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堂課 下指令:用一句話讓團隊「奮起」
訣竅2:前一個任務沒完成前,不要任意追加新工作
有些人總是習慣把心裡想到的事直接說出口。
在升上管理職之後,可能會有因為忙於自己的工作,忽略了部屬的狀況。由於忙碌,經常隨口就說出心裡想的事,讓部屬聽不懂上司想表達的重點。
說來慚愧,過去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經常想到什麼就跟部屬說,而且指示的內容還會不停地變來變去。
正因為如此,我當時在公司裡有個綽號,那就是「追加課長」,戲稱我交辦工作會像參加自選行程一樣,接二連三地不斷追加下去。
例如,需要寄出新商品DM時,我會做出這樣的指示。
①7月6日13點
我:「你去把橫濱市所有速食店的資訊都列出來。」
部屬:「我知道了。」
②7月6日15點
我:「啊,我都忘了,川崎市的資料記得也一起提供。」
部屬:「好。」
③7月8日10點(部屬將完成的速食店列表拿給我看)
我:「這樣有點太少了。啊,那你把家庭式餐廳跟居酒屋也列進去吧。」
部屬:「好,我知道了。」
④7月9日14點(部屬將完成的餐飲業列表拿給我看)
我:「這樣又太多了,預算上會有問題……那你把橫濱市○○區、○○區跟○○區的店家先拿掉吧。」
部屬:「好……」
⑤7月10日9點(部屬再次拿完成的列表給我看)
我:「嗯,這樣可能又太少了……」
這種做法不僅浪費時間,也會讓部屬感到心力交瘁。若是能換個方式,效率應該可以有所提升。
「你先調查一下,橫濱市跟川崎市一共有幾家速食店、家庭式餐廳跟居酒屋?」
「查好跟我說,我再決定要寄DM給哪些地區的店家。」
「然後,你再列出那些店鋪資訊就好。」
只要這麼做,就可以避免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也能提升雙方做事的效率。這就是傳達訊息之前,有沒有先思考、準備的差別。
辦事效率不佳的人,大多不願花時間做事前準備。但是省略這個動作,反而可能要花更多時間重新修正,因而浪費更多時間。
具體來說,只要依照以下步驟來進行準備工作即可。
①出所有要交辦的事項(可參考下一節)。
②排列對方較容易理解的指示順序。
③設想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大致擬定備案。
④先決定要在哪些部分進行確認。
此外,交辦工作時,盡量一次將事情交代完比較好。
訣竅5: 透過「減法思考」,指示不超過3項
我曾受邀擔任研修課程和座談會的講師。在還不是很熟悉這份工作的時期,我經常因編寫教材所苦,總擔心遺漏什麼重點,想把重要的內容全都寫進去。
在課堂上,有時還會因為我想說的東西太多,無法跟上當天的進度。某一天,我在學員填寫的問卷上,看到有人反應:「聽不懂老師到底想講什麼。」
我因此心念一轉,決定試著只教大家最重要的事,並大幅縮減教學的內容。在改變做法之後,我驚訝地發現,學員們的評價反而變好了。原本以為縮減教學內容,會被認為教學不夠用心,沒想到卻獲得完全相反的評價,這讓我感到十分意外。
某天,我找機會當面詢問某位資深學員對課程的感想。對方的回答,聽在我耳裡,更是有如當頭棒喝。
「我之前覺得,吉田先生的課程內容雖然很充實,可是要學的東西有點太多、太複雜了。不過,現在感覺好多了。老實說,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能夠理解的東西實在有限啊!」
想想確實如此。以前我曾經負責製作公司的廣告傳單。當時的我,總是在有限的紙面上,盡可能塞進許多商品資訊,深怕漏掉了什麼。但這麼一來,也模糊了傳單中真正重要的焦點。
想當然,這張傳單幾乎完全沒有發揮集客效果。
後來,我去找專業的廣告設計師商量,將傳單的風格改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才真正招攬到不少新客戶。
要交辦工作給部屬時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上司的話越多,部屬越容易混淆工作內容。
因此,在交辦工作給部屬時,要傳達的事項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反而是不傳達給對方的事項。
越會交辦工作的上司話越少,不會交辦工作的上司話就越多。在傳達工作事項時,請減少多餘的資訊,只選擇能夠讓部屬理解並接受結論的必要資訊即可。
上司在指導部屬或提出工作指示時,絕對不能太過貪心。將具體的行動控制在三項以下,是比較理想的。
如果想傳達的事多於三項,那就該考慮下一個階段再告訴對方。畢竟人一次能記住的事是有限的,一旦接收大量資訊,往往難以掌握其中的重點。
如果交代的工作項目太多,部屬可能會急於完成每個項目,而喪失自我判斷的能力。
你是否也有因為被交代許多工作,而感到不知所措的經驗呢?
