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聯合評估:揚長避短,產品才不會被比下去

  一家冰淇淋店的店長把一球精緻的冰淇淋裝在精美的大杯子裡,點綴了很多糖果碎片,以突顯其尊貴價值。她滿心以為客戶會驚嘆加驚喜,紛紛排隊購買。可這款冰淇淋推出後,客戶對它的喜愛程度甚至還不如其他普通款。這位店長很苦惱:如此精美的冰淇淋卻不受歡迎,怎麽辦?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用「大」杯子裝「小」冰淇淋,引發了客戶(對商家不利)的「聯合評估」心理。
  什麽是聯合評估心理?我先舉個例子。
  曾經有經濟學家針對這個「冰淇淋問題」做過實驗。首先,擺出兩份看上去差不多的冰淇淋:一份重約二百克,裝在一個容量約為一百五十克的小杯子裡;另一份重約二百三十克,但裝在一個容量約為二百八十克的大杯子裡。經濟學家問受試者:你願意為哪一杯付更多的錢?測試結果讓人跌破眼鏡──大多數人願意花二.二六美元買二百克的小杯冰淇淋,但只願意花一.六六美元買二百八十克的大杯冰淇淋。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把「冰淇淋」放進「杯子」之後,客戶會自然而然地將這兩樣東西作為整體來評判。二百克的冰淇淋,因為用了小杯,所以整體上顯得多;而二百八十克的冰淇淋,因為杯子太大,反而顯得少。受試者願意為「顯得多」二百克冰淇淋支付更多費用。
  這就是聯合評估心理。評價一個事物時,如果有明確的其他事物可做比較,人們就會聯合評估這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的利弊;否則,人們就會單獨評估。
  因此,冰淇淋店店主可以嘗試這樣做:把精緻的冰淇淋球放在同樣精美但小兩號的杯子裡,再把糖果碎片撒在冰淇淋上,讓客人拿到手忍不住就想舔一口。
  其實,聯合評估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不過,你要先記住下面這段口訣:
  我強敵弱,聯合評估;我弱敵強,單獨評估;敵強我也強,單獨評估;敵弱我也弱,聯合評估。
  具體怎麽用?我舉個例子。
  假設一間雜貨店裡有一組餐具套裝,共四十件,其中二十四件是好的,其餘十六件都壞了。店主想清倉賣個好價錢,怎麽辦?二十四件好的,給人印象深刻;十六件壞的,給人印象也很深刻。敵強,我也強,怎麽辦?查一下口訣:單獨評估!把壞的都扔掉,只留二十四件好的。
  二〇〇二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對上述餐具套裝做過同樣的實驗。最後發現,客戶願意為二十四件好餐具支付三十三美元;但如果是二十四件好餐具搭配十六件壞餐具,客戶只願意支付二十四美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寧可把壞的扔掉,也不能白送。
  假設有一個做服裝的商家,他沒有品牌優勢,應該在街邊開一家專賣店,還是在購物中心開專櫃呢?自己的品牌優勢弱,購物中心裡大牌的品牌優勢強。我弱敵強,查一下口訣:單獨評估。所以,他應該選擇在街邊開專賣店。
  假設一個做日用品的商家,因為供應鏈優勢,商品的性價比極高。這個商家在猶豫是開專賣店,還是開專櫃,怎麽辦?自己商品的性價比高,購物中心其他商品的性價比明顯要低。我強敵弱,查一下口訣:聯合評估。所以,他應該在購物中心開專櫃。
  評價一個事物,如果有明確的其他事物可做比較,人們就會「聯合評估」利弊;否則,人們就會「單獨評估」。記住前面的口訣,商家就能基於這種消費者心理使出萬千招數,獲取商業上的成功。


現狀偏見:讓客戶產生改變的動力

  某人是政府部門負責拆遷的工作人員,每次拆遷都令他頭疼,因為住戶提出的賠償要求總是遠大於房子的實際價值。這位工作人員能夠感受到,住戶並不是故意獅子大開口,只是真的不想搬。怎麽辦?
  住戶會普遍高估房子價值,原因之一是他們不願意改變已經習慣的「現狀」。如果一定要改變,就需要付出額外成本,對沖改變阻力。這種不願改變的心理現象叫「現狀偏見」。
  一九八四年,肯尼斯基(Knetsch)和辛登(Sinden)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給學生隨機發放杯子或糖果,過了一會兒,他們告訴學生:「你們可以選擇把手中的東西換成另外一種自己更喜歡的。」這些物品是隨意發放的,也沒有替換成本,但是,學生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選擇不換。
  這個實驗很有趣。因為物品是隨機發放的,所以並不能保證拿杯子的人正好喜歡杯子,拿糖果的人正好喜歡糖果。在這種情況下,高達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選擇不換,只能說明:大多數人都不想改變現狀。如果真想改變現狀,就必須付出額外的代價。
  那麽,這個「額外的代價」有多高呢?
  某人去買二手車,看中一輛寶馬,標價五十萬元。他很喜歡,但只願出價四十萬元。車商猶豫了一下答應了。他很高興,於是付了錢,開著車去加油。加油站老闆也看上了這輛車,想出五十三萬元買下來,但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回到家後,他突然醒悟。在購買之前,他覺得這輛車只值四十萬元,到手後,別人出價五十三萬元他都不賣。他白白損失了十三萬元的差價,僅僅因為自己已經擁有了這輛車,不想改變現狀。
  在現狀偏見的影響下,即使改變現狀更有利,人們也不願改變。
  開頭那位負責拆遷的工作人員,可以使用「回遷策略」:提供中繼宅供拆遷戶居住,並承諾幾年後可以回到原址。當人們在新房生活一段時間後,原有的現狀偏見被打破,新的現狀偏見開始形成,人們對舊房的感情逐漸淡化,新房變成了家,政府的拆遷任務就更容易完成。
  住戶原本要求用巨額資金克服他們的現狀偏見,但政府最終用新的現狀偏見克服了舊的現狀偏見。
  現狀偏見還能用來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呢?
  一塊標價十萬元的高級地毯,富人都不敢隨便出手買下,怎麽辦?商家可以提供試用服務,並對客戶說:「我覺得你和這塊地毯有緣分。這樣,我幫你把地毯送到家,鋪好,你用一個星期。如果沒有緣分,我再派人拖回來。」一個星期後,商家再打電話,很多富人就真的買了。這種「緣分」就是現狀偏見,再拖回去就像是損失了二十萬元。
  朋友向你借一萬元,你可以借,但怕他不還,怎麽辦?錢借出去之後,因為現狀偏見,對方會慢慢把錢當成自己的,有錢也不想還。因此,你在借錢的時候,可以要求按月付息或者分期還款。這就是在不斷提醒對方:錢不是你的。防止形成現狀偏見,欠債不還的機率就降低了。
  某人是賣線上影音會員服務的,說服用戶很難,怎麽辦?他可以向電信公司學習,給用戶打電話說:「我給您從十M的寬頻免費升級到了一百M。免費試用三個月,三個月後您可以打電話過來取消一百M,回到十M。」你可以猜一猜,三個月後,用戶能克服現狀偏見,打這個電話嗎?
  現狀偏見,是一種即使改變現狀更有利,也不願改變的心理。營造「現狀」,提高客戶的「改變」成本,利用現狀偏見化解現狀偏見,是商業世界眾多問題的解藥。
  我們常說,比「得不到」和「已失去」更珍貴的東西,是「將失去」。認識了現狀偏見就不難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