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物件導向
──資訊就是物件、物件就是資訊
說點不一樣的觀念,程式中有一個很有名的結構「Object Orientation」,簡寫叫「OO」,繁體中文叫它作「物件導向」,簡體中文說是「面向對象」。「物件導向」有三個特性「封裝」、「繼承」與「多形」,其實就是試圖將世界萬事萬物拆成極細小的單元,以程式來詮釋這個世界,頭、手、身體、腳組合起來就是一個靈長類動物,封裝後全身都長毛的是猴子猩猩狒狒、大部份沒長毛的是人類,就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中那隻栩栩如生的假老虎。以這個理論再去詮釋不同的交通工具,人、汽車等,可以向下是程式最後要達成的目標,當然也可以向上是組成某元素中的一個小粒子,這樣一來世界萬物都可以用程式語言來作詮釋。
以物件導向的型態詮釋我們所住的世界,在這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全面進化」。電影中主角威爾是一個科學家,他創造了人工智慧並在死前請他的好朋友及他老婆協助他把他的大腦意識上傳到他所創造的人工智慧中,並將所有程式送上Internet。沒錯,威爾從此後就無所不在了。他在網路中自行投資金融市場,讓他老婆擁有更大的財力幫助他們的計劃實現,他已經可以取得世界上所有連網資訊及設備,掃瞄街景攝影機得知有危險,透過手機告知他老婆;透過iPad顯示逃生路線地圖、自己的影像及他的未來計劃資訊給他老婆。他們買下一個廢棄的城鎮,在地下建立量子電腦機房,威爾也就具有更強大的處理能力。同時建立大型自動化生物科技實驗室,透過奈米技術,瞬間醫治傷殘及天生有缺陷的人,凡被醫治過的人都能與威爾的人工智慧意識連線。若受醫治過的人再有受傷,只要在城鎮的無線電波範圍內,威爾即可遠端幫助他自動修復身體機能。進一步這些奈米粒子透過雨水被威爾的人工智慧散佈在空中隨著雨水遍佈地球任何地方,可淨化水資源及自行消除污染源。最終威爾的人工智慧完成複製威爾本尊,就好像他沒有死一樣。電影中當然有反派,人們總是對不瞭解的事物感到害怕,擔心威爾的人工智慧會控制全世界,並進一步要摧毀他。反派的攻擊,製造出緊張的氣氛,在電影中呈現出戲劇張力。從19世紀人類開始研究粒子的存在時,就已經發現,粒子的世界與我們所熟悉的物質世界大大的不相同,粒子你在觀察它時,它是以實體粒子的方式存在,當你不觀察它時,它是以波的型態在行進,這樣奇特的現象被稱為「非定域性量子行為」,與物質世界中的行為模式相違背。更奇怪的是,兩接近的粒子間會產生糾纏效應,具有糾纏效應的兩粒子不管距離多遠都可以互相影響同步改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任何物體或信息運動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但是粒子糾纏的這個現象卻也違背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因斯坦甚至將「非定域性量子行為」嘲諷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一直到他過世,仍不相信粒子是以這樣的方式運作,他曾說「上帝不會擲骰子」、「月亮不會因為你不看它,它就不在那邊」。
