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評鑑力是創造績效的魔法師
英國作家 J. K.羅琳的小說《哈利波特》暢銷全球,總銷量超過5億本,該系列叢書被翻譯成七十種以上的語言在世界各國閃亮出版,到目前為止,是史上最賣座的書籍之一,同名改編的電影票房收入也火爆長紅,氣勢與聲量歷久不衰。這部小說是描述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種種玄妙遭遇,因為書中的人物奇幻新穎、角色高深莫測、故事跌宕起伏、情節曲折迴繞,十分引人入勝,可以說完全主宰了讀者的心理,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難道是作者羅琳也會魔法,因此讓廣大的受眾這般無法自拔地癡迷、狂熱? 呵呵…突然茅塞頓開!這部曠世傑作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名著,原因即在於鑲入了魔法師、咒語、魔杖這幾個特殊元素。你可以試著想像一下,如果抽離了這些耍弄法術的人物、神祕的暗語、溝通的介質和超自然的力量,這鉅著還會有這麼高的靈巧性、趣味性和魅惑性嗎?別忘了,主角哈利波特就是不折不扣的魔法師!
魔法師,在歐洲的中世紀民間傳說、幻想文學和現代的數位遊戲中經常被提到,意指能夠成熟操弄、運作法術的人。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真正的「魔法師」並無從得知,但引申它的意思擴及到各類領域,以表示某個人、團隊或組織的理念、知識、技巧、技術等專業能力和程度優異的用法,卻會不經意地出現在你眼前,就像徐志摩《偶然》裡的詩句:「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可能大多時候,你的心湖不會泛起漣漪,因為還沒有迫切、特殊的念想或渴望,一旦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挑動神經熱轉引擎,開始搜尋能夠幫助你的人。那些被稱作品牌、創意、廣告、職場、溝通、聲音、校園、教學、記憶、城市、空間、居家、時間、健康、心靈、幸福、快樂、料理、股票…魔法師的專家,遍佈於工作、學習和生活各場域,隨時等著你或企業/組織去探訪、挖掘與領悟他們的絕活。不過,魔法師不盡然指的是人,有時候指的是物,譬如:「陽光」是生命的魔法師,甚至有時候指的是概念,一如本書的主題「評鑑力」,是創造績效的魔法師。至於「評鑑力」如何幫助企業或組織創造績效,我將從現在開始,為你傾心細說分明。
解析評鑑力
許多女明星、藝人、貴婦、名媛會很在意穿著打扮,總是希望現身的時候,能夠亮眼獨特,吸引到眾人的目光,博得各方的讚賞。基於這樣的心理,如果該場合有其他地位、形象、聲望、氣場相近或更高的人,剛好也「撞衫」穿上同款式、同顏色的服裝,那麼她們心中的「OS」和「小劇場」應該會火速上演,至於能不能維持住表面的風度與和諧,就要看各人的修為及涵養了!我在思考本書主題的時候,也曾留意是否會有「撞衫現象」,於是透過國家圖書館「台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各大搜尋引擎和網路書店查找,得到的結果,與關鍵字「評鑑力」相關的,只有零零星星散見於不同領域的資訊,而且都只是簡簡單單提到這個詞語,並沒有多加著墨,更別說是專書著作了 !不過話說回來,知識、經驗與智慧就像是隱形的翅膀,可以自由翱翔不受羈絆,並且將飛越過的千山萬水、領略過的春風秋雨和欣賞過的花鳥蟲魚恣意地揮灑於大塊文章之中,所以,即使書名完全一樣,不同作者寫出的內容還是可能有蠻大的差異,我只是好奇自己是不是以此為主題最先寫作的人。
1992年9月《資優教育季刊》裡有一篇小論《發展評鑑力的方法》,是我查詢到唯一在名稱上把「評鑑力」當作主要議題的文章,但作者的論點是站在「評鑑者」的立場來著眼,與本書站在「被評鑑者」的立場來剖析剛好是相對的角度,而這兩種取向,在各領域、各層面都有人運用,並非是某一方獨領風騷。既然「江山」如此多嬌,那麼引來塵世「英雄」競折腰,也就不足為奇了!忽然閃過唐伯虎《桃花庵歌》裡的詞句:「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你若譏諷我自比「英雄」是太過癲狂不知斤兩,我將開懷暢笑欣然以對,別無其他心思。人生不就是如此,抱著「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心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的練達胸懷面對凡俗,會比較有幹勁!這麼一來,自為封號的「英雄」就會有用武的意念。至於我在「評鑑力」的武學造詣究竟如何?能否淋漓盡致地施展招式、顯現功力?請泡杯茶慢慢看下去。
