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想超越別人?首先要學會活用Excel
 
▓9. 想用分析找出解決方案,必須具備3種能力
在進入公司或組織後,你身邊充滿各種數據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問題點,並摸索解決方案,不只是管理階層或資深員工的工作。
現在,人人都可以輕鬆用Excel或數位資料分析工具,即便是新人也被要求善用數據資料,使工作順利進行。
    想在工作上活用商業資料,必須具備以下3種能力:
    第1種能力:準備資料。
    第2種能力:加工資料。
    第3種能力:分析資料。
 
    只要具備這3種能力,就可以進行商業數據分析。
準備資料是指,準備分析銷售趨勢或獲利率等時需要的資料。加工資料是指將資料加工成視覺化形式。分析資料則是指分析製作的表格,導出結論,並依此做出決策。
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資料分析師或資料科學家,必須具備統計、IT、業務洞察力和現場力,門檻更高,但這些都是努力便能學會的技巧。
 
 
▓10. 從提見解、訂假設到做驗證,多操作流程才能熟練
    上一節說明商業數據分析必備的3種能力,本節將說明商業數據分析的流程。
    商業數據分析最主要的目的,是充分運用統計知識、IT技術、業務洞察力,以及現場經驗,發現任何有助於公司成長或組織發展的見解。這一點請各位牢記在心。
此外,根據資料分析獲得的見解擬定假設,也很重要。若只停留在發現見解的階段,等於什麼都沒做。最後,還要在現場驗證假設。
這一連串流程的第一步,是用Excel進行商業數據分析,請各位學會使用這項工具。而且,多練習就會越來越上手。只要資料加工和分析的方向正確,分析次數越多,越能掌握其中的要領,熟能生巧。
 
 
▓11. 如何提升分析效率?先確認目標再動手
若要根據資料分析獲得的見解擬定假設,在進入分析作業前,必須先確認一件重要的事。這件事與前文提到的工作流程有關,就是要弄清楚「為什麼要進行商業數據分析」。
即便是因為主管的命令,也要養成習慣,向主管請教做這件事的目的。
舉例來說,分析銷售相關資料,可能是為了檢視銷售金額變化、獲利率或銷售量等,要準備的資料、要製作的Excel資料或圖表等,都將隨著目的而有差異。
我們會浪費時間,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目的不明確所致。所以只要弄清楚分析目的,效率自然提升。
 
 
▓12. 五花八門的資料得驗證是否合邏輯,再擬訂分析腳本
確認分析目的後,蒐集需要的資料。等蒐集到一定程度,必須設計「將哪些資料或計算結果視覺化」,或是「什麼才是適當的產出」等。倘若資料不足,則思考要使用哪種推論方法。這便是所謂的「擬定分析腳本」。
蒐集資料時,必須逐一驗證資料型態、取得時間、取得方法、數值等。換句話說,就是驗證這些資訊是否適合分析。
在執行這個流程時,要特別留意,有些資料不能用相同的標準來比較。進行商業資料分析的內容,必須禁得起邏輯驗證。
 
 
 
第5章 實戰演練:用Excel分析導出結論、做出決策
 
▓3. 決定目的:分析產品和銷售地區,提出今後的對策
2016年12月26日,在電腦周邊設備製造商上班的你,手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們部門3項產品今年度的銷售狀況。
然後,你收到主管的來信,要求你根據產品和銷售地區進行分析,並針對「要達成年度銷售目標,接下來3個月(1至3月)該怎麼做」提出報告。
 
◎紙條內容
‧A產品
4月1200、5月1600、6月2100、7月1800、8月1200、
9月1300、10月2400、11月2200
‧B產品……
‧C產品……
 
你會怎麼做呢?
你要思考「分析腳本需要的資料是否齊全」、「需要什麼樣的分析結果」等等。那麼,我們一起分析看看。
 
 
▓4. 蒐集資料:針對需求結果,考量分析腳本與必要資料
首先,針對想獲得的分析結果,思考分析腳本和所需資料。請先列出重點。主管想知道,要達成年度銷售目標,2017年1至3月必須達到的產品別、地區別銷售金額。簡單來說,就是要知道在哪個地區、哪個產品得賣出幾個。
  ‧想獲得的分析結果。
‧每項產品必須達到的銷售金額。
‧每個地區必須達到的銷售金額。
 