作為一位稱職的上司,在交辦工作之前,要盡可能減少傳達的事項。部屬無法處理好工作,時常都是因為上司太貪心,一次交代太多事了。
在交辦工作時,請注意以下兩個重點。
①省略不必要的資訊。
②盡量精簡地交代工作內容。
【部屬容易誤會的傳達方式】
「昨天會議上啊,社長大部分時間都在說教。他提到,石井你開發的客戶數有點太少,外訪次數也不夠多。你有把握達成目標嗎?跟客戶之間的關係如何?公司最近業績欠佳,你也要積極開發新客戶啊!」
雖然可以聽出,這位上司希望部屬努力提升業績,但講話的方式模糊了焦點。擅長表達的領導者,會省略談話中不必要的資訊。
【部屬容易理解的傳達方式】
「石井啊,最近你那邊的新客戶是不是有點太少了?試著每天拜訪一位新客戶如何?下星期一開會時,再跟我報告狀況。」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部屬馬上就能明白具體做法,以及上司所期望的工作方向。
訣竅7:用字遣詞務必精準,不讓部屬產生錯誤解讀
想交代工作事項,部屬卻有聽沒有懂。造成這種狀況的關鍵,很可能是因為上司說的話不易理解。
不易理解的用詞,有以下兩種類型。
1.形容詞太過模糊
有位課長主動向部屬表示:「下星期要舉辦一場產品說明會,你可以幫忙預訂一間大一點的會議室嗎?」
部屬聽了之後,就找了一間約可容納百人的會議室,是他們公司常租用的「ABC會議室」中最大的一間。
不過,接下來就發生問題了。
課長:「你應該記得預訂產品說明會要用的會議室吧?」
部屬:「我已經訂好了。」
課長:「是哪間會議室呢?」
部屬:「ABC會議室的E廳」(請上司看電腦上的示意圖)。
課長:「咦,這間不會太大了嗎?我們經費有限,而且要是人太少,現場也不太好看……」
部屬:「課長之前說要大一點的會議室,我才會訂這間的……」(顯露些許不滿)
課長:「我是這樣說過沒錯啦……」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這是因為,上司使用了不容易理解的形容詞。「大一點」這個說法太過抽象,缺乏具體的依據,容易讓部屬進行錯誤的判斷,這就是傳達指示的人的問題了。因此,在使用「大一點」、「快一點」這類形容詞時,應該要一併運用數據明確地進行說明。
2.提供的目標不夠具體
另一位課長在開會時,檢討當季的營收,並預測下一季的營收數字。作為課長,他卻沒有提出具體的做法,只是向在場的部屬表示:「從這個月開始,要把開發客戶當作重點目標!」
一個星期過去了,部屬向他回報當週的工作狀況。幾乎沒有人取得新的客戶資訊。課長因此怒斥:「我上週不是說,要把開發客戶當作重點目標嗎?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面對課長的質問,一位部屬回答:「因為課長這樣說,我們就去拜訪現有客戶,爭取簽約的機會。這個星期,我們的平均外訪次數也增加了一‧五倍。」
課長感到十分懊惱。其實他是希望部屬去開發新客戶,而不是開發現有客戶,爭取更多機會。
課長與部屬之間,對一句話的解讀可能完全不同。
為什麼會產生上述的誤會呢?
這是因為,兩位上司都用模糊的用詞來表達重點。這些說法,很容易讓部屬不知道具體該做些什麼。
另一種經常聽到,但是也不夠具體的指示,就是「仔細一點」。如果只是向部屬交代:「這份資料要做得仔細點!」對方很可能會花費比預期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一件工作。
所以,請盡量避免使用不夠具體的用詞來交代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