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緒論

五大策略環境

策略調色板

策略,從本質上說,就是解決問題,而最好的解決方案為何,取決於眼下的問題是什麼。企業所處的環境決定企業應採取的策略,企業需要對環境進行評估,從而搭配、運用合適的方案。然而,你如何才能找出商業環境的特點,選擇最適合的制勝策略?

商業環境可以按照三個簡單的維度進行分類: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企業能否預測商業環境未來的發展變化)、可塑性(malleability,企業是否能夠獨立或者以合作的方式重塑商業環境)、環境嚴苛性(harshness,企業能否在商業環境中生存)。將這幾個方面整合起來,便形成了五類典型的商業環境,每一類環境都要求企業制定並實施與之相對應的策略方案。

●經典型(classical):能夠預測,但無法改變。
●適應型(adaptive):無法預測,也無法改變。
●願景型(visionary):能夠預測,也能夠改變。
●塑造型(shaping):不能預測,但能夠改變。
●重塑型(renewal):企業資源嚴重受限。

五大策略原型

每種商業環境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典型策略方案,也可以看作是策略調色板上的不同色彩。例如:在可預測的經典型(classical)商業環境中,企業能夠採取市場定位明確的策略。這類策略以企業在規模、差異化或內部能力所形成的優勢為基礎,藉由綜合全面的分析與規畫來實現。在適應型(adaptive)環境中,由於規畫既趕不上變化的速度,也無法因應不可預測的情況,企業需要不斷地進行嘗試。在願景型(visionary)環境中,企業只有透過率先創造新市場或顛覆舊市場規則才能取勝。在塑造型(shaping)環境中,企業可以攜手合作,透過協調各利益相關者的商業活動共同塑造行業格局,創造對自己有利的環境。最後,面對重塑型(renewal)環境的嚴苛條件,企業必須首先留存和騰出資源,以確保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接著從其他四種方法中選擇一種,重新走上成長之路,從而實現長期繁榮。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每一種策略的核心理念大不相同:

●經典型:做大
●適應型:求快
●願景型:搶先
●塑造型:協調
●重塑型:求存

選用正確的策略能夠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我們的研究表明,成功將策略與商業環境相匹配的企業,其股東總回報比其他企業高出 4.8%。不過在我們調查的企業中,有大約半數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選擇了不適合其所處環境的策略。接下來,我們將更深入探討企業應該如何成功運用策略調色板上的每一種「原色」,以及每種「原色」為什麼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發揮最大作用。

經典型策略

對於採用經典型策略的企業領導人而言,世界可以預測,且競爭的基礎穩定,企業一旦獲得優勢,就可以長久地保持下去。由於他們無法改變外部環境,這類企業會在所處的環境中,憑藉自身規模、差異化優勢或內部能力,找到最佳定位。

在經典型環境中,企業的市場地位優勢可以長時間維持:環境可以預測,市場發展循序漸進,不會有劇烈的顛覆性變化。

經典型策略可能是最為人熟知的策略。事實上,對於許多企業管理者來說,策略指的就是經典型策略。商學院教的是這個策略,大多數企業最常採用的也是這個策略。

適應型策略

在商業環境無法預測且難以改變的情況下,企業應該採用適應型策略。一旦形勢難以預測,優勢轉瞬即逝,因應不斷變化的唯一方法是建立持續革新的能力,做好萬全準備。

在適應型環境中,不斷實驗,以更快速、更低成本的方式找到新的選項,是企業的制勝關鍵。在經典型策略中,保持競爭優勢是真理,但在適應型策略中,競爭優勢只是一系列暫時的優勢。

想要透過嘗試來實現策略上的成功,適應型企業需要掌握三個核心步驟:首先,它們需要不斷地改變(vary)方法,提出大量的策略方案,並對其進行檢驗;其次,它們需要仔細選擇(select)其中最成功的策略,並進行推廣(scale up)和探索。一旦商業環境發生改變,企業還需迅速重複這一漸進過程,時時更新自身的競爭優勢。適應型策略不像經典型策略那樣強調理性,企業的優勢並非仰賴分析、預測、優化,而是源於不斷嘗試新事物。

