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 ◈ ◈ ◈ ◈ ◈ ◈ ◈

摘錄一 : 07
共享經濟:個人之間共用物品或人力
個案研究:共享汽車、Airbnb、Uber、Lyft、akippa
KEYPOINT:
‧協助個人為閒置資產或個人能力進行媒合。
‧在資產或供需失衡的領域中成長。
‧為使用人及供應人雙方確保可靠度、可信度的技術、機制,至關重要。

基本概念
所謂的「共享經濟」,就是將閒置的物品或勞力,於特定時間內釋出到市場上,與人共享的服務。其實「共享(share)」這個詞,具有兩個含意。

第1個含意是「個人彼此共享物品」。例如汽車共享和服裝共享等, 就是帶有這個含意的服務。

第2個含意是「共享勞力」。近來有越來越多企業使用的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p.88),就是為想發包工作的企業,和想承攬案件的個人居中媒合。這個機制,是由於單一個人可為多家企業服務,才得以落實。就企業的立場而言,其實就可以說是一種「勞力共享」的制度。

共享物品、勞力的仲介
共享經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就是開拓了民宿(個人彼此租借住宿設施)市場的美國企業Airbnb。其所發展的服務,是扮演仲介角色,連結「想出租房間的個人」和「想借宿房間的個人」。除此之外,仲介共享乘車(一般人利用閒暇時間當司機,開自家車載送乘客的服務)的Uber 和Lyft,也都是共享經濟的經典案例。

這些事業,都具備上面介紹過的「個人彼此共享物品」或「共享勞力」的色彩。在民宿事業當中,共享的是空房或房屋物件這樣的「物品」; 而在共享乘車當中,共享的是自家車這個「物品」。此外,像Uber 或Lyft 這樣的共享乘車服務,還可說是共享了司機的勞力。

共享經濟就像這樣,具備了「將閒置資產或個人能力暫時釋出到市場,在個人與個人之間接受媒合(仲介)的服務」面向,所以也可說它是一種「媒介型平台」(p.65)。

(此段落另有精彩圖表,詳情請見書本內頁)

共享經濟普及的背景
一般認為,共享經濟始於2008 ∼ 2009 年之間。這個時期,社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的運用熱潮已漸趨穩定,使用網路服務時的實名主義也已普及。此外,在當事人身分確認技術的進步、定位服務的發展,以及高速通訊技術的普及等因素推波助瀾下,個人與個人之間可隨時、隨地共享需要物品的環境,趨於成熟。

還有,雲端服務(p.73)的普及,讓有意發展共享經濟事業的新創企業,也能輕鬆地拉高系統的負載量能。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加持下,共享經濟如今已在你我的生活中扎根。

MEMO
共享經濟的源流,可回溯至1990 年代問世的「網路拍賣」,或是在2000 年代風行的「群眾外包」。

案例1:Airbnb
Airbnb 是一家仲介住房(空房)租借的企業。該公司的網站於2008 年時在舊金山開設,截至2020 年8 月,全球已有約190 個國家及地區, 近600 萬個住宿地點(上架數量)註冊,以住宿地點的註冊數量而言,可說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訂房服務。旅客的住宿費是付給Airbnb,Airbnb 會在扣除約15%的手續費之後,再將剩下的住宿費款項付給房東。

Airbnb 最原始的概念,是「共享房屋」。起初是由房東(個人)將自己家中的空房提供給旅客,而Airbnb 則為這樣的個人交易提供仲介服務。如今連房東沒住的房屋,或專門買來供人住宿的物件,也都在Airbnb 的網站上註冊。

Airbnb 成功在市場上扎根的背景,在於他們打造了一套讓屋主與旅客之間能彼此信任的系統。旅客會針對「看到的房間和事前得知的資訊是否相符?」及「屋主的對應好壞」給予評價;而屋主則會就「旅客在租借過程中的行為態度」來打分數。此外,網站上還會根據綜合評價與取消率等多項條件,認證符合資格的房東為「超讚房東」(superhost),藉此來用更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房東的可靠度。

建構這些機制之後,結果是旅客除了會檢視房屋的地點、設備和價格等條件之外,還會看評價來訂房;而房東也可拒絕評價低的旅客住宿。

除此之外,Airbnb 有時還會要求使用者提供可確認本人身分的資訊或證件,例如真實姓名與地址,或是由官方機構所發行的身分證明文件(駕照、護照等)。這也是用來提升房東與旅客雙方可靠度的機制之一。

(此段落另有精彩圖表,詳情請見書本內頁)