但後世的物理學家也證實了「非定域性量子行為」是真實的,顯然最聰明的腦袋也不會全盤瞭解世界組成的原理。粒子糾纏也是真實的,有物理學家更進一步實驗,讓兩個已經糾纏的粒子分開140公里,再利用第三顆粒子與留下來的粒子作糾纏,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被傳送出去的粒子竟然變得與第三顆粒子相同。人也是由無數顆的粒子所組成的,意謂著,我們若讓人身體上的粒子都進行這樣的程序,有朝一日我們就可以掃瞄某一個人身上所有的粒子,並在無論多遠處瞬間複製出這一個人,但要達到這樣的科技技術看來是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粒子糾纏的現象,讓很多科學家開始質疑客觀現實世界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我們世界可能也是一個虛構的世界。從更上層次的世界來看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整體,不然如何能解釋兩顆相距數十億光年的糾纏粒子竟然不用花任何時間及距離作傳遞,就能同步改變狀態。用電腦的概念來說,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台電腦,我們身體及思想都是裡面的0與1。有科學家提出理論懷疑:宇宙大爆炸創造了這個宇宙,他們稱之為「全息理論」及「膜理論」,其實我們的宇宙是上層維度世界的恆星爆炸所形成的黑洞,黑洞的表層其實就存在著我們這個世界的全部訊息,就好像硬碟中的磁盤存著電腦中所有資料一樣。在我們的世界裡較大型的恆星爆炸也會創造出黑洞,並將周圍所有的物質吸進去,連光都不例外,這些物質是否就是創造新宇宙膨脹的能量?目前尚無定論,但是這一理論讓天文學、物理學及量子力學等領域都具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03 找對時機
──小心!時機錯了可能會轉勝為敗
有看過甄嬛、瑯玡榜、羋月傳這些古裝劇一定都會對那些縝密的計劃驚嘆不已,先不論是好是壞、是真是假,但計畫要實現要等的就是一個時機:甄嬛必須先買通內應,讓雍正到清涼寺的同時被勸說上凌雲峰一趟,如此她才有機會讓雍正帶她重新回宮,展開她一連串的復仇計劃。
瑯玡榜,梅長蘇希望能夠讓梁王武帝承認他當年的株連大罪,還整軍將士及家族一個清白,必須持續獻策扳倒其他王侯讓靖王當上太子,後宮讓靖王母后獨大,拉攏御前朝臣及守衛,一切就緒後當朝逼宮,讓梁王即使腦羞、震怒也必須承認自己的罪行。
芈月傳中芈月一生波折,在秦惠文王駕崩後被惠后折磨並將她及兒子送至燕國作質子,幾波死裡逃生。在秦惠文王、秦武王相繼駕崩後,秦國內亂,芈月的兒子在這波亂世中被朝中重臣暗中推舉,必須躲過惠后王軍的追殺回到咸陽,借戎國義渠王之力壯大聲勢,同時設計安排讓眾多角力相互制衡,在一個公開場合的時機下,拿出秦惠文王的遺昭宣讀,讓自己兒子名正言順登基。不只是古代朝堂、後宮會有機關算盡、爭權奪勢的戲碼,現代的政治、大財團家族、甚至是企業也都有這樣的狀況。王永慶、張榮發病逝,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不知道的五房都跑出來了,爭權奪勢的動作不知搏得多少個新聞版面,只是不知道各個勢力後面,有沒有像蘇哲、諸葛孔明這樣道高一尺的謀臣。
筆者曾經待過電信公司擔任消費裝置的專案經理,當時公司要大量採購消費者的電信數據上網網卡,租賃給消費者。為了這一筆大訂單,連續幾個月筆者需要寫規格書、採購合約提供給欲爭取的網通廠商來標價,並安排十多家來標價的廠商進行簡報、設計評分機制,邀集公司內部各個單位進行評分。好不容易選定了一家品質不錯的製造廠商,也與製造廠商溝通了多時,製造廠商也都瞭解了我們的規格並且開發就快完成,投入了很多的成本,也已打樣給了我們,但一毛錢也都還沒收到。殊不知公司業務高層不知為何(事出必有因)決定要以成本考量為理由更換廠商,更換一家品質堪憂的廠商,並且串連各部門就在下一週的週會要決議,幾乎90%就已經決定要換廠商了。