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京瓷哲學」是怎麼產生的?
稻盛和夫
  自從京瓷設立至今,我都一直向員工說明在經營上不可或缺的「京瓷哲學」,並且與員工一起實踐。我認為,也正因為如此,才得以奠定今天的京瓷。所以,我想以《京瓷哲學手冊》為基礎,詳細說明「京瓷哲學」的真諦。

關於「京瓷哲學」
  首先,我想說明「京瓷哲學」是經過怎樣的過程產生的。
  我出生於鹿兒島。自鹿兒島大學畢業之後,任職於京都的陶瓷公司。當時是一九五五年四月,正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滿十年,日本終於從戰後的廢墟中開始復興。
  然而,我所任職的公司,卻依然處於戰後的混亂狀態而持續虧損。我當時的第一份薪資大約是八千日圓左右。從鄉下的大學畢業,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但是對於未來的人生,我仍然感到非常不安。在當時的公司,我所研究的精密陶瓷,成了現在京瓷的主力商品。
  當時,剛從大學畢業進入公司的我,獨自進行著精密陶瓷的研究,為此,我更加地不安。因為公司是如此不可靠,我只想著「儘早離職,前往更好的公司」。然而,那個時代很難找到工作,即使大學畢業也無法進入好的公司,況且,我也才好不容易進入這家公司而已。就算辭職,也無處可去。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我只能抱著不滿的心情,默默地工作。
  之後,我為年輕的熱情找到了宣洩的出口,全心投入精密陶瓷的研究。雖然我待的公司即使遲發薪資也見怪不怪,但若將自己的不平不滿發洩於外,也沒有意義。因此,我將熱情投入研究之中。不可思議的是,研究出奇地順利,並且留下了不錯的成果。
  為了逃脫窘迫惱人的現實環境,我拚命地投入研究工作中。然而,這個過程讓我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與哲學。在摒除所有雜念、全心投入研究的狀態下,自己的內心形成了類似人生觀的想法。後來,我也以此想法作為基礎,建構起「京瓷哲學」。
  同時,我也漸漸認為,這樣的人生觀或哲學非常重要。
  我在二十七歲時,成立了京瓷這家公司。當時我認為,自己的人生以及京瓷這家公司的未來,似乎都是由自己心中的想法、人生觀,或是哲學所決定。
  為了使員工團結一致,經營者必須持續磨練自己的「想法」我中學一年級的時候,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那個年代,戰時當然不太能夠讀書。
  戰後,在滿目瘡痍的環境下,光求溫飽就很困難,更別說讀書了。
  當年,據說繼沖繩之後,美軍可能會登陸鹿兒島,但鹿兒島市內也遭到空襲,且被燒得體無完膚。
  在那般的情況下,生活真的很辛苦。況且,我也不太會讀書。在大學時代,我沒有錢買制服,總是穿著夾克、木屐上學。這樣的鄉巴佬,為了工作來到京都,不只不會講標準語,關西腔更是完全不懂。儘管如此,在離開鹿兒島未滿四年之際,我竟然受任經營京瓷這家新公司。
  從那一刻起,身為公司的負責人,我必須團結公司的員工,並且努力經營公司,以維持員工的生計,包括認同我而離開前公司的七位夥伴,以及新進員工。到底應該如何團結員工呢?我陷入苦思。當年我只是一介技術員,這對我而言真的是個很難的問題。當時我想:「假如我沒有宏偉的想法與人生觀,絕對無法吸引別人跟隨。為了好好經營
公司,我是否應該磨練自己的想法、人生觀與哲學呢?」
  此外,我的人生似乎也受到自己的想法、人生觀或哲學影響。有這種想法之後,我開始重視個人哲學。

「想法」會深深影響人生
人生、工作的結果=想法×熱情×能力
  我認為,人生與工作的結果由「想法×熱情×能力」這樣的方程式所決定。
  我並非出身一流大學,而是畢業於地方的大學。因此,在「能力」這一點上,或許我完全不能說是一流。
  然而,我真心認為,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的「熱情」,依自己的意志,可以達到不同的境界。根據上述的方程式,「能力」與「熱情」之間,並非相加,而是以相乘來計算。因此我相信,即使「能力」稍不如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只要擁有強烈的「熱情」,仍然可以留下美好的結果。
  舉例來說,「能力」八十、「熱情」十的人,相乘的結果是八百。另一方面,「能力」四十、「熱情」九十的人,相乘的結果則是三千六百。若以加法來看,差距不大, 但若以乘法來計算,差距則會大幅拉開。
  此外,人生與工作的結果,也由「想法」決定。這正是我經常提到的經營哲學,也是人生觀。「想法」的數值從負一百到正一百都有。舉個極端的例子,假設我們都這麼想:「反正世上充滿矛盾,而且不公,那麼從此自己就以小偷為業吧。」這是負面的思考,即使「能力」與「熱情」都有一百,而「想法」是負十的話,相乘的結果將會是負十萬。
  換言之,假如「想法」是負面的,結果肯定會變成負數。
  當我想出這個方程式時,我認為世界上有很多人雖然從好學校畢業,也絕非不努力,然而業績卻不好、工作不順利、人生也不順遂。這大概是因為「想法」有些負面的關係。即使只有少許的負面「想法」,計算之後將全部變成負數。比方說,「那個人的人品有些問題」。整體來看,這樣的評價所造成的影響不是只有一點點,因為相乘後將導致全為負數的結果。
  另一方面,「學校沒畢業,也不怎麼有教養。不過工作很熱心,人品也不錯」,這樣的人經營的公司卻很成功。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到底是為什麼呢?即使許多人認為這沒有什麼,我卻認為「想法」的影響確實很大。我意識到,我們應該擁有正面的想法。
  戰前的修身、道德等教育課程,教導我們什麼是正確的想法。然而,這些課程在戰後卻被全盤否定了。這是因為戰前的日本政府利用這些修身、道德課程,進行了軍國主義的思想教育。
  我認為,「想法」的重要性無庸置疑。因此,在京瓷,我提出了「我們應該以好的想法,過自己的人生」。

