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只有創業才能創造財富
創業vs領薪水
  親愛的朋友,為什麼有些人跟別人一樣的辛苦、一樣的努力,收入會大不相同?這是因為他們的選擇和定位不同。人生短暫,我們該如何選擇,如何定位?是領薪水,還是當老闆?是影響別人,還是被別人影響?是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是幫別人實現目標。這個問題,是生涯規劃的終極問題。它會困擾很多人幾年、十幾年,甚至一生。
  為什麼很多人很聰明,但是過了30歲仍碌碌無為?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用自己的聰明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老師、父母、朋友,他們可能會說:醫生不錯,律師也很有前途,會計師也很吃香等等。但他們不知道,他們所說的只不過是「產業」規劃而已。因為,在市場經濟裡,只有「二元結構」——兩種「職業」:做上班族和當老闆。
  溫州商人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寧願睡地板,也要做老闆」或者「寧願做生意一個月只賺1,000元,也不願打工一個月賺3,000元」。這種理念是很先進的,正是這樣的理念使得溫州人與眾不同,成為最富有的人群。
  「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很多人聽說過,但是轉眼即忘,寧願去當別人員工。很多綜合素養很高的大學生,要麼拿著一個月兩三萬元的薪資,要麼去考研究所,研究所畢業還得焦頭爛額地找工作。如果你認準了自己要創業做生意,堅持做下來比那些考上碩士、博士的人都有出息。
  我感到現實中年輕人的職業選擇大多是求穩定。可能很多朋友會說,剛出校門的學生,哪裡有資本和經驗去創業呀?最好的選擇就是去公司工作幾年,累積經驗和資金,然後幾年後有機會的話再自己創業。其實這樣的想法最終證明是錯誤的。一個大學生在工作幾年後,不但賺不到創業所需要的錢,更無法學到創業的經驗與技能。工作生涯學到的東西對創業基本上是沒有用的,因為兩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經驗體會也不同,只能這麼說,工作幾年後你唯一獲得提高的是工作的技術技能,而創業最不需要的就是技術技能了。更可怕的是,工作幾年後,年輕人普遍會喪失創業的熱情,喪失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越來越沉溺於公司之中難以自拔,後來創業的念頭只能永遠地留在心底,成為永久的遺憾。等到40多歲被老闆辭退的時候,才後悔20年前為什麼自己不出來創業呀!
  領薪水的人生與創業人生一定是不一樣的。時間久了,上班族的性格與創業者的性格會有越來越大的差別。我們捫心自問,工作時間長的朋友是不是覺得更加患得患失,害怕外面陌生的世界,害怕失業的危險,心靈變得越來越敏感和脆弱。心態不僅逐漸地疲憊和懶惰,整個人也沒有了銳氣和精神,只好安慰自己知足常樂,淡泊名利。但是生活變得越來越平庸,家庭的經濟負擔越來越沉重,房子和孩子教育日漸成為自己脖子上的經濟繩索,勒得越來越緊,喘不過氣來,只好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逐漸適應城市小螺絲釘的定位:自己本來就是庸人,庸人何必自擾之,發財是人家的事情,我沒那個命。最恐懼的第一件事情莫過於聽到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員的消息;最要緊的事情是和主管打好關係,堅持學習恭維逢迎拍馬屁。思想麻木了,只好隨波逐流,畢竟飯碗在主管或老闆的手心裡,他們想讓你滾蛋,你就得滾蛋。
  最恐懼的第二件事情,是看到自己年齡日漸增長,可是自己的工作技能卻沒有得到任何提高,雖然靠著資歷久薪資也越來越多,可是那些新進來的年輕大學生,生龍活虎地工作,卻只要那麼一點的薪資,就感覺不中用了,地位難保了。工作生涯的結果是越老越貶值,尤其到了40到50歲的年齡層,簡直是事業最悲慘的階段,時刻瀕臨深淵,動輒失業。有人說過去10年是藍領工人失業的高峰期,未來10到20年將是白領工人失業的高峰期。你曾經以為自己讀個大學就是菁英了?社會不斷進步,你的知識結構、體力、職業理念早就不如剛畢業的大學生了。老闆是現實的,一定率先在遇到危機時裁掉那些40到50歲年齡層的白領階層。所以說你現在有個穩定的工作,你覺得安全,其實等於在你身邊裝了顆定時炸彈,等到10多年後,它會爆炸,你那時失業的痛苦與代價恐怕要比現在殘忍100倍。
