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4 該送員工禮物、禮券、或現金?

中秋節到了,老闆說今年有2,000元可以作為員工 年節禮金,該如何發?請人力資源經理研究下列三個選 項: (1) 2,000元現金 (2) 2,000元全家便利商店禮券 (3) 2張艾美寒舍下午茶餐券(等值2,000元)
如果你是人力資源經理,你會怎麼選擇?如果你是 員工,你又會如何選擇?你最不喜歡哪一項?送禮真能讓員工更努力工作嗎?

送禮是要讓員工開心
送禮是個人和企業常見的實務,但是教科書教我們 的似乎很有限,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依 據教科書所學,應該會發給員工現金,給予員工現金, 員工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可以自己運用。但是你可 能錯了,大部份員工可能最想要第三個選項,艾美寒 舍的下午茶餐券,而不是現金,更不是全家便利商店 的禮券。為什麼?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奚愷元 (Christopher Hsee)教授在《別當正常的傻瓜》書中提 到,「送禮不要問員工要什麼,要送那些員工想要去, 但是又捨不得去或沒有藉口去,想要買又不能買的東 西」。你可以想像,如果要員工自己拿出2,000元去艾美 寒舍頂級餐廳喝下午茶,他們可能都捨不得,但是如果 公司送下午茶餐券,員工會比拿到現金更高興,獎勵其實就是讓員工開心,送禮要送到員工心坎裡。

送禮在消除罪惡感
奚愷元教授的論點,有點像老闆在替員工消除罪惡 感,讓我們試想一個場景,當你下班回家路上,經過一 家高級服飾店,你走進去試穿了一件風衣,非常喜歡。 等試穿後,你問店員這件風衣多少錢,店員說5萬元, 對你而言,顯然超過你的預算很多,你左拿右看,很難 下決定,最後還是沒有買,悻悻然離去。到家以後,你 的另一半比你晚一步回家,把你試穿的那件風衣買回 來,他說,他下班途中,無意間看到你在試穿這件風 衣,好像很喜歡,買了想要給你一個驚喜。
這家服飾店允許7天內無條件退貨。請問你會不會 因為你的另一半買了這件風衣而責備他並拿去退貨?相 信你應該不會拿去退貨。原因是你不願意買這件風衣, 覺得太貴,買了以後會有罪惡感,但是現在有人買回 來,並幫你承擔了這份罪惡感,所以你可能還是覺得很 高興。公司送禮物也是一樣,要送什麼禮物,老闆可以試想看看什麼禮物員工捨不得買,買了會有罪惡感,這 樣的禮物對員工應該最感窩心,又能達到送禮的目的。

禮物比現金更能激勵員工?
德國波昂大學Sebastian Kube教授,以圖書館實際職 場進行田野實驗,請工讀生幫忙編碼書籍,工讀生的工 作內容就是把圖書館新購買書籍的作者、書名和出版社 等資料鍵入電腦,工讀生的績效衡量指標是書籍編碼數 量的多寡。他們在校園徵求工讀生,每小時12歐元,12 歐元是市場的工讀生雇傭行情,每人工作3小時,而且 不再續約,3小時結束後雇傭就結束。他將學生分成四 組進行實驗:
(1) 對照組: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元
(2) 獎金組(Bonus):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 元,另外告訴工讀生會有額外7歐元獎金
(3) 保溫杯組(Bottle):工讀3小時,每小時12歐 元,另外告訴工讀生會額外送一個精美保溫杯 (價值7歐元)
(4) 精美紙鶴組(Origami)工讀3小時,每小時12 歐元,另外告訴工讀生會額外送一個精美的日 本紙鶴(價值7歐元)
請問哪一組工讀生編碼的書籍數目最多,績效最 好?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現金是最好的激勵方式,也就是 第二組應該績效最好,但是Kube教授所得到的結論卻 很不相同,他們發現,第二組(獎金組)的績效比第一 組(對照組)僅多出5%的績效,在統計上與第一組並 沒有顯著的差異。第三組(保溫杯組)的績效比第一 組高出24.5%;第四組(紙鶴組)的績效更高於第一組 29.3%。這是顛覆我們認知的結果,額外的獎金無法激 勵員工更努力工作,但是等值的禮物,竟然比獎金更有 效。
這個實驗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禮物組(保溫杯和 精美紙鶴)的績效優於獎金組甚多,但是如果問這些工 讀生,他們想要禮物或是獎金,80%的工讀生都說他們選擇獎金。工讀生雖然喜歡獎金,但是收到禮物的績效 卻比收到獎金的績效高,這真是耐人尋味的研究結果。 奚愷元教授說,送禮時不要問員工要什麼,也不要給員 工自己選擇,「有選擇不如沒選擇」。