願景型策略

採用願景型策略的企業領導人認為,企業能夠憑自身的力量創造或再造商業環境。願景型企業的成功之道在於率先引進革命性的新產品或商業模式。儘管商業環境對其他企業來說充滿了不確定性,但願景型企業領導人深信自己有機會創造新的市場區隔或顛覆現有的市場格局,而且他們透過具體行動將想法化為現實。

只有當願景型企業獨力建立起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全新市場格局時,這個策略才真正奏效。企業可以率先運用新技術,或者首先發現並解決某個客戶不滿的主要因素和潛在需求。企業也可以透過創新來改進陳腐的商業模式,或是趕在其他競爭者之前發現重大的趨勢並採取行動。塑造型策略

當環境不可預測但具備可塑性時,企業有絕佳的機會在產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在產業規則尚未被定義或重新定義之前,去塑造或再度塑造整個產業。

面對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企業需要與其他各方攜手合作,因為僅靠一家企業的力量無法塑造整個行業格局,且企業需要與其他各方共同分擔風險,截長補短,在競爭對手採取行動之前迅速建構新市場。塑造型企業面對的環境存在高度的不可預測性,這是因為它所處的產業尚在發展初期,同時又面對多個利益相關者,既需要影響對方,卻又無法完全掌控其行為。

重塑型策略

重塑型策略能夠幫助那些在嚴酷環境下求生存的企業恢復活力並重獲競爭力。企業之所以會陷入這種艱難的困境,有可能是因為企業的策略方法與環境長期不匹配,也可能是由企業外部或內部的動盪所造成的。

當外部環境充滿挑戰,當前的經營方式已無法持續下去時,果斷進行變革不僅是企業唯一的生存之道,而且還能幫助企業抓住復興的機會。首先,企業必須儘早認清不斷惡化的環境並且做出因應(react)或預期(anticipate)。其次,企業需要果斷行動以求生機,透過重新調整業務重心、縮減成本、保存資金來進行節約(economize),同時騰出資源來支持企業接下來的復興之路。最後,企業必須轉而從其他四個策略原型中選出一個供未來發展之需,以確保企業能夠再次踏上成長(grow)與繁榮之路。

重塑型策略與其他四種策略截然不同:重塑型策略起先以防禦為主,涵蓋了兩個獨特的階段,而且是其他四種策略原型的前導。由於與環境脫節的企業日漸增多,重塑型策略的應用變得更為普遍。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正是採用了重塑型策略來因應金融危機。

如何運用策略調色板

策略調色板的應用可分為三個層次:為企業的特定部門或業務領域搭配、實施合適的策略;有效管理企業不同業務或不同發展時期採取的多種策略;幫助企業領導人推動策略方法的組合。策略調色板為領導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語言,好為企業的特定部門或業務描述並選擇合適的策略。同時,調色板還為企業提供了一條邏輯線索, 幫助企業將每一種策略的制定和執行聯繫在一起。在多數企業,策略制定和執行常常因種種人為因素被分開,在組織架構和時間序上並不連貫。每一種策略,不僅構思的方式不同,實施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對資訊管理、創新、組織架構、領導和文化也帶來不同的要求。因此,策略調色板不僅能指引企業的策略方向,也有助於企業思考其營運架構。表 1–1總結了策略調色板的關鍵要素,以及企業運用五種策略方法的具體案例。

調色板還可以幫助企業領導人對業務進行去平均化(de-average),也就是將企業分成不同的組成部分,針對每一部分採取不同的策略。在策略調色板的指導下,企業領導人可以針對不同的業務單位和地區,以及在企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對多種策略進行有效組合與運用。如今,大型企業面對的商業環境日益多元化,商業環境的變化速度也日益加快。幾乎所有大企業都涉足了多個業務領域,足跡橫跨多個地理區域,而由於每個業務領域和地域市場都有其策略獨特性,企業需要同時制定和實施不同的策略。適用於快速變化的技術部門的策略,並不一定適合發展更為成熟部門,而在快速發展經濟體市場有效的策略不見得在成熟經濟體市場同樣有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