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堂課 下指令:用一句話讓團隊奮起

訣竅1 站在部屬的立場,避免3種NG交辦方式

領導者往往會忘記自己以前接受指示時的立場。上司覺得淺顯易懂的事,從部屬的角度來看,時常是另一回事。此時,領導者可能會心想:「為什麼他聽不懂我在講什麼」,但這種想法經常成為傳達訊息時的阻礙。
重點在於,從部屬的觀點思考,站在他的立場試想,為什麼他無法理解這個訊息。此外,可以回想自己過去的經驗。某些上司的交辦方式也許曾讓你很難理解,如果這些狀況發生在你現在的部屬身上,他們很可能會有相同的感受。試著將這些交辦方式條列出來。

①給太多指示,反而使人不知從何做起。
②給人的壓迫感太重,讓人很難開口提問(部屬對一件事多問幾次,上司就生氣,會導致部屬遲遲不敢確認工作細節,最後成果完全偏離應有的方向,反而讓上司更生氣)。
③工作內容太抽象,包含兩種以上的解釋。

對於上述三種NG交辦方式,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修正。

①只解釋重點,讓對方明確了解從哪裡開始行動。
②留意部屬的表情,樂於為對方解答。
③避免使用容易讓人誤會的說法,要用具體的詞語表達。


訣竅 5 透過「減法思考」,指示不超過3項

我目前擔任研習課程和座談會的講師。在還不是很熟悉這份工作的時期,我常為編寫教材所苦,總是擔心會遺漏什麼,想把重要的內容全都寫進去。在課堂上,我有時會因為想說的東西太多,導致無法在時間內結束。
某天,我在學員填寫的問卷上看到有人反應:「聽不懂老師到底想講什麼。」於是我心念一轉,決定只教大家最重要的事,並大幅縮減教學內容。改變做法之後,我驚訝地發現,學員們的評價反而變好了。原本以為縮減教學內容,會被認為教學不夠用心,沒想到卻獲得完全相反的評價。
之後,我曾當面詢問某位資深學員對課程的感想。他的回答聽在我耳裡,更是有如當頭棒喝。

「我之前覺得,吉田先生的課程雖然很充實,但要學的東西太多、太複雜。不過,現在感覺好多了。老實說,短短兩個小時,能夠理解的東西實在有限。」

確實如此。以前我曾經負責製作公司的廣告傳單,我總是在有限的紙面上,盡可能塞進大量的商品資訊,深怕漏掉什麼,但這麼一來,模糊了真正想傳達的重點。想當然,這張傳單完全沒有發揮集客效果。
後來,我找專業廣告設計師商量,將傳單改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才招攬到不少新客戶。
要交辦工作給部屬時也是一樣。領導者的話越多,部屬反而越容易混淆。因此,交辦工作時,要傳達的事項固然重要,更要找出不需傳達的事項。
越會交辦工作的領導者話越少,不會交辦工作的領導者話越多。在傳達工作事項時,請減少多餘的資訊,只選擇能讓部屬理解並接受的必要資訊即可。
指導部屬或是給予工作指示時,絕對不能貪心,要將具體行動控制在三項以下。如果想傳達的事多於三項,請在下一個階段再告訴對方。畢竟人一次能記住的事有限,一旦接收大量資訊,往往很難掌握其中的重點。此外,如果交代的工作項目太多,部屬可能會急著完成每個項目,而喪失自我判斷的能力。
你是否也有因為被交代太多工作,而感到不知所措的經驗呢?想成為稱職的領導者,交辦工作時要盡量減少傳達的事項。部屬無法妥善處理工作,時常是因為上司太貪心,一次交代太多事。
交辦工作時,請注意以下兩個重點。

①省略不必要的資訊。
②盡量精簡地交代工作內容。

◎部屬容易誤會的傳達方式
「昨天的會議上,社長大部分時間都在說教。他提到,石井你開發的客戶數量有點太少,外訪次數也不夠多。你有把握達成目標嗎?你跟客戶之間的關係如何?公司最近業績欠佳,你也要積極開發新客戶啊!」
可以聽出上司希望部屬努力提升業績,但這種說話方式會模糊焦點。

◎部屬容易理解的傳達方式
「石井啊,最近你那邊的新客戶是不是有點太少了?試著每天拜訪一位新客戶如何?下星期一開會時,再跟我報告狀況。」
簡單一句話馬上就讓部屬明白具體做法,以及上司期望的工作方向。



第2堂課 說明力:精確掌握他「聽懂了沒」

原則6 設定階段性目標,在定期會議中確認進度

部屬面對較長期的工作時,會花費很多時間在該項工作上,因此較難維持工作動力。這時候,訂立階段性目標,並定期確認工作進度是很重要的。
即使部屬充分了解工作內容,若是在過程中,領導者忽略了階段性的確認工作,就可能往錯誤的方向發展。確認工作進度,能夠即早調整,適時修正細節上的錯誤。
這裡將介紹設定階段性目標的方法,以及確認的方式與時機。

