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螞蟻成功的原因
有些看似勤奮的「老鼠」為什麼不能成功,而那些看似很懶的螞蟻為什麼會更容易取得成功呢?這裡有3個充分的理由。因為他們善於補養,懂得正確思考,同時他們更具有一種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正是基於這3點理由,才使他們有別於那些看似勤奮的「老鼠」。
善於補養
補養即學習,善於學習是懶螞蟻成功的3個理由之一。
懶螞蟻善於透過閱讀、聆聽、冒險以及吸取新的經驗,來克服無知的障礙;避免無知滋生出自滿,損及自己的職業生涯。專業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技能組合以及刺激學習的能力配合。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他們學習的能力都是別具一格的,他們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他們的知識對於所服務的機構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寶庫。
正因為如此,你一定要像這些懶螞蟻一樣可得好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後頭。當你的工作進行順利的時候,要加倍地學習;當工作進行得不順利、或是他人的期待很高的時候,那就把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在瞬息萬變的現代世界裡頭,善於學習是讓我們能夠為自己開創一番天地的法寶。
美國年輕的ABC晚間新聞的主播彼得.詹寧斯當了3年主播之後,就下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他辭去了人人豔羨的主播職位,決定到新聞第一線去磨練記者的工作技能。彼得.詹寧斯雖然連大學都沒有畢業,但是卻以事業作為他的教育課堂。他在國內報導許多不同路線的新聞,並且成為美國電視網頭一個常駐中東的特派員,後來他搬到倫敦,成為歐洲地區的特派員。經過這些歷練之後,他才回到ABC主播臺的位置,成為美國廣受歡迎的年輕主播。
因此,不管你有多麼成功,你都得對專業生涯的成長不斷投注心力,如果不這麼做,工作表現自然無法有所突破,終將陷入日復一日重複的陷阱裡頭。
聰明的懶螞蟻善於從經驗裡頭學得教訓,因此遇到某些難題,如果行不通的話,不要一直用同一個方法猛鑽牛角尖,還指望總有一天會有成果出現。你必須從經驗中尋求精進自己的工作技能,否則就會被拋在後頭吃灰塵。
只要沒有定期充電,轉眼之間就會被時代淘汰,這種事發生的速度是很快的。智者固然能夠鼓勵你努力成長,但是最後還是要你自己刺激學習的意願,才能夠吸收到所需的專業知識。你所具備的知識越是豐富,你所具備的價值也就越高。
懂得正確思考
一切切實可行的行動皆源於正確的思考,這也是懶螞蟻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所有計畫、目標和成就,都是思考的產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東西。而那些「勤勞的螞蟻」往往不善於思考,他們在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取捨不定的問題;相反,那些善於正確的思考的「懶螞蟻」能夠使其發揮巨大的作用,他們可以決定一個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懶螞蟻善於思考,他們把思想當作一塊土地,經過認真且有計畫的耕耘,就可以把這塊土地開墾成產量豐富的良田,而不善於思考的人讓它荒蕪,任由它雜草叢生。
正確思考的變化往往蘊含於取捨之間,因為不這樣做,就那樣做,是由一個人的思考力決定的。不少人看似素養很高,但他們因為難以取捨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了更長遠的目標。善於思考者有時僅僅在於抓住了一兩次被別人忽視了的機遇,而機遇的獲取,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在人生道路上進行果敢的取捨。
少數善於思考的懶螞蟻一直都被當作人類的希望,因為他們在他們所做的事情上,都扮演著先鋒者的角色,充分施展了他們的優勢。他們創造工業和商業,不斷使科學和教育進步,並鼓舞發明創造。
大多數人的行為,例如在選擇宗教、參與政黨、甚至買車時,都不以他們對於目標的正確思考作為決定的依據,而是受到親戚、朋友的影響。但善於思考的懶螞蟻完全不同,除非他們對目標做過深入地分析,否則不會接受任何政黨、宗教或其他思想。他們會自由決定取捨,並且從取捨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由此看來,善於正確思考,這將是一個人能否達到目標的關鍵性要素,同時應記住:運用正確的思考,是你對他人應付出的一項道德義務。沒有正確的思考,是不會成就這些偉業的,如果你不學習正確的思考,是絕對成就不了傑出的事情的。
