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價值投資大師眼中的商業賽局

79特價4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前言】一本建立長久競爭優勢的指南

  任何經營企業的人都知道競爭力和經營戰略都很重要,也儘管大多數有經驗的商人都知道,這兩個經商的關鍵要素互有關聯,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們的本質,或者它們之間的直接關係。
本書穿透了許多有關競爭力和經營戰略討論的迷霧,我們的目標是讓讀者對商業戰略有更清楚的理解,並重新構建對於戰略的設計及執行的方法。我們希望各界企業高階主管們都能了解,他們的市場如何運作,他們的競爭機會在哪裡,以及如何開發和保護這些機會。為達此目的,我們在討論中既包括一般原則性的問題,也會包括實際競爭互動的詳細案例研究。總體而言,本書內容足以為需要做出商業經營決策的人士,提供一個有用的指南。
企業高階主管經常把「經營戰略」與「設定計畫」混為一談,他們認為,任何吸引顧客或增加利潤的計畫都是一種戰略,任何需要大量資源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執行的大規模計畫都被視為具有戰略意義。他們認為,就本質上來說,任何能回答「要如何才能賺錢?」這個問題的計畫,都稱得上是商業戰略。結果就是,太多領導人最終打了一場他們無法取勝的戰爭,而且未能保護和利用可能導致成功的真正優勢。
戰略,實際上就是一個能夠實現並且維持成功的計畫,但它們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製造產品或服務,然後將之在可以獲利的情況下出售給顧客的任何想法,它們其實是一種聚焦在競爭對手的行動和反應的計畫。
戰略思維的核心是創造、保護和利用競爭優勢。在一個公平的競爭場域上,在對所有競爭者都平等開放的市場上,競爭會導致所有參與者的收益都受到損害,直至降到一致的低點。因此,要賺取高於此最低限度的利潤,每家公司都必須能夠做到競爭對手所無法做到的事。換句話說,必須找到本身的競爭優勢,且從中獲益。任何戰略分析的起點,應該是評估每家公司的市場狀況中哪些是競爭對手無法複製,或最多只能由少數競爭對手複製的優勢。就經營戰略來說,若競爭優勢存在,那麼這當中就形成一個分水嶺。
分水嶺的一邊是,沒有公司可以從明顯的競爭優勢中受益的市場,在這些市場中,經營戰略並不特別重要,因為許多競爭對手基本上都可以平等地接觸到顧客、技術和其他類型的優勢;每家公司都或多或少處於相同的競爭地位,任何一家公司為提高地位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立即被複製。在這個市場中,明智的作法不是試圖以「經營戰略」取勝,而是藉由盡可能高效率的營運來超越對手。
在一個沒有競爭優勢的市場中,公司不斷追求營運效率是至關重要的事。然而,營運效率是一個「戰術問題」而不是「戰略問題」,它與公司內部的系統、結構、人員和實際運作息息相關。就定義而言, 「經營戰略」是建立在向外展望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行動上。
至於分水嶺的另一邊,則是「經營戰略」在其中占有至關重要地位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現有企業已經具有競爭優勢,而如何追求利潤,就取決於個別企業如何管理與同行之間的競爭,以及能否有效抵禦潛在的競爭者。密切注意競爭者是商業戰略的核心,而本書就是一本關於如何識別、理解、預測和影響那些重要競爭者的手冊。
這本書的發想起源於哥倫比亞大學所開設的工商管理碩士班(MBA)的《戰略行為經濟學》(Economics of Strategic Behavior)。本課程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為複雜的商業戰略領域,理出一個清晰的願景。這門課程選修的踴躍程度,表明它已經基本實現了這個目標,而本書的目的,便是希望將這個清晰的願景,傳達給更多關注商業經營戰略的讀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