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 1 讓工作表現被人看到
在忙碌吵雜的辦公室生活中,你的工作表現很容易被忽略。你苦哈哈地為公司賣命,卻沒有人記得,該怎麼辦?你必須花點心思,提升工作上的個人地位與名聲,這一點很重要。你必須留下好印象,才能嶄露頭角,也才有可能獲得升遷。
做這件事的最佳方法,就是跳脫一般的工作常規。如果你每天必須處理許多工作(其他人也是),那麼多處理一些並不會帶給你多少好處。但如果你提交一份報告給你的上司,說明如何提升每個人的生產力,你就能獲得矚目。如果想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主動提交報告是很好的方法,能夠顯示出你獨立思考、主動積極的一面。但是這一招不能太常用,如果一天到晚主動提交報告給上司,你一樣會引人注目,不過絕對是負面的關注。你必須堅守一些準則:
●提交報告只能偶一為之
●要有把握你提交的報告確實有效,可為公司帶來好處或對公司有利
●確認你的名字顯示在報告的顯眼處
●確認報告不只有上司看得到,上司的上司也看得到
●你的點子不一定要以報告的方式呈現,也可發表在公司的通訊刊物中
當然,讓工作表現獲得矚目的最佳方法,就是勝任你的工作;而勝任工作的最佳方法,就是全心投入工作,不去理會其他無謂的事。職場上有太多美其名為工作,實則為政治鬥爭、說人閒話、耍小動作、浪費時間或交際應酬的無謂之事。集中注意力能夠讓你贏在起跑點,獲得超越同事的優勢。準則實踐者懂得集中注意力,所以你要專注於手邊的工作(要很熟悉你的工作),不可以分心。
準則 3 不當自告奮勇的傻子
許多人認為,他們只要對所有工作來者不拒,就能夠獲得關注、讚賞和升遷;事實並不然。居於他們之上的聰明主管會利用這種自告奮勇的心理,你要是被盯上,鐵定會有做不完的工作,你的價值則會被低估,做不好還會挨罵。因此,在自告奮勇地把手舉起來之前,一定要仔細想清楚,你必須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對方為何徵求自願者?
●自願去做這件事,對我的計畫有幫助嗎?
●如果我自告奮勇去做這件事,資深主管會怎麼看我?
●我要是不自告奮勇去做這件事,別人會怎麼看我?
●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以致於沒人想做嗎?
●對方是否真的忙不過來,而需要我的幫忙?
有可能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以致於沒人想做,如果你自告奮勇去做,可能會給高階主管留下好印象,他們會認為你有能力接受挑戰,很有用,且願意捲起袖子投入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把你當成傻子。如果你自願去做文件歸檔的工作,他們只會把你視為文件歸檔人員;不過,你也有可能因為伸出援手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贏得好名聲。因此,你要慎選時間點。如果自願做某件事,只會使你成為別人眼中的猴子,就沒必要自告奮勇去做這件事。唯有在有自信能獲得好處,或對需要幫助的人有所幫助時,才跨出這一步。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留意:有時候就算你沒舉手或跨步向前,也會被當成自願者。當你的所有同事都有志一同地往後退,唯獨你沒有跟進時,就算你真的沒有意願做這件事,也會使你看起來像是個自願者。這種事如果是第一次發生,你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然後硬著頭皮去做;但務必要確保類似的事不會再次發生,準則實踐者不能重蹈覆轍。下一次,一定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注意同事的集體態度,要確保其他人一起往後退時,你也有跟進。
準則 11 熱中工作,但別累死自己
我希望你很熱中於自己的工作。無論你的工作滿足感是來自你所共事的人、成就感、你對工作的深沉信念、你所獲得的肯定、所賺得的錢或其他,我都希望你能從中獲得足夠的能量,使你在工作時感受到充沛的熱忱。
不過千萬別以為你必須長時間工作,並跳躍無數的火圈,才能證明你有熱忱。展現熱忱與留在公司加班並非同一件事。如果你對你的工作擁有十足的信念,也很熱中於工作,你的信念與熱忱一定會散發出來。你的老闆一定辨識得出來,且會予以肯定,這與你投入多少時間沒有關係。
你沒必要為了證明你對工作很有熱忱,而累垮自己。事實上,要是工作把你的活力慢慢消耗殆盡,反倒會難以維持你對工作的熱愛。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成果,而非你花了多長的時間獲得此成果。你或許會說,如果真的很有熱忱,應該有辦法用更少的時間達到相同的成果,儘管這不代表你可以在下午三點鐘下班;不過這說明了就算你和大家一樣在五點半下半,你的熱忱仍可讓你維持高水準的產出。