要讓員工知道禮物的價格嗎?
如果員工知道禮物的價格只有7歐元,會不會影響 到他的工作績效和努力的程度?Kube團隊在上述的另外 一個實驗,把7歐元的保溫杯價格貼在保溫杯上面,並 口頭告訴工讀生,這個保溫杯價值7歐元,工讀生會因為知道保溫杯的價格而績效變差嗎?研究結果顯示,當 工讀生知道保溫杯的價值後,他們的績效與不知道價格 時是沒有顯著差別的,知道保溫杯價格組的績效還是比 對照組的績效高出21%。工讀生不會因為知道保溫杯的 價格而比較不認真工作。
但是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教授在不同的實驗研 究發現,如果告訴員工禮物的價格,是會影響員工的努 力程度,他發現員工如果知道禮物的價值,會依據禮物價格高低來決定工作努力的程度。如果是比較不值錢的 禮物,且員工知道禮物的價格,員工會比較不努力投入 工作;相對地,如果是價格比較高的禮物,且員工知道 禮物價格,則會更投入工作。你會因為知道禮物價格而 影響到工作的努力和績效嗎?

不送禮物或現金,改送禮券好嗎?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Joel Waldfogel教授有一本《禮物 經濟學》的書,該書由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禮物,他認 為送禮物是沒有效率的行為,他試圖計算「禮物的購買 價格」和「收禮者心中對該禮物主觀的價值評估」之間 的差距,他的結論是,收到禮物的主觀評估會比該禮物 的實際購買價格低20%。美國每年聖誕節禮物的金額大 概650億美元,在收禮者心中的價值卻只有520億美元, 足足少130億美元。他問為什麼不給現金,而要送禮物 呢?現金可以自己支配,收到的禮物常常不是自己所需 要。
禮物由經濟學角度而言,是沒有效率的,但是,我們想像把聖誕節送禮物改為送現金,情人節的禮物變成 現金,收禮者會是什麼感覺?送現金變得很俗氣又沒有 誠意,在這種情況下,禮券因此應運而生,現在很多公 司不送禮物也不發現金,而是發禮券,禮券是禮物和現 金之間的折中。 經濟學家由效率的角度來看禮物,其實忽略了禮物 還有另外一層意義,禮物代表送禮者的一個「心意」或 「友誼」,用心挑選的禮物是超越現金的價值。如果禮 物、現金和禮券三者來比較的話,禮券變成送禮者最不 用花心思,又可以避開現金俗氣的一項選擇。但是禮券 的效果應該比不上精心挑選的禮物,對員工所傳達的友 誼和心意吧!

不要問員工要什麼,禮物在消除員工的罪惡感,讓員工開心!
該送員工現金、禮物還是禮券是一門學問,但不要 迷信現金激勵員工的效果,精心挑選的禮物和適當的送 禮時機,對於員工的激勵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送禮不要問員工要什麼,要送那些員工想要去,但是又捨 不得去或沒有藉口去,想要買又不能買的東西,最好的 禮物是能消除員工的罪惡感,且送禮是要讓員工開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