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面試時「狡猾探問法」,就能避開4種難用的人

屬下熬不到三個月就遞辭呈,讓你頭痛不已?

◎先理解,「不成器」的員工其實隨處可見

老是有那種明明都還沒有為公司帶來任何利益,就自以為了不起的菜鳥員工。
「可是……」、「因為……」的藉口,「照我看來……」那種自以為是的高傲態度,稍微提醒一下就回嘴「話不是這麼說的吧……」,動不動就以「我受到傷害了」為由不來上班,最後還在部落格上把公司寫成「黑心企業」。

除了這樣的新人以外,還有會挑自己喜歡的工作來做「這件事非我不可嗎?」、「我想我辦不到」的中堅、資深員工。明明目標和預算就擺在眼前,卻不合作、也不努力,滿腦子只想著要如何偷懶、如何讓自己過得更輕鬆,然後在居酒屋裡絮絮叨叨的說醉話……。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

或許有人正是因為深受「下屬為何如此不成才」、「該怎麼培育員工才好」所苦,才會拿起這本書來看也說不定。

根據二○一三年六月由產業能率大學公布的「上市公司課長實況調查」(針對六百名上市公司的課長所進行的調查)指出,中階主管的首要煩惱是「下屬遲遲無法獨當一面」。提出這個答案的人佔了四一‧八%,這個比率還比上次的調查結果(二○一一年)多了一二‧一%。

這表示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下屬的人增加了,並非只有你一個人正為此所苦。

◎不是誰的錯,只是彼此的思考模式不一樣

在居酒屋聽到上班族的對話,絕大部分都是在「說主管的壞話」。

「無法順利進行都是那個人害的。」

「沒用的上司真令人頭痛。」

哎呀呀呀!真傷腦筋,大家似乎都累積了很多壓力。

但是實際上,真的是上級的錯嗎?我可不這麼認為。當然,主管的確有責任,但如果下屬親近上級,就可以一口氣改善這些問題(箇中訣竅將在第二章以後會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只不過,問題不只這樣而已,還有更難解決的事,說是「時代的問題」也不為過。

其中一個就是斷章取義、不求甚解的文化。在這個時代,大家都異口同聲的抱怨:「政治家都是壞蛋」問題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好幾次我都忍不住想說「不審慎思考,單憑情勢和風向就亂投票的人,不就是你自己嗎?」仔細觀察檯面上的政治家,還是有志向遠大,比一般人還要努力好幾倍的人。但是卻常常看見有人不思考、也不去了解,就一口咬定「政治家都是廢物」。這種風潮也是「斷章取義、不求甚解的文化」之一。

把一切都怪罪到別人身上,的確會比較輕鬆。大家都選擇輕鬆的路走,結果無意間助長了這種風氣,沒有人要檢討自己,反倒不停怪罪別人。我不禁覺得這種文化已經深入現代的日本、尤其是主流的媒體。

特別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更是受到主流媒體莫大的影響。從小就接受這種觀念洗禮,就會變得越來越不知道天高地厚。然後,不知不覺養成了「錯不在我」、「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如果還不能成功,肯定是周圍的人不好」的思考模式。

思考模式是一種習慣,不容易改正。因此,這些年輕人一旦出社會工作,不管發生什麼事,肯定會馬上推卸責任:「不是我的錯」、「是上司不好」、「是公司不好」。養成抱怨的壞習慣是不幸的開始,這種人在社會中只會處處碰壁。

◎遇到困難發牢騷、卸責任的屬下,是因為……

一個成人所需具備的各種素養,基本上都應該在家庭或十八歲以前的教育就要成形。舉例來說,在工作的時候,不只考慮自己也要顧及其他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應該是有限度的。還記得以前國語課本裡「小黑魚」的故事嗎?(註:荷蘭童書作家李歐.李奧尼的作品,日文版譯者為谷川俊太郎,自一九七七年起收錄在由光村圖書出版發行的小學生二年級國語課本中。)

那是小魚們同心協力擊退大魚的故事,只要有一隻小魚認為「只要我自己好就好了」,大家可能就會被大魚吃掉。所謂「工作」,便是像小魚們一樣「以團隊方式行動」。當然也有專業人士能夠自己搞定的工作,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與別人互動。更何況,社會上充滿了不公不義的事,即使有一點不開心的事,也必須要有能夠從容面對一切,不去計較或反應過度的憨厚鈍感力。(註:《鈍感力》由渡邊淳一所寫,主張對事物不過於敏銳、緊張,反而有益。)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一直悶悶不樂也不是辦法。」

以上這些觀念應該是在家庭或學校裡,由大人們教會小孩的。然而,或許是染上「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時代風潮所致,有些父母的人生觀反而是「會變成這樣都是因為被那種老師教到」,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先怪到別人頭上再說。

子女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的。沒人告訴他們「發再多牢騷也不會得到幸福,更不會成功」,就這麼長大成人的孩子,是既可憐又不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