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人才戰略管理」實戰經驗案例
個案1 三井物產公司(日本第3大商社)
一、三井物產公司
為日本最大的五大商社之一,全球總員工人數4.4萬人,在63國家設立129個據點,年獲利9,100億日圓,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18%,關係企業達509家(日本國內126家,全球383家)。
二、人資部門
圖2-1(1) 人資部門最大2 個使命
人資部門最大使命
做好→支援全球化市場發展與成長
做好→支援日本國內集團化事業發展與成長
三、三井物產公司的人才戰略
圖2-1(2) 人才戰略概要圖示
第三篇 卓越成功企業領導人對「人才」的看法與觀點
領導人1 鴻海集團創辦人暨前董事長:郭台銘
一、看人,第一看品格
1. 內在品格要比能力更加重要,品格絕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
2. 評價一個人時,應重點考察四項特質:善良、正直、聰明、能幹。如果不具備前兩項,那後面兩項會害了你。
3. 當聰明、能幹的人,沒有以公司、集團、大眾股東的最大利益為優先,一動歪心思,可能會造成很可怕弊端。
二、找接班人,訂出3條件
1. 我幾年前找接班人,也是根據上述原則,訂出3條件:
⑴ 是品德、品格最重要。
⑵ 是要有責任心。
⑶ 是要有工作熱情、肯做事、認真投入工作。
2. 有品格而沒有能力,是缺點;但有能力,沒有品德,則是危險。
三、隨時要學習新知
1. 不學習新知,就是自私的表現。
2. 在當下這個爆炸進步的時代,只要一年以上不學習新知,就一定會跟不上時代。
3. 我最厭惡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就停止知識精進的那種,好像學習是學給學校老師看的,或是為了好看的分數。
四、信任與授權,會讓關係更緊密
1. 充分信任,充分授權;能夠事情轉變成另一個面貌,同時,也能讓關係更加緊密及和諧。
2. 關鍵在於信任,因為你信任員工,相信員工會快速完成這項使命。
3. 唯有充分授權,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被信任,同時也感受到自己擁有絕對的主動權。
五、人才3部曲
人材→人才→人財
1. 能力再好、學歷再高的人,在還沒有接受企業文化洗禮之前,都只是「人材」,還不是「人才」。
2. 人材要經過「雕刻」、「磨練」、「歷練」,再經過學習及改造後,才能變成人才。
3. 最後,「人才」為企業帶來貢獻及遠景,「人才」就等於是「人財」。
4. 不經過一番寒徹骨,是無法成為人才的。
六、成功者找方法,我這輩子都沒想過困難是什麼
1. 只要在腦海中反覆思辨,就能為自己的人生或事業找出活路。
2. 天底下沒有最完美的辦法,但絕對有更好的方法。
3. 做任何事,有順境,也會有逆境;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練就對抗逆境的體質。
4. 遇到困難,就告訴自己趕快找方法,不要被困難擊倒,新創意也就因此源源不絕了。
七、接受訓練,追求磨練
1. 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及賤命,只有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磨練自己。
2. 當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執著及冒險犯難精神,很重要。
八、合作無間,才能創造群體的最大價值
1. 就算團隊成員都是四流人才,也能夠因為團隊合作,爭取到一流客戶。
2. 企業會成長,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團隊工作的成果。
3. 不要因為過度的個人主義,而影響到團隊的成敗。
4. 人才要團結,才能發揮更大力量。
5. 只要團結起來,目標一致,人人都可以變成一流人才。
九、多培養國際視野
當你們累積越多的國際視野,就越能明白自己所在的處境,以及未來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
十、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絲:不管看待任何問題,都要觀察細微,洞悉未來。
十一、做事情的思考「三種鏡」
不管做什麼事情,可以用三種鏡的層次予以思考:
1. 第一個層次:望遠鏡
要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種種過去累積與成因,以及任何可能的未來前瞻。
2. 第二個層次:放大鏡
聚焦在該件事情的整體,觀察它的個體性與完整性,隨後思考該做出什麼行動。
3. 第三個層次:顯微鏡
在執行過程中,精微的注重各種細節,有時候一個小偏差,就會導致全盤失敗。
十二、看懂問題深層內涵
1. 知識只能學會別人的思考;而經驗才能得出自己的判斷。
2. 多累積你的經驗,到最後,這都是成敗的關鍵。
3. 知識+經驗並重是最佳的。
十三、「全球化」,就是人才當地化
1. 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從重用當地人才開始,設定雙方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讓當地人才的力量,加入全球化運作。
2. 建立總公司與海外子公司的誠信關係,這是培養全球化人才的必經之路。
十四、人才的3心:責任心、上進心、企圖心初階幹部要有責任心,中階幹部要有上進心,高階幹部要有企圖心。
十五、創新人才的訓練:工作中訓練、挫折中教育、競爭中思考
十六、人力資源的工作職業:選才、育才、用才、留才
十七、學習的方法
1. 工作中學習,學習後工作。
2. 人要不斷的學習,向競爭對手學習。
