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與公司共命運
  現代社會,單憑個人無法成功。成功源於團隊力量,成功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別人的力量也許是促進我們成功的一個重要力量,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我們幫助老闆的事業成功,老闆也為我們提供成功的舞臺。
重視合作,達到雙贏
  成功是目標的達成,人生價值的體現。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掌握雙贏規則,懂得雙贏模式。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講求雙贏的時代,那種自私自利,不顧全域性的做法,最終會被現實所淘汰。
  在現代企業中,越來越多的公司把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作為選拔員工的重要標準。一個業務十分專業的員工,如果態度傲慢,自以為是拒絕與人合作,或者態度不積極,即便有出色的能力,也得不到團隊成員的協助,孤軍奮戰的結果只會成為孤家寡人,進步緩慢,得不到他人的及時幫助。密切合作已成為衡量一個優秀員工所應具備的素養之一。未來社會的競爭將從核心競爭力的對抗轉為團隊合作力量的抗衡。「餓虎難鬥群狼」,如果還是單打獨鬥,失敗將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眾人。凡在事業上取得持續輝煌的企業和個人,絕不要靠一人之力去謀求自身發展,而是要會平衡地利用相關企業的能量和價值組成一個新的競爭系統去拓展市場。在每個企業中,每個老闆總是不斷地尋找能夠幫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時也在拋棄那些不發揮作用的人——任何阻礙公司發展的人都要被及時拿掉。
  養成時時合作共進的良好習慣,不但能使自己進步,也推動了企業的發展。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成功是來自於大家共同奮鬥的結果,養成與人共進的習慣,學會藉助別人的力量,是一個人聰明處世的技巧,許多足智多謀的人卻善於利用別人的長處來為自己服務。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會與人合作肯定做不了大事的,攜手共進也是個人走向輝煌的途徑。
  在企業和個人共同依存的關係中,有人將個人和企業比做魚和水。魚是離不開水的,我們從事怎樣的工作,其實都處在一個團隊當中,正是由於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各司其職,才使得我們的努力獲得收益。團隊的命運和利益包含了每一位成員的命運和利益。沒有哪一個人的利益可以與團體利益脫離關係。只有團隊獲益,個人才有收益。因此,每位員工在盡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與團隊融為一體,與團隊其他成員協同合作,並以團隊為傲,才能發揮集體力量優勢,取得可觀的努力效果。
  大千世界,無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合作共進,這種友好的夥伴關係,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員工自身成長和成功的橋梁。這就是:公司的發展就是我們的發展,我們的發展源於公司的力量,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因此,在企業裡,老闆應該感謝員工為企業付出的努力,員工則要感激老闆的指導與支持,沒有老闆就沒有員工的工作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老闆是有恩於員工的,應該感謝老闆給予我們的機會,感謝老闆的提拔,感激老闆為公司付出的努力。
  有句名言:「幫助別人往上爬的人,會爬得更高。」如果我們幫助老闆達到了目標,獲得了一筆豐厚的利潤,那麼我們也同樣會得到老闆的讚賞與獎勵,也許他會立即讓我們擔當重任,這也是一種老闆與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雙贏規則。
  在一個公司裡,我們幫公司創造了利潤,公司飛速發展,我們就是公司的造雨人,老闆達到了目標,他很滿意,於是就會給我們加薪,這種利人利己的雙贏模式,在企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企業中,老闆和員工的關係就是一種純利益的合作關係。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老闆與員工相互配合,形成一種雙贏的模式。
  一個人要成功,需要有一個精誠團結的組織,一個組織的成功則需要團隊裡每一個成員的共同合作,攜手共而這個團隊的領路人就是企業的老闆,員工在老闆的帶領下,共同創造一種雙贏的局面。
  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老闆為了公司的利益,會激勵和引導員工做好各項工作,員工得到老闆的欣賞與指導,會發揮出無窮的力量,使企業增效節流,企業發展了,老闆和員工雙方都會獲得應得的利益,這就是相互合作,謀求雙贏之道。
