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1】心想才能事成:致富的開始是一種心態
心想才能事成,這點千真萬確。當這種意念與特定的目的、毅力、獲得財富或其他物質目標的強烈欲望融為一體時,它的力量無比強大。
多年以前,愛德溫.巴恩斯發現,思考致富是一條不容置疑的真理。他的發現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源自他想成為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的事業夥伴的強烈欲望,然後逐漸得來。
巴恩斯的欲望有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堅定不移。他不想為愛迪生工作,而是想與他共事。如果仔細觀察他將欲望變成現實的過程,就更容易理解他的致富原則。
這種欲望或衝動第一次出現在他的腦海中時,他還不具備實現這個欲望的條件。擺在他面前的是兩大難題:首先,他不認識愛迪生;其次,他也沒有足夠的錢搭火車去紐澤西州的奧蘭治(Orange)。
這些困難足以讓很多人退卻,從而放棄這種奢望,但巴恩斯的欲望卻非同尋常。
之後,他來到愛迪生的實驗室,宣稱要與這位發明家共事。多年以後,談到與巴恩斯的第一次見面時,愛迪生說:
他站在我面前,和一個普通的流浪漢沒有什麼兩樣,但是他的臉上露出一種神情,讓人覺得他有一種追求目標的執著。從多年與人交往的經驗中我知道,如果一個人真正想得到一樣東西,願意用整個未來作為賭注,那麼他一定會得到。我給了他這個機會,因為我看出他已經下定決心,不達目的絕不放棄。事後證明果然如此。
他能在愛迪生的辦公室開始自己的事業,並不是靠一個年輕人的莽撞,因為那恰恰是他的弱勢。起了關鍵作用的,是他的意念。
第一次見面,巴恩斯並沒有立即成為愛迪生的事業夥伴。他只獲准在愛迪生的辦公室工作,而且薪水微薄。
幾個月過去了。從表面上看來,巴恩斯並沒有朝心中確立的遠大目標更進一步,但他的頭腦中正發生一個重大變化,他想成為愛迪生事業夥伴的欲望日益強烈。
心理學家說得對:「如果一個人真的想做一件事,那他一定會做到。」巴恩斯已經準備去做愛迪生的事業夥伴,而且他有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決心。
他沒有對自己說:「做這個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轉行當推銷員。」相反的,他對自己說:「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與愛迪生共事。我一定要實現這個願望,即使讓我用一生來追求,我也願意。」他說到做到。如果一個人確立了明確的目標,並且矢志不渝地去追求,就會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人生。
也許,年輕的巴恩斯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他那種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實現夢想的執著與毅力,註定會幫助他排除萬難,獲得夢寐以求的機會。
【摘文2】把欲望變黃金的六個步驟
把追求財富的欲望變成金錢的方法,包括以下六個明確、實際的步驟:
第一→在心中確定你想得到金錢的準確數目。只對自己說「我想要好多好多錢」還不夠,要說出一個確切的數字。(這種確定性有其心理學上的道理,我將在下一章對此加以討論。)
第二→確定自己能付出多大努力,去換取想要的財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第三→確定得到夢想中金錢數目的日期。
第四→制定一個實現夢想的明確計畫,然後立刻開始執行。
第五→列一份清晰、具體的清單,寫下你想得到的金額、得到這筆錢的最後期限、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累積這筆財富的明確計畫。
第六→每天把這份清單讀兩遍,睡覺前讀一遍,早晨起來讀一遍。讀的時候,要讓自己看到、感覺到並相信自己已經擁有那筆財富。
按照以上6個步驟行動非常重要,其中第六步尤其關鍵。你可能會抱怨自己「根本想像不出已經有了錢的感覺」,但如果你真的有得到錢的欲望,它是你揮之不去的夢想,那你就會真正相信自己能擁有那樣的財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感覺到自己想得到錢,讓你堅信自己一定會心想事成。
對於那些尚未入門的人,那些不了解人類內心活動原理的人,這些做法也許看似不切實際。不過,如果告訴那些不了解這6個步驟重要性的人,此方法來自安德魯.卡內基,或許會對他們有所幫助。因為卡內基本人出身貧賤,曾是鋼鐵廠的一名普通勞動者,但他正是利用這些原理,為自己創造了百萬美元以上的財富。
如果告訴他們,在此提出的6個步驟曾接受愛迪生的悉心檢驗,那他們便會更受啟發。
愛迪生認為,這六步不僅是累積財富的必經之路,同樣也適用於任何目標的實現。
