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卓越領導者智慧的觀念
人之所以成為統御萬物之靈長,說到底就是因為人有觀念、有思想。真正的領導者不在於事必躬親,而在於他必須為組織指出路來,在於他必須有正確的領導觀念。領導觀念影響和決定了領導活動的起點、方向和成就。領導活動應秉持的核心觀念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要把握對人性的認知。領導的歷史,就是人性認識和發展的歷史。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所有的領導理論都是以人性的假設作為邏輯起點和思想歸宿的。研究西方的「經濟人」、「社會人」和「複雜人」人性假設理論,概括建立在這些人性假設基礎上的領導模式,才能使我們認知西方的領導理論、領導方式和領導手段,從中汲取領導的智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也累積沉澱了豐富的「霸道」、「王道」和「雜道」的人性假設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模式,對此進行深入、系統的挖掘,並與西方的領導理論和模式進行比較研究,我們將會感悟到更多的領導智慧。
一、觀念的重要性
(一)觀念與領導觀念
觀念就是人蘊涵在經驗嘗試、理論知識中最一般的思想和看法。觀念是人類支配行為的主觀意識,它給予了人們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原則、方向和行為軌跡,它起著根本的指導和規範作用。人的行為都是受執行者的觀念支配的。觀念的核心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即思維的結構和由它決定的行為方式,決定了人最為基本的活動方向和樣式,因此,觀念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行為的結果。
領導觀念是指領導者對其領導活動過程中領導行為及後果的本質的認識和反映。領導觀念是領導者行為的指導,決定著領導的決策和後果。
領導者的任務就是帶領和引導組織及團隊成員前進。「帶領」和「引導」的著力點就在被領導者的觀念上。基本上,領導者的任務就是掌控和引領下屬心靈中的思想觀念。
領導者的觀念一旦成了部屬的潛意識,成為內斂於大腦的認知,就會使「帶領」和「引導」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和成就。因此,領導者必須具有創新的觀念,走在觀念的前線。如同人的胸懷決定人生的尺度,領導者的觀念決定領導事業的高度。領導者沒有與眾不同的觀念,就沒有與眾不同的思路和創造,也就沒有與眾不同的偉大事業。
領導觀念的核心就是領導的思維方式。思維及思維方式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及思維方式代表著人類智慧以及認識世界的一種活動和把握這種活動的能力。領導活動的成功就等於正確的觀念加上百折不撓的意志力。
【案例連結】
有一個討飯的人怕被狗咬,就隨身帶了一塊石頭,可是當天他遇到兩條狗同時來咬他,打跑了一條,另一條卻狠狠的咬了他一口。第二天出門時,他帶了兩塊石頭,誰知三條狗來咬他,打跑了兩條狗,第三條狗還是把他咬了。第三天外出討飯時,他就帶了三塊石頭,結果四條狗來咬他。就這樣每天增加一塊石頭,每天都被狗咬。後來經高人指點,這位討飯人把石頭丟掉,換成一根打狗棒,從此就不再被狗咬了。
石頭由一塊增加到兩塊,由兩塊增加到三塊,石頭還是石頭,沒有質的變化,只是量的增加,只要狗的數量超過石頭的數量,討飯人就避免不了被狗咬的行為結果。把石頭換成打狗棒,這就是質的變化,這就是觀念上的差異,它產生了以一對多的效能,使討飯人擺脫了被狗咬的厄運。
(二)領導觀念與領導思維和領導過程
領導觀念作為一種領導思維方式,是洞察天賦的精神力量,它能釋放人們內心的巨大潛能,變成實現目標的巨大力量。
領導思維是指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為實現領導目標而進行的理性思維活動。思維能力既是領導者的領導力,更是領導者的領導智慧。整個領導活動突出的表現在領導思維上。科學正確的思維方式有助於領導者正確認識世界,把握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時代的發展要求,有助於領導者提高判斷能力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思維在領導活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領導活動源於思維。領導活動說到底,就是用思考的力量來改造世界。沒有思維就沒有遠見和目標,沒有遠見和目標就沒有領導活動。改變思維定勢、打開思維空間也是以領導智慧提升領導能力的前提和條件。許多有創意的解決方法都來自於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說:「『領導人』這個詞本身的含義是起嚮導作用的能力,在為未來籌劃時能越過眼前看得更遠的能力。」
2.思維是領導活動中的決定性因素。成功的領導活動是以確定領導觀念和起跑線開始的。領導活動中的決定性因素,不在於領導者擁有多大的權力,也不在於領導者擁有多少追隨者,而在於他能否借助思維這種「神奇的力量」來確立領導觀念、領導宗旨、領導使命、領導目標的預設和定位,在於他能否將這些有意識的東西變成部屬的潛意識,進而變成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目標,達到預期效果。