案例2:akippa
日本其實也出現了一些發展共享經濟事業的企業。2009 年時於大阪成立的akippa,提供了讓駕駛人可以一天為單位(部分地點甚至可以15 分鐘為單位),使用月租停車場當中未出租的車位或個人家中空置停車格等的服務。日本都會區嚴格取締違規停車,而要找到停車位更是困難。「空車位」平台上的車位,有些甚至只要計時停車場3 分之1 的價格就能停車, 因此市占率節節攀升。

akippa和Airbnb 一樣,使用時必須綁定信用卡或手機付款(和手機通話費一併請款);而預約停車時,也必須告知車款和車牌號碼等資訊。

(此段落另有精彩圖表,詳情請見書本內頁)
MEMO
為想借錢周轉者、和想放貸以獲取利息者提供仲介服務的「P2P 網路借貸」(Peer-to-Peer Lending,Social Lending),也可說是共享經濟事業的一種。

共享經濟的成立條件
(1)資產或勞力的供需失衡
如前所述,所謂的共享經濟,就是協助個人為閒置資產或個人能力進行媒合(仲介)的服務。在這一套模式當中,容易被拿來「媒合」的,是在市場上供需失衡的資產或勞力。

舉例來說,熱門觀光勝地的飯店總是很難訂;想在一般飯店訂房網站上找到既符合個人喜好,又能跳脫日常塵俗的住宿,也很困難。而在都會區很難確保車位,也是一大問題。因此,像Airbnb和空車位這樣的事業才能成立。至於Uber和Lyft 等業者,則是因為都會區裡有「想搭車時很難叫到車」的問題,所以共享乘車服務才得以成立。

這時並不是只要供應使用者認為「想要」的資產或勞力,服務就能成立,「市場上要存在著一批能供應這些資產或勞力的人」重要性更是不必贅述。

(2)媒合的技術和機制尤其重要
幾乎所有共享經濟的事業,都是運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提供服務。要在適當的時機促成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共享,就必須運用定位資訊技術、本人身分確認及驗證技術,還有資訊安全技術。

實際上,在使用akippa、Uber 或Lyft 時,都會用到定位資訊技術;而在Airbnb 平台上,有時會要求使用者提供身分證明文件;至於akippa 則可能會要求駕駛在平台上註冊車款和車牌資訊。

(3)需具備確保可靠度和可信度的機制
如前所述,共享經濟相當重視本人身分確認。這是基於確保可靠度和可信度的觀點,也是發展共享經濟事業之際的重要成立要件。
所謂的可靠度,是指「可否於事前對供給方、使用方的能力做出品質保證」的問題。例如在Airbnb的平台上,使用者可以就自己實際下榻過的房間狀況,以及房東的對應等項目,給予評價;反之,房東也能針對旅客的狀況打分數。

而所謂的可信度,則是指有心人士混入服務的可能性。以民宿為例, 或許有人從一開始就是打算租個房間來犯案;而在借用停車位的駕駛當中,說不定有人進出車庫時都橫衝直撞,或把車丟了就跑,甚至是只租一個車位,卻硬是停進了好幾輛車。

在共享經濟的事業當中,要確保諸如此類的可靠度、可信度問題,就必須嚴格執行評價制度、本人身分確認,以及註冊時的事前審查等動作。

共享經濟的陷阱
共享經濟的陷阱之一,是由於前述的可靠度、可信度問題,對企業品牌力所造成的衝擊。還有,在民宿事業當中,也有人指出旅客的噪音擾鄰、不遵守垃圾丟棄規定等問題,導致周邊的居住環境惡化。

這些無法在市場機制下自動解決的外部成本問題,會如影隨形地糾纏共享經濟。萬一企業在發生嚴重糾紛時未能妥善處理,市場上對該項服務的信任就會一夕崩盤。

另一個陷阱則是供需狀況的改善。儘管目前有些服務仍像旅館、停車位或計程車等,存在著資產或勞力供需失衡的問題,但是當大環境出現變化,或由於業者努力耕耘、政策調整等因素,使供需趨於平衡、穩定時, 就會出現一些共享經濟事業失去生存空間的案例。

套用前請先釐清以下問題:
●哪些是市場上供需失衡的領域?
●能否靈活運用像定位資訊技術這樣的「媒合方法」?
●能否規畫出一些用來確保可靠度和可信度的技術或機制?
●能否事前備妥發生糾紛時的因應方案?


◈ ◈ ◈ ◈ ◈ ◈ ◈ ◈摘錄二 : 19
刮鬍刀模式:不靠「那些」,用「這些」賺錢
個案研究:吉列、Canon、日本雀巢
KEY POINT:
●低價銷售商品主體,再以配套使用的耗材營收賺取長期收益
●耗材有遭仿冒風險,因此如何妥善保護自家技術,將是一大關鍵
●耗材幾乎不必動用任何廣告宣傳費

基本概念
所謂的「刮鬍刀模式」,是指以低價銷售能為顧客提供價值的「核心產品」,再以持續銷售那些與核心產品搭配使用的「耗材」,賺取長期收益的一種商業模式。

這個商業模式最知名的案例,就是以安全刮鬍刀取得專利的吉列。吉列將安全刮鬍所需的功能,分拆成「刮鬍刀主體」(核心商品)和「替換刀片」(耗材),並單獨銷售需頻繁更換的替換刀片,藉以搶客。

