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執行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一個企業執行力如何,將決定企業的興衰。
阿里巴巴總裁馬雲與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曾探討過一個問題: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水準,與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準,哪一個更重要?結果兩人得出一致答案:三流的點子加一流的執行水準。再好的決策也必須得到嚴格執行和有條不紊地實施。一個好的執行人能夠彌補決策方案的不足,而一個再完美的決策方案,也會死在差勁的執行過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處於現今自由市場經濟中的現代企業,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也說過:「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執行力,那麼它就像海市蜃樓,永遠不可能有競爭力,更不可能實現企業的成功與輝煌。精準快速、強而有力地執行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必勝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每當我們撥打訂餐專線的時候,就能得到必勝客的服務。當我們打電話到必勝客的時候,必勝客的工作人員立刻用電腦將電話分類,30分鐘之內將披薩送到我們的家裡。必勝客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是和它注重執行力有關的。必勝客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員工在送披薩時忘記了帶佐料要扣薪水,顧客沒有及時收到披薩,員工要扣薪水。顧客進來時沒有跟顧客問好的員工要扣薪水,顧客走時沒有說再見的員工要扣薪水等等,很多新員工進去還沒有拿到薪水就已經被扣光了。可也正是必勝客的嚴格要求,使得必勝客能夠在速食業遙遙領先。
反之,執行不力、執行不精準、執行不到位,企業也會遭遇險境。例如聯想公司在1999年進行ERP改造時,業務部門不努力執行,使流程設計的改善根本無法深入。若長此下去,聯想必將癱瘓。最後不得不施以鐵腕手段,才消滅企業內部試圖拖垮ERP以保全既得利益的陰暗心態。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執行,是個人成長的加速器,是組織效率的發動機,也是企業基業常青的動力泉源。
沒有精準執行,一切都是空談
近些年來,「執行」可能是企業和管理者們最常用的詞彙之一。無論是企業家、經理人,還是政府官員、社會組織,談到策略規劃和任務實施,都再三強調「執行」。企業家認為「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經理人覺得「執行力是影響工作效率的關鍵」,政府官員提出「執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執行」為何如此重要?什麼是「執行力」?究竟如何做才能實現高效的執行呢?
一天,老鼠大王召開了一個老鼠會議,商討如何對付貓。會議開了一上午,老鼠們個個踴躍發言,卻始終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這時,一隻號稱最聰明的老鼠站起來說:「據事實證明,貓的武功太高強,死打硬拚我們不是它的對手。對付它的唯一辦法就是防。」「怎麼防呀?」大家反問。「在貓的脖子上繫個鈴鐺。這樣,貓一走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我們就躲進洞裡,牠就沒有辦法捉到我們了!」「好辦法,好辦法,真是個聰明的主意!」老鼠們歡呼雀躍起來。老鼠大王聽了這個辦法,高興得什麼都忘了,當即宣布散會舉行大宴。
可是,第二天醒酒以後,老鼠大王又召開緊急會議,並宣布說:「幫貓繫鈴這個方案我批准了,現在開始落實。」「說做就做,真好!」群鼠們激動不已。老鼠大王接著說:「有誰願意接受這個任務,現在主動報名吧。」可是,等了很久,會場裡面仍沒有回聲。
於是,老鼠大王命令道:「如果沒有報名的,就點名了。小老鼠,你機靈,你去繫鈴。」老鼠大王指著一個小老鼠說。
小老鼠一聽,渾身抖作一團,戰戰兢兢地說:「回大王,我年輕,沒有經驗,最好找個經驗豐富的吧。」
「那麼,最有經驗的要數鼠爺爺了,您去吧。」緊接著,老鼠大王又對一個爺爺輩的老鼠命令。
「哎呀呀,我這老眼昏花,腿腳不靈的,怎能擔當得了如此重任呢?還是找個身強體壯的吧。」鼠爺爺結結巴巴,幾近哀求地說道。
於是,老鼠大王派出了那個出主意的最聰明的老鼠。可這隻老鼠老早開溜離開了會場,從此,再也沒有見到牠。
老鼠大王一直到死,也沒有實現幫貓繫鈴的夙願。
執行力就是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現代組織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執行力。無論多麼宏偉的藍圖、多麼正確的決策、多少嚴謹的計畫,如果沒有精準高效的執行,最終的結果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執行力就沒有成功,執行才是真道理。
畢竟,構想再偉大,也要有人將它實踐出來,這一切,靠的就是執行力。
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鬥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衡量執行力的標準,對個人而言,是按時有品質、有數量地精準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對企業而言,就是在預定的時間內實現企業的策略目標。
然而,僅有執行還不夠!因為執行有很多種:敷衍塞責是一種執行;半途而廢是一種執行;朝著錯誤的方向,用錯誤的方式做事,徒勞無功,只有付出,沒有回報是一種執行;達到目的,實現既定目標是一種執行;超越期望,得到的比計畫更多,也是一種執行。
什麼樣的執行才是最好的執行?當然是後兩種執行!這就是我們要追求和倡導的精準執行。只有精準執行,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準確的、徹底的執行!
