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TOYOTA式現場管理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序言

有關「TOYOTA模式」的書籍很多。最有名的應該是歸納出TOYOTA模式的大野耐一先生本人所寫的《TOYOTA生產方式》(一九七八年,鑽石社)。從那之後已過了三十七年。如今重讀也絲毫不覺得過時。我過去在任教的製造大學曾以這本書當作「生產力管理」講座的教科書。書店現在也還有販售。

不過,大野耐一先生是在TOYOTA指導改善的當事人,歷任該公司的副社長、豐田合成的會長等要職,擔心他在書寫時心中想的是其他公司的經營者,有些部分可能沒有某種程度的改善經驗和經營者意識會難以理解。尤其是大野先生的潛意識、審美觀、人生觀等,被認為有助於對TOYOTA模式的理解,但書中這部分的描述很少。

許多研究者也針對TOYOTA模式發表著作。麻省理工學院沃馬克教授(James P. Womack)等人的著作《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精實生產方式是如此改變全球的汽車產業』澤田博譯,一九九○年,經濟界),清楚掌握到TOYOTA模式的本質,凸顯出它與歐美管理法的不同。只是,作為對美國經營者的警鐘,這本書寫得很好,但它沒有完整傳達出製造現場小組活動等的經營思想。

波特蘭州立大學H.湯瑪斯.強森(H.Thomas Johnson)教授等人所寫的《Profit Beyond Measure》(河田信譯,《TOYOTA為什麼強大?》二○○二年,日本經濟新聞社),闡明只看會計上的數字進行管理的「結果式管理」對企業的毒害有多大,而將TOYOTA模式視為其相反的極端,是一種「過程管理」,給予高度肯定。內容在解說這部分的經營理念。

日本書店裡陳列的眾多關於TOYOTA的書籍,都是外部人士根據自己的調查結果寫成,但主要內容多半在談結果,並不太清楚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在TOYOTA內部苦幹實幹過來的人,亦不了解TOYOTA與其他公司有何不同。

TOYOTA模式本身也和學習茶道等技藝一樣,採取先從形式(行動)入門,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領悟其哲理的方式,因此坊間探討TOYOTA模式的觀點和思維的書籍並不多。

本書是我根據在TOYOTA擔任組裝課長時的經驗,為在第一線指揮部下獲致成果的部、課長或廠長級人士,且對「TOYOTA生產方式」感興趣的各位,針對「TOYOTA模式是建立在怎樣的思想基礎上?有何目的?」、「管理者、經營者因此當有怎樣的思考和作為?」整理而成。

在各位閱讀本書之前,我想先說明幾點。

(一)本書探討的內容不僅適用於生產現場,也適用於物流等其他領域,更進一步探討到看事情的方法和思維。因此書裡統一稱之為「TOYOTA模式」,而不是「TOYOTA生產方式」。

(二)本書所談的「TOYOTA模式」,絕不表示那就是二○一六年的現在TOYOTA汽車正在做的事。

我在TOYOTA任職到二○○○年為止的約三十五年間,一直在諸多前輩的指導下進行改善,我要告訴大家那段期間我們所追求的「應有樣貌」。那之後我在大學以客觀的立場把它當作一門課來講授,以及後來以獨立的顧問身分協助企業進行內外的改善,每一次我都有新發現。TOYOTA模式就是這麼的深奧。

(三)有人說TOYOTA模式就是「TOYOTA現正採用的生產方式」。這會造成誤解。

TOYOTA的製造現場也是三六九等都有。會隨著時代不斷改變。

事實上大野耐一先生一直告誡我們「要覺得現在採用的不是什麼好方法」。

略窺二○一六年現在的TOYOTA,若以本書介紹的TOYOTA模式的「應有樣貌」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路途就是這麼的遙遠。

(四)希望各位理解,所謂的TOYOTA模式,指的是TOYOTA拚命努力朝自己的理想目標前進的方法論。

各位若能抱持這樣的心理閱讀本書,想像自己公司應有的樣貌,及朝向那理想改進的目標,那就太好了。

(五)TOYOTA模式的改善會為了減少存貨暫時減產。事前若沒有與經理部門等充分協調好,以目前的會計理論,減產的部分會被列入赤字,很可能遭到嚴厲訓斥。要十分小心。

但願本書對讀者的職場經營能多少有些幫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