這些步驟不需要付出「艱苦勞動」,不需要做出犧牲,也不會讓你顯得荒唐可笑、妄自尊大。但是成功地運用這六步,需要足夠的想像力,讓你明白金錢的積累不能靠偶然和運氣。一個人必須認識到,若要得到巨大財富,首先必須擁有夢想、希望、願望、欲望,以及計畫。
讀到這裡,你一定明白了,如果沒有對金錢的強烈欲望,並且真正相信自己能夠擁有財富,那你永遠不會得到它。
【摘文3】信心:不斷肯定的神奇磁力
信心是大腦中主要的催化劑。當信心和意念結合時,潛意識會立刻接收到它們結合的震波,並把它轉化為精神等價物,然後生成無窮的智慧。
在主要的積極情感中,信心、愛和性的力量最為強大。三者融合時,就能為意念賦予特殊的力量,使它立刻到達潛意識,並轉化為同等的精神力量。
有一種說法能讓我們更容易了解,當欲望轉化為物質或金錢對等物時,自我暗示所起的重要作用:信心是一種心理狀態,它產生於對潛意識的不斷肯定或反覆暗示;也就是說,自我暗示能產生或創造信心。
舉例來說,想一想你讀本書是出於什麼目的。當然,你的目的就是要獲得一種能力,從而將欲望產生的意念衝動化為物質或金錢。遵循「自我暗示」(第四章)和「潛意識」(第十二章)兩章中的指示去做,你的潛意識就會深信自己將獲得想要的一切。這麼一來,潛意識與信心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潛意識也會傳達給你一種信心,以及實現一切欲望所需的明確計畫。
信心是一種心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這種心態,因為信心就是透過應用這些原則而自發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不斷反覆並確定地對潛意識發號施令,是自發培養信心的唯一方法。
也許看過人犯罪的原因,你會更明白信心的意義。一位著名的犯罪學家曾說:「第一次接觸罪惡行為時,人們通常會感到憎惡。但若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不斷地接觸犯罪行為,人們就會習以為常、不以為然。若持續更長時間的話,人們最終會擁抱它,並被它左右。」
同理,如果不斷地將任何意念衝動傳達給潛意識,這些意念最終都將被接受,並透過潛意識產生回應,進而以最切實可行的步驟,化意念衝動為事實。
說到這裡,請再想想這句話,所有感性(被賦予感覺)的意念,如果與信心相結合,將立即轉化為與之相等的物質報酬或對等物。
意念中的情感或感覺,是賦予意念活力、生命和行動的重要因素。信心、愛和性如果與任何意念衝動相結合,都將比任何單一情感的作用更具威力。
其實不只是與信心相結合的意念衝動,凡是與積極情感或消極情感相結合的意念,都會影響我們的潛意識。
心想才能事成,這點千真萬確。當這種意念與特定的目的、毅力、獲得財富或其他物質目標的強烈欲望融為一體時,它的力量無比強大。
多年以前,愛德溫.巴恩斯發現,思考致富是一條不容置疑的真理。他的發現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源自他想成為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的事業夥伴的強烈欲望,然後逐漸得來。
巴恩斯的欲望有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堅定不移。他不想為愛迪生工作,而是想與他共事。如果仔細觀察他將欲望變成現實的過程,就更容易理解他的致富原則。
這種欲望或衝動第一次出現在他的腦海中時,他還不具備實現這個欲望的條件。擺在他面前的是兩大難題:首先,他不認識愛迪生;其次,他也沒有足夠的錢搭火車去紐澤西州的奧蘭治(Orange)。
這些困難足以讓很多人退卻,從而放棄這種奢望,但巴恩斯的欲望卻非同尋常。
之後,他來到愛迪生的實驗室,宣稱要與這位發明家共事。多年以後,談到與巴恩斯的第一次見面時,愛迪生說:
他站在我面前,和一個普通的流浪漢沒有什麼兩樣,但是他的臉上露出一種神情,讓人覺得他有一種追求目標的執著。從多年與人交往的經驗中我知道,如果一個人真正想得到一樣東西,願意用整個未來作為賭注,那麼他一定會得到。我給了他這個機會,因為我看出他已經下定決心,不達目的絕不放棄。事後證明果然如此。
他能在愛迪生的辦公室開始自己的事業,並不是靠一個年輕人的莽撞,因為那恰恰是他的弱勢。起了關鍵作用的,是他的意念。
第一次見面,巴恩斯並沒有立即成為愛迪生的事業夥伴。他只獲准在愛迪生的辦公室工作,而且薪水微薄。
幾個月過去了。從表面上看來,巴恩斯並沒有朝心中確立的遠大目標更進一步,但他的頭腦中正發生一個重大變化,他想成為愛迪生事業夥伴的欲望日益強烈。
心理學家說得對:「如果一個人真的想做一件事,那他一定會做到。」巴恩斯已經準備去做愛迪生的事業夥伴,而且他有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決心。
他沒有對自己說:「做這個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轉行當推銷員。」相反的,他對自己說:「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與愛迪生共事。我一定要實現這個願望,即使讓我用一生來追求,我也願意。」他說到做到。如果一個人確立了明確的目標,並且矢志不渝地去追求,就會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人生。