正確的思考以下列兩種推理方法作為基礎:
歸納法:這是從部分導向全部,從特定事例導向一般事例,以及從個人導向宇宙的推理過程,它是以經驗和實證作為基礎,並從基礎中得出結論。
演繹法:以一般性的邏輯假設為基礎,得出特定結論的推理過程。
這兩種推理方法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但兩者可以一起運用。例如:當你用石頭砸玻璃的時候,只要石頭本身的性質不變,則玻璃一定會被打破。反覆幾次用石頭砸玻璃之後,你可歸納出一個結論,亦即玻璃是易碎的,而石頭不會碎。
根據這個結論,你可以演繹推理,去了解其他不易破碎的東西也會打破玻璃,就像石頭會打破其他易碎的東西一樣。
但為了避免匯出錯誤的結論,你要求推理的正確性,就必須嚴格地要求自己要進行正確思考,進而審查你的推理結果,最終找出其中的錯誤。除了審查你自己的思考過程之外,你還可以運用這兩種推理方式,審查別人的思考結果是否正確。
除了正確的思考之外,一般人都會聽取許多意見,但這些意見多半都是沒有價值的。你只能接受那些以事實,或正確的假設為基礎所提出的意見。同樣的,你不可提供沒有事實或正確假設作為根據的意見。正確思考者在沒有考慮成熟之前,是不會提供任何意見的。雖然他們從別人那裡聽取事實、資料和建議,但是他們保留接受與否的權利。
如果你要接受他人的理論,就應該找尋他發表此一理論背後的動機。是否應接受狂熱者的言論你必須謹慎決定,因為這種人的情緒很容易失控。雖然有些人的動機是值得讚揚的,但值得讚揚的本身並不等於正確。
無論誰企圖左右你,你都必須充分發揮你的判斷力並小心謹慎,如果言論顯得不合理,或是與你的經驗不符時,便應該做進一步思考。
「勤勞的螞蟻」之所以平庸往往是因為他們不愛動腦筋,這種習慣制約了他們的發展。相反,那些成大事的懶螞蟻無一不具有善於思考的特點,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讓問題成為人生難題。
可以說,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構想和計畫都是出自於思考。一個不善於思考的人,會遇到許多舉棋不定的情況;相反,正確的思考者卻能運籌帷幄,做出正確的決定。
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業,思考你自己,向自己問問題,只有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事業的開創過程中,才會不斷前進,走向成功。
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
懶螞蟻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是指其具有獨特的眼光、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力,想前人所不敢想,為前人所不敢為,大膽創新,去尋找新的天空,開拓新的領域的超人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勤勞的螞蟻」往往缺乏這種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他們只會在漫無目標地尋找自己的出路,事實上,他們已經「迷路」了。
想要獨闢蹊徑不僅要有勇於吃螃蟹的勇氣,而且還需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不顧別人的阻撓與嘲諷,認準了路就要堅持走下去。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否具有「見別人之未見,行別人之未行」的創業精神,與其事業的成敗休戚相關。
法國著名美容品製造商伊夫.黎雪就是這樣一個人。
伊夫.黎雪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他原先對花卉抱有極大的興趣,經營著一家自己的花卉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位醫生那裡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祕方。他對這個祕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如果能把花卉的香味深入這種藥膏,使之成為芬芳撲鼻的香脂,應該會很受人們歡迎的。
於是,憑著濃厚的興趣和對於花卉的充分了解,伊夫.黎雪經過晝夜奮戰居然研製成了一個香味獨特的植物香脂。他興奮地帶上他的產品去挨家挨戶地推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幾百瓶試製品幾天工夫就賣得一乾二淨。由此,伊夫.黎雪想到了利用花卉和植物來製造化妝品。他認為,利用花卉原有的香味來製造化妝品,能給人清新的感覺,而且原材料來源廣泛,所能變換的香型種類也很繁多,前景一定很廣闊。