  其實表面上看創業面臨的現實風險比工作上班高很多,可是從長久看,上班帶來的風險更高。創業的風險是失去近幾年的預期上班收入,甚至破產後還得賠進去自己借的一部分錢,但是畢竟年輕,能夠屢敗屢戰,從失敗中汲取養分和經驗,經商水準與能力一次比一次高,逐漸融入經商人士的族群後,眼界和經驗日積月累,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只要真正地跨入了生意門,將來的事業基本上一片坦途。錢也越賺越多,財富累積越來越多,自身的價值也能得到最大的展現。
  相反,工作生涯持續下來,近幾年確實平安無事,可是你其實在不斷地貶值和縮水,而不是越來越厲害。工作的時間越長,你會越來越心虛,越來越膽怯,十幾年後,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炒魷魚,失業,你看看哪個風險大呢?理念決定了你如何選擇,選擇決定了你踏上哪一條路,走上哪一條路決定了你將來的人生過程和結果。
  選擇做生意和選擇工作,將來的區別真的太大了!如果你選擇工作生涯,可能你絕對幸運,將來可以做到年收入幾百萬元;如果你很不幸,做了低階上班族,也許每個月只有3到4萬元,豬肉漲價猜想你家吃不起豬肉,雞蛋漲價猜想你家要少吃雞蛋,即便這樣卑微的生活,心中還常存恐懼,害怕失業。如果你選擇了創業生涯,可能你絕對幸運,將來可以做富豪級人物,可以動輒捐助幾個希望小學,時不時地享受高爾夫球和私人遊艇;如果你經商能力不足,只能開個雜貨店,甚至在菜市場賣個豆腐、青菜什麼的,你也能賺個3到4萬元,和低階上班族過差不多的日子。但是你不怕失業,因為每天都有人來買豆腐、買青菜,這又是比上班族生活強的地方。
  選擇創業有五大收益,我們必須知道:
  (1)獨立
  自主創業的好處在於可以獲得獨立,不受別人控制,能夠自由發揮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才幹。
  (2)個人價值滿足感
  對於一些人來說,自主創業就是為了實現自我滿足感。選擇自主創業,就可以每天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比如,你喜歡攝影,你應該開自己的照相館,每當顧客對你的服務表示很滿意的時候,強烈的自我滿足感就會油然而生。
  (3)收入和利潤
  創業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利潤。收入減去所有支出就是利潤,利潤歸企業所有者擁有。自主創業者可以控制自己的收入。通常,如果你對企業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會獲得更多收入,這點與上班族不同。
  (4)工作安全感
  透過創辦企業,人們可以獲得其他就業方式所欠缺的工作安全感。自主創業的人不會失業,也不會在達到一定年齡時被強制退休。
  (5)社會地位
  從某種程度上說,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社會地位。自主創業的人透過成功經營和參加社會活動來吸引公眾的注意,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這使他們享受到其他人無法得到的快樂和自豪。
  所以,我們人生要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就要做影響別人的人,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闖蕩一番,即使失敗也問心無愧。
掌握財富分配的規律:四種賺錢方法
  親愛的朋友,經過上述分析,你也許已經熱血沸騰,真的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不一樣的人生,實現財富自由,但是我們要想創造財富,就要先看看財富歷史的變化,從而掌握賺錢的密碼。
  縱觀全世界財富發展的歷史,全球財富移動的脈動是不同的。《財星》(Fortune)雜誌調查發現,在西元1800年以前出生的百萬富翁中,有31.3%是靠土地致富,這是農業時代致富的象徵,而另外的21.9%是靠船運致富,依賴於自然資源。但是後來財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1800年到1850年出生的百萬富翁中,30.2%是靠採礦致富,另外的16%是靠鐵路致富,還有7.5%是靠石油致富。到了後來,這個情形又發生了變化,在1900年以後出生的富翁中,25%是靠電腦致富,16.7%是靠通訊致富,另外16.7%是靠金融致富,最後的16.7%是靠系統致富。財富創造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由靠土地、靠資源,再到靠工業、靠科技、靠金融,未來要想創造財富是靠系統。
  今天,我們的第一桶金從哪裡來?我們怎樣尋求一種成功的方法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