個案1 三井物產公司(日本第3大商社)
一、三井物產公司
為日本最大的五大商社之一,全球總員工人數4.4萬人,在63國家設立129個據點,年獲利9,100億日圓,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18%,關係企業達509家(日本國內126家,全球383家)。
二、人資部門
圖2-1(1) 人資部門最大2 個使命
人資部門最大使命
做好→支援全球化市場發展與成長
做好→支援日本國內集團化事業發展與成長
三、三井物產公司的人才戰略
圖2-1(2) 人才戰略概要圖示
第三篇 卓越成功企業領導人對「人才」的看法與觀點
領導人1 鴻海集團創辦人暨前董事長:郭台銘
一、看人,第一看品格
1. 內在品格要比能力更加重要,品格絕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
2. 評價一個人時,應重點考察四項特質:善良、正直、聰明、能幹。如果不具備前兩項,那後面兩項會害了你。
3. 當聰明、能幹的人,沒有以公司、集團、大眾股東的最大利益為優先,一動歪心思,可能會造成很可怕弊端。
二、找接班人,訂出3條件
1. 我幾年前找接班人,也是根據上述原則,訂出3條件:
⑴ 是品德、品格最重要。
⑵ 是要有責任心。
⑶ 是要有工作熱情、肯做事、認真投入工作。
2. 有品格而沒有能力,是缺點;但有能力,沒有品德,則是危險。
三、隨時要學習新知
1. 不學習新知,就是自私的表現。
2. 在當下這個爆炸進步的時代,只要一年以上不學習新知,就一定會跟不上時代。
3. 我最厭惡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就停止知識精進的那種,好像學習是學給學校老師看的,或是為了好看的分數。
四、信任與授權,會讓關係更緊密
1. 充分信任,充分授權;能夠事情轉變成另一個面貌,同時,也能讓關係更加緊密及和諧。
2. 關鍵在於信任,因為你信任員工,相信員工會快速完成這項使命。
3. 唯有充分授權,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被信任,同時也感受到自己擁有絕對的主動權。
五、人才3部曲
人材→人才→人財
1. 能力再好、學歷再高的人,在還沒有接受企業文化洗禮之前,都只是「人材」,還不是「人才」。
2. 人材要經過「雕刻」、「磨練」、「歷練」,再經過學習及改造後,才能變成人才。
3. 最後,「人才」為企業帶來貢獻及遠景,「人才」就等於是「人財」。
4. 不經過一番寒徹骨,是無法成為人才的。
六、成功者找方法,我這輩子都沒想過困難是什麼
1. 只要在腦海中反覆思辨,就能為自己的人生或事業找出活路。
2. 天底下沒有最完美的辦法,但絕對有更好的方法。
3. 做任何事,有順境,也會有逆境;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練就對抗逆境的體質。
4. 遇到困難,就告訴自己趕快找方法,不要被困難擊倒,新創意也就因此源源不絕了。
七、接受訓練,追求磨練
1. 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及賤命,只有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磨練自己。
2. 當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執著及冒險犯難精神,很重要。
八、合作無間,才能創造群體的最大價值
1. 就算團隊成員都是四流人才,也能夠因為團隊合作,爭取到一流客戶。
2. 企業會成長,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團隊工作的成果。
3. 不要因為過度的個人主義,而影響到團隊的成敗。
4. 人才要團結,才能發揮更大力量。
5. 只要團結起來,目標一致,人人都可以變成一流人才。
九、多培養國際視野
當你們累積越多的國際視野,就越能明白自己所在的處境,以及未來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
十、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絲:不管看待任何問題,都要觀察細微,洞悉未來。
十一、做事情的思考「三種鏡」
不管做什麼事情,可以用三種鏡的層次予以思考:
1. 第一個層次:望遠鏡
要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種種過去累積與成因,以及任何可能的未來前瞻。
2. 第二個層次:放大鏡
聚焦在該件事情的整體,觀察它的個體性與完整性,隨後思考該做出什麼行動。
3. 第三個層次:顯微鏡
在執行過程中,精微的注重各種細節,有時候一個小偏差,就會導致全盤失敗。
十二、看懂問題深層內涵
1. 知識只能學會別人的思考;而經驗才能得出自己的判斷。
2. 多累積你的經驗,到最後,這都是成敗的關鍵。
3. 知識+經驗並重是最佳的。
十三、「全球化」,就是人才當地化
1. 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從重用當地人才開始,設定雙方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讓當地人才的力量,加入全球化運作。
2. 建立總公司與海外子公司的誠信關係,這是培養全球化人才的必經之路。
十四、人才的3心:責任心、上進心、企圖心初階幹部要有責任心,中階幹部要有上進心,高階幹部要有企圖心。
十五、創新人才的訓練:工作中訓練、挫折中教育、競爭中思考
十六、人力資源的工作職業:選才、育才、用才、留才
十七、學習的方法
1. 工作中學習,學習後工作。
2. 人要不斷的學習,向競爭對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