他開始去遊說美容品製造商實施他的計畫,但在當時,人們對於利用植物來製造化妝品是抱否定態度的。黎雪堅信自己的新穎想法一定能夠成功。於是,他向銀行貸款,建起了自己的工廠。
1960年,黎雪的第一批花卉美容霜研製成功,便開始小批量地投入生產。結果在市面上引起了轟動。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賣出了70萬瓶美容霜,這對於黎雪來說,無疑是個巨大鼓舞。
為了促進銷路,他還別出心裁地在廣告上附上郵購優惠單,他相信一定會引起許多人的注意。於是,他在雜誌上刊登了一則廣告,上面附載了郵購優惠單。那是一份發行量較大的雜誌,結果其中40%以上的郵購優惠單被寄了回來,伊夫.黎雪成功了。他這種獨特的郵購方式使他的美容品源源不斷地賣了出去。
1969年,黎雪擴建了他的工廠,並且在巴黎的奧斯曼大街上設了一個專賣店,開始大量地生產和銷售化妝品了。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分店已近千家,其產品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使用。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伊夫.黎雪能夠別出心裁,獨闢蹊徑,打破常規。他利用花卉來製造美容霜,而且還採取了一種懶惰的方法——就是當時聞所未聞的郵購方式,不僅使他節省了許多寶貴的時間,而且還使他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你要獨闢蹊徑去獲得成功、獲得機會,應該從伊夫.黎雪的成功經驗中吸取有益的啟示:
首先,要能在平常的事情上思考求變。能夠獨闢蹊徑的懶螞蟻,其思維富有創造性,善於從習以為常的事物中圖新求異,主動反常逆變,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其次,要不為現行的觀點、做法、生活方式所牽制。巴爾札克說:「第一個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聰明人,第二個再這樣比喻的話,就是庸才了,第三個人則是傻子了。」
再次,要留意他人,學習他人,但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自己在觀察事物、觀察別人成功經驗的同時,獨創出自己的見解。
在我們周圍,許多人在追求機會的道路上,雖窮盡心力,但終究得不到幸運女神的青睞,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獨闢蹊徑。
有些看似勤奮的「老鼠」為什麼不能成功,而那些看似很懶的螞蟻為什麼會更容易取得成功呢?這裡有3個充分的理由。因為他們善於補養,懂得正確思考,同時他們更具有一種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正是基於這3點理由,才使他們有別於那些看似勤奮的「老鼠」。
善於補養
補養即學習,善於學習是懶螞蟻成功的3個理由之一。
懶螞蟻善於透過閱讀、聆聽、冒險以及吸取新的經驗,來克服無知的障礙;避免無知滋生出自滿,損及自己的職業生涯。專業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技能組合以及刺激學習的能力配合。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他們學習的能力都是別具一格的,他們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他們的知識對於所服務的機構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寶庫。
正因為如此,你一定要像這些懶螞蟻一樣可得好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後頭。當你的工作進行順利的時候,要加倍地學習;當工作進行得不順利、或是他人的期待很高的時候,那就把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在瞬息萬變的現代世界裡頭,善於學習是讓我們能夠為自己開創一番天地的法寶。
美國年輕的ABC晚間新聞的主播彼得.詹寧斯當了3年主播之後,就下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他辭去了人人豔羨的主播職位,決定到新聞第一線去磨練記者的工作技能。彼得.詹寧斯雖然連大學都沒有畢業,但是卻以事業作為他的教育課堂。他在國內報導許多不同路線的新聞,並且成為美國電視網頭一個常駐中東的特派員,後來他搬到倫敦,成為歐洲地區的特派員。經過這些歷練之後,他才回到ABC主播臺的位置,成為美國廣受歡迎的年輕主播。
因此,不管你有多麼成功,你都得對專業生涯的成長不斷投注心力,如果不這麼做,工作表現自然無法有所突破,終將陷入日復一日重複的陷阱裡頭。
聰明的懶螞蟻善於從經驗裡頭學得教訓,因此遇到某些難題,如果行不通的話,不要一直用同一個方法猛鑽牛角尖,還指望總有一天會有成果出現。你必須從經驗中尋求精進自己的工作技能,否則就會被拋在後頭吃灰塵。
