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28 用錢對抗歧視──我與猶太商法的相遇

(部分節錄)
  我之所以開始對猶太人產生興趣,源自於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當時,我在位於皇居前的第一生命大樓裡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 GHQ)打工,擔任口譯。
  開始在GHQ工作後,我注意到一群奇怪的人。他們既不是軍官,卻可以找日本女人陪侍,開著車載著她們到處兜風,過著比軍官還要奢侈的生活。
  「明明只是個小兵,為什麼他能過著這麼優雅的生活?」於是好奇的我,開始悄悄觀察這些人。
  奇怪的是,這些士兵雖然也是白人,但在軍隊中卻經常遭受他人的鄙視和厭惡。
  「Jew!」
  其他士兵在背地裡稱呼他們時,總是咬牙切齒地吐出這個字眼。而「Jew」就是「猶太人」的意思。
  有趣的是,大多數的GI(駐日美軍)雖然鄙視猶太人,但在猶太人面前卻總是抬不起頭來。原來,這些猶太士兵會借錢給那些愛玩的同袍,他們會收取高額利息,到了發薪日還會毫不留情地討債。也因此,許多GI在猶太人面前都顯得畏畏縮縮的。
  即便受到鄙視,猶太士兵卻毫不在意。他們不僅擺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還會大方把錢借給那些鄙視自己的人,用金錢實質「征服」了對方。看到受到歧視、仍堅強地活下去的猶太人,我不知不覺對他們產生一種親近感。我不僅沒有敬而遠之,反而主動去接近他們。

見習猶太商法的階段
  擔任GHQ口譯的那段時間,我仍是東京大學法學部的學生。當時,我的父親已經過世,母親留在大阪。我必須靠自己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由於日本戰敗的關係,以往基於哲學、道德和法律等建立的價值體系已全然混亂和崩壞,支持人們存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也蕩然無存。
  當時,我唯一還能依靠的,就是大阪人特有的「我才不會輸」這種韌性。即使輸了戰爭,我也不想輸給混亂的社會、飢餓的肚子,甚至是佔領軍。
  「既然要打工,那我就潛入敵營吧!」
  我抱著這樣的心態開始在GHQ做口譯工作。雖然我的英語說得不標準且漏洞百出,但畢竟曾經有志於成為外交官,我對操控英語仍有些許自信。
  再者,與其他工作相比,口譯的薪水要高出許多。在當時,普通打工一個月的薪水是3、4千日圓,而口譯卻可以賺1萬日圓。不必多說,當然是錢多的工作更好。
  身為戰敗國的國民,加上又是黃種人──在飽受歧視的情況下,我開始了這份口譯的工作。
  我從出生開始,就因為我的大阪腔而備受歧視。而當我看到那些僅僅因為是「猶太人」,就遭到莫名其妙歧視的人,他們卻能以「有錢才是贏家」的理念,默默用金錢征服GI的同袍時,我深深地被這種堅韌的生命力吸引。
  猶太商人的堅忍精神,彷彿暗示了因戰敗而失去所有精神支柱的我,今後應該努力存活下去的方向。

36 暢銷商品都是從有錢人開始流行的
  我可以斷言,如果當初我沒有涉足飾品的進出口生意,日本飾品配件的流行肯定會落後現在整整二十年。
  在進口飾品時,我絕對不會選擇那些專為金髮碧眼、白皙肌膚的歐美人所設計的商品。並不是打著「進口高級手提包」的名號,就一定能大賣。許多同業都學我進口飾品,最終卻以失敗收場。
  為什麼他們的商品賣不動,而我進口的飾品卻能大受歡迎呢?
  箇中的祕訣就在於,我只選擇適合黃皮膚與黑頭髮穿戴的商品,而這也是猶太商人給我的專業建議。
  我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因此我堅信,如果少了我,日本的飾品流行至少會落後二十年。

能吸引有錢人上鉤的誘餌
  要讓某種商品引發流行,需要一些訣竅,而流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有錢人之間流行起來的;另一種則是在普羅大眾之間流行起來的。
  相較之下,從有錢人之間興起的流行顯然會更為長久。像是呼拉圈、擁抱小子(1960年代風靡日本的充氣塑膠小玩偶)或拉托球(Lato-Lato)這類出自大眾之間的爆炸性流行商品,通常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退燒。
  而從有錢人之間開始流行起來的商品,傳遞到大眾之間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若能讓某種飾品在有錢人的圈子內燒起來,接下來的兩年,您都能靠這款商品獲利。
  至於要在有錢人之間帶動流行的最佳商品,非高級舶來品莫屬。我從擔任口譯的經驗中深刻了解到日本人對舶來品的崇拜心理──愈是富有的人,對舶來品的情節就愈深。
  即使明明知道國產品的品質更好,日本人仍願意多花一倍以上的錢去購買舶來品。這也代表「即使我們訂出高價,消費者仍然心甘情地願掏錢購買」。您很難找到比這更賺錢的生意了。

鎖定消費者的「崇拜」心理
  人們總是會嚮往比自己高一階的生活,對一般大眾而言,有錢人或上流階級便是他們的崇拜對象。
  俗話說「釣個金龜婿」,人類很少會崇拜比自己地位低、比自己財產少的人。雖然金錢並非一切,但我們無法否認上流階級對「流行品」的影響力。這種對上流階級的崇拜心理在女性中尤其明顯,而男性之中,對高雅、奢華,甚至貴族感的喜愛也所在多有。
  因此,我會利用這種崇拜心理,先在富人圈內帶動某種高級進口飾品的流行。假設崇尚富人生活的中產階級人數是富人的兩倍,那麼當這群人開始購買這些流行品時,商品的銷量就能達到原來的兩倍。隨著潮流進一步擴散到下一個階層,銷量則會擴增至四倍。高級品就以這樣的方式,逐漸流入大眾市場,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
  而當商品開始普及,價格隨之下降時,我的公司就會退場、不再經營該類商品。過去二十年來,我的公司所經手的舶來品從來沒有滯銷過,更別說舉辦清倉特賣會了。
  只要我經營的商品能在有錢人之間造成流行,滯銷或特賣會就與我無關。我不做「薄利多銷」這種勞心勞力但利潤微薄的生意。我只做有錢人的生意,換句話說,「厚利多銷」這種商業模式完全行得通!
(精彩待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