一般認為,對工作有熱忱是一件好事,這代表你在乎自己有沒有把工作做好。這關乎的不是你工作的情形,而是你的感受。因此,以長工時證明你的熱忱非但沒必要,而且也無法證明你的熱忱,因為很有可能你一天工作了十六小時,卻不在乎自己做了什麼。這無疑是相當悲慘的人生,但我認識的一些人卻會這麼做。
因此,你要培養對於工作的積極與熱忱。如果你感受不到對工作的熱忱,請設法找出能促使你在乎這份工作的新審視方法,或想想怎樣才能激發你內心的熱忱,並在工作中創造此元素。我不是說這是件容易的事;對某些人來說,此元素或許得花一輩子尋找。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你連找都不找,就會永遠找不到。
準則 22 話要好好說
話要好好說是什麼意思?我是在建議你得像主播一樣咬字清楚,字正腔圓嗎?當然不是。你可以保有地方口音,這並非問題所在。我是要你想想我們「為何」說話(是為了溝通和傳達訊息),而非「如何」說話。好好說話就是清楚有效地傳遞訊息,重點不在於怎麼說話,而在於你必須把話說清楚。把話說清楚的意思很顯然,就是「力求清晰」。你必須避免以下的錯誤:
●說話含糊不清:理由很顯然,因為別人會聽不清楚或不了解你的意思。
●說話太輕柔或太小聲:理由同上,因為別人會聽不到。
●說行話:說行話會使不同部門或不屬於此專業領域的人難以了解。
●任何會把你歸入特定群體或社會階層的說話方式:包括年輕人的說話方式(嘗試使用最流行的俚語或時髦詞語)、極端的言論(激進、過分政治正確,或是過分彰顯生態保育、素食主義、環保意識的話語)或太容易被歸入某層級的說話方式(上流階層、勞工階層或地域色彩濃厚的話語)。
●語詞使用不當:例如,原本應該用「fewer」表達,卻誤用「less」或類似的錯誤。如果你不知道兩者的不同,不妨找一本英文文法書來研究,並記下來。不要不時穿插口頭禪,例如「你是知道的」或「之類的」。要力求句子的完整。
想把話說好,有四項關鍵必須牢記:
●聲音嘹亮
●表達清晰
●態度和善
●簡單易懂
你必須知道的就是這些了。若能把握這四項關鍵,你就不會出差錯,別人也會記得你說的話,且會對你清晰嘹亮的聲音印象深刻。好好說話足以產生影響力。如果你無精打采地走進來,介紹自己的名字時也說得含糊不清,別人就會認為你缺乏自信、侷促不安、根本不像個人,很快就把你忘了。反之,如果你自信滿滿地走進來,清楚且自信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個有方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所以會記住你。簡言之,就是要直接說出你想說的話,別扯廢話。
好好說話就是清楚有效地傳遞訊息。
在忙碌吵雜的辦公室生活中,你的工作表現很容易被忽略。你苦哈哈地為公司賣命,卻沒有人記得,該怎麼辦?你必須花點心思,提升工作上的個人地位與名聲,這一點很重要。你必須留下好印象,才能嶄露頭角,也才有可能獲得升遷。
做這件事的最佳方法,就是跳脫一般的工作常規。如果你每天必須處理許多工作(其他人也是),那麼多處理一些並不會帶給你多少好處。但如果你提交一份報告給你的上司,說明如何提升每個人的生產力,你就能獲得矚目。如果想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主動提交報告是很好的方法,能夠顯示出你獨立思考、主動積極的一面。但是這一招不能太常用,如果一天到晚主動提交報告給上司,你一樣會引人注目,不過絕對是負面的關注。你必須堅守一些準則:
●提交報告只能偶一為之
●要有把握你提交的報告確實有效,可為公司帶來好處或對公司有利
●確認你的名字顯示在報告的顯眼處
●確認報告不只有上司看得到,上司的上司也看得到
●你的點子不一定要以報告的方式呈現,也可發表在公司的通訊刊物中
當然,讓工作表現獲得矚目的最佳方法,就是勝任你的工作;而勝任工作的最佳方法,就是全心投入工作,不去理會其他無謂的事。職場上有太多美其名為工作,實則為政治鬥爭、說人閒話、耍小動作、浪費時間或交際應酬的無謂之事。集中注意力能夠讓你贏在起跑點,獲得超越同事的優勢。準則實踐者懂得集中注意力,所以你要專注於手邊的工作(要很熟悉你的工作),不可以分心。
準則 3 不當自告奮勇的傻子
許多人認為,他們只要對所有工作來者不拒,就能夠獲得關注、讚賞和升遷;事實並不然。居於他們之上的聰明主管會利用這種自告奮勇的心理,你要是被盯上,鐵定會有做不完的工作,你的價值則會被低估,做不好還會挨罵。因此,在自告奮勇地把手舉起來之前,一定要仔細想清楚,你必須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對方為何徵求自願者?
●自願去做這件事,對我的計畫有幫助嗎?
●如果我自告奮勇去做這件事,資深主管會怎麼看我?
●我要是不自告奮勇去做這件事,別人會怎麼看我?
●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以致於沒人想做嗎?
●對方是否真的忙不過來,而需要我的幫忙?