只要沒有定期充電,轉眼之間就會被時代淘汰,這種事發生的速度是很快的。智者固然能夠鼓勵你努力成長,但是最後還是要你自己刺激學習的意願,才能夠吸收到所需的專業知識。你所具備的知識越是豐富,你所具備的價值也就越高。
懂得正確思考
一切切實可行的行動皆源於正確的思考,這也是懶螞蟻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所有計畫、目標和成就,都是思考的產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東西。而那些「勤勞的螞蟻」往往不善於思考,他們在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取捨不定的問題;相反,那些善於正確的思考的「懶螞蟻」能夠使其發揮巨大的作用,他們可以決定一個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懶螞蟻善於思考,他們把思想當作一塊土地,經過認真且有計畫的耕耘,就可以把這塊土地開墾成產量豐富的良田,而不善於思考的人讓它荒蕪,任由它雜草叢生。
正確思考的變化往往蘊含於取捨之間,因為不這樣做,就那樣做,是由一個人的思考力決定的。不少人看似素養很高,但他們因為難以取捨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了更長遠的目標。善於思考者有時僅僅在於抓住了一兩次被別人忽視了的機遇,而機遇的獲取,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在人生道路上進行果敢的取捨。
少數善於思考的懶螞蟻一直都被當作人類的希望,因為他們在他們所做的事情上,都扮演著先鋒者的角色,充分施展了他們的優勢。他們創造工業和商業,不斷使科學和教育進步,並鼓舞發明創造。
大多數人的行為,例如在選擇宗教、參與政黨、甚至買車時,都不以他們對於目標的正確思考作為決定的依據,而是受到親戚、朋友的影響。但善於思考的懶螞蟻完全不同,除非他們對目標做過深入地分析,否則不會接受任何政黨、宗教或其他思想。他們會自由決定取捨,並且從取捨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由此看來,善於正確思考,這將是一個人能否達到目標的關鍵性要素,同時應記住:運用正確的思考,是你對他人應付出的一項道德義務。沒有正確的思考,是不會成就這些偉業的,如果你不學習正確的思考,是絕對成就不了傑出的事情的。
正確的思考以下列兩種推理方法作為基礎:
歸納法:這是從部分導向全部,從特定事例導向一般事例,以及從個人導向宇宙的推理過程,它是以經驗和實證作為基礎,並從基礎中得出結論。
演繹法:以一般性的邏輯假設為基礎,得出特定結論的推理過程。
這兩種推理方法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但兩者可以一起運用。例如:當你用石頭砸玻璃的時候,只要石頭本身的性質不變,則玻璃一定會被打破。反覆幾次用石頭砸玻璃之後,你可歸納出一個結論,亦即玻璃是易碎的,而石頭不會碎。
根據這個結論,你可以演繹推理,去了解其他不易破碎的東西也會打破玻璃,就像石頭會打破其他易碎的東西一樣。
但為了避免匯出錯誤的結論,你要求推理的正確性,就必須嚴格地要求自己要進行正確思考,進而審查你的推理結果,最終找出其中的錯誤。除了審查你自己的思考過程之外,你還可以運用這兩種推理方式,審查別人的思考結果是否正確。
除了正確的思考之外,一般人都會聽取許多意見,但這些意見多半都是沒有價值的。你只能接受那些以事實,或正確的假設為基礎所提出的意見。同樣的,你不可提供沒有事實或正確假設作為根據的意見。正確思考者在沒有考慮成熟之前,是不會提供任何意見的。雖然他們從別人那裡聽取事實、資料和建議,但是他們保留接受與否的權利。
如果你要接受他人的理論,就應該找尋他發表此一理論背後的動機。是否應接受狂熱者的言論你必須謹慎決定,因為這種人的情緒很容易失控。雖然有些人的動機是值得讚揚的,但值得讚揚的本身並不等於正確。
無論誰企圖左右你,你都必須充分發揮你的判斷力並小心謹慎,如果言論顯得不合理,或是與你的經驗不符時,便應該做進一步思考。
「勤勞的螞蟻」之所以平庸往往是因為他們不愛動腦筋,這種習慣制約了他們的發展。相反,那些成大事的懶螞蟻無一不具有善於思考的特點,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讓問題成為人生難題。
可以說,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構想和計畫都是出自於思考。一個不善於思考的人,會遇到許多舉棋不定的情況;相反,正確的思考者卻能運籌帷幄,做出正確的決定。
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業,思考你自己,向自己問問題,只有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事業的開創過程中,才會不斷前進,走向成功。
