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全家便利商店——不受限制的「老二哲學」
玩轉變動宿命,用科技解決未來問題
市場老二的宿命:不斷找尋創新的可能
創立之初就有一位遙遙領先的大哥,已經有一百多家店的基礎,如何在同時起跑的諸多便利商店中脫穎而出成為領先群?「我們是second mover,如果一直跟著前人的做法,大概走不出一條路,」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從不諱言,身為市場老二,「必須不斷研究,找尋各種創新的可能性。」
一路走來,全家有許多創新的商品與服務,從停車費代收、賣霜淇淋、烤地瓜到超商取貨等,都是帶動產業轉變的成功創新。全家很早就開始銷售冷藏便當和三明治,甚至賣過手機、做過水電維修,這些嘗試有些是草草收尾,有些曾讓全家重重摔跤。不過,勇於創新的精神至今沒有改變。
「為了求生存,老實說,我們是比較敢挑戰,」葉榮廷舉例,連表面上看起來簡單的賣地瓜,都經歷一段痛苦的過程,才終於找到解決方法。原因是,地瓜品質受限於產季有極大差異,全家販售的台農五十七號,農曆11月到隔年3月最好吃,過了產季之後纖維粗又多,口感差別很大。葉榮廷說,剛開始時不明白,原本很受歡迎的產品,怎麼忽然之間湧來一大堆客訴?為了突破季節對於地瓜品質的限制,只好到處請教專家並且跟廠商討論,該如何保存、怎麼烤,才能維持一致的甜度和口感。
關鍵決策一:設立物流中心
成立至今三十多年,正好也是台灣從「柑仔店」時代進入「電子商務」的關鍵時刻,全家如何讓自己始終穩居零售業浪頭?
潘進丁與葉榮廷一致認為,在只有八家店的時候就獨排眾議設置物流中心,是相當關鍵的決策。「其實當初用理性思考是不應該做的,」1988年加入全家擔任第五店店員的葉榮廷回憶,「比較強勢的廠商還會說『我的配送車比你還多,為什麼要把貨送到你們的物流中心?』開始的時候怎麼談都談不通。」
潘進丁分析,這個決策的關鍵思考在於:究竟應該在規模還小的時候就做好基礎建設?或者等到真正有需要時再開始進行系統建置?
以全家而言,由於一開始就從日本學習建立系統,「先建系統把基礎建設做好,」潘進丁指出,這是日本流通業的經營方式。例如,當時台灣還沒有條碼系統,全家就開始研究如何簡化營運複雜度,甚至自行找永豐餘印製商品條碼,發到門市,要求門市人員使用條碼來訂貨、銷售與庫存管理,每家分店裡面都有一本條碼簿,用來對照商品名稱與條碼。
剛開始做這些事情,看在外人眼中頗有「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但卻也因為擁有自己的物流系統,使得日後在營運調度,甚至開展電子商務時,都能掌握先機,從大隊便利商店新兵中脫穎而出。
潘進丁分析,無論是像亞馬遜一樣從科技業跨界而來的「非典型零售商」,或擅長從原料、商品製造一路到銷售的實體零售業者,在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發展下,物流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後,物流的重要性更為明顯。
全家便利商店——不受限制的「老二哲學」
玩轉變動宿命,用科技解決未來問題
市場老二的宿命:不斷找尋創新的可能
創立之初就有一位遙遙領先的大哥,已經有一百多家店的基礎,如何在同時起跑的諸多便利商店中脫穎而出成為領先群?「我們是second mover,如果一直跟著前人的做法,大概走不出一條路,」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從不諱言,身為市場老二,「必須不斷研究,找尋各種創新的可能性。」
一路走來,全家有許多創新的商品與服務,從停車費代收、賣霜淇淋、烤地瓜到超商取貨等,都是帶動產業轉變的成功創新。全家很早就開始銷售冷藏便當和三明治,甚至賣過手機、做過水電維修,這些嘗試有些是草草收尾,有些曾讓全家重重摔跤。不過,勇於創新的精神至今沒有改變。
「為了求生存,老實說,我們是比較敢挑戰,」葉榮廷舉例,連表面上看起來簡單的賣地瓜,都經歷一段痛苦的過程,才終於找到解決方法。原因是,地瓜品質受限於產季有極大差異,全家販售的台農五十七號,農曆11月到隔年3月最好吃,過了產季之後纖維粗又多,口感差別很大。葉榮廷說,剛開始時不明白,原本很受歡迎的產品,怎麼忽然之間湧來一大堆客訴?為了突破季節對於地瓜品質的限制,只好到處請教專家並且跟廠商討論,該如何保存、怎麼烤,才能維持一致的甜度和口感。
關鍵決策一:設立物流中心
成立至今三十多年,正好也是台灣從「柑仔店」時代進入「電子商務」的關鍵時刻,全家如何讓自己始終穩居零售業浪頭?
潘進丁與葉榮廷一致認為,在只有八家店的時候就獨排眾議設置物流中心,是相當關鍵的決策。「其實當初用理性思考是不應該做的,」1988年加入全家擔任第五店店員的葉榮廷回憶,「比較強勢的廠商還會說『我的配送車比你還多,為什麼要把貨送到你們的物流中心?』開始的時候怎麼談都談不通。」
潘進丁分析,這個決策的關鍵思考在於:究竟應該在規模還小的時候就做好基礎建設?或者等到真正有需要時再開始進行系統建置?
以全家而言,由於一開始就從日本學習建立系統,「先建系統把基礎建設做好,」潘進丁指出,這是日本流通業的經營方式。例如,當時台灣還沒有條碼系統,全家就開始研究如何簡化營運複雜度,甚至自行找永豐餘印製商品條碼,發到門市,要求門市人員使用條碼來訂貨、銷售與庫存管理,每家分店裡面都有一本條碼簿,用來對照商品名稱與條碼。
剛開始做這些事情,看在外人眼中頗有「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但卻也因為擁有自己的物流系統,使得日後在營運調度,甚至開展電子商務時,都能掌握先機,從大隊便利商店新兵中脫穎而出。
潘進丁分析,無論是像亞馬遜一樣從科技業跨界而來的「非典型零售商」,或擅長從原料、商品製造一路到銷售的實體零售業者,在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發展下,物流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後,物流的重要性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