打破執行不準的魔咒
如今執行不精準、執行不到位、執行力缺失、執行力不強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和我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有這樣一個例子。
在南方的某個城市,一個跨國公司的區域主管在一幢摩天大樓的60層舉行一年一度的行銷年會,在座的80多人中,美方高級主管有50多人,剩下的就是當地的高級雇員。在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的執行長忽然站起來,對大家說:「全體人員跟我一起跳下去!」這個時候,空氣一下子凝重了起來,只見那50多個人整齊劃一地站起身,眼睛緊盯著這個執行長。當地雇員們慌了起來,也匆忙站起來,驚恐地望著美方執行長,心想:「這老頭是不是瘋了!」
透過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執行一項措施的時候,往往是老闆在考慮員工怎麼想,員工在考慮老闆想得對不對,這樣就會使一項命令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主觀因素的誤導而出現偏差。
例如老闆按照公司規定安排一個員工生產塑膠花的任務,經理在安排人的時候會想哪個員工更適合做呢?哪個員工能做得好呢?員工也同樣會考慮上層的想法,他會想:「怎樣做才會被上層誇獎呢?」、「上層喜歡什麼顏色的花呢?」等等。
其實製作塑膠花本就是員工的職責,每個製造塑膠花的員工都應該完成任務,如果完不成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所以,管理者根本不用考慮哪個人做得好,只要員工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就可以了,而員工也不必去想管理者的喜好,因為這不是在幫管理者做塑膠花,而是幫買家做。
總之,把需要下屬去執行的任務更多地標準流程化,就會避免管理者和員工因為主觀思維不同而導致的失誤。每個職務已經設定了它該做的事情,管理者下達了命令,員工按照公司的規定執行就可以了,這樣就會減少很多麻煩,讓執行精準、快速起來,最終提升執行的效率。
嚴、實、快、準、狠、新地執行
何謂執行力?就是確保品質、確保數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的能力。
在職場中,成為一名優秀員工,不斷提升自我執行力是關鍵。個人執行力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兩個要素──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能力是基礎,態度是關鍵。所以,要想提升個人的執行力,就要加強化自身本職學能,導正工作態度,提升執行品質。
那麼,如何實現精準執行、高效快速地完成老闆交辦的任務呢?關鍵是要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實踐好「嚴、實、快、準、狠、新」六字要訣。
執行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一個企業執行力如何,將決定企業的興衰。
阿里巴巴總裁馬雲與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曾探討過一個問題: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水準,與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準,哪一個更重要?結果兩人得出一致答案:三流的點子加一流的執行水準。再好的決策也必須得到嚴格執行和有條不紊地實施。一個好的執行人能夠彌補決策方案的不足,而一個再完美的決策方案,也會死在差勁的執行過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處於現今自由市場經濟中的現代企業,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也說過:「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執行力,那麼它就像海市蜃樓,永遠不可能有競爭力,更不可能實現企業的成功與輝煌。精準快速、強而有力地執行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必勝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每當我們撥打訂餐專線的時候,就能得到必勝客的服務。當我們打電話到必勝客的時候,必勝客的工作人員立刻用電腦將電話分類,30分鐘之內將披薩送到我們的家裡。必勝客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是和它注重執行力有關的。必勝客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員工在送披薩時忘記了帶佐料要扣薪水,顧客沒有及時收到披薩,員工要扣薪水。顧客進來時沒有跟顧客問好的員工要扣薪水,顧客走時沒有說再見的員工要扣薪水等等,很多新員工進去還沒有拿到薪水就已經被扣光了。可也正是必勝客的嚴格要求,使得必勝客能夠在速食業遙遙領先。
反之,執行不力、執行不精準、執行不到位,企業也會遭遇險境。例如聯想公司在1999年進行ERP改造時,業務部門不努力執行,使流程設計的改善根本無法深入。若長此下去,聯想必將癱瘓。最後不得不施以鐵腕手段,才消滅企業內部試圖拖垮ERP以保全既得利益的陰暗心態。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執行,是個人成長的加速器,是組織效率的發動機,也是企業基業常青的動力泉源。
沒有精準執行,一切都是空談
近些年來,「執行」可能是企業和管理者們最常用的詞彙之一。無論是企業家、經理人,還是政府官員、社會組織,談到策略規劃和任務實施,都再三強調「執行」。企業家認為「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經理人覺得「執行力是影響工作效率的關鍵」,政府官員提出「執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執行」為何如此重要?什麼是「執行力」?究竟如何做才能實現高效的執行呢?