3.思維能力是衡量領導者總體能力和水平的根本標誌。領導者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不是體現在「做」上,而是體現在「想」上。領導者,作為領導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的思維主體,必須有良好的思維品質。領導者沒有與眾不同的思維,就沒有與眾不同的思路和與眾不同的創造,因而也就沒有與眾不同的收穫。領導者不要總是滿足於為各種具體事務而忙碌,要做到超脫繁瑣事務,抽出時間坐下來、靜下心來思考「主意」,聰明的去工作。美國作家肯.布蘭查德的看法是:「很多人總想像著在辦公桌上貼一個標籤,寫道『不要總是坐在這裡,做點什麼』。我曾經收到的最好的建議是將這個標籤改寫為『不要光去做事情,坐下來想一想』。如果你不能讓出些時間去思考、制定策略、安排優先順序,你的工作就會變得更加辛苦,同時你將不能享受聰明的去工作所帶來的收益。」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出路才能有活路。法國作家雨果說:「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一個適時的主意,有時一個小時的思考,勝過幾年的蠻幹。」做大事的人寧可在尋找改變命運的觀念上費盡力量,也不在沒有觀念的指導下去胡幹、亂幹。思想不開竅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奧妙。深度的思維獲得的觀念能用頭走通那些用腳走不通的路。
【案例連結】
IBM公司最早是生產打孔機的,當時只是美國的一個中型企業。後來小華生接管了父親的公司,他曾經參觀過世界上的第一台電腦,雖然那台電腦又大又笨重,但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台伊始就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時代是洶湧澎湃的潮流,經營企業萬不可逆時代潮流。他決定轉產做商務電腦。這是一場豪賭,小華生押上了個人與公司的全部前途。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因為商務電腦正是發展所趨。IBM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被稱作「藍色巨人」。
小華生一生喜歡探險,企業成功後,他五十幾歲就決定退休,去圓他兒時的夢想——開遊艇去北極探險。但他的下一任埃克斯卻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躺在IBM原來的成功上,不能順應變化。當時家用電腦的萌芽已經出現,電腦小型化、家庭化是必然趨勢,但埃克斯卻固執的死守大型商務電腦領域,雖然IBM員工仍然苦幹,但是到後來家用電腦普及的時候,IBM幾乎要破產了。直到郭士納上任後,他知道在家用電腦及其軟體方面IBM已失去先機,無法與英特爾和微軟競爭,因此他就一步跳到了網路服務,敏銳的抓住了「資訊高速公路」的新趨勢,這種新的觀念和思路引領IBM重新強大起來。
人之所以成為統御萬物之靈長,說到底就是因為人有觀念、有思想。真正的領導者不在於事必躬親,而在於他必須為組織指出路來,在於他必須有正確的領導觀念。領導觀念影響和決定了領導活動的起點、方向和成就。領導活動應秉持的核心觀念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要把握對人性的認知。領導的歷史,就是人性認識和發展的歷史。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所有的領導理論都是以人性的假設作為邏輯起點和思想歸宿的。研究西方的「經濟人」、「社會人」和「複雜人」人性假設理論,概括建立在這些人性假設基礎上的領導模式,才能使我們認知西方的領導理論、領導方式和領導手段,從中汲取領導的智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也累積沉澱了豐富的「霸道」、「王道」和「雜道」的人性假設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模式,對此進行深入、系統的挖掘,並與西方的領導理論和模式進行比較研究,我們將會感悟到更多的領導智慧。
一、觀念的重要性
(一)觀念與領導觀念
觀念就是人蘊涵在經驗嘗試、理論知識中最一般的思想和看法。觀念是人類支配行為的主觀意識,它給予了人們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原則、方向和行為軌跡,它起著根本的指導和規範作用。人的行為都是受執行者的觀念支配的。觀念的核心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即思維的結構和由它決定的行為方式,決定了人最為基本的活動方向和樣式,因此,觀念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行為的結果。
領導觀念是指領導者對其領導活動過程中領導行為及後果的本質的認識和反映。領導觀念是領導者行為的指導,決定著領導的決策和後果。
領導者的任務就是帶領和引導組織及團隊成員前進。「帶領」和「引導」的著力點就在被領導者的觀念上。基本上,領導者的任務就是掌控和引領下屬心靈中的思想觀念。
領導者的觀念一旦成了部屬的潛意識,成為內斂於大腦的認知,就會使「帶領」和「引導」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和成就。因此,領導者必須具有創新的觀念,走在觀念的前線。如同人的胸懷決定人生的尺度,領導者的觀念決定領導事業的高度。領導者沒有與眾不同的觀念,就沒有與眾不同的思路和創造,也就沒有與眾不同的偉大事業。
領導觀念的核心就是領導的思維方式。思維及思維方式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及思維方式代表著人類智慧以及認識世界的一種活動和把握這種活動的能力。領導活動的成功就等於正確的觀念加上百折不撓的意志力。
