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理解對方,放下並放過自己
積極聆聽能加深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原先對方不太與我們分享的事情,在實踐積極聆聽之後,卻能侃侃而談。對方會吐露眞心話,而我們也能藉此掌握對方的好惡及其理由。許多從未提起的事情,例如幼時的創傷、成長歷程等,對方也將娓娓道出。
當然,對方也可能會出於信任,而告訴我們平常不會說出口的事情──感覺就像是心情太好而不小心透露太多。遇到這種狀況時,還請特別留意,必須有意識地表現出自己口風很緊、値得信賴,否則反而會不小心辜負對方的信任。
在對方願意傾吐、我們也更了解對方之後,一開始心中對對方的偏見或不滿也會跟著逐漸消失。因為絕大部分的憤怒,都是源自於理解不足、意見相左、彼此有誤解或時機不巧等因素。
一般而言,憤怒的情緒通常是在我們感到疑惑不解,想質問「為什麼會這樣?」的時候產生的。
然而,假如我們抱著自然的態度實踐積極聆聽,對方就會吐露出平常不願說出口的眞相。如此一來,彼此心裡的疙瘩也能得以化解,怒氣也隨之煙消雲散。這正是最理想的狀況。
想更加理解對方、消除心中的怒氣的訣竅就在於:

1.明白自己對他人的怒氣,大多是源自理解不足。
2.暫時放下憤怒或厭惡,專心聽對方說話。
3.在聽的過程中,若有難以理解或跳太快的地方,立刻提出問題,不必顧慮太多。
4.無須對對方的發言過度反應,而應該思考對方的價值觀為何。
5.在難以接受的情況下,不妨假裝自己是人類研究專家,帶著關心與好奇心進行觀察。
6.想像自己站在超然客觀的立場,洞察對方與自己的對談。

也就是在聽對方說話或實踐積極聆聽時,必須暫時拋開對對方的偏見與情緒,先儘量讓自己處在中立的狀態下開啟與對方的交流。在積極聆聽後也許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得這麼糟糕。或許對方根本不是有意冒犯,而耿耿於懷的你,反而是拿他人的無心之過來懲罰自己。
因此就當作是讓自己的狀態更舒服,也請先放下對對方的不滿,試著使用積極聆聽與對方聊聊看,也許以後就能將這個不愉快的誤會解開。

親密關係發展得更順利

積極聆聽對親密關係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無論在工作場合或私人生活皆是。因應著彼此個性的不同,雙方的理解也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本節的標題雖是「親密關係」,但廣義來說,亦可解釋為「包括LGBTQ+在內的所有戀愛關係」。這裡的「偏男性的行為舉止」及「偏女性的行為舉止」,都只是普遍性與相對性的特徵。換言之,也就是從兩者的角度來觀察,但以每個獨立個體而言,無論性別皆因人而異。
首先,讓我們看看由男性進行積極聆聽的例子。男性對女性實踐積極聆聽,效果極為卓著,這是因為許多女性的心理狀態多為:

「希望對方聽自己抒發。」
「想多說一些關於自己的事情。」
「希望對方能聽自己說話,並告訴自己『你這樣很好』。」
「希望對方理解自己。」

儘管男性也有這樣的心情,但女性往往比男性來得強烈。當然,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都是想積極傾聽對方的心。
男性經常因為疏於理解對方當下的心情而做出不洽當的舉止,導致彼此後續的對談氣氛變得尷尬;甚至有些男性打從一開始,對談的態度就很冷淡。更糟的狀況是,當女性想要多說一些、希望對方認眞聽的時候,男性的心中卻湧現:

「怎麼還沒講完啊……」
「到底想說什麼……」
「講來講去都一樣……」
「所以結論到底是什麼?」
「到底想要我怎樣?」

這些想法瞬間就會被對方識破,而對方的心情也會立刻變差。對方的不悅當然也會再投射到這位釋放不耐煩訊號的男性身上,最終導致彼此的怒火相互加乘,越演越烈。
此時,倘若男性回話時的口氣不佳或態度敷衍,事態將一發不可收拾。到了這種地步,唯一能做的就是靜待暴風平息。上述內容,相信絕大部分的男性都經歷過吧(當然也有性別對調的狀況)。
避免爭執唯一的方法,就是認真、專注、完整地聽對方說話。是的,就是如此單純明快。當男性認眞、完整地聽完女性想說的話,女性會感受到:

「對方在意我的感受」
「對方正在嘗試理解我的心情。」
「我是受到重視的。」

當被認眞傾聽後,對方會自然放鬆並覺得安心,情緒也會冷靜下來。男性當然也會有一樣的體驗,不過對女性來說,被認眞傾聽後的效果通常比較顯著。對方在敍述時,即使偏離主題、內容難以理解,也請不要打斷對方的話,直接提問,而是繼續聽下去即可。此時建議可以說:

「原來如此!」
「原來是因為這樣啊~」
「辛苦你了!」
「我懂。」
「你一直都很努力!」
「真的很謝謝你!」

假使雙方都習慣理性思考, 在對談中提出的質疑,也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在對方感性傾訴的這種狀況下,即使你沒有任何意圖,你的提問都可能被對方視為攻擊、批評或責難。
更重要的是,即使以男性角度看來不合邏輯,也請千萬不要試圖向對方確認或糾正對方。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雖然對方想找你商量,但請不要在第一時間指責或是對對方指手畫腳「這樣做比較好」、「應該這樣做」。
當雙方是工作上的關係,彼此理性思考時,這麼做或許顯得更明快簡潔,若沒提出意見,反而還會被認為不可靠;但親密關係卻不一樣。

「我只是希望你聽我說……」
「不要覺得我什麼都不懂!」
「我根本還沒講完,不要隨便對我下指導棋!」

在對方還沒說完以前,輕率地提出意見只會讓對方有不好的觀感,即使你是出於善意,卻也毫無好處。造成這個落差的原因在於—有時候對方只是想抒發,希望對方好好傾聽安慰自己罷了,最主要其實只是希望獲得共鳴。
然而,由於表面上感覺起來與「找人商量」極為類似,因此不少男性往往會以為對方是來找自己商議解決方案,因此必須提供建議。而這個歧異正是雙方產生誤會的開端(當然,假若女性能開門見山地說淸楚「我只是希望你聽我說而已」,也能避免誤會)。
面對女性時,只要男性認眞、完整地聽對方說話,對方就會冷靜下來,也比較不會感到不安。當對方明顯平靜下來後,為了加深理解,這時便可一邊聽,一邊「適時」提出問題。不過請記得,發問時必須溫和客氣,並且站在對方的立場想。
有時意氣相投的男性之間, 可以接受稍微帶有攻擊性或挑戰意味的問題,但面對女性時請務必避免,這麼做只會令女性不解並感到被冒犯而已。
我經常被男性朋友問到,對女性實踐積極聆聽之後,對方會不會就一直說個不停呢?這一點請不用擔心。
男性之所以會對女性有「總是滔滔不絕」的誤解,最大的理由就是因為男性沒有認眞、完整地聽她們說話。正因為你沒有好好聽、沒有好好理解,對方才會一次又一次地反覆訴說。
對女性實踐積極聆聽,讓對方知道你願意認眞地聽完她想表達的內容,並在聆聽的過程中理解對方的狀況、感同身受,對方體會到你正面的回應,自然也不用叨叨絮絮地說個不停了。
--------
●換個立場看見溝通盲區
每個人都同時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例如職場上的主管、下屬、同事,家庭中的長輩、兒女,親密關係間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以及學校間的前輩、後進等等。當我們身處在自己的角色中,難免會從自己的立場來思考,儘管我們也會有「替別人著想」的心情,可是當我們不完全進入對方的角色中,「別人」的個中滋味,我們終究難以體會。
積極聆聽中很重要的就是同理,然而因為立場的關係,有時候即便我們想使用或已經使用了積極聆聽,還是會出現難以認同對方的情形。這種時候先練習換位思考,就能將待人接物的視野加寬,在使用積極聆聽後也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在我的經驗中,當你遇到溝通難以突破時,換位思考往往能帶來不一樣的切入點,其中又以下列幾種情境,我特別推薦大家嘗試換位思考:

◆身為主管時
身為主管的人,往往不理解下屬的心情。即使自己幾個月前也還是一般員工,一旦升職後就立刻忘記自己在當下屬時的心情。或許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吧,儘管自己仍隸屬某上級長官之下,卻也照樣無法體恤下屬的心情。
我們常常可以觀察到,對主管卑躬屈膝的人,對下屬卻非常傲慢,彷彿他們的想法和言行舉止都是由立場決定的一般。很遺憾,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心態。
如果各位認為「傲慢」這個字眼太嚴重,那麼換成「盛氣凌人」、「態度有些狂妄自大」、「開始常用上對下的態度待人」、「不聽下屬說話」等敍述,各位或許就會發現「自己好像偶爾也會這樣」。
即使自己不覺得「傲慢」,事實上那些行為就是傲慢的展現,而且可能遠不止「偶爾」才表現出來。


◆開發新客戶時
假設我們在開發新客戶時,約好與對方老闆見面。我們固然希望對方購買我們的產品,但對方老闆會怎麼想、怎麼判斷、怎麼決定,卻難以預測。畢竟客戶會有自己的考量,若我們只從「想賣東西給對方」的角度思考,想必有其侷限性,很難具體掌握對方的立場與想法。

◆夫妻、男女朋友
丈夫不能體會妻子的心情,妻子也不了解丈夫的想法;雙方可能都會互相猜測彼此的心意,甚至也開口問過對方,但仍無法得知對方是否有說出眞心話。即使一方說出眞心話,另一方能不能理解,又是另一個問題。

如上所述,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立場、角色來看事情,據此做出判斷或採取行動。
因此,假如能夠換個立場, 我們將會有許多新發現,不但視野變得更開闊,感受與行動也都會有所不同。
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角色扮演」,換個立場和角色,展開幾分鐘的對話。透過角色扮演,我們可以在一瞬間確認不同立場的人有哪些感受,這樣一來就能解開彼此的心結,更順利溝通。
想換個立場,讓自己看見更多,關鍵就在於:

1.養成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習慣。
2.當對方變得情緒化時,試著同理對方的心情。
3.私下獨自試著用和對方一樣的聲調,說出對方講過的話。
4.假如光用頭腦想,可能會不夠具體或變得光說不練,因此請用A4筆記寫下來幫助思考。
5.拜託同事或朋友,實際進行角色扮演。
------
●使用積極聆聽打破不安
無論在工作上或私人生活中,相信各位曾遇到總覺得對方哪裡怪怪的,讓人想弄淸楚或是想找人討論的情形。雖然隱約覺得對方的態度哪裡不太對勁,但又不知道該找誰確認,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使人感到不安。
這個時候,請問各位都會怎麼做呢?
假如有個可以放心商量的對象,當然再好也不過,但我們的身邊往往不見得有這樣的角色。若隨便找人商量,可能從此會有把柄落在對方手上,或是被對方當作笑柄,到處散播:「他連這種狀況都察覺不到耶」、「他竟然問我這麼愚蠢的問題」等傳言。即使對方沒有惡意,也相當令人不快,完全沒有正面的幫助。
即使是這種狀況,積極聆聽也能派上用場。如果你覺得下屬、窗口或主管的態度怪怪的,請試著使用積極聆聽,聽聽他們說話吧。