一天,老鼠大王召開了一個老鼠會議,商討如何對付貓。會議開了一上午,老鼠們個個踴躍發言,卻始終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這時,一隻號稱最聰明的老鼠站起來說:「據事實證明,貓的武功太高強,死打硬拚我們不是它的對手。對付它的唯一辦法就是防。」「怎麼防呀?」大家反問。「在貓的脖子上繫個鈴鐺。這樣,貓一走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我們就躲進洞裡,牠就沒有辦法捉到我們了!」「好辦法,好辦法,真是個聰明的主意!」老鼠們歡呼雀躍起來。老鼠大王聽了這個辦法,高興得什麼都忘了,當即宣布散會舉行大宴。
可是,第二天醒酒以後,老鼠大王又召開緊急會議,並宣布說:「幫貓繫鈴這個方案我批准了,現在開始落實。」「說做就做,真好!」群鼠們激動不已。老鼠大王接著說:「有誰願意接受這個任務,現在主動報名吧。」可是,等了很久,會場裡面仍沒有回聲。
於是,老鼠大王命令道:「如果沒有報名的,就點名了。小老鼠,你機靈,你去繫鈴。」老鼠大王指著一個小老鼠說。
小老鼠一聽,渾身抖作一團,戰戰兢兢地說:「回大王,我年輕,沒有經驗,最好找個經驗豐富的吧。」
「那麼,最有經驗的要數鼠爺爺了,您去吧。」緊接著,老鼠大王又對一個爺爺輩的老鼠命令。
「哎呀呀,我這老眼昏花,腿腳不靈的,怎能擔當得了如此重任呢?還是找個身強體壯的吧。」鼠爺爺結結巴巴,幾近哀求地說道。
於是,老鼠大王派出了那個出主意的最聰明的老鼠。可這隻老鼠老早開溜離開了會場,從此,再也沒有見到牠。
老鼠大王一直到死,也沒有實現幫貓繫鈴的夙願。
執行力就是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現代組織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執行力。無論多麼宏偉的藍圖、多麼正確的決策、多少嚴謹的計畫,如果沒有精準高效的執行,最終的結果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執行力就沒有成功,執行才是真道理。
畢竟,構想再偉大,也要有人將它實踐出來,這一切,靠的就是執行力。
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鬥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衡量執行力的標準,對個人而言,是按時有品質、有數量地精準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對企業而言,就是在預定的時間內實現企業的策略目標。
然而,僅有執行還不夠!因為執行有很多種:敷衍塞責是一種執行;半途而廢是一種執行;朝著錯誤的方向,用錯誤的方式做事,徒勞無功,只有付出,沒有回報是一種執行;達到目的,實現既定目標是一種執行;超越期望,得到的比計畫更多,也是一種執行。
什麼樣的執行才是最好的執行?當然是後兩種執行!這就是我們要追求和倡導的精準執行。只有精準執行,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準確的、徹底的執行!
打破執行不準的魔咒
如今執行不精準、執行不到位、執行力缺失、執行力不強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和我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有這樣一個例子。
在南方的某個城市,一個跨國公司的區域主管在一幢摩天大樓的60層舉行一年一度的行銷年會,在座的80多人中,美方高級主管有50多人,剩下的就是當地的高級雇員。在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的執行長忽然站起來,對大家說:「全體人員跟我一起跳下去!」這個時候,空氣一下子凝重了起來,只見那50多個人整齊劃一地站起身,眼睛緊盯著這個執行長。當地雇員們慌了起來,也匆忙站起來,驚恐地望著美方執行長,心想:「這老頭是不是瘋了!」
透過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執行一項措施的時候,往往是老闆在考慮員工怎麼想,員工在考慮老闆想得對不對,這樣就會使一項命令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主觀因素的誤導而出現偏差。
例如老闆按照公司規定安排一個員工生產塑膠花的任務,經理在安排人的時候會想哪個員工更適合做呢?哪個員工能做得好呢?員工也同樣會考慮上層的想法,他會想:「怎樣做才會被上層誇獎呢?」、「上層喜歡什麼顏色的花呢?」等等。
其實製作塑膠花本就是員工的職責,每個製造塑膠花的員工都應該完成任務,如果完不成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所以,管理者根本不用考慮哪個人做得好,只要員工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就可以了,而員工也不必去想管理者的喜好,因為這不是在幫管理者做塑膠花,而是幫買家做。
總之,把需要下屬去執行的任務更多地標準流程化,就會避免管理者和員工因為主觀思維不同而導致的失誤。每個職務已經設定了它該做的事情,管理者下達了命令,員工按照公司的規定執行就可以了,這樣就會減少很多麻煩,讓執行精準、快速起來,最終提升執行的效率。
嚴、實、快、準、狠、新地執行
何謂執行力?就是確保品質、確保數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的能力。
在職場中,成為一名優秀員工,不斷提升自我執行力是關鍵。個人執行力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兩個要素──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能力是基礎,態度是關鍵。所以,要想提升個人的執行力,就要加強化自身本職學能,導正工作態度,提升執行品質。
那麼,如何實現精準執行、高效快速地完成老闆交辦的任務呢?關鍵是要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實踐好「嚴、實、快、準、狠、新」六字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