作為專案經理已經與選定的廠商溝通、合作不知道多久了,知道他們的用心及付出,若週一這個決定一決定下來,要面對廠商的人是我,業務高層給我出了難題,選了一家對他們未來產品銷售上的絆腳石,但未來是未來的事,當下他們才不管,事後這會不會變成產品經理產品規劃不好的問題,想著想白頭髮都冒出來了。最後良心的譴責,鼓起了勇氣打給了配合廠商的窗口,跟他說業務高層的這個決定,請他要有準備,並且目前試產的設備最好先停工,備的料可能會化為烏有。好在配合窗口的業務機警沒有發怒,他告知了他們總經理,讓他們總經理約公司的總經理星期天去打小白球,一場小白球化解這次的危機,最終還是讓原配合廠商生產製造完成了這筆訂單。
諸葛孔明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必須要等東風到來,好在運氣好,東風來了,若東風不來就得要自己想辦法製造東風。古有云:「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事到手,且莫急」,因為需要仔細想清楚,資料庫要想清楚怎麼規劃才可達到最佳效能,前後台串接的方式在不同應用中可能要用API串(間斷連線)可能要用Socket串(持續性連線)。前台的版面規劃要採用哪種版面格式?需不需要符合RWD(Response Web Deign,響應式網頁)的版面Layout?若是給大眾看可能就要,若只是後台管理介面可能就不需要。有一個更重要的事,就是安排開發人員,資訊產業每個開發人員其實都有很多的任務,若是不讓工程師心裡舒坦,師出有名,大刺刺就把新任務交辦給他們,小則給你亂做、擺爛,大則老子辭職不幹。
在未創業之前,筆者在另一家資訊公司擔任行動開發的專案經理。那家公司老闆為了賺錢接案無度,不管是專案經理或是工程師大家手上已有無盡的案子,已經做到人心渙散。當時老闆為了多賺錢,又給了客戶不合理的承諾,把壓力轉嫁到內部,一個功能相對複雜的手機APP原本四個月才能完成,卻承諾一個半月完成,這個燙手山芋就落到我身上。管理職沒有抱怨的權利,但是接這個案子的其他工作人員必當心生不滿。
一個APP平台的開發基本上就要有一個iOS工程師、一個Android工程師、一個後台工程師、一個設計,這些被指派的人除了滿手的案子要開發,還要在不合理一個半月中另外再完成一個艱巨任務,不滿及離職的聲音不斷湧出。要化解這個危機,向上管理也就是中階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門學問。既然老闆給了不合理的時程,就必須提供相對的資源,當下自己就做了時程規劃,跟老闆報告,計劃一週半的時間內每天帶著設計與客戶密集開會,讓設計在開會當下就完成設計的草圖,回來就拿調好的設計畫面及會議記錄的邏輯與工程師釐清開發的困難度,若開發上確實有難度再與客戶溝通作修正。一週半過後規格全部確認,重點是要如何讓這些工作者心悅誠服?當時要求老闆挪出一間會議室給此專案開發人員作為War room(作戰時需要的情報室),持續至少三週的時間。期間這些人員先停止其他的工作事項,並在白板上標示每人每日合理需完成的工作項目,完成後才能下班。主要開發內容完成後,接下來兩週的測試修正工作就不要需關起來,各開發人員就可同時進行先前的其他任務以說服老闆。同時跟老闆要求,專案若如期完成,完成那週的週五下午我帶整個專案Team的人去陽明山上吃下午茶,公司出一半(因跟客戶交涉期間,客戶對我們的企劃及安排極為信任,另一半客戶那邊也補助了我們)。待一切規劃完成,也說服了老闆(不答應我也只好引咎辭職),時機便成熟了,各任務執行效率著實令人激賞,最後專案如期交件,我們也享受的星期五下午免費的下午茶。
若是先做好這一切的安排,再選定開發人員,跟他們說清楚這一切的安排,那麼先前的不滿及離職的聲浪就不會有了,讓整個專案執行更順利。企業內部工作更和睦,什麼時機做什麼事,事前要有什麼樣的策劃或謀略,不只是一個管理者,應該是每個人窮極一生都該不斷探究的問題!