◎一定要有的數據資料
1、2016年會計年度,4月到目前(12月)為止的產品別實銷金額。
2、2016年會計年度,4月到目前(12月)為止的地區別實銷金額。
3、2016年會計年度的銷售目標金額。
 
◎最好要有的數據資料
4、2013至2015年這3年內,每項產品和每個地區的實銷金額。
 
紙條上已經有1的資料,但似乎不太精確,要先確認一下。2、3還沒有資料,必須取得。4則是因為要參考1至3月的銷售趨勢,需要過去的資料,所以也必須蒐集。
 
 
▓5. 確認資料:驗證資料的正確性,處理成容易分析的型態
我們向幾個部門取得需要的數據資料,有些資料是Excel檔,有些則是CSV檔。經過個別確認後,將資料加工成容易分析的形式。在確認資料內容時,發現主管給的紙條有幾個錯誤。雖然這些錯誤不是很離譜,我們還是決定使用正確的資料。
最後,將每項產品和每個地區的銷售資料,彙整成Excel表(請見下圖)。至於單價,在製作產品主檔後,用VLOOKUP函數讀取。此外,合計值則用SUM函數來計算。
於是,現況如同右頁圖表所示。
這是4至12月的資料,顯示出9個月的狀況。下一節分析這份資料。
 
 
▓6. 分析現狀:思考比較前提,分析達成率和營收比重
在根據營收表分析現狀之前,要先思考比較的前提。
1年過了9個月,也就是已過了75%。因此,現在的營收達成率必須至少是75%。
事實上,許多公司常依照過去的銷售成績,來分析銷售趨勢,然後決定每個月的銷售目標金額。在此,我們單純只考慮1年已過了9個月的狀況。
此外,在這個時間點,檢視過去3年的銷售成績。確認達成銷售目標金額的年度,在12月底的達成率是多少。根據資料來看,達成銷售目標金額的年度是2013年、2014年,2015年則未達標。
‧2013年:達成率109%,至12月底的達成率是101%。
‧2014年:達成率113%,至12月底的達成率是81%。
‧2013年:達成率84%,至12月底的達成率是59%。
 
再看看每個地區的情況。
因為要看的是每個地區的達成率,所以不會與整體達成率相同。即便東京與沖繩的達成率相同,對整體達成率的貢獻度也不同。
 
◎比較的前提
1. 檢視整體表現時,發現在達成銷售目標金額的年度,至12月底的達成率超過80%。
2. 本案例不特別針對每項產品,進行銷售分析。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在達成銷售目標金額的年度,至12月31日的達成率是75%以上,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事。
接著,看看每個地區的銷售比率。
只要有2013至2015年的營收表,就能製作出下圖。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東京的營收約佔整體營收的50%。因此,要達成整體銷售目標,東京可說是最重要的關鍵。
在此整理一下目前的狀況:
1. 至12月31日的營收達成率是67%。
2. 東京的營收達成率是66%。
 
由此看來,2016年度要達成銷售目標,應該頗有難度。若這樣順其自然,最後年度達成率會是多少?根據過去的銷售成績預估,並以折線圖來呈現銷售趨勢,會發現過去3年的3月業績都很好。所以,只要計算過去3年的1至3月營收佔全年營收的比率,就能做出2016年的預測。
1至3月的營收佔全年營收的18至32%,這其實是4至12月的營收達成率與100%之間的差額。2016年4至12月的達成率是67%,因此要達成銷售目標,1至3月必須銷售33%。
為求精確,應盡可能取得過去5年的1至3月平均營收達成率。比方說,假設過去5年的1至3月平均營收達成率是25%。
理論上會變成這樣:距離營收目標金額還差98,450,000日圓。如果什麼都不做,最後的結果將很接近這個數字,所以必須思考因應對策。只要金額夠明確,擬定對策將變得更容易。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