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五章

社群變現技巧

如何找業配

經營社群最後的目的,該思考如何把社群變現,但是該如何變現,這也是很多人一直想了解的問題。業配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是要怎麼變現呢?首先不能守株待兔,若是只等著別人找,除非你很有名氣,不然網海茫茫,很容易就會被遺忘。

現在在Facebook裡有非常多的自媒體社團,這些不同的自媒體社團都有廠商跟部落客的媒合機會,所以我們可以搜尋自媒體合作邀約平臺或自媒體發案中心,只要你是網紅、部落客或YouTuber,都可以加入。

很多時候的業配是產品交換,而並未付費,透過FB社團發案平臺,可以幫我們進行初步的篩選和過濾,挑選自己想要的廠商獲得收入。


常見問題:要多少粉絲才能接業配?

你不一定要很多粉絲就可以接業配了,現在是一個微網紅興起的時代,不必有上萬或十幾萬粉絲就能接到業配。

在Facebook上的接案媒合平臺,會需要填寫一些資料表,只要把你部落格資料、帳號的名稱填寫進去之後,就可以透過這些平臺找到業配。

加入社團要填的資料,跟你在報業配要填的資料是不一樣的。在加入社團的時候,它通常會問你,你是部落客還是廠商?如果是部落客或是網紅,會需要再細緻詳述比較擅長的是哪一個平臺,是YouTube、Instagram、FB粉絲專頁,還是部落格?這些不同的平臺都有不同的價碼,最低的基本價就是
一篇1000元。

如果是廠商想要找部落客,或是想要找網紅幫忙做宣傳,也可以透過Facebook的社團發案平臺輸入產品相關資料,直接留一個Google表單,請網紅們填寫資料。這樣可以快速的協助廠商自行架構部落客和網紅的名單,找到對產品有興趣以及適合的網紅。

一般來說,廠商們比較常見的做法,會要求部落格的日流量約在5000左右,有符合相關條件的部落客,就可以透過FB社團的接案平臺報名。

雙方透過接案平臺彼此媒合,許多的餐廳業者也會透過上述的平臺尋找網紅進行業配,網紅們可以與適合的人約餐廳的吃飯時間,提供照片素材,讓餐廳業者的內容有更多機會被曝光。

商業代言洽談技巧

合作的費用、稿酬到底怎麼算,這真的還滿重要的,我的做法是會先要求以下的資訊:

1.廠商產品資訊。
2.過去合作對象發過的類似內容。
3.發文檔期。
4.審稿時間。
5.審核次數。

上述的五大重點裡,最容易忽略的是「審核次數」。

如果沒有設這個上限的話,這個合作可能會在後續的調整中寫到瘋掉,不斷的寫一次改一次,一來一回就浪費了雙方不少時間。所以我這個過來人的建議是,一定要設定網紅、部落客們能接受的審稿次數,目的是讓廠商知道,不能無限制修改,如果超過修改次數,需要另外報價。

發文規格也很重要,需要多少篇、一篇需要多少文字、幾張照片,以及會在哪個平臺曝光這則發文、需不需要拍攝小影片,小影片的秒數大概多長……?雖然這些資訊有些瑣碎,但是一定要在事先釐清。

部落客、網紅最好可以擁有不同的平臺,當同時擁有Instagram、Facebook和部落格這三個平臺時,平臺分別代表的面向不一樣,那麼就可以多重的報價,讓廠商挑選符合他們需要的平臺。

例如廠商現在需要你在部落格發文,他要求500字內文、10張照片,你也給出了一個價格,但如果要同樣的發在Instagram,就可以另外再報一個價格,多重的平臺可以幫助部落客和網紅收取不同的費用。

再來,網紅們需要有基本的稅務概念,報價是否含稅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個人所得稅會涵蓋在報價裡面,但公司開發票的5%營業稅會另外開,這些都是業配前需要和廠商釐清的細項內容。