26 請款
──請款真的不是東西做完了就能請到款
專案製作的每一個過程無不是為了盡早從客戶端那邊取得貨款而努力,當然客戶那邊也會極盡可能的要求東西做到極好。大一點的案子,最後再要求有個結案報告、測試報告及教育訓練。中途一定會遇到各種阻力,客戶絕不會讓你這麼輕鬆就拿到貨款,畢竟這個是他的籌碼。
當團隊好不容易完成了這一切,有良心的公司票期一個月,無良的公司兩個月、三個月甚至更久,這麼長的時間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中途又發現bug,請款被延後的機率相當高。另外,人都是情緒的動物,與客戶窗口及高層打好關係重不重要?當然重要!這關係到在做完標準工作之外,會不會生出額外細節要承包公司吃下來的,因為專案之中有很多細節,可以有關係也可以沒關係,俗語說得好:「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新創小公司要接大案子真的要認真評估,可能會是轉機,也可能會是危機:作業程序及技術程度能否滿足客戶的要求?是否有夠sense的業務能跟客戶及其高層搏感情?金額大,時間長,技術困難度高,相對的風險也會高非常多,若無審慎評估好好處理,很容易淪為歹戲拖棚結局。貨款若能早日入袋為安,為公司增加更多的資源誰人不想,但一切都得按步就班,否則將會為公司埋下頹敗的因子。
另外有一種狀況,通常發生在規模不對等的新創小公司及大公司的關係上。案子做完請款是天經地義,但是大公司拖款也絕對是稀鬆平常。
曾經有一個案子都已經完成半年之久,但貨款遲遲都未下來,這個月打去,客戶窗口說,財務在確認相關文件是否有到齊,有到齊下個月就會匯款了。下個月匯款時間到了,但卻沒收到,再作詢問,財務說過了25號沒匯,要再延到下個月才能匯款,「那下個月25號財務再忘了匯,就可以不用匯了,這是吃定新創小公司嗎?」雖然心裡氣憤,但又不能跟客戶打壞關係,真的是「做事難,做人更難」。令人更驚訝的事,這樣的事還不只一間客戶是這樣,幾乎每個案子要跟客戶請款,都要上演諜對諜。
下面郵件內容是某個比較誇張的案子,結束後請不到款,上訴給該公司的高層內容:
「Dear XXX業務總監:一事需要您的幫忙,有關KKK專案我們第二階段4月到7月的費用部份,至今我們連簽約金一直都沒有辦法請下來。因為那段時間的付出,新案也需花點時間與新客戶cooking,至近新案也才有一些展獲,但新案的錢沒那麼快,舊案的錢又請不下來,年關將近用錢至急,小公司並沒有太多的錢可以周轉。希望能通融讓我們在12月份把剩餘款項給請下來。前天有請OOO幫忙協詢財務,財務回覆第一筆的簽約金要到明年1/25才能支付給我們,另一筆結案金的發票要退還給我們銷毀,請我們明年再開過去,至於什麼時候匯款會再通知我們,聽到差點昏倒。從七月底結案後,就持續在詢問OOO,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開票(問到不只OOO很煩,我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一直到10月底OOO告知可以開票,但請我要CC mail給您及其他相關人等,因為合約註明開票後一個月匯款,怕在行政流程上會有什麼不好做,一直等到大家都沒有異議,我們也才把票開出去,但財務的回覆真的讓我們傻眼。」
這封信出去後,因為高層給力才能讓客戶先付簽約款,也讓小公司得以在年前發得出年終獎金。但是遇到給款乾脆的公司也是有,但比例上真的算少,能及早給貨款的客戶都是貴人,一定要知恩圖報,不要因為請款容易,開發就輕忽怠慢,會有報應的。新創小公司維運真的不易,大公司們真的要幫幫忙,該給的專案辛苦錢就趕緊給一給,不僅扶植產業也是功德一件呀!新創小公司要把請款視為終極任務,怎麼樣都要跟他拚了,才能生存下去、生存的好!