評鑑力是無形的競爭力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雖然看不見,可是它們依然存在,譬如豪華跑車是可靈活移動的金屬體,能讓它疾速奔馳的是看不見的馬力和扭力;摩天大樓是雄偉矗立、剛硬堅固的建築物,能讓它承受恐怖地震劇烈搖晃的是看不見的耐震力;電子競技是新興的超級熱門體育遊戲,能讓眾多玩家趨之若鶩、突破極限的是看不見的戰鬥力…,很顯然地,這些存在都是力量(power or force),而且都是可以「數值化」的力量。「評鑑力」也是可以用數字來表示高低、優劣、強弱的結果,但它與前者並不相同,是一種競爭特質的無形能力(competence),這種能力是相對性的指標,必須通過相互比較才能顯現出程度、層次、狀態或影響的差異,在殘酷的社會中,它無所不在。舉例來說:洛桑管理學院(IMD)每年五到六月間會公布「世界競爭力年報」,針對六十多個國家、二百餘項統計及調查指標進行世界各國競爭力評比排名;另外,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十月間也會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針對約一百四十個國家、一百餘項統計及調查指標進行全球競爭力評比排名, 以反映各國的經濟實力與繁榮程度,這些是國家層級的競爭力評比,誰的綜合得分較優,誰的「評鑑力」就較強。除此之外,在企業層級有各類產品、服務或績效能力的評比,而在個人層級,有職場就業、存續、升遷能力的較量和競爭,都是顯明易見的「評鑑力」形式。
「評鑑力」在表面上看來,是一種無形的競爭力,但深入地觀察及探究,它其實是企業或組織在「價值創造」與「價值提供」上的競爭,能夠有效滿足(甚至超越)顧客的需求,才具備了為他們創造/提供價值的能力,因為如此,才會有競爭力,也同時有了「評鑑力」。1997年2月,亞洲暨太平洋區域各國家聯合成立一個國際性的機構「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 APG)」,致力於防制洗錢犯罪、反資助恐怖主義和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融資,而台灣是創始成員之一。APG會員國每十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相互評鑑,評比各項主要事務的技術與執行能力,以及確定彼此是否遵從全球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標準,且在這十年間,各國仍須提出書面報告,否則隨時會被降級。2001 年時,台灣因為有金融情報中心與亞洲第一部洗錢防制專法,被評為「相當先進的組成和立法」,成績名列前茅,但隨著國際防制洗錢修法越來越進步,而台灣卻原地踏步,以致等級每況愈下,像坐溜滑梯一路往下掉,為了扭轉劣勢,政府成立洗錢防制辦公室、大修「洗錢防制法」、訂定「資恐防制法」,並且舉辦數十場的模擬評鑑,以及上千場的宣導與訓練;而在企業端,也體認到同舟共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積極地改善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強化業務經營環境、辦理洗錢防制講座、鼓勵員工考取相關證照,以提高整體的「評鑑力」,因此最後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從這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表象目標在於追求強效的「評鑑力」,實質上卻是為顧客創造和提供價值:政府的勵精圖治讓它的顧客(企業和國民)享有更健全的法規保障、監管制度與國際聲譽;企業的變革進取也讓它的顧客(政府、企業和民眾)享有更透明的金融環境與更安全的金流系統,無論對誰來說,它的競爭力都是跟著水漲船高了!
