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多數科技都是逐漸成長的。然而,偶爾會出現一些全球矚目的「魔法瞬間」。科技與一般市民之間的關係,會在這些時刻出現劇烈改變的重要事件或創新。
在網際網路的歷史上,像是Netscape(一九九○年代的一間美國公司,從事網際網路相關軟體、網頁瀏覽器的開發和銷售)的瀏覽器誕生,或是Google搜尋引擎的出現都是其中一個例子。
對於AI而言,二○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公開的ChatGPT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瞬間。支撐ChatGPT的大型語言模型(LLM: Large Language Model)其實已經存在好幾年;AI的歷史悠久,自一九五○年代開始發展,近年來以自動駕駛和語音辨識等形式進入我們的生活。然而,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能夠根據人類的指令生成文本或圖像等產物的AI,也稱為生成AI),使我們能夠使用日常「語言」與精練的AI系統「對話」,簡直像是魔法一般。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可以像設計AI系統的程式設計師一樣,直接與AI互動。
iPhone內建的Siri和Amazon提供的Alexa等語音識別工具,讓我們與電腦對話;而只需輸入片段詞彙便能自動預測並轉換為句子的假名漢字轉換系統,則讓我們體驗到類似簡單生成式AI的功能。
然而,ChatGPT比這些工具更為聰明、更具創造性,甚至讓人感覺像是與真人對話。實際上,有許多人相信「ChatGPT具有意識」。
ChatGPT在上線兩個月內,使用者數便突破一億,成為歷史上普及速度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之一。
原始的ChatGPT是以LLM模型的GPT-3.5為基礎,我第一次接觸時,感覺它擁有「聰明小學生」的理解力。
現在的ChatGPT則是以GPT-4為基底,讓我感覺其智力相當於一個大學生花半天時間在圖書館思考某個問題的程度。
ChatGPT雖然是「優等生」,但有時也會撒謊。ChatGPT以非常自信的口吻給出「答案」,其中包含正確資訊和錯誤資訊。
儘管答案中有錯誤,它還是說得頭頭是道,科技業界將這種現象稱為「幻覺」(hallucination),甚至會捏造不存在的資訊。
雖然最新版本的GPT-4,已經提升了回答的準確度,但這些錯誤仍然是使用ChatGPT時的一大障礙。
目前,我們應該將ChatGPT視為大幅提高專業人士生產力的工具,而非用來當作重要決策的事實依據。
實際上,ChatGPT更適合當作copilot(副駕駛),幫助我們產生創意、撰寫各種文件的初稿,或對文件提出建議,而非當成搜尋引擎來查證事實。
支撐生成式AI的LLM目前正處於「劇烈成長階段」。隨著社會對AI的關注迅速增加,LLM和AI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過去,AI一直是部分專家或科技愛好者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對其他人來說,即使不瞭解AI,對目前的表現和未來前景也沒有太大影響。然而,未來的情況將有所不同。
該如何應用AI,提升我們的生產力?只要理解這一點並能實際應用,AI便不再是「未知的科技」,而是「有能力的助理」、「陪跑者」和「夥伴」。
透過生成式AI,我們可以瞬間大幅提升繁瑣工作、團隊合作、管理和組織運作的效率。這不僅會對個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影響,還會對公司組織、教育和文化等各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如何使用生成式AI?能夠熟練運用生成式AI的人將大放異彩,這樣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理解AI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影響你的人生和周圍的世界非常重要。
在本書中,我希望透過實際案例和說明,幫助你與AI建立關係,展開一段理解AI的旅程。
除此之外,還會關注AI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和各種問題,並介紹如何把AI當作可靠的副駕駛應用。
本書若能幫助你掌握在新時代中生存的素養,學習「AI DRIVEN」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並抓住機會大展身手,將會是我身為作者最大的榮幸。
那就讓我們一起踏上探索生成式AI可能性的旅程吧!
【從提供「正確選項」的AI到提出「計畫方案」的AI】
生成式AI改變世界
◎什麼是生成式AI?