──資訊就是物件、物件就是資訊
說點不一樣的觀念,程式中有一個很有名的結構「Object Orientation」,簡寫叫「OO」,繁體中文叫它作「物件導向」,簡體中文說是「面向對象」。「物件導向」有三個特性「封裝」、「繼承」與「多形」,其實就是試圖將世界萬事萬物拆成極細小的單元,以程式來詮釋這個世界,頭、手、身體、腳組合起來就是一個靈長類動物,封裝後全身都長毛的是猴子猩猩狒狒、大部份沒長毛的是人類,就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中那隻栩栩如生的假老虎。以這個理論再去詮釋不同的交通工具,人、汽車等,可以向下是程式最後要達成的目標,當然也可以向上是組成某元素中的一個小粒子,這樣一來世界萬物都可以用程式語言來作詮釋。
以物件導向的型態詮釋我們所住的世界,在這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全面進化」。電影中主角威爾是一個科學家,他創造了人工智慧並在死前請他的好朋友及他老婆協助他把他的大腦意識上傳到他所創造的人工智慧中,並將所有程式送上Internet。沒錯,威爾從此後就無所不在了。他在網路中自行投資金融市場,讓他老婆擁有更大的財力幫助他們的計劃實現,他已經可以取得世界上所有連網資訊及設備,掃瞄街景攝影機得知有危險,透過手機告知他老婆;透過iPad顯示逃生路線地圖、自己的影像及他的未來計劃資訊給他老婆。他們買下一個廢棄的城鎮,在地下建立量子電腦機房,威爾也就具有更強大的處理能力。同時建立大型自動化生物科技實驗室,透過奈米技術,瞬間醫治傷殘及天生有缺陷的人,凡被醫治過的人都能與威爾的人工智慧意識連線。若受醫治過的人再有受傷,只要在城鎮的無線電波範圍內,威爾即可遠端幫助他自動修復身體機能。進一步這些奈米粒子透過雨水被威爾的人工智慧散佈在空中隨著雨水遍佈地球任何地方,可淨化水資源及自行消除污染源。最終威爾的人工智慧完成複製威爾本尊,就好像他沒有死一樣。電影中當然有反派,人們總是對不瞭解的事物感到害怕,擔心威爾的人工智慧會控制全世界,並進一步要摧毀他。反派的攻擊,製造出緊張的氣氛,在電影中呈現出戲劇張力。從19世紀人類開始研究粒子的存在時,就已經發現,粒子的世界與我們所熟悉的物質世界大大的不相同,粒子你在觀察它時,它是以實體粒子的方式存在,當你不觀察它時,它是以波的型態在行進,這樣奇特的現象被稱為「非定域性量子行為」,與物質世界中的行為模式相違背。更奇怪的是,兩接近的粒子間會產生糾纏效應,具有糾纏效應的兩粒子不管距離多遠都可以互相影響同步改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任何物體或信息運動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但是粒子糾纏的這個現象卻也違背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因斯坦甚至將「非定域性量子行為」嘲諷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一直到他過世,仍不相信粒子是以這樣的方式運作,他曾說「上帝不會擲骰子」、「月亮不會因為你不看它,它就不在那邊」。