英國作家 J. K.羅琳的小說《哈利波特》暢銷全球,總銷量超過5億本,該系列叢書被翻譯成七十種以上的語言在世界各國閃亮出版,到目前為止,是史上最賣座的書籍之一,同名改編的電影票房收入也火爆長紅,氣勢與聲量歷久不衰。這部小說是描述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種種玄妙遭遇,因為書中的人物奇幻新穎、角色高深莫測、故事跌宕起伏、情節曲折迴繞,十分引人入勝,可以說完全主宰了讀者的心理,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難道是作者羅琳也會魔法,因此讓廣大的受眾這般無法自拔地癡迷、狂熱? 呵呵…突然茅塞頓開!這部曠世傑作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名著,原因即在於鑲入了魔法師、咒語、魔杖這幾個特殊元素。你可以試著想像一下,如果抽離了這些耍弄法術的人物、神祕的暗語、溝通的介質和超自然的力量,這鉅著還會有這麼高的靈巧性、趣味性和魅惑性嗎?別忘了,主角哈利波特就是不折不扣的魔法師!
魔法師,在歐洲的中世紀民間傳說、幻想文學和現代的數位遊戲中經常被提到,意指能夠成熟操弄、運作法術的人。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真正的「魔法師」並無從得知,但引申它的意思擴及到各類領域,以表示某個人、團隊或組織的理念、知識、技巧、技術等專業能力和程度優異的用法,卻會不經意地出現在你眼前,就像徐志摩《偶然》裡的詩句:「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可能大多時候,你的心湖不會泛起漣漪,因為還沒有迫切、特殊的念想或渴望,一旦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挑動神經熱轉引擎,開始搜尋能夠幫助你的人。那些被稱作品牌、創意、廣告、職場、溝通、聲音、校園、教學、記憶、城市、空間、居家、時間、健康、心靈、幸福、快樂、料理、股票…魔法師的專家,遍佈於工作、學習和生活各場域,隨時等著你或企業/組織去探訪、挖掘與領悟他們的絕活。不過,魔法師不盡然指的是人,有時候指的是物,譬如:「陽光」是生命的魔法師,甚至有時候指的是概念,一如本書的主題「評鑑力」,是創造績效的魔法師。至於「評鑑力」如何幫助企業或組織創造績效,我將從現在開始,為你傾心細說分明。
解析評鑑力
許多女明星、藝人、貴婦、名媛會很在意穿著打扮,總是希望現身的時候,能夠亮眼獨特,吸引到眾人的目光,博得各方的讚賞。基於這樣的心理,如果該場合有其他地位、形象、聲望、氣場相近或更高的人,剛好也「撞衫」穿上同款式、同顏色的服裝,那麼她們心中的「OS」和「小劇場」應該會火速上演,至於能不能維持住表面的風度與和諧,就要看各人的修為及涵養了!我在思考本書主題的時候,也曾留意是否會有「撞衫現象」,於是透過國家圖書館「台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各大搜尋引擎和網路書店查找,得到的結果,與關鍵字「評鑑力」相關的,只有零零星星散見於不同領域的資訊,而且都只是簡簡單單提到這個詞語,並沒有多加著墨,更別說是專書著作了 !不過話說回來,知識、經驗與智慧就像是隱形的翅膀,可以自由翱翔不受羈絆,並且將飛越過的千山萬水、領略過的春風秋雨和欣賞過的花鳥蟲魚恣意地揮灑於大塊文章之中,所以,即使書名完全一樣,不同作者寫出的內容還是可能有蠻大的差異,我只是好奇自己是不是以此為主題最先寫作的人。
1992年9月《資優教育季刊》裡有一篇小論《發展評鑑力的方法》,是我查詢到唯一在名稱上把「評鑑力」當作主要議題的文章,但作者的論點是站在「評鑑者」的立場來著眼,與本書站在「被評鑑者」的立場來剖析剛好是相對的角度,而這兩種取向,在各領域、各層面都有人運用,並非是某一方獨領風騷。既然「江山」如此多嬌,那麼引來塵世「英雄」競折腰,也就不足為奇了!忽然閃過唐伯虎《桃花庵歌》裡的詞句:「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你若譏諷我自比「英雄」是太過癲狂不知斤兩,我將開懷暢笑欣然以對,別無其他心思。人生不就是如此,抱著「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心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的練達胸懷面對凡俗,會比較有幹勁!這麼一來,自為封號的「英雄」就會有用武的意念。至於我在「評鑑力」的武學造詣究竟如何?能否淋漓盡致地施展招式、顯現功力?請泡杯茶慢慢看下去。