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
懶螞蟻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是指其具有獨特的眼光、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力,想前人所不敢想,為前人所不敢為,大膽創新,去尋找新的天空,開拓新的領域的超人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勤勞的螞蟻」往往缺乏這種獨闢蹊徑的進取精神。他們只會在漫無目標地尋找自己的出路,事實上,他們已經「迷路」了。
想要獨闢蹊徑不僅要有勇於吃螃蟹的勇氣,而且還需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不顧別人的阻撓與嘲諷,認準了路就要堅持走下去。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否具有「見別人之未見,行別人之未行」的創業精神,與其事業的成敗休戚相關。
法國著名美容品製造商伊夫.黎雪就是這樣一個人。
伊夫.黎雪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他原先對花卉抱有極大的興趣,經營著一家自己的花卉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位醫生那裡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祕方。他對這個祕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如果能把花卉的香味深入這種藥膏,使之成為芬芳撲鼻的香脂,應該會很受人們歡迎的。
於是,憑著濃厚的興趣和對於花卉的充分了解,伊夫.黎雪經過晝夜奮戰居然研製成了一個香味獨特的植物香脂。他興奮地帶上他的產品去挨家挨戶地推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幾百瓶試製品幾天工夫就賣得一乾二淨。由此,伊夫.黎雪想到了利用花卉和植物來製造化妝品。他認為,利用花卉原有的香味來製造化妝品,能給人清新的感覺,而且原材料來源廣泛,所能變換的香型種類也很繁多,前景一定很廣闊。
他開始去遊說美容品製造商實施他的計畫,但在當時,人們對於利用植物來製造化妝品是抱否定態度的。黎雪堅信自己的新穎想法一定能夠成功。於是,他向銀行貸款,建起了自己的工廠。
1960年,黎雪的第一批花卉美容霜研製成功,便開始小批量地投入生產。結果在市面上引起了轟動。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賣出了70萬瓶美容霜,這對於黎雪來說,無疑是個巨大鼓舞。
為了促進銷路,他還別出心裁地在廣告上附上郵購優惠單,他相信一定會引起許多人的注意。於是,他在雜誌上刊登了一則廣告,上面附載了郵購優惠單。那是一份發行量較大的雜誌,結果其中40%以上的郵購優惠單被寄了回來,伊夫.黎雪成功了。他這種獨特的郵購方式使他的美容品源源不斷地賣了出去。
1969年,黎雪擴建了他的工廠,並且在巴黎的奧斯曼大街上設了一個專賣店,開始大量地生產和銷售化妝品了。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分店已近千家,其產品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使用。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伊夫.黎雪能夠別出心裁,獨闢蹊徑,打破常規。他利用花卉來製造美容霜,而且還採取了一種懶惰的方法——就是當時聞所未聞的郵購方式,不僅使他節省了許多寶貴的時間,而且還使他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你要獨闢蹊徑去獲得成功、獲得機會,應該從伊夫.黎雪的成功經驗中吸取有益的啟示:
首先,要能在平常的事情上思考求變。能夠獨闢蹊徑的懶螞蟻,其思維富有創造性,善於從習以為常的事物中圖新求異,主動反常逆變,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其次,要不為現行的觀點、做法、生活方式所牽制。巴爾札克說:「第一個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聰明人,第二個再這樣比喻的話,就是庸才了,第三個人則是傻子了。」
再次,要留意他人,學習他人,但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自己在觀察事物、觀察別人成功經驗的同時,獨創出自己的見解。
在我們周圍,許多人在追求機會的道路上,雖窮盡心力,但終究得不到幸運女神的青睞,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獨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