也許,年輕的巴恩斯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他那種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實現夢想的執著與毅力,註定會幫助他排除萬難,獲得夢寐以求的機會。
【摘文2】把欲望變黃金的六個步驟
把追求財富的欲望變成金錢的方法,包括以下六個明確、實際的步驟:
第一→在心中確定你想得到金錢的準確數目。只對自己說「我想要好多好多錢」還不夠,要說出一個確切的數字。(這種確定性有其心理學上的道理,我將在下一章對此加以討論。)
第二→確定自己能付出多大努力,去換取想要的財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第三→確定得到夢想中金錢數目的日期。
第四→制定一個實現夢想的明確計畫,然後立刻開始執行。
第五→列一份清晰、具體的清單,寫下你想得到的金額、得到這筆錢的最後期限、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累積這筆財富的明確計畫。
第六→每天把這份清單讀兩遍,睡覺前讀一遍,早晨起來讀一遍。讀的時候,要讓自己看到、感覺到並相信自己已經擁有那筆財富。
按照以上6個步驟行動非常重要,其中第六步尤其關鍵。你可能會抱怨自己「根本想像不出已經有了錢的感覺」,但如果你真的有得到錢的欲望,它是你揮之不去的夢想,那你就會真正相信自己能擁有那樣的財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感覺到自己想得到錢,讓你堅信自己一定會心想事成。
對於那些尚未入門的人,那些不了解人類內心活動原理的人,這些做法也許看似不切實際。不過,如果告訴那些不了解這6個步驟重要性的人,此方法來自安德魯.卡內基,或許會對他們有所幫助。因為卡內基本人出身貧賤,曾是鋼鐵廠的一名普通勞動者,但他正是利用這些原理,為自己創造了百萬美元以上的財富。
如果告訴他們,在此提出的6個步驟曾接受愛迪生的悉心檢驗,那他們便會更受啟發。
愛迪生認為,這六步不僅是累積財富的必經之路,同樣也適用於任何目標的實現。
這些步驟不需要付出「艱苦勞動」,不需要做出犧牲,也不會讓你顯得荒唐可笑、妄自尊大。但是成功地運用這六步,需要足夠的想像力,讓你明白金錢的積累不能靠偶然和運氣。一個人必須認識到,若要得到巨大財富,首先必須擁有夢想、希望、願望、欲望,以及計畫。
讀到這裡,你一定明白了,如果沒有對金錢的強烈欲望,並且真正相信自己能夠擁有財富,那你永遠不會得到它。
【摘文3】信心:不斷肯定的神奇磁力
信心是大腦中主要的催化劑。當信心和意念結合時,潛意識會立刻接收到它們結合的震波,並把它轉化為精神等價物,然後生成無窮的智慧。
在主要的積極情感中,信心、愛和性的力量最為強大。三者融合時,就能為意念賦予特殊的力量,使它立刻到達潛意識,並轉化為同等的精神力量。
有一種說法能讓我們更容易了解,當欲望轉化為物質或金錢對等物時,自我暗示所起的重要作用:信心是一種心理狀態,它產生於對潛意識的不斷肯定或反覆暗示;也就是說,自我暗示能產生或創造信心。
舉例來說,想一想你讀本書是出於什麼目的。當然,你的目的就是要獲得一種能力,從而將欲望產生的意念衝動化為物質或金錢。遵循「自我暗示」(第四章)和「潛意識」(第十二章)兩章中的指示去做,你的潛意識就會深信自己將獲得想要的一切。這麼一來,潛意識與信心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潛意識也會傳達給你一種信心,以及實現一切欲望所需的明確計畫。
信心是一種心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這種心態,因為信心就是透過應用這些原則而自發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不斷反覆並確定地對潛意識發號施令,是自發培養信心的唯一方法。
也許看過人犯罪的原因,你會更明白信心的意義。一位著名的犯罪學家曾說:「第一次接觸罪惡行為時,人們通常會感到憎惡。但若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不斷地接觸犯罪行為,人們就會習以為常、不以為然。若持續更長時間的話,人們最終會擁抱它,並被它左右。」
同理,如果不斷地將任何意念衝動傳達給潛意識,這些意念最終都將被接受,並透過潛意識產生回應,進而以最切實可行的步驟,化意念衝動為事實。
說到這裡,請再想想這句話,所有感性(被賦予感覺)的意念,如果與信心相結合,將立即轉化為與之相等的物質報酬或對等物。
意念中的情感或感覺,是賦予意念活力、生命和行動的重要因素。信心、愛和性如果與任何意念衝動相結合,都將比任何單一情感的作用更具威力。
其實不只是與信心相結合的意念衝動,凡是與積極情感或消極情感相結合的意念,都會影響我們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