但後世的物理學家也證實了「非定域性量子行為」是真實的,顯然最聰明的腦袋也不會全盤瞭解世界組成的原理。粒子糾纏也是真實的,有物理學家更進一步實驗,讓兩個已經糾纏的粒子分開140公里,再利用第三顆粒子與留下來的粒子作糾纏,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被傳送出去的粒子竟然變得與第三顆粒子相同。人也是由無數顆的粒子所組成的,意謂著,我們若讓人身體上的粒子都進行這樣的程序,有朝一日我們就可以掃瞄某一個人身上所有的粒子,並在無論多遠處瞬間複製出這一個人,但要達到這樣的科技技術看來是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粒子糾纏的現象,讓很多科學家開始質疑客觀現實世界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我們世界可能也是一個虛構的世界。從更上層次的世界來看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整體,不然如何能解釋兩顆相距數十億光年的糾纏粒子竟然不用花任何時間及距離作傳遞,就能同步改變狀態。用電腦的概念來說,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台電腦,我們身體及思想都是裡面的0與1。有科學家提出理論懷疑:宇宙大爆炸創造了這個宇宙,他們稱之為「全息理論」及「膜理論」,其實我們的宇宙是上層維度世界的恆星爆炸所形成的黑洞,黑洞的表層其實就存在著我們這個世界的全部訊息,就好像硬碟中的磁盤存著電腦中所有資料一樣。在我們的世界裡較大型的恆星爆炸也會創造出黑洞,並將周圍所有的物質吸進去,連光都不例外,這些物質是否就是創造新宇宙膨脹的能量?目前尚無定論,但是這一理論讓天文學、物理學及量子力學等領域都具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03 找對時機
──小心!時機錯了可能會轉勝為敗
有看過甄嬛、瑯玡榜、羋月傳這些古裝劇一定都會對那些縝密的計劃驚嘆不已,先不論是好是壞、是真是假,但計畫要實現要等的就是一個時機:甄嬛必須先買通內應,讓雍正到清涼寺的同時被勸說上凌雲峰一趟,如此她才有機會讓雍正帶她重新回宮,展開她一連串的復仇計劃。
瑯玡榜,梅長蘇希望能夠讓梁王武帝承認他當年的株連大罪,還整軍將士及家族一個清白,必須持續獻策扳倒其他王侯讓靖王當上太子,後宮讓靖王母后獨大,拉攏御前朝臣及守衛,一切就緒後當朝逼宮,讓梁王即使腦羞、震怒也必須承認自己的罪行。
芈月傳中芈月一生波折,在秦惠文王駕崩後被惠后折磨並將她及兒子送至燕國作質子,幾波死裡逃生。在秦惠文王、秦武王相繼駕崩後,秦國內亂,芈月的兒子在這波亂世中被朝中重臣暗中推舉,必須躲過惠后王軍的追殺回到咸陽,借戎國義渠王之力壯大聲勢,同時設計安排讓眾多角力相互制衡,在一個公開場合的時機下,拿出秦惠文王的遺昭宣讀,讓自己兒子名正言順登基。不只是古代朝堂、後宮會有機關算盡、爭權奪勢的戲碼,現代的政治、大財團家族、甚至是企業也都有這樣的狀況。王永慶、張榮發病逝,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不知道的五房都跑出來了,爭權奪勢的動作不知搏得多少個新聞版面,只是不知道各個勢力後面,有沒有像蘇哲、諸葛孔明這樣道高一尺的謀臣。
筆者曾經待過電信公司擔任消費裝置的專案經理,當時公司要大量採購消費者的電信數據上網網卡,租賃給消費者。為了這一筆大訂單,連續幾個月筆者需要寫規格書、採購合約提供給欲爭取的網通廠商來標價,並安排十多家來標價的廠商進行簡報、設計評分機制,邀集公司內部各個單位進行評分。好不容易選定了一家品質不錯的製造廠商,也與製造廠商溝通了多時,製造廠商也都瞭解了我們的規格並且開發就快完成,投入了很多的成本,也已打樣給了我們,但一毛錢也都還沒收到。殊不知公司業務高層不知為何(事出必有因)決定要以成本考量為理由更換廠商,更換一家品質堪憂的廠商,並且串連各部門就在下一週的週會要決議,幾乎90%就已經決定要換廠商了。作為專案經理已經與選定的廠商溝通、合作不知道多久了,知道他們的用心及付出,若週一這個決定一決定下來,要面對廠商的人是我,業務高層給我出了難題,選了一家對他們未來產品銷售上的絆腳石,但未來是未來的事,當下他們才不管,事後這會不會變成產品經理產品規劃不好的問題,想著想白頭髮都冒出來了。最後良心的譴責,鼓起了勇氣打給了配合廠商的窗口,跟他說業務高層的這個決定,請他要有準備,並且目前試產的設備最好先停工,備的料可能會化為烏有。好在配合窗口的業務機警沒有發怒,他告知了他們總經理,讓他們總經理約公司的總經理星期天去打小白球,一場小白球化解這次的危機,最終還是讓原配合廠商生產製造完成了這筆訂單。