人們耗費半個世紀時間研究和開發AI(人工智慧)。
雖然其技術發展與驚人成果廣受讚譽,但也有一些人將其視為「奪走人類工作」的威脅。你可能也聽過「因AI而消失的工作和能繼續生存的工作」等主題的討論,或許會有人因此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莫名擔憂。
「將人工智慧應用於人類社會」的想法,本身並不新奇。我們平時可能不太會去意識到AI的存在,但應用AI的服務,早已從各個層面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過去十幾年的AI發展,簡單來說就是想像未來時,AI可能成為「威脅」,或是「大幅改變人類的工作和工作方式」,但「現實中它已經是滲透社會的便利工具」。
如今,AI技術的進化已進入另一個階段。這不再是「比喻」、「近未來的幻想」或「可能性的討論」,而是確實如字面所示正在「改變」人類世界—包含工作、工作方式、組織和社會結構。
話雖如此,這是否成為「威脅」取決於我們自己。對於那些「與AI競爭的人」或「從事AI也能完成的工作的人」而言,AI可能會是「威脅」;但對於那些「善於使用AI的人」來說,AI將會是「優秀的助手」、「能夠隨時腦力激盪的盟友」與「可靠的合作夥伴」。
那麼與以往的人工智慧(AI)相比,最近新出現且以驚人速度崛起的AI,其最大差異在於「生成式」(Generative)。所謂「生成式」,意即具有「生成力」,也就是說,它能根據人類的指令,生成「文字」、「圖像」以及「影片」。這就是正在顛覆人類工作及生活各個領域、改變遊戲規則的「生成式AI」所具備的功能。第一次目睹文字不斷產出、圖片如潮水般湧現的人,或許會感嘆「如同觀賞魔術表演」或是「宛如科幻電影場景」,可見「生成式AI」的衝擊力有多麼強大。當我們思索目前最能滿足人類多數需求的功能時,首先想到的便是「搜尋引擎」。只要輸入關鍵字並按下Enter,它便能瞬間列出包含該字詞的網頁清單,這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能。
然而,生成式AI雖然也能像搜尋引擎般使用,但其最大用途並非「搜尋」(稍後我會詳細闡述,生成式AI確實會大幅改變搜尋的形態)。
生成式AI在接受人類指令後,會參照已學習的大數據才回覆使用者。在目前的階段,生成式AI其實是嘗試提出「您需要的應該是這樣的資訊吧?」的「建議」。不像搜尋引擎那樣提供「您需要的資訊就在這些內容中」的「正確選項」。
畢竟只是「建議」,如果人類表示「不對,麻煩改成這樣」,生成式AI便會調整最初的提案,回應使用者「那這樣呢?」
透過連續的互動,共同雕琢出最終成品。過程彷彿在與另一位人類一起用「不是那樣,也不是這樣」的方式腦力激盪。
生成式AI並非單純提供「正確選項」,而是順應人類的需求提出「建議方案」。也就是說,生成式AI就是讓人類以提案為本,幫助人類「尋找正解的工具」。
◎我們能從時間和勞力密集的工作中解脫嗎?
生成式AI有很多種用途,譬如說「整理」散亂的資訊、「按照格式」生成文本、機械式地「轉換」某些內容、「替換」或「改寫」文字、「收集」特定主題的資料、製作文本或圖像的「草稿」和「初稿」等,這些類型的工作將逐漸從人類的待辦事項中消失。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以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更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AI完成。生成式AI未來會不斷進化並持續普及,人類像過去那樣親自動手的情況將越來越少。
聽到「把生成式AI當作工具」這句話,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很困難,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生成式AI最能派上用場的地方有以下三處:
①消除以往日常中那些令人覺得「麻煩」的問題
②提供創意發想的「切入點」
③在「腦力激盪」中,協助打磨創意靈感
為了提高生產力,必要但本身並不具備生產性的「繁瑣作業」,是所有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過去,這些作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勞力親自完成,但現在用生成式AI就可以瞬間處理這類工作。
此外,在思考或創造新事物時,以往我們需要自己找到靈感的線索。雖然偶爾會出現少數人擁有豐富的靈感,能不斷湧現新點子,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從無到有地想出某些東西」是一項非常艱難的腦力勞動。
然而,有了生成式AI之後,我們就可以「先問問AI」。
AI給出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的」,但只要AI提供一些回應,這些回應就能成為我們發想的切入點(刺激),進而拓展思路。獲得某些靈感後,我們可以進一步打磨這些點子。
也就是說,生成式AI可以作為「靈感的起點」,並成為我們在「腦力激盪」過程中的合作夥伴,這些都是有效的使用方式。
之前我已經說過,生成式AI只是一種「工具」,如何利用它取決於使用者的需求。
我自己也在不斷嘗試用生成式AI做各種事情,同時觀察他人如何使用,以探索更多用途。
譬如目前備受關注的ChatGPT,只要打開網站就能選擇不同模型,預設的模型是GPT-3.5,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截至二○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我希望拿起這本書的各位都能親自體驗一下,你會對其輸出的精確度感到驚訝。
此外,還可以通過下拉式選單選擇二○二三年三月發布的最新模型GPT-4(這是付費版本)。GPT-4在二○二三年二月已經先行整合到Microsoft的搜尋引擎「Bing」(這是免費服務)。若這類搭載GPT-4的新服務逐漸普及,以文本為基礎的語言障礙應該會逐步消除。
大家也可以試著「接觸看看」,這樣就會逐漸發現適合自己的應用方式。為了讓各位能夠掌握大致概念,接下來我將透過我自己實際使用的例子來說明生成式AI能做到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