◆假如對方是下屬
首先,千萬不要劈頭就斥責對方「你有什麼不滿!」請一邊深呼吸,一邊鼓勵對方說話。不過,由於下屬通常都沒什麼精神,因此首要之務就是讓對方卸下心防。
為此,我們必須先讓自己放鬆。當下屬說到一半卡住時,可以適時給予引導或提問,讓對方可以順利地繼續說下去。
只要我們展現出認眞聽的態度,下屬就會願意傾吐一切。就連以往不願意說出的事情,也會一併吐露,呈現神淸氣爽的表情。最重要的關鍵是,不論對方說什麼,自己都必須放鬆心情;倘若心中有怒氣,那麼絕對藏不住,也一定會給對方帶來壓力。
聽下屬說完之後,通常就能看見問題在哪裡、需要釐淸的是哪些地方。
只要下屬能坦然說出來,問題的全貌便會淸楚浮現。
不過,大多時候,下屬本人並沒有看見問題的全貌,因此適時針對某些重點提出疑問,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來便能掌握所有問題,避免遺漏,下屬的視野也會變得更遼闊,有所成長,進而對主管抱有感激與尊敬之意。

◆假如對方是客戶
一般而言,我們不太能期待客戶什麼事情都實話實說,或是直接提出抱怨。當然也有些客戶只會破口大罵,但大部分的客戶即使心裡希望我們怎麼做,或是對我們的做法有所疑慮,也不太會說出口。甚至有些客戶一旦有什麼不滿,很可能一言不發地從此消失了。
此時,積極聆聽便極為重要。我們必須用心聆聽,讓本來不願意說出眞心話的客戶覺得:

「講出來似乎也沒關係!」
「對方好像可以理解。」
「對方看起來滿誠懇的。」

若覺得有必要深入追問,便可無須顧慮但有禮貌地提出問題。只要我們展現出誠懇的態度,客戶便會安心地表達意見。因為他們並非打從一開始就不想講,而是因為覺得說了也沒用,或擔心對方認為自己很囉唆,才決定不講的。此外,想必也有一些由於怕麻煩而選擇不說的例子吧。
積極聆聽能幫助我們跨越這個障礙,當客戶願意坦白地說出意見,我們便能立刻掌握問題所在,我們在客戶心中的印象也會大大加分。
必須特別留意的是,客戶並不會在掌握一切的前提下,用簡潔易懂的方式告訴我們。一般的狀況通常是:

˙ 只提出令自己感到困擾的地方。
˙ 無法全面考慮到產品或服務的整體架構。
˙ 可能只說一些小事。
˙ 明明不知道案子的詳情,也會說得煞有其事。
˙ 資訊的來源經常只是謠傳。

因此,在實踐積極聆聽時,我們必須思索客戶是站在什麼立場、跟我們有什麼利害關係、以什麼知識為基礎、抱著什麼意圖,來與我們交談。不能只是傾聽、恭聽,假如有難以理解或不合邏輯的地方,請禮貌地提出問題,加以釐淸。
至於深入追問到什麼程度才算恰當,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標準。
那就是—你是否能將聽到的內容,簡單明瞭地轉述給其他人聽?若抱著「必須向別人轉述」的心情,自然會留意自己不夠了解或無法說淸楚的地方,提問時也就不會有所遺漏了。
另外一點,則是無須顧慮太多。「沒禮貌」和「不過度顧忌,但保持禮貌」是截然不同的。此外,提出問題和「態度狂妄」也是兩回事。
假如發問並非出自好奇或關心,而是以下有目的性的問題:「故意讓對方感到為難的問題」、「想測試對方知道多少的問題」、「意圖陷害對方的問題」等,則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
此外,缺乏經驗和技術的人,往往無法完全理解客戶寶貴的意見。面對重要客戶時,請務必指派具有豐富經驗與技術的人來進行積極聆聽,以利好好善用珍貴的機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