當網紅的案子多了以後,還是需要評估廠商邀約是否適合。像是我有一位美妝部落客朋友,她經常會收到美妝的相關業配,有一次接到一個跟床相關的主題業配邀約,我也有收到邀約,對方在跟我們報價的時候,開給我們的價錢是三萬元一篇貼文,發在我們的Instagram、Facebook和部落格三個平臺。

我提供給他們的發文規格是部落格一篇1000字加10張照片,Instagram是300-500字加10張照片,而Facebook是分享部落格的連結。

在廠商內部討論後,我確定沒有接到這個合作,但我美妝部落客的朋友,因為形象比較符合他們的需求,所以接到了這個床的業配合作,他們談的也是三個平臺的組合,加上提供給他們投放廣告,報價是落在3到5萬元。

每一個部落客或網紅,都會有自己適合的主題,事後大約一個禮拜後,我又收到臺北市政府某單位的邀約,這個單位希望我推薦他們網站裡面的內容,主要是幫助社會新鮮人朋友找工作或者檢核履歷表,因為他們覺得我的形象很符合這個主題。

他們的合作內容是撰寫部落格文章三篇,跟床的業配不同的是,這次的合作內容是需要我去採訪一名即將畢業的女大生,詢問她是如何在實習的時候找到自己夢想工作,而這個合作邀約報價是5萬元左右。

所以在洽談合作時,大家還是要先釐清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網紅、不同的調性,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不同內容。

身為部落客、網紅一定要把握住一個原則,就是這個產品最好是自己有認同感的,而不是你自己可能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的。

除了你有認同的、你試用過的之外,你可以透過廠商過去合作的範例了解更多的資訊。因為你絕對不會是他第一個合作的對象,先去看過往的範例,有助於了解廠商想呈現的模式與樣貌,是不是網紅和部落客能接受的。


例如有些飯店業者,會希望網紅在游泳池拍泳裝戲水的照片,但網紅們不見得能接受泳裝的尺度,那就可以透過對方事先提供的照片和過去合作模式的內容先行了解,而不是拿了人家的錢才說,避免事後產生更多的問題。

還有一些比較高單價的產品,例如精品包、電腦……等,這個需要看個別廠商的作業流程和模式,有些廠商會把商品送給你,但有些廠商會需要你試用以後歸還,這些都是在提供正式報價之前所需要做的評估。




員,廣告是增加新貼文的模式,而不是從原本已經發布的貼文
增加曝光率。

一般來說,Instagram的經營者通常是發好了貼文後,再
用手機直接針對貼文買贊助,因此按讚數是針對該則貼文直接
疊加上去的。可是如果透過電腦買廣告,Instagram的系統預
設值是直接另開新貼文,貼文的讚不會疊加到原本貼文,而是
從零開始累積。

這會讓信賴度和廣告鋪排的時間有很大的差別。觀眾有時
候是盲從的,他們若是看到原本的貼文有很多的讚,新增按讚
的機率可能會比較高;但若是從電腦買廣告,系統自動設置從
新的貼文從零開始,廣告的預熱時間就勢必要拉長一點。


圖說:加強推廣新建立的廣告貼文




常見問題:廣告管理員要從哪裡進入呢?

從Facebook進入的時候,捷徑的位置通常會在
Facebook畫面的左邊「探索」下方,就能找到「廣告管理員」
的連結。對於沒有買過廣告的讀者,貼文右側也會有個贊助刊
登廣告,或者是加強推廣貼文的位置。廣告管理員會呈現一個
綜合畫面,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行銷活動、出價策略、預算還有
成本,這些東西你先自己慢慢去摸索。


圖說:Facebook廣告管理員入口示意圖




建立Facebook廣告該了解的一些術語

建立廣告:按了「建立」後,畫面會出現有流量、有互動,
會有發送訊息、開發潛在客戶……等不同的主題,那麼到底要
怎麼選擇呢?


流量和互動,差別在哪裡?

「流量」是鎖定的一群喜歡的人,所以如果有官網、
Google表單或者其他的頁面要廣告受眾填寫,那就可以選
擇流量。

「互動」是喜歡留在
Facebook裡面的受眾,
所以說受眾會傾向按讚、
留言、分享,只屬於互動
類型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