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如何確保CEO 接班人順利接班

當企業遴選出CEO 接班人後,新任CEO 能否順利完成接班任務,將直接影響企業短、中、長期之營運績效。故董事會除了任命新任CEO 外,如何確保能完成順利接班任務,將會是首要之務。

家族接班、內升外引
一般而言,若是家族接班或內部經理人拔擢晉升為CEO 接班人,事實上對公司之企業文化、價值觀、經營策略與方向,乃至用人原則,相信有一定的系統制度和脈絡得以遵循,多半承接前任CEO
的經營路線,以企業穩健經營與獲利為最大原則。而且大部分公司高層也清楚CEO 接班人之來歷,彼此已培養出默契與革命情感,未來順利接班可能性較高。
如果新任CEO 是來自外部引進時,可能因個人經營理念與領導風格短期內無法融入現有文化,或者推動改革時未被充分授權等等,造成到職後文化適應不良、水土不服而提前陣亡。

外聘CEO 順利接班之三大重點
為使外聘CEO 能順利接班,可從下列三方向著手進行。
一是當CEO 接班人到職時,安排一至兩位mentor(導師)從旁協助瞭解企業人事組織、各項系統制度、經營策略方向、企業目標及尚待解決之重大問題,務必讓新任CEO 在最短時間內適應企業文化,掌握企業經營方向,以期邁入正軌。
二是董事會要樹立新任CEO 的領導威信,讓企業高層對新任CEO 產生信賴,並相信新任CEO 能帶領公司順利發展,避免產生高層內鬥或內耗,影響未來經營團隊的默契與整體戰力。
最後,董事會應給予新任CEO 充分信任與授權。當新任CEO 了解企業文化,掌握目前經營策略方向與困境後,會提出許多方案及想法,此時董事會充分授權、信任及大力支持便相當重要。
企業之所以需要外聘CEO 接班人,可能是因為公司存在經營問題或面臨企業轉型。既然相信「外來的和尚會唸經」,應借重新任CEO 過去的經營績效及成功經驗,著手調整企業策略方向及經營體
制,就企業長遠經營而言,未嘗不是件好事。

透過公司軟性活動,協助接班人選銜接與適應
接班人可以透過正式的會議來了解公司運作及規範,但也建議企業可以藉由安排柔性的活動,讓接班人在上任初期了解公司的文化、認識同仁。例如下午茶的約會、意見箱、聚餐等等活動,透過不同非正式的場合來拉近與員工的距離,了解大家真正的心聲,進而展現自我領導力,同時也減少接班人的不適應。
除此之外,接班人本身一定要有納百川的心胸氣度,能夠接納不同的員工的聲音;另外也要具有足夠的勇氣及毅力,鞭策自己要有勇往直前、必須成功的決心;即便遇到困難,也能夠砥礪自己莫忘初衷地堅持下去。
曾經有一位成功的接班人分享他的心路歷程,當他遇到困難或挑戰的時候,不斷地提醒自己回想初衷,並同時多方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保持將事情做到完善境界的毅力,努力堅持到目標達成。這樣的心態也讓他在接班的過程中強大了心理素質,透過堅韌的心志和對目標的堅持,能夠持續保持動能面對各種迎面而來的挑戰。

二代接班──改革欲速則不達

許多企業二代在接棒之際,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除舊布新。無論是改掉舊制度、舊系統,或是調整營運方向、開發新事業、進行企業轉型等;過程中,為了大破大立,二代解僱了好幾位跟著創辦人一同打拚上來的老將,引進所謂的「高階經理人團隊」,急於做出一些改變。

引用外部高階經理人團隊,急於表現卻徒勞無功
前幾年,我們曾經協助過一間傳產企業二代招募多位高階專業經理人。企業二代急於改革,委託顧問公司並指定招募一群擁有外商資歷、年輕的高階專業經理人,共同組成一個策略團隊。這些外來的空降經理人,與二代一樣年輕氣盛、充滿抱負,希望跟著二代將老舊的家族企業進行一番改革。從各部門的工作流程開始,調整預算、改變行銷策略,甚至介入研發方向、人事安排。這讓已掌管各部門十幾年的老臣們備感威脅、不被尊重,因而群起反抗,抵制所有改革。這也讓底下員工夾在原主管及企業二代的團隊之間,多頭馬車、無所適從。
企業內上演宮鬥劇並不罕見,最終下場就是那些專業經理人組成的團隊,感受到派系鬥爭的激烈、有志難伸,且深知夾在派系鬥爭下不會有好結果,因此不到一年就紛紛求去。最終,經歷了如此一場巨大的組織變動,重挫公司的經營,也讓創辦人不得不重新拉回經營權,調整企業交棒策略及計畫。
兜了一圈,花了時間、心力、精神及一大筆人事費用,最終不僅讓接班人計畫破局,還重重打擊了原有的企業文化,影響軍心。這樣的結果,想必是沒人所樂見的。

