供多方面協助的日科技連出版社的清水彥康部長、戶羽節文係長、秋長弘人部員三位,也藉此致上深深的感謝。
1999年3月
期望QCC能活用本書,柔軟地展開多樣化活動,讓QCC活動更加活性化。
作者代表 新田 充
1.從課題達成型QC Story誕生迄今
本書從1993年9月初版發行,至今已經過五個年頭了。這期間,許多企業與QCC活用著「課題達成型QC Story」,在今天,與「問題解決型QC Story」結合,已成為QCC改善活動中的改善步驟、工具遵循的基礎。
這種定位,在20幾年前,1996年進行大幅修訂的《QCC的基礎(QCC綱領)》及1997年修訂出版的《新版QCC活動運作的基礎》,都將「課題達成的步驟」列入QCC選用改善活動的基本步驟章節,已清楚展現。
初版發行以來,因應許多QCC的期望,相繼於1994年出版《課題達成型QC Story活用案例集》,1995年出版《課題達成型QC Story有用手法》。
另一方面,1994年春起,不只針對QCC,也為追求課題達成型QC Story能否成為管理工具的可能性,在(財)日本科學技術聯盟(日科技連)內成立「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QIP),進行研究。將此研究會的研究成果加入企業及QCC提供的許多寶貴意見,本書於1995年9月發行修訂第2版。當時的修訂重點在於進一步確立:
1問題解決型QC Story與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選用。
2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適用範圍。
盡量避免讀者產生誤解。
再者,「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的另一成果是,1997年出版了《打破現況.朝向創造之路——管理導向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在管理領域亦逐漸受到青睞。
2.新譯版發行背景
本書發行以來,課題達成型QC Story確實穩健地普及開來。根據統計,QCC發表會的發表件數確實年年增加。這種狀況,也可歸功於本書發行後,日科技連努力舉辦研討會、QCC支部及地區開辦的研習會等普及活動。
同時,對第一線職場來說,期待主題領域的擴大、QCC活動的多樣化、進行方式及方法的多樣性,也是普及的理由之一。
話雖如此,從選用課題達成型的案例中,仍可常看見「認為想出來的Idea就可解決」、「不用量化數據也可進行」、「究明真因太麻煩了」、「因為是上級交代的主題」等理由而選用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誤用案例。另一種情況是,本來應該選用問題解決型QC Story較為妥當的案例,或者雖然適合選用課題達成型QC Story,但並未發揮原有特色的案例。此外,還有各界提供的關於我們提倡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許多寶貴意見。更進一步,前述的在日科技連成立的「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在課題達成型QC Story結構的基本想法、邏輯結構等研究過程中,得出了簡易說明、更容易讓讀者理解的改善點。我們以這些研究成果配合QCC的實踐案例,從QCC改善活動更易實施的角度切入,做了本次的修訂。
3.新譯版的內容
本次修訂的基本想法及主要修訂點如下:
(1)成為讓QCC更容易理解且更容易使用的書籍。
活用案例中認為會造成誤解的點,或被指出「很難懂」的點,都做了修訂。具體來說,有下列2點:
1有關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適用領域方面,反應現實面的QCC選題狀況,將適用領域設定為「因應新業務」與「打破現況」。
2徹底修訂「QC Story適用判定表」,以「QC Story選用順序」取代,讓QC Story選用的程序變得更容易。
(2)加入「品質改善步驟研究會」的研究成果。有關基本想法部分,盡量與《打破現況.朝向創造之路——管理導向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一書整合。不過,雖然基本想法相同,在用語的使用上,覺得跟管理領域用語有所區別會比較好時,則優先採用QCC活用上的習慣用語。
與修訂第2版對照,下列4個步驟的名稱做了變更,並對各步驟的實施事項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解說。
1步驟2:「課題的確立與目標的設定」→「攻堅點與目標設定」
2步驟4:「最適策的追究」→「成功劇本的追究」
3步驟5:「最適策的實施」→「成功劇本的執行」
4步驟7:「效果維持」→「標準化與管理的落實」
(3)增加了許多QCC的活用案例,將案例全面更換,選用更適合的案例。
以上是本次主要修訂重點,目的是能讓本書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被使用。因此,若依照第2版的內容來使用,也沒有問題。
課題達成型QC Story今後可能擴展到各種不同的領域,我們的期待亦如是。在選用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希望能有更好的改善點,請別客氣,任何批判及意見都能寄給我們,誠心拜託了。
本修訂版本基本上立足於初版與第2版,一心只期待本書作為「QCC導向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的教科書,能更容易被使用,包含案例也都全面更換。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也增強了編輯委員的陣容。執筆者如目錄裡所載,由5位分擔,編輯則由監修者狩野紀昭教授指名由新田充負責。編輯時,以狩野教授的評論作為依據基礎,榮獲執筆者力挺,全體朝向言簡意賅、統一用語的方向戮力以赴,其中若有不完備之處,全是編輯的責任。
下列公司提供很寶貴的課題達成型QC Story活用案例,並允許本書登載,在此致上深深的謝意。
(株)飯山富士 石福金属興業(株)
新日鐵化學(株) 日產自動車(株)
另外,在原稿製作階段,編輯委員的多島芳男先生(全日本空輸(株)),提供許多有益的建設性意見,在此致上萬分謝意。
最後,本書的修訂,從企劃階段開始,不論是原稿的收集、編輯或校正,都提供多方面協助的日科技連出版社的清水彥康部長、戶羽節文係長、秋長弘人部員三位,也藉此致上深深的感謝。
1999年3月
期望QCC能活用本書,柔軟地展開多樣化活動,讓QCC活動更加活性化。
作者代表 新田 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