【案例連結】
有一個討飯的人怕被狗咬,就隨身帶了一塊石頭,可是當天他遇到兩條狗同時來咬他,打跑了一條,另一條卻狠狠的咬了他一口。第二天出門時,他帶了兩塊石頭,誰知三條狗來咬他,打跑了兩條狗,第三條狗還是把他咬了。第三天外出討飯時,他就帶了三塊石頭,結果四條狗來咬他。就這樣每天增加一塊石頭,每天都被狗咬。後來經高人指點,這位討飯人把石頭丟掉,換成一根打狗棒,從此就不再被狗咬了。
石頭由一塊增加到兩塊,由兩塊增加到三塊,石頭還是石頭,沒有質的變化,只是量的增加,只要狗的數量超過石頭的數量,討飯人就避免不了被狗咬的行為結果。把石頭換成打狗棒,這就是質的變化,這就是觀念上的差異,它產生了以一對多的效能,使討飯人擺脫了被狗咬的厄運。
(二)領導觀念與領導思維和領導過程
領導觀念作為一種領導思維方式,是洞察天賦的精神力量,它能釋放人們內心的巨大潛能,變成實現目標的巨大力量。
領導思維是指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為實現領導目標而進行的理性思維活動。思維能力既是領導者的領導力,更是領導者的領導智慧。整個領導活動突出的表現在領導思維上。科學正確的思維方式有助於領導者正確認識世界,把握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時代的發展要求,有助於領導者提高判斷能力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思維在領導活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領導活動源於思維。領導活動說到底,就是用思考的力量來改造世界。沒有思維就沒有遠見和目標,沒有遠見和目標就沒有領導活動。改變思維定勢、打開思維空間也是以領導智慧提升領導能力的前提和條件。許多有創意的解決方法都來自於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說:「『領導人』這個詞本身的含義是起嚮導作用的能力,在為未來籌劃時能越過眼前看得更遠的能力。」
2.思維是領導活動中的決定性因素。成功的領導活動是以確定領導觀念和起跑線開始的。領導活動中的決定性因素,不在於領導者擁有多大的權力,也不在於領導者擁有多少追隨者,而在於他能否借助思維這種「神奇的力量」來確立領導觀念、領導宗旨、領導使命、領導目標的預設和定位,在於他能否將這些有意識的東西變成部屬的潛意識,進而變成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目標,達到預期效果。
3.思維能力是衡量領導者總體能力和水平的根本標誌。領導者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不是體現在「做」上,而是體現在「想」上。領導者,作為領導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的思維主體,必須有良好的思維品質。領導者沒有與眾不同的思維,就沒有與眾不同的思路和與眾不同的創造,因而也就沒有與眾不同的收穫。領導者不要總是滿足於為各種具體事務而忙碌,要做到超脫繁瑣事務,抽出時間坐下來、靜下心來思考「主意」,聰明的去工作。美國作家肯.布蘭查德的看法是:「很多人總想像著在辦公桌上貼一個標籤,寫道『不要總是坐在這裡,做點什麼』。我曾經收到的最好的建議是將這個標籤改寫為『不要光去做事情,坐下來想一想』。如果你不能讓出些時間去思考、制定策略、安排優先順序,你的工作就會變得更加辛苦,同時你將不能享受聰明的去工作所帶來的收益。」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出路才能有活路。法國作家雨果說:「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一個適時的主意,有時一個小時的思考,勝過幾年的蠻幹。」做大事的人寧可在尋找改變命運的觀念上費盡力量,也不在沒有觀念的指導下去胡幹、亂幹。思想不開竅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奧妙。深度的思維獲得的觀念能用頭走通那些用腳走不通的路。
【案例連結】
IBM公司最早是生產打孔機的,當時只是美國的一個中型企業。後來小華生接管了父親的公司,他曾經參觀過世界上的第一台電腦,雖然那台電腦又大又笨重,但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台伊始就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時代是洶湧澎湃的潮流,經營企業萬不可逆時代潮流。他決定轉產做商務電腦。這是一場豪賭,小華生押上了個人與公司的全部前途。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因為商務電腦正是發展所趨。IBM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被稱作「藍色巨人」。
小華生一生喜歡探險,企業成功後,他五十幾歲就決定退休,去圓他兒時的夢想——開遊艇去北極探險。但他的下一任埃克斯卻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躺在IBM原來的成功上,不能順應變化。當時家用電腦的萌芽已經出現,電腦小型化、家庭化是必然趨勢,但埃克斯卻固執的死守大型商務電腦領域,雖然IBM員工仍然苦幹,但是到後來家用電腦普及的時候,IBM幾乎要破產了。直到郭士納上任後,他知道在家用電腦及其軟體方面IBM已失去先機,無法與英特爾和微軟競爭,因此他就一步跳到了網路服務,敏銳的抓住了「資訊高速公路」的新趨勢,這種新的觀念和思路引領IBM重新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