此外,在刮鬍刀模式當中,企業一旦賣出核心產品,顧客就會習慣性地購買耗材。這樣的機制,可望為企業帶來持續性的利潤進帳。況且耗材的廣告宣傳費幾近免費,是獲利效率極佳的商業模式。

(此段落另有精彩圖表,詳情請見書本內頁)

案例1:Canon
相機製造商佳能(Canon)在1985 年推出全球第一部噴墨印表機的歷史,廣為人知。他們的噴墨印表機,機體本身只要8,000 ∼ 14,000日幣, 相當便宜,但替換用的耗材—墨水匣的價格則要3,000 ∼ 5,000 日幣左右,相對高價。這是因為需定期更換的必要耗材(替換用的墨水),才是企業長期收益的來源。因此,為了能在日後長期銷售更多耗材,Canon 才會以搶攻市占率為優先考量,刻意為印表機本體設定較低的價格。

此外,在這個商業模式當中,企業還會面對第3方企業生產平價版耗材的風險,因此如何打造合適機制,避免其他業者生產的平價版流竄,也很重要。Canon 在墨水匣的形狀、墨水噴頭和墨水的組合方式、墨水噴出方式等方面,已取得多項專利。

MEMO
除了墨水之外,Canon 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應顧客需求,自行研發、生產專用光面紙、相紙等耗材。

(此段落另有精彩圖表,詳情請見書本內頁)

案例2:日本雀巢
日本雀巢(Nestle)的「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和「Nespresso 大使」, 為在辦公室或家中品飲的咖啡提供了新價值,成功發展出一套自家的刮鬍刀模式。

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是雀巢開發的套裝服務,銷售「為保留咖啡豆風味而密封的鋁膠囊」(耗材)和「專用咖啡機」(核心產品)。雀巢靠著這一款膠囊咖啡機,成功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咖啡版刮鬍刀模式」。

而讓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更發揚光大的,是「Nespresso 大使」這一套日本獨有的模式。「Nespresso 大使」專案是將免費將咖啡機出借給辦公室或機關團體,再由這些客戶持續購買咖啡膠囊的機制。因為有了這項服務,讓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得以在企業之間普及,打進平常很難光靠宣傳就遍地開花的市場。

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運用雀巢長年在咖啡品牌上的優勢,採購高品質的原料,並獨家開發出機器萃取技術,形成了一道高聳的仿冒屏障。此外,在耗材的膠囊部分,光是咖啡就有多達20 種以上,滿足顧客多樣的需求,吸引顧客持續購買。

刮鬍刀模式的成立條件
(1)耗材是核心商品的互補品
刮鬍刀模式要能成立,前提是耗材要能與核心產品的功能互補。使用吉列的刮鬍刀時,若不購買替換刀片,顧客就無法達到「刮鬍子」的目的;要是少了墨水,那麼就算空有印表機,同樣什麼都印不出來。在刮鬍刀模式當中,重要的是打造出一套獨家機制,讓核心產品與耗材必須同時齊備,才能達成使用目的。

(2)企業能自製耗材
企業要有能力自製耗材,或與嚴守機密的協力廠商建立合作關係,是這一套商業模式成立的條件。

(3)初期要能確保行銷預算和宣傳通路
在這個模式當中,核心產品的市場規模,決定了耗材的收益表現,因此企業往往會在核心產品的銷售上投注大筆廣告宣傳費。故在操作時,必須先確定自有資金足以支應初期投資的行銷費用,還要確保宣傳通路。

刮鬍刀模式的陷阱
萬一出現以低價銷售耗材的第3 方業者時,自家企業的產品就會被捲入價格競爭,無法維持穩定的營收、獲利表現。以往由正廠供應高品質的產品,並採取「如因未使用原廠耗材而造成機器本體故障時,恕不提供原廠保固」的對策因應,但顧客還是可能因為第3 方業者的技術提升,而體認到非原廠產品的優良品質。(藤原,2013)

MEMO
除了墨水之外,Canon 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應顧客需求,自行研發、生產專用光面紙、相紙等耗材。

此外,刮鬍刀模式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核心產品要盡可能衝高銷量, 才會帶動後續耗材的銷量,也就所謂「規模法則」的效應。因此,企業為大力銷售核心產品,往往會投入龐大的行銷費用,加大廣告投放的力道。這筆高額的行銷費用,日後恐將成為獲利的絆腳石,導致商業模式無法維持下去,需特別留意。

套用前請先釐清以下問題:
●企業是否具備生產耗材的能力,或可與其他企業合作?
●是否能對第3 方企業維持高度仿冒屏障?
●若與其他企業合作生產,能否對製造詳情保密?
●能否投資宣傳廣告,以利核心商品大規模銷售?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