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為何要從一名新東方老師轉行成為幸福課講師
  在新東方工作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之後,我辦理了離職手續。
  即使離開了新東方,我依然認為它是一家很棒的培訓機構。比方說,新東方的教師培訓做得很棒。進入新東方後,部門分配了一位指導老師給我,協助我修改課件,提出上課的改進意見等等,全方位幫助我快速成長。
  此外,新東方還經常會舉辦教師比武大賽之類的活動,各部門的講課高手集聚一堂,互相切磋,氛圍非常好。此外,新東方給教師的薪水也相對較高,在同業中很有競爭力。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新東方這麼好,為什麼我還要離職呢?
  離開新東方最直接的導火線,是我的身體出了問題。密集的上課頻率讓我的嗓子吃不消,先是慢性咽喉炎,後來變成淋巴結發炎。此外,每次上完課之後,我總感覺身心俱疲,幾乎要用盡身上的最後一絲力氣,才能走回住的地方。
  我心裡很清楚,身體狀況只是表面上的問題,更深層的問題是我失去對這份工作的興趣,心裡很疲憊,所以身體才會出狀況。我一直相信,我們的身體具有非凡的內在智慧,生病是為了提醒身體的主人,是時候該做出一些改變了。而我離開新東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
  我所在的部門是新東方VIP學習中心,主要進行一對一和小班化教學。偏偏我屬於人來瘋型的老師,上課人越多,講課就越進入狀態。這可能和我的個性及成長經歷有關。第一,我的個性好強爭勝,有點好大喜功。第二,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我得到的關注不多,於是長大後我渴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非常享受成為焦點的感覺。
  在新東方VIP學習中心教學,無法滿足我想要上大課的野心。此外,上課內容也讓我無法提起足夠的興趣。簡單來說,我更喜歡和學生去探討人生,而不是一個勁地講解這個題目為什麼選A,而不是選B。
  反思在新東方工作的整個經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選擇工作時,不能只看這份工作所能帶來的外在資源,還要問問自己是否能夠享受工作本身的樂趣,這才是一份工作最大的福利。
  選擇一份工作時,如果你是衝著錢去的,那麼每個月只有在發工資的那一天你是最高興的;如果你是衝著榮譽去的,那麼只有當別人誇獎你的時候,你才是高興的;衝著興趣去,你才能在大部分時間都是心滿意足的。
  從新東方辭職以後,我決定追隨自己的內心,進入大學工作。也許是因為自己發自內心地喜歡大學裡相對自由的氛圍,也許是因為自己暗暗覺得之前在讀大學時留下了許多遺憾,例如讀的書太少,失眠的夜晚太多。總之,心裡有股強烈的渴望,推動我做出這個職業選擇。
  由於我只有碩士畢業,沒辦法一開始就當老師,只能從輔導員做起。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也很容易感到焦慮,焦慮學生出事、焦慮自己的前途等等。這時我嘗試透過多讀書、多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心態。
  後來我接觸到了正向心理學,這是一門關注人類自身優勢,致力於幫助人們發揮自身潛力,過著幸福生活的學問,我覺得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透過實踐相關的方法,我的心態開始慢慢變得更加積極,在總結出一些成功經驗之後,我便開始向身邊的學生分享培養積極心態的方法。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學校的外教Dan。有一次,他邀請我替學生做兩場正向心理學的講座。在最後一場講座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建議全場起立為我的演講鼓掌。他告訴我:「你非常適合做這種勵志類的演講,你應該多去不同的大學傳播這類積極的理念。」當自己的優勢得到肯定的時候,我感覺很有成就感。於是我繼續追隨自己的內心,在學校裡開設了幸福課。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已經上了五個學期的幸福課,目前這門課已經成為學校最熱門的選修課之一,每學期都會有學生因選不上課程而遺憾嘆息。最重要的是,我對現在的工作狀態非常滿意。經過這些年的職涯探索,我感覺自己終於不再彷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找到一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
  從新東方老師到大學幸福課講師,我覺得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一筆財富,走的每一段遠路都算數。所有的經歷,讓我對「如何找到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頗有心得。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主題。

  第一,努力去嘗試各種可能性。從二OO四年讀大學開始到二O一三年在學校上幸福課,將近十年的時間裡,我從來沒有放棄要尋找一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而且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在此期間,我曾做過兼職銷售,辦過培訓班,還有過一次創業經歷。
  此外,我也做過兼職教務,並且在多家英語培訓機構當老師。在不間斷的職業嘗試中,我對自己的個性和不同職業特性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當我開始上幸福課的時候,我的內心已經非常篤定,這就是值得我去奉獻一生的事業。
  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就像是小馬過河。自己一個勁地空想沒有任何用處,別人的建議也只能作為參考。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只有試了才知道,唯有經過一次又一次不斷的嘗試,才能離理想的工作越來越近。
  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曾經說:「成就一番偉業之前,你需要先找到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如果目前還未找到,繼續找,不要停歇。」(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第二,發現錯誤選擇當中的積極意義。說實話,本來我一直認為成為一名新東方老師,就是我的最終歸宿,我會因此感覺很幸福。但是入職新東方之後,我並沒有感覺到幸福,反而感到壓力重重,身體狀況不斷下滑。但我依然從這份職業當中,發現了很多積極意義。
  透過做這份工作,我對自己的個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多愁善感,感情細膩,與整天教學生枯燥的解題技巧相比,我發現自己更適合去教學生一些思維發散、能觸碰心靈的東西,而上幸福課或是進行心理方面的培訓,恰恰更加能夠發揮我個性中的優勢。
  另外,在新東方工作的經歷,讓我在今後進行職業選擇時,更加注重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更加注重工作本身所帶來的樂趣,而不會過於看重收入、名聲等外在的東西。
第三,不要被沉沒成本擋住去路。其實在成為新東方老師之前,我已經在另外兩家培訓機構做過將近兩年的英語培訓了。在那兩年的培訓生涯中,我早已感覺到,自己其實並不是非常適合去教英語,因為在教英語的過程中,自己的內心經常會衝突得很厲害。
  我始終覺得講授解題技巧這件事情並不能很好地實現自我價值,雖然這可能會幫助學生得到高分,但是卻沒有辦法幫助學生實現心靈成長。
  既然已經覺知到自己並不適合教英語,那為什麼我還要繼續應聘新東方呢?也許是虛榮心作怪,也許是被新東方的光環遮住了眼,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捨不得多年在英語學習上和英語教學上的投入。
  人們經常會將那些已經付出的、不可挽回的投入稱為「沉沒成本」。人都有厭惡損失的心理,當初的我也不例外。因為覺得自己如果不去從事英語培訓的話,那麼這麼多年在英語方面耗費的精力就都浪費了,實在是有些可惜。所以,我一直在忽略內心深處的聲音,沒有追隨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情。
  從一名英語老師轉型成為一名心理學老師,這個轉型的過程其實並不容易。當我確定要把心理學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之後,我其實沒有任何心理學方面的資質,只有一張心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的文憑。但是為了追求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就必須要拿出一點破釜沉舟的勇氣,全力以赴。
  我用了兩年的時間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和上海市學校心理諮詢師證書,在學校開設了選修課,創辦了微信訂閱號,所寫的文章不斷被報紙、雜誌專欄轉載,出版了自己的心理學書籍,一切都在慢慢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為了追求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業,我放棄了新東方,選擇成為一名幸福課老師。雖然轉型的過程並不容易,但是我心裡非常清楚一個道理:如果當時我不轉型,依然守著那個不怎麼熱愛的英語教師職位,我可能會痛苦一輩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