  無論你是公司的老闆,還是公司的員工,當我們以任何一種身分從獨立的狀態進入相互依存的關係時,雙方在協商中建立了友誼,創造了原來不能產生的合作力量。
  在商業的時代裡,講究雙贏已經形成人們普遍公認的最優化的模式。這就是:雙贏——讓我們走近一個成功快捷的時代!雙贏——是老闆和員工共同發展的理想平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老闆與員工的這種雙贏關係,是一種良好的互動紐帶,我們應該記住:遵循雙贏規則,才會真正的成功;只有懂得利用雙贏模式的人,才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用激勵搭起員工和老闆的共享平臺
  人能夠具有「自我」的觀念,這使人無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
  現代社會已經脫離了那種封閉獨處的生活方式與完全作坊式的經營模式。因此,不管在人際交往中還是在事業經營上,我們不可能不與人來往和談判合作,並且這種交往最好的結果就是互利互惠。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講求雙贏的時代,那種自私自利,占人便宜或者想靠詐欺等手段來謀利的人,最後只能成為輸家。
  有一位公司總經理因為他的手下人互不合作的現象非常煩惱。他找到一位企業管理顧問說:
  「我們的根本問題,就是他們太自私。他們就是不肯合作。我知道,要是他們願意合作的話,我們的收益會大得多。你能幫我們搞出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人際關係計畫嗎?」
  「你的問題在於人還是在於模式?」顧問專家問道。「你親自去看看吧」他回答說。
  於是這位專家照著辦了。結果他發現那裡的人確實自私,他們不願合作,不服從領導者,在交談時處處設防。他還看出那裡的員工已經造成一種互不信任的氣氛。不過他向那位總經理追問了一個問題。
「讓我們再看得深入一些,」他提議說,「你的人為什麼不合作?不合作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不合作他們也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如果他們互相合作,好處將會大得多。」總經理說道。他希望合作,他希望他的員工互相配合,從而都從這種努力中得到好處。
  就像在企業界、家庭和其他各種關係中的人們之間出現的許多問題一樣,這個公司的問題也是恰當的模式造成的結果。這位總經理想從一個競爭的模式中獲得合作的果實。當它行不通的時候,他就想以一種技巧、一個計畫、一個速效的解救辦法使他的下屬之間進行合作。
  但是,如果不改變根本就不可能改變結果。對態度和行為下功夫,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這位專家提出了一種完全不同的辦法,創造個人和組織的優異成績,這個辦法就是制定提高合作價值的通報和獎勵制度。「贏一贏」模式基於這樣一種觀念:事情的好處很多,人人有份,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以犧牲或排斥別人的成功為代價而取得的。
  「贏一贏」是人際關係和商務交往中的一種最佳狀態,在這種模式下,雙方都本著一種尋求互利的精神和心態。這種關係也意味著雙方的協議和解決辦法是互利的,並且令雙方都感到滿意。如果雙方尋求的解決辦法的基本原則是「贏一贏」,那麼各方都會對這個決定感到滿意,因此都會覺得必須遵守這個行動計畫。追求「贏一贏」交往模式者把生活看做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
  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互利依存的時代,在這種現實之中,除了「贏一贏」這種關係模式以外,其他的模式都不是最佳選擇,它們都會對長遠的關係產生影響,而這種負面影響最終會讓我們自己付出代價。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驚濤駭浪之中,險象環生。我們和我們的老闆是「一根線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鍋裡有了,我們碗裡才可能有。所以要想取得「雙贏」,就不得不同舟共濟。但有的人卻認為企業是老闆的,你賺多賺少,跟我有什麼關係,於是出於蠅頭小利,對老闆玩起了「太極手法」,報喜不報憂,敷衍應付。當著老闆的面是模範勞工,背著老闆就消極怠工,渾渾噩噩,甚至假公濟私。
  現代管理學普遍認為:老闆和員工是一對矛盾的群體,從表面上看,彼此之間存在著對立性——老闆希望減少人員開支,而員工則希望獲得更多的報酬。但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兩者又是和諧統一的——公司擁有忠誠並且有能力的員工,業務才能順利進行;員工只有依賴公司的業務平臺才能獲得物質報酬和滿足精神需求。因此,對於老闆而言,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員工的敬業和忠誠;對於員工來說,豐厚的物質報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離不開公司的存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