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為何寫這本書
這本書竟然有存在的必要,實在令人驚訝。人類歷史上,我們其實已經多次看到無限思維的好處。偉大社會的興起、科學和醫學的進步、太空探索,都是因為一群人為了共同的理念而團結在一起,儘管看不見明確的終點,仍然選擇合作。假如一枚探索太空的火箭墜毀了,我們會想辦法找出問題,然後再試一次、再一次、再一次。即使這次成功了,我們仍會繼續前進。我們不是為了年終獎金而努力,而是因為我們感覺自己在為比小我更偉大的事物做出貢獻,為了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在我們一生結束以後仍會繼續存在的事物。
儘管有種種好處,但要以無限、長期的眼光行事並不容易,需要刻意練習。人類碰到令我們不舒服的問題時,會自然傾向尋求立即的解決辦法,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會追求快速獲勝。我們傾向用成功和失敗、贏家和輸家的角度來看待世界。這種預設的輸贏模式有時會在短期內奏效,但如果公司和組織也以這種模式為策略,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這種預設思維導致的結果,大家都很熟悉:為符合武斷的財務預測而每年大規模裁員、嚴苛的工作環境、把股東的利益擺在員工和顧客之前、缺乏誠信和道德的商業行為,以及獎勵行為態度不佳的高績效團隊,無視於這些人對其他成員造成的傷害,或是獎勵那些只顧自己、不關心下屬的主管。這些事都會導致忠誠和參與下降,不安全感和焦慮增加,這些也是我們多數人現在感受到的情況。這種沒有人情味的、交易式的商業模式在工業革命後似乎加速發展,在現在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嚴重。事實上,我們對商業和資本主義的理解全都建立在短期、有限思維的框架之下。
雖然我們很多人對這種狀況感到灰心,但不幸的是,市場維持現狀的欲望,似乎比改變現狀的動力更強大。當我們說「把人擺在利潤之前」之類的話,經常會遇到阻礙。許多主宰體制的人和領導者都告訴我們,我們太天真了,不了解商業運作的「現實」。結果我們有太多人因此放棄。我們勉強自己早上提心吊膽去上班、工作時毫無安全感,並且費力掙扎想在生活中尋找成就感。情況嚴重到,幫助人們尋找工作與生活之間難以捉摸的平衡,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這讓我不禁想問,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有沒有可能,也許、只是也許,那些憤世嫉俗者一直在談論的「現實」不一定是真正的現實。也許目前的商業體制並不「正確」,甚至不是「最好」。它只是我們習慣的體制,一個由少數而非多數人偏好和推動的體制。如果有這種可能,那我們就有機會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現實。
我們有能力建立一個世界,多數人每天醒來都充滿動力,工作時感到安全,一天結束時充滿成就感地回家。我主張的這種改變並不容易,但是絕對有可能。只要有好的領導者——優秀的領導者,這個願景就可以實現。優秀領導者的思考不會困在「短期」與「長期」的取捨。他們知道重點不只是下一季度或下一次選舉,重點是下一個世代。優秀領導者會建立他們離開後依然能長久成功的組織,而當他們建立起這樣的組織,對我們每一個人、對商業,甚至於對股東帶來的利益,都會超乎想像。
我寫這本書不是為了改變那些想固守現狀的人,而是想號召那些準備好挑戰現況的人,為了創造一個能真正滿足人類最深層需求的新世界:感到安全、為比自己更遠大的事物貢獻力量,並且養活自己和家人。一個對個人、企業、社群和全人類都帶來最大利益的新世界。
如果我們相信,所有人每天都能充滿動力、安全和成就感的世界真的可能,如果我們相信領導者就是能實現這個願景的關鍵,那我們就有責任去尋找、引導和支持可能實現這種願景的領導者。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學會如何在無限賽局中領導。
賽門.西奈克
2019年2月4日
英國倫敦
這本書竟然有存在的必要,實在令人驚訝。人類歷史上,我們其實已經多次看到無限思維的好處。偉大社會的興起、科學和醫學的進步、太空探索,都是因為一群人為了共同的理念而團結在一起,儘管看不見明確的終點,仍然選擇合作。假如一枚探索太空的火箭墜毀了,我們會想辦法找出問題,然後再試一次、再一次、再一次。即使這次成功了,我們仍會繼續前進。我們不是為了年終獎金而努力,而是因為我們感覺自己在為比小我更偉大的事物做出貢獻,為了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在我們一生結束以後仍會繼續存在的事物。
儘管有種種好處,但要以無限、長期的眼光行事並不容易,需要刻意練習。人類碰到令我們不舒服的問題時,會自然傾向尋求立即的解決辦法,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會追求快速獲勝。我們傾向用成功和失敗、贏家和輸家的角度來看待世界。這種預設的輸贏模式有時會在短期內奏效,但如果公司和組織也以這種模式為策略,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這種預設思維導致的結果,大家都很熟悉:為符合武斷的財務預測而每年大規模裁員、嚴苛的工作環境、把股東的利益擺在員工和顧客之前、缺乏誠信和道德的商業行為,以及獎勵行為態度不佳的高績效團隊,無視於這些人對其他成員造成的傷害,或是獎勵那些只顧自己、不關心下屬的主管。這些事都會導致忠誠和參與下降,不安全感和焦慮增加,這些也是我們多數人現在感受到的情況。這種沒有人情味的、交易式的商業模式在工業革命後似乎加速發展,在現在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嚴重。事實上,我們對商業和資本主義的理解全都建立在短期、有限思維的框架之下。
雖然我們很多人對這種狀況感到灰心,但不幸的是,市場維持現狀的欲望,似乎比改變現狀的動力更強大。當我們說「把人擺在利潤之前」之類的話,經常會遇到阻礙。許多主宰體制的人和領導者都告訴我們,我們太天真了,不了解商業運作的「現實」。結果我們有太多人因此放棄。我們勉強自己早上提心吊膽去上班、工作時毫無安全感,並且費力掙扎想在生活中尋找成就感。情況嚴重到,幫助人們尋找工作與生活之間難以捉摸的平衡,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這讓我不禁想問,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有沒有可能,也許、只是也許,那些憤世嫉俗者一直在談論的「現實」不一定是真正的現實。也許目前的商業體制並不「正確」,甚至不是「最好」。它只是我們習慣的體制,一個由少數而非多數人偏好和推動的體制。如果有這種可能,那我們就有機會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現實。
我們有能力建立一個世界,多數人每天醒來都充滿動力,工作時感到安全,一天結束時充滿成就感地回家。我主張的這種改變並不容易,但是絕對有可能。只要有好的領導者——優秀的領導者,這個願景就可以實現。優秀領導者的思考不會困在「短期」與「長期」的取捨。他們知道重點不只是下一季度或下一次選舉,重點是下一個世代。優秀領導者會建立他們離開後依然能長久成功的組織,而當他們建立起這樣的組織,對我們每一個人、對商業,甚至於對股東帶來的利益,都會超乎想像。
我寫這本書不是為了改變那些想固守現狀的人,而是想號召那些準備好挑戰現況的人,為了創造一個能真正滿足人類最深層需求的新世界:感到安全、為比自己更遠大的事物貢獻力量,並且養活自己和家人。一個對個人、企業、社群和全人類都帶來最大利益的新世界。
如果我們相信,所有人每天都能充滿動力、安全和成就感的世界真的可能,如果我們相信領導者就是能實現這個願景的關鍵,那我們就有責任去尋找、引導和支持可能實現這種願景的領導者。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學會如何在無限賽局中領導。
賽門.西奈克
2019年2月4日
英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