◎1.階段性目標的設定方法
以馬拉松為例,如果突然將跑完全程設為目標,一定沒多久便感到挫折。所以,要循序漸進地設定目標。

【第一階段】參加十公里的賽程
【第二階段】參加半程馬拉松
【第三階段】參加全程馬拉松

這樣設定短期目標,過程中就能體會到成就感,並提升鬥志。至於目標數值,與其訂為浮動的數據,不如以能夠逐步累積的項目為主。
據說活躍於美日職棒的球員鈴木一朗,重視安打數更甚於打擊率。因為球員只要退場過一次,整體打擊率就跟著下降,但即便被三振,安打數也不會減少,而會逐漸累計。
接下來,以職場上的狀況為例進行說明。

【最終目標】為了製作新產品目錄,要在三個月內找齊四十家廣告贊助商,由於部門內有八名成員,一人以五家為目標。
【第一階段】第一週,每位成員負責電訪連絡五十家贊助商。
【第二階段】第二週,每位成員負責拜訪五家贊助商。
【第三階段】第三週,每位成員累計拜訪十家贊助商,並與其中一家贊助商簽約。
【第四階段】第四週,每位成員累積拜訪十五家贊助商,並與其中兩家贊助商簽約。

一開始就訂立階段性目標,可以防止部屬在邁向最終目標的長程距離中,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熱忱。然而,只有這樣是不夠的,領導者必須在每個階段進行確認。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就要思考修正的方法,引導部屬達成最終目標。

◎2.明訂確認目標的時間與場合
為了確認是否達成階段性目標,必須設定確切的時間與場合。例如,每週一早上九點,在公司定期舉辦報告會議等等。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不必特別規定確認的時間與場合,部屬在每個階段確實報告即可。但問題在於,領導者時常會因為忙碌而忽略面談(聽取報告)的重要性。比方說,上級突然要求你提供某項資料,於是你埋首處理時,不自覺地延後了跟部屬面談的時間。若是由部屬主動報告,上司當下也只能依據他報告的內容提問,往往缺乏思考和整理的時間。
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必須明訂確認目標的時間與場合。這裡特別推薦的方法是設定兩種會議型態。
第一種是每週一次的小組會議,在會議中詢問:「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進度如何」,並給予建議。第二種是每天早上的晨會,運用不同的主題,詢問部屬對目前負責的工作有沒有什麼提議。
許多領導者都會抱怨:「部屬老是聽不懂我說什麼」、「總覺得跟部屬之間有很大的代溝」,但其實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只談一、兩次,很難讓部屬掌握全貌,因此必須不斷地溝通。



第7堂課 責備法:徹底改造部屬的行為模式

技巧5 責備完必定善後、消弭尷尬,共同找出解決方法

部屬受到責備後,心情通常都會受到影響。由於責備的目的是要讓部屬改進行為,因此消除彼此之間的尷尬氣氛、做好責備的善後工作,也是上司的職責。具體來說,可以往以下三個方向進行。

◎1.責備部屬後,立刻切入其他話題
我以前的上司U先生會在訓誡我一番之後,突然聊起一些不相干的話題。舉例來說,我在A公司相關業務上犯下嚴重失誤,被U先生罵了一頓,但隔天一起跑業務時,他卻主動詢問:「明天B公司是約幾點?十一點嗎?」藉由提及其他工作的事,讓我轉換心態告訴自己不要再沮喪,明天還得面對B公司的挑戰,要好好扳回一成。
責備部屬之後,可以像上述刻意提起其他工作的狀況。不過,切記僅限於工作上的話題。如果聊工作以外的話題,像是「你之前說過,這個週末要去海邊」、「下禮拜你要參加小孩的運動會吧」,其實效果有限。這樣會讓部屬察覺,上司因為顧慮他的感受,才故意聊這些無關緊要的事。這無法幫助部屬重新燃起鬥志。
此外,有些上司會在責備部屬後主動邀約:「要不要去喝一杯呀?」但部屬受到責備後,多少都想要迴避,就算參與聚會,也只會讓場面尷尬而已。

◎2.協助部屬展開下一步行動
對部屬來說,被責備的事後續該怎麼做,是很重要的課題。因此,在責備部屬之後,可以主動詢問他:「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如果他回答出不錯的答案,可以進一步回應:「你去試試看吧。」相反地,如果他提出的答案不理想,可以再詢問:「有沒有其他方法?」引導他找出比較好的答案。

◎3.過於情緒化時,主動拉下臉來道歉
責備部屬之後,應盡量避免向他表示:「剛才不好意思。」但是,若在責備部屬時,說出很多情緒性的話,讓他深受打擊,道歉是應該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收回對他的責備,而是為自己太過激動的言行道歉。道歉時,不要提及責備的內容,而是為自己說話太過頭致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