同樣聘僱外部高階經理人,卻能達到三贏局面
失敗案例很多,但只要做到良好溝通,並有技巧地聘用專業經理人,老臣反而是二代在改革過程中最大的助力。
有一間科技業的二代,深知若急於進行大幅度的改變,必會適得其反、引起風波。因此他採用充分溝通的方式,每一週安排與不同部門的老臣們開會,小至公司活動、大至公司策略方向,先認同及理解長輩們的經驗,同時適時加入自己的想法。兩、三年不間斷大量地討論,建立好互信及良性的溝通方式之後,他開始從外部招募專業經理人。
與眾不同的是,他專門找屆齡退休、身經百戰的專業經理人,談妥條件,招聘進入公司擔任資深顧問。這些父執輩的經理人,與公司的老臣們幾乎同一世代,先無論專業是否完全相同,他們經歷過一樣的成長時空、歷史及市場環境,溝通上有著共同語言,以及同樣身為「長輩」的觀點。有著這些父執輩的顧問們從中擔任溝通的潤滑劑,二代在進行企業轉型或任何改變時,阻力得以降到最小,甚至讓這些老臣們還能夠主動提出改善方案。幾年下來,公司順利朝著新的型態發展,而完成這階段性任務的資深顧問們也功成身退。
企業必須配合市場轉型,與時俱進。在備受矚目下成長的二代,肩負著創辦人成功的壓力,總會想要有一番表現。所謂「食緊挵破碗」,尤其是互信、互相尊重及互相理解,是需要大量時間進行溝通,採用外部資深顧問擔任溝通橋樑,不失為一帖良藥。




CEO 接班人一定要來自同業?

三十多年前,美國運通總裁路易士‧ 葛斯納在離開美國運通之後,跳槽到知名餅乾品牌Nabisco 擔任執行長,之後又被IBM 挖角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一位從金融業跳到消費型產業,再跳到技術含量高的高科技產業,難道這些企業都願意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採用來自不同產業背景的人才嗎?
一般而言我們會認為:「上司比下屬還不懂產業的話怎麼帶人?」那為什麼有大企業和外商公司敢這樣做?像IBM 這樣的外商,很多CEO 都不是本業出身。
特別是注重多角化經營的當今社會,CEO 接班人是否可以從異業延攬,首先要釐清的問題就是:CEO 的職責是什麼?扮演什麼角色?要達成什麼目標?

大公司欲完成階段性任務,可考慮延攬異業人才
在一間規模夠大、制度完整的公司,CEO 的核心角色是領導者,他未必需要精通產業技術。懂得知人善任、帶領團隊,往往便能發揮最佳績效。
CEO 通常也是董事會成員,參與公司中長期策略的擬定,新任CEO 上任時通常會擬定三到五年的經營方針,但他的首要工作是達成當年度的績效目標。為此CEO 的必備能力是經營策略、經營績效、識才用人、領導管理及執行力。所以要找一位來自異業的CEO時,要觀察他以前負責的公司,尤其上市櫃公司,過去績效如何、做了什麼貢獻,從他過去的成就來判斷是否能幫助公司達成階段性成長目標。
以臺灣電信三雄的台灣大哥大的例子而言,沒有電信背景的新任總經理林之晨先生,是AppWorks Accelerator 的共同創辦人,每年輔導超過五○家新創公司,同時管理新臺幣一八.二億創投基金,專注在電商、網路、移動等領域。5G 時代即將來臨,對於台灣大哥大而言,他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另一個走傳統老路的同業高手,而是能在現階段穩住公司營收,並帶領公司轉型面對新時代的數位經營管理人才。

公司規模小、或技術門檻高之產業,由同業CEO 帶領穩健前行
雖然跨領域找人能創造新可能性,但有兩種類型的公司由來自同業出身CEO 帶領通常較能穩健前行。
第一是中小型、制度尚未全面建構的公司。由於這類公司員工人數較少,CEO 通常需要親力親為、深入了解各部門運作,有的甚至兼任CTO 與CMO 等職;在這樣的前提下,充分熟悉該產業的市場、技術、競爭者、產品與未來趨勢,才能有效帶領公司上軌道。
第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技術門檻高的公司,若公司的核心技術獨特且複雜度高、不易入門,不懂產業技術的CEO 在領導管理上較有難度,像是台積電半導體製程上千道工序的先進技術,或是研發到量產需長達五年、十年以上的生技產業,以技術導向維持企業競爭力的公司,會特別重視產業知識及人脈。

總體來說,無論是小公司或大公司,要從同業或異業延攬CEO都取決於公司現階段想達成什麼目標。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產業各有不同的作法;但相同的是,CEO 候選人的領導管理能力必須足以識才用人,有效激勵帶領團隊。如此一來,績效目標才有機會達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