有可能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以致於沒人想做,如果你自告奮勇去做,可能會給高階主管留下好印象,他們會認為你有能力接受挑戰,很有用,且願意捲起袖子投入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把你當成傻子。如果你自願去做文件歸檔的工作,他們只會把你視為文件歸檔人員;不過,你也有可能因為伸出援手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贏得好名聲。因此,你要慎選時間點。如果自願做某件事,只會使你成為別人眼中的猴子,就沒必要自告奮勇去做這件事。唯有在有自信能獲得好處,或對需要幫助的人有所幫助時,才跨出這一步。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留意:有時候就算你沒舉手或跨步向前,也會被當成自願者。當你的所有同事都有志一同地往後退,唯獨你沒有跟進時,就算你真的沒有意願做這件事,也會使你看起來像是個自願者。這種事如果是第一次發生,你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然後硬著頭皮去做;但務必要確保類似的事不會再次發生,準則實踐者不能重蹈覆轍。下一次,一定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注意同事的集體態度,要確保其他人一起往後退時,你也有跟進。
準則 11 熱中工作,但別累死自己
我希望你很熱中於自己的工作。無論你的工作滿足感是來自你所共事的人、成就感、你對工作的深沉信念、你所獲得的肯定、所賺得的錢或其他,我都希望你能從中獲得足夠的能量,使你在工作時感受到充沛的熱忱。
不過千萬別以為你必須長時間工作,並跳躍無數的火圈,才能證明你有熱忱。展現熱忱與留在公司加班並非同一件事。如果你對你的工作擁有十足的信念,也很熱中於工作,你的信念與熱忱一定會散發出來。你的老闆一定辨識得出來,且會予以肯定,這與你投入多少時間沒有關係。
你沒必要為了證明你對工作很有熱忱,而累垮自己。事實上,要是工作把你的活力慢慢消耗殆盡,反倒會難以維持你對工作的熱愛。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成果,而非你花了多長的時間獲得此成果。你或許會說,如果真的很有熱忱,應該有辦法用更少的時間達到相同的成果,儘管這不代表你可以在下午三點鐘下班;不過這說明了就算你和大家一樣在五點半下半,你的熱忱仍可讓你維持高水準的產出。
一般認為,對工作有熱忱是一件好事,這代表你在乎自己有沒有把工作做好。這關乎的不是你工作的情形,而是你的感受。因此,以長工時證明你的熱忱非但沒必要,而且也無法證明你的熱忱,因為很有可能你一天工作了十六小時,卻不在乎自己做了什麼。這無疑是相當悲慘的人生,但我認識的一些人卻會這麼做。
因此,你要培養對於工作的積極與熱忱。如果你感受不到對工作的熱忱,請設法找出能促使你在乎這份工作的新審視方法,或想想怎樣才能激發你內心的熱忱,並在工作中創造此元素。我不是說這是件容易的事;對某些人來說,此元素或許得花一輩子尋找。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你連找都不找,就會永遠找不到。
準則 22 話要好好說
話要好好說是什麼意思?我是在建議你得像主播一樣咬字清楚,字正腔圓嗎?當然不是。你可以保有地方口音,這並非問題所在。我是要你想想我們「為何」說話(是為了溝通和傳達訊息),而非「如何」說話。好好說話就是清楚有效地傳遞訊息,重點不在於怎麼說話,而在於你必須把話說清楚。把話說清楚的意思很顯然,就是「力求清晰」。你必須避免以下的錯誤:
●說話含糊不清:理由很顯然,因為別人會聽不清楚或不了解你的意思。
●說話太輕柔或太小聲:理由同上,因為別人會聽不到。
●說行話:說行話會使不同部門或不屬於此專業領域的人難以了解。
●任何會把你歸入特定群體或社會階層的說話方式:包括年輕人的說話方式(嘗試使用最流行的俚語或時髦詞語)、極端的言論(激進、過分政治正確,或是過分彰顯生態保育、素食主義、環保意識的話語)或太容易被歸入某層級的說話方式(上流階層、勞工階層或地域色彩濃厚的話語)。
●語詞使用不當:例如,原本應該用「fewer」表達,卻誤用「less」或類似的錯誤。如果你不知道兩者的不同,不妨找一本英文文法書來研究,並記下來。不要不時穿插口頭禪,例如「你是知道的」或「之類的」。要力求句子的完整。
想把話說好,有四項關鍵必須牢記:
●聲音嘹亮
●表達清晰
●態度和善
●簡單易懂
你必須知道的就是這些了。若能把握這四項關鍵,你就不會出差錯,別人也會記得你說的話,且會對你清晰嘹亮的聲音印象深刻。好好說話足以產生影響力。如果你無精打采地走進來,介紹自己的名字時也說得含糊不清,別人就會認為你缺乏自信、侷促不安、根本不像個人,很快就把你忘了。反之,如果你自信滿滿地走進來,清楚且自信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個有方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所以會記住你。簡言之,就是要直接說出你想說的話,別扯廢話。
好好說話就是清楚有效地傳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