諸葛孔明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必須要等東風到來,好在運氣好,東風來了,若東風不來就得要自己想辦法製造東風。古有云:「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事到手,且莫急」,因為需要仔細想清楚,資料庫要想清楚怎麼規劃才可達到最佳效能,前後台串接的方式在不同應用中可能要用API串(間斷連線)可能要用Socket串(持續性連線)。前台的版面規劃要採用哪種版面格式?需不需要符合RWD(Response Web Deign,響應式網頁)的版面Layout?若是給大眾看可能就要,若只是後台管理介面可能就不需要。有一個更重要的事,就是安排開發人員,資訊產業每個開發人員其實都有很多的任務,若是不讓工程師心裡舒坦,師出有名,大刺刺就把新任務交辦給他們,小則給你亂做、擺爛,大則老子辭職不幹。
在未創業之前,筆者在另一家資訊公司擔任行動開發的專案經理。那家公司老闆為了賺錢接案無度,不管是專案經理或是工程師大家手上已有無盡的案子,已經做到人心渙散。當時老闆為了多賺錢,又給了客戶不合理的承諾,把壓力轉嫁到內部,一個功能相對複雜的手機APP原本四個月才能完成,卻承諾一個半月完成,這個燙手山芋就落到我身上。管理職沒有抱怨的權利,但是接這個案子的其他工作人員必當心生不滿。
一個APP平台的開發基本上就要有一個iOS工程師、一個Android工程師、一個後台工程師、一個設計,這些被指派的人除了滿手的案子要開發,還要在不合理一個半月中另外再完成一個艱巨任務,不滿及離職的聲音不斷湧出。要化解這個危機,向上管理也就是中階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門學問。既然老闆給了不合理的時程,就必須提供相對的資源,當下自己就做了時程規劃,跟老闆報告,計劃一週半的時間內每天帶著設計與客戶密集開會,讓設計在開會當下就完成設計的草圖,回來就拿調好的設計畫面及會議記錄的邏輯與工程師釐清開發的困難度,若開發上確實有難度再與客戶溝通作修正。一週半過後規格全部確認,重點是要如何讓這些工作者心悅誠服?當時要求老闆挪出一間會議室給此專案開發人員作為War room(作戰時需要的情報室),持續至少三週的時間。期間這些人員先停止其他的工作事項,並在白板上標示每人每日合理需完成的工作項目,完成後才能下班。主要開發內容完成後,接下來兩週的測試修正工作就不要需關起來,各開發人員就可同時進行先前的其他任務以說服老闆。同時跟老闆要求,專案若如期完成,完成那週的週五下午我帶整個專案Team的人去陽明山上吃下午茶,公司出一半(因跟客戶交涉期間,客戶對我們的企劃及安排極為信任,另一半客戶那邊也補助了我們)。待一切規劃完成,也說服了老闆(不答應我也只好引咎辭職),時機便成熟了,各任務執行效率著實令人激賞,最後專案如期交件,我們也享受的星期五下午免費的下午茶。
若是先做好這一切的安排,再選定開發人員,跟他們說清楚這一切的安排,那麼先前的不滿及離職的聲浪就不會有了,讓整個專案執行更順利。企業內部工作更和睦,什麼時機做什麼事,事前要有什麼樣的策劃或謀略,不只是一個管理者,應該是每個人窮極一生都該不斷探究的問題!
