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做這件工作有意義嗎?」如果部屬經常這樣問你

我在之前的著作中一定會提到一點:無論是哪一種商業活動,都可以用「Y =Y(X)」這個方程式來表示。Y指的是最高層的關鍵目標指標(Key Goal Indicator,簡稱KGI)(例如銷售額),X指的是下層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例如左右銷售額的因素)。將文字代入方程式,便是「銷售額=F(左右銷售額的因素)」。
X包括了客戶數、商品單價、採購成本、人事費用、設備費用及廣告費
用等各種要因,這些全部都會影響到「Y =銷售額」。
換句話說,公司為了達成年度銷售額目標Y,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把銷售目標拆分成,每個工作現場必須達成的數字目標(X)。
所有的職位都必須達成自己的數字目標(X)。

這是一個很單純的流程。無論任何部門和職位,只要是隸屬於這間公司的所有員工,每個人的行動都是X,所有X加總起來就是Y,絕不會有人說:「這和我沒關係。」

大家能做到、還是極少人能做到?
看到這裡,通常會出現兩個聲音。
第一個聲音是:「如果訂出來的目標那麼容易達成,大家就不用這麼辛苦了。」這是指,要達成這個目標,只能仰賴奇蹟發生。換句話說,「A、B和C現場雖然無法達成目標,但只有D現場展現了超神奇的目標達成率,因此還是達到了最終的整體目標!」雖然不會經常發生這種有如神助的奇蹟,但還是有些公司會仰賴過去的神奇經驗,希望奇蹟再度出現。而被賦予期待的部門,久而久之也無法承受,人員只會疲於奔命。比起仰賴奇蹟發生,不如去拆解目標,讓所有人一起分攤,大家合力達成目標,這樣不是比較輕鬆、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較高嗎?

不論哪個部門,KPI只限兩、三個
另外會出現的聲音是:「只有業務跟行銷部門,才需要數字目標吧?人事、總務和會計部門等非生產性部門與後勤部門,應該無法設定數字目標?」這是重大的錯誤認知。在亞馬遜,連人事、總務和會計部門都會設定數字目標。
以人事部為例,「透過人事部積極的斡旋,緩和公司內部的人際關係,讓離職率較目前下降10%」、「關於人事相關的問題,所需回覆時間較目前縮短一天」、「人事部提供的研習,出席率比目前提高20%」,前述這些都是可以設定的數字目標。
我在亞馬遜時,曾向人事部提出要求,希望可以縮短員工耗費在健康檢查的時間。當時和公司簽約的健檢醫院很遠。員工為了健檢,往往要花上將近一天的時間,因此我要求:「在不降低健檢品質的前提下,能否找到近一點的醫院?不能在幾個小時內就完成健檢嗎?」人事部也真的實現了我的期望。當時員工人數有數千人,節省下來的工作時間相當可觀。人事部做了一件很成功的事。
但在建立數字目標時,也必須注意一點:「並非所有工作,都要用數字來表示。」
亞馬遜有一套以數字管理所有行動的「度量」體系。度量就是關鍵績效指標(KPI),選出對達成目標有重要影響的指標,將這個指標化為數值以切實管理。我曾經長期服務的營運部門,進貨數量與出貨數量是重要指標。無論是哪個部門,重要指標只限兩至三個,且依照不同時期、年度或公司成長速度,注重的關鍵指標也會隨之改變。

首先為自己的部門、團隊設定數字目標
當所有工作現場必須達成的目標,都已化為數字之後,公司風氣會煥然一新,以前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工作,也會大量減少。當應該前進的方向十分明確時,人們便不會再躊躇,會邁開腳步前進。此外也可以迅速判斷,自己手上的工作有沒有意義,或是現在的做法是否足夠有效率。也會大幅減少「做這種事真的是否有意義」的煩惱。
讀到這裡,心中豁然開朗的經營者或企業幹部,建議盡快著手將銷售目標細分下去,為每個現場部門設定數字目標。也許有人會認為,自己只是中階幹部,無法設定數字目標,但絕非如此。自己所屬的企業必定有每年的銷售目標,可以試著以這個目標為基礎,定出自己的部門、團隊受到期待的功能及必須達成的數字。自己的團隊被期待要達成多少營業額?或是要削減多少成本?左右這些的關鍵指標為何?要達成這些目標,每月、每週需要達到什麼數字?先自行暫定,然後推展到部門或團隊,並告知同仁。
簡單明確、從小處著手的適切目標,會引導人行動。數字絕非枯燥無味的東西,而是會喚起人類潛能的工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