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作者序:未來思維
阿里巴巴20週年大會,我獲邀到杭州參加馬雲卸任集團董事會主席一職的活動。聽完馬雲的演講後,我的心得是:有人活在過去,有人活在現在,但馬雲卻是活在未來的人,而這種「未來思維」,正是台灣所缺乏的。
活在過去很重要,這叫經驗,也叫回憶。不過,經驗的重要性在於我們相信未來跟過去應該是一樣的。如果未來與過去不一樣呢?過去台灣成功的經驗,會不會成為未來轉型僵化的原因呢?所以阿里巴巴發布新六脈神劍(企業價值觀),要幫助阿里巴巴員工,找出走向未來的共識。其中有一招: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活在當下很重要。因為過去的回憶已經過去,未來的事情可能還不存在,唯一真實存在的是現在。實現夢想只有把握現在,所以,阿里巴巴還有一項價值觀是「此時此刻,非我莫屬」。
但,馬雲給我更強烈的感受是:他是一位活在未來的人,這是一種台灣需要的未來思維。未來也許還不存在,無法眼見為憑,但你必須先相信,才能看見。可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對於未來的相信不見了,我們對未來失去了夢想。
在阿里巴巴20週年的大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跟著馬雲共同創業、名列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謝世煌娓娓道來:當初阿里巴巴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馬雲卻還對他說,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建立一個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公司。這時候,全場都笑了,在阿里巴巴最艱困的時候,馬雲對未來仍懷抱夢想,所以當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時,馬雲說了一句經典: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馬雲有一句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的企業會死在明天的晚上。」明天為什麼更殘酷,因為所有企業看到的明天,幾乎都一模一樣,會導致更殘酷的明天。但是後天很美好,我們應該從美好的後天來看明天,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問題在後天根本還不存在,沒有案例參考,只能靠夢想與演繹。
什麼是夢想?達得到的叫目標,達不到的叫夢想。夢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你明知達不到,還會想。但是年輕人會把夢想變目標,多數老年人把目標變夢想。
同樣是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彭蕾說,馬雲是有夢想的人,她的工作就是把馬雲的夢想(或大話吹牛)變成目標,實踐出來之後,就是現在的螞蟻金服。如果你沒有夢想,就永遠沒有實踐的一天。
《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說:智人在數萬年前能夠脫離猴群,是因為一場認知革命,就是能把看不到的東西,講得跟真的一樣。當猴子看見老虎的時候會說:老虎會吃猴子。但當人類看到老虎的時候,會說:我是老虎的後代,身上流著老虎的血液,我祖先的靈魂正在保佑著我們。猴子用看得見的香蕉來管理,猴群發展到100隻,香蕉就不夠分了。當人類開始用看不見的東西來管理,人類的族群得以成長到數千人,甚至數億人。這種看不見的東西是夢想、哲學、文化與價值觀。
談到哲學,就讓人想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如果你相信未來與過去是不一樣的,面對第二曲線的未來,就不可以用歸納法,歸納過去怎麼做,我未來就怎麼做。面對未來,亞里士多德主張要用演繹法,他提出的哲學術語─第一性原理:每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這個基本命題,是所有演繹的基礎,就是你人生的信仰,一個不證自明的基石假設。因為這個信仰,將演繹出你獨特的人生。
你人生的信仰是什麼?你有信仰嗎?還是人云亦云?
過去一年在與《Cheers》雜誌的合作下,我們一共訪問了10位創業家,並嘗試探索他們的第一性原理與基石假設。他們原本都有很好的學歷,很好的工作,可是他們卻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
我開玩笑說,專業經理人像極了哈士奇,吃的是每個月主人給的飼料,他們的責任就是取悅主人,但創業家們卻願意出走,成為狼。狼必須聞得到血的味道,失敗了,必須繼續想辦法,因為如果捕不到獵物,他們就無法生存。沒想到這句玩笑話,最後成為了這本書的書名。
創業家是為未來而存在的,他們血液中有著台灣產業需要的創新與創業家精神。在本書中,我們提出了12項創新與創業家精神,希望能幫助台灣的哈士奇們,學習如何做隻狼,學習如何面對未來。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台灣的哈士奇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