26 請款
──請款真的不是東西做完了就能請到款
專案製作的每一個過程無不是為了盡早從客戶端那邊取得貨款而努力,當然客戶那邊也會極盡可能的要求東西做到極好。大一點的案子,最後再要求有個結案報告、測試報告及教育訓練。中途一定會遇到各種阻力,客戶絕不會讓你這麼輕鬆就拿到貨款,畢竟這個是他的籌碼。
當團隊好不容易完成了這一切,有良心的公司票期一個月,無良的公司兩個月、三個月甚至更久,這麼長的時間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中途又發現bug,請款被延後的機率相當高。另外,人都是情緒的動物,與客戶窗口及高層打好關係重不重要?當然重要!這關係到在做完標準工作之外,會不會生出額外細節要承包公司吃下來的,因為專案之中有很多細節,可以有關係也可以沒關係,俗語說得好:「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新創小公司要接大案子真的要認真評估,可能會是轉機,也可能會是危機:作業程序及技術程度能否滿足客戶的要求?是否有夠sense的業務能跟客戶及其高層搏感情?金額大,時間長,技術困難度高,相對的風險也會高非常多,若無審慎評估好好處理,很容易淪為歹戲拖棚結局。貨款若能早日入袋為安,為公司增加更多的資源誰人不想,但一切都得按步就班,否則將會為公司埋下頹敗的因子。
另外有一種狀況,通常發生在規模不對等的新創小公司及大公司的關係上。案子做完請款是天經地義,但是大公司拖款也絕對是稀鬆平常。
曾經有一個案子都已經完成半年之久,但貨款遲遲都未下來,這個月打去,客戶窗口說,財務在確認相關文件是否有到齊,有到齊下個月就會匯款了。下個月匯款時間到了,但卻沒收到,再作詢問,財務說過了25號沒匯,要再延到下個月才能匯款,「那下個月25號財務再忘了匯,就可以不用匯了,這是吃定新創小公司嗎?」雖然心裡氣憤,但又不能跟客戶打壞關係,真的是「做事難,做人更難」。令人更驚訝的事,這樣的事還不只一間客戶是這樣,幾乎每個案子要跟客戶請款,都要上演諜對諜。
下面郵件內容是某個比較誇張的案子,結束後請不到款,上訴給該公司的高層內容:
「Dear XXX業務總監:一事需要您的幫忙,有關KKK專案我們第二階段4月到7月的費用部份,至今我們連簽約金一直都沒有辦法請下來。因為那段時間的付出,新案也需花點時間與新客戶cooking,至近新案也才有一些展獲,但新案的錢沒那麼快,舊案的錢又請不下來,年關將近用錢至急,小公司並沒有太多的錢可以周轉。希望能通融讓我們在12月份把剩餘款項給請下來。前天有請OOO幫忙協詢財務,財務回覆第一筆的簽約金要到明年1/25才能支付給我們,另一筆結案金的發票要退還給我們銷毀,請我們明年再開過去,至於什麼時候匯款會再通知我們,聽到差點昏倒。從七月底結案後,就持續在詢問OOO,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開票(問到不只OOO很煩,我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一直到10月底OOO告知可以開票,但請我要CC mail給您及其他相關人等,因為合約註明開票後一個月匯款,怕在行政流程上會有什麼不好做,一直等到大家都沒有異議,我們也才把票開出去,但財務的回覆真的讓我們傻眼。」
這封信出去後,因為高層給力才能讓客戶先付簽約款,也讓小公司得以在年前發得出年終獎金。但是遇到給款乾脆的公司也是有,但比例上真的算少,能及早給貨款的客戶都是貴人,一定要知恩圖報,不要因為請款容易,開發就輕忽怠慢,會有報應的。新創小公司維運真的不易,大公司們真的要幫幫忙,該給的專案辛苦錢就趕緊給一給,不僅扶植產業也是功德一件呀!新創小公司要把請款視為終極任務,怎麼樣都要跟他拚了,才能生存下去、生存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