評鑑力是無形的競爭力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雖然看不見,可是它們依然存在,譬如豪華跑車是可靈活移動的金屬體,能讓它疾速奔馳的是看不見的馬力和扭力;摩天大樓是雄偉矗立、剛硬堅固的建築物,能讓它承受恐怖地震劇烈搖晃的是看不見的耐震力;電子競技是新興的超級熱門體育遊戲,能讓眾多玩家趨之若鶩、突破極限的是看不見的戰鬥力…,很顯然地,這些存在都是力量(power or force),而且都是可以「數值化」的力量。「評鑑力」也是可以用數字來表示高低、優劣、強弱的結果,但它與前者並不相同,是一種競爭特質的無形能力(competence),這種能力是相對性的指標,必須通過相互比較才能顯現出程度、層次、狀態或影響的差異,在殘酷的社會中,它無所不在。舉例來說:洛桑管理學院(IMD)每年五到六月間會公布「世界競爭力年報」,針對六十多個國家、二百餘項統計及調查指標進行世界各國競爭力評比排名;另外,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十月間也會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針對約一百四十個國家、一百餘項統計及調查指標進行全球競爭力評比排名, 以反映各國的經濟實力與繁榮程度,這些是國家層級的競爭力評比,誰的綜合得分較優,誰的「評鑑力」就較強。除此之外,在企業層級有各類產品、服務或績效能力的評比,而在個人層級,有職場就業、存續、升遷能力的較量和競爭,都是顯明易見的「評鑑力」形式。
「評鑑力」在表面上看來,是一種無形的競爭力,但深入地觀察及探究,它其實是企業或組織在「價值創造」與「價值提供」上的競爭,能夠有效滿足(甚至超越)顧客的需求,才具備了為他們創造/提供價值的能力,因為如此,才會有競爭力,也同時有了「評鑑力」。1997年2月,亞洲暨太平洋區域各國家聯合成立一個國際性的機構「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 APG)」,致力於防制洗錢犯罪、反資助恐怖主義和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融資,而台灣是創始成員之一。APG會員國每十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相互評鑑,評比各項主要事務的技術與執行能力,以及確定彼此是否遵從全球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標準,且在這十年間,各國仍須提出書面報告,否則隨時會被降級。2001 年時,台灣因為有金融情報中心與亞洲第一部洗錢防制專法,被評為「相當先進的組成和立法」,成績名列前茅,但隨著國際防制洗錢修法越來越進步,而台灣卻原地踏步,以致等級每況愈下,像坐溜滑梯一路往下掉,為了扭轉劣勢,政府成立洗錢防制辦公室、大修「洗錢防制法」、訂定「資恐防制法」,並且舉辦數十場的模擬評鑑,以及上千場的宣導與訓練;而在企業端,也體認到同舟共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積極地改善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強化業務經營環境、辦理洗錢防制講座、鼓勵員工考取相關證照,以提高整體的「評鑑力」,因此最後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從這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表象目標在於追求強效的「評鑑力」,實質上卻是為顧客創造和提供價值:政府的勵精圖治讓它的顧客(企業和國民)享有更健全的法規保障、監管制度與國際聲譽;企業的變革進取也讓它的顧客(政府、企業和民眾)享有更透明的金融環境與更安全的金流系統,無論對誰來說,它的競爭力都是跟著水漲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