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新創業時代

1.1 商業流變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切皆流,無物常駐。」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對變化的概括,他聲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認為世界的一切都在運動和變化。
  傳統的商業邏輯,是過去的一條河流,我們現在是否還能用傳統的商業邏輯思考問題?世界看上去雖沒什麼兩樣,可是已有人準備移民火星了。
  過去,在資訊與交通不夠發達的年代,商業邏輯大體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大品牌或大企業具有天然的競爭優勢,它們可以從容布局,以大吃小;可以先發制人,憑藉快速涵蓋銷售管道的能力,在市場上稱王稱霸。
  現在,行動網路的發展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商業大勢已然向末端使用者傾斜,出現了「蟻多咬死象」的競爭環境。不少「大而強」的企業長期累積的市場優勢,正在被無數「小而美」的企業一點點地細分蠶食。再加上跨界發展的野蠻侵襲,不斷打破著「井水與河水」的行業界限,讓所有過去的優勢都變得岌岌可危。「大魚」主宰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難度都在加大,平均的生命週期在縮短,未來變得更加不確定了。
  很多時候,創業者或企業經營者還可能因為各種意外情況,被迫在中途改變經營行為。例如,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猝不及防地中斷了企業正常的經營程序,逼迫人們立即思考應對危機的方案。這對局部領域,甚至是全球商業格局都產生了不確定的影響。雖然,「黑天鵝」事件不會經常遇到,但毫無疑問的是,創業、經營企業的干擾因素卻變得越來越多。
  伴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大勢、新科技以及資本市場等多重動因,商業流變的速度進一步加快,經濟局勢的動盪在悄然間愈加劇烈。企業短期的收益與未來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一切都在流變中掙扎著。
  當商業流變推著我們不知不覺地遠離印象中已知的世界時,我們依然停留在過去的那條河中,其後果可想而知。

消費行為變遷是根本動因
  大部分人可能從未想過商業流變是由什麼帶來的。從本質上講,資訊傳播技術的革新驅動大眾消費行為的變遷,是商業流變的根本動因。
  社會經濟的富足帶來中等收入族群的興起,良好的財富基礎解放了年輕人的理想與追求,在代際更迭的消費潮流下,使用者行為伴隨行動互聯技術的發展,走向了新的遠方。
  新生代帶動使用者消費行為產生集體變遷,從過去的被動接收資訊,轉向主動搜尋、比對與分享。在這一過程中,網路與自媒體爆發出的大量資訊,不斷影響並干擾著使用者的購買注意力,使用者購買結果的不確定性被迅速放大,消費的忠誠度大幅下降,導致大眾市場走向新的兩極分化:一方面,使用者越來越關注成本比對,享受產品供給過剩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使用者越來越注重非物質性的情境滿足感,並願意為此付出高價,其中包括顏值、調性、場景與娛樂性等影響情緒的因素。與此同時,使用者對產品的品質、交付速度以及服務的滿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各種誇張、離奇的促銷手段層出不窮,使用者被過度行銷,劣幣驅逐良幣事件不斷發生。自媒體的迅速成長,引發社交商業化的泛濫,令越來越多的人困在金錢至上的商業氛圍中。人們的消費信任被過度透支,情感變得廉價,成交變得越來越困難。新產品和新專案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推廣難度也越來越大,創業者的生存度正在不斷下降。
  可以說,這是一個幸運的時代,因為商業流變推動市場更迭將產生越來越多新的創業機會。然而,這也是一個不幸的時代,因為創業者對企業未來的掌控力變得越來越弱。
  使用者消費心理與購買行為的變化,讓新時代的商業價值邏輯發生了重大的遷移,迫使所有企業透過調整或轉型來適應新的市場態勢,由此產生了適應性風險,這是公司價值投資不確定性的底層動因。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