在反抗、反感中,設法推展「京瓷哲學」
  在《京瓷哲學手冊》中,有一些沒有通融餘地、自有道理而嚴格的生存之道。換言之,從一九五九年創立京瓷以來,我在公司內部持續闡述:「我們是以這種想法經營公司的,因此我希望各位也能抱持這種想法。」
  京瓷創立於戰後十四年,當時正值民主主義、自由主義抬頭,校園紛爭興起等左翼風潮顯著的時期。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要求員工遵守「京瓷哲學」如此克己、道貌岸然而且嚴格的生活方式,在年輕員工之間出現了許多聲音:「為什麼要強迫我們接受這種想法?」「京瓷這家公司想要統治我們的思想嗎?」「想擁有什麼想法不是個人的自
由嗎?」
  我們把原本應該享有的個人自由思想,說成「讓我們一起抱持這種想法」,引來了員工強烈反抗。特別是大學畢業的知識份子,知識程度愈高者,反抗愈是強烈。
  這件事讓我相當煩惱。對於無法贊同「京瓷哲學」的人,我告訴他們:「你的想法與我的想法不合。即使是優秀的一流大學畢業生,假使想法合不來,那也沒有辦法,辭職去別的公司也可以。」請他們離職。儘管有人因為無法共享思想、哲學而離職,我還是希望全公司的員工能共同抱有「京瓷哲學」。
  當我們強迫員工接受「我們應該如此思考」時,員工必然會反抗,「公司箝制我們思想、哲學、想法」。我自己確實也曾經疑惑是否做得太過,但還是一邊煩惱,一邊設法持續深入推展「京瓷哲學」。

目標不同,攀登的山也會不同
  在京瓷剛成立不久之際,是個無論怎麼說明哲學都無法被理解的時代。那時曾經發生這樣的事情。
  在京都有一家華歌爾公司。在京都的商業界中,華歌爾的創辦人塚本幸一先生是位極為重要的人士。年輕一輩的經營者經常有機會與塚本先生一起喝酒。
  有一回,我們一群年輕的經營者一起去喝酒。我一邊喝酒,一邊談及「京瓷哲學」這個一本正經的話題,隨即有一位經營者回應:「稻盛先生,我並不那麼認為,我的人生觀有別於稻盛先生所說的內容。」
  當時,總是一邊微笑,一邊喝酒的塚本先生氣勢洶洶地表示:「喂!你在說什麼!對於稻盛所抱持的想法,你竟敢說『我並不那麼認為,而是這麼想』。這難道是你可以評論的嗎?關於經營哲學這樣的內容,就連我都要向他學習,幾乎什麼話也搭不上。何況是你,竟然說『我並不那麼認為』。」塚本先生勃然大怒。
  那位經營者為什麼會如此不滿而說出那樣的話,事出突然,我也大吃一驚。後來我才從塚本先生的話中,理解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彼此方程式中的「想法」不同所致。
  譬如說,為了攀登人生這座山,登山前的準備會依想爬的山而有所不同。如果要爬低海拔的山,準備健走型的輕裝即可。不過,如果想爬冬天的八甲田山,防寒、露營等各種冬天登山的裝備則不可或缺。想爬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的話,就必須學習攀岩的技術。
  換言之,隨著我們所過的人生,將會有各種不同的「想法」。
  「雖然你為了對抗稻盛而回應『我並不那麼認為,而是這麼想』。然而,你不應該與稻盛相比。假使你經營的公司規模與京瓷相當,或許還可以討論一下彼此的想法。不過,你是繼承家業的第二代經營者,而且公司的規模與收益都遠不及京瓷,因此,你與稻盛的想法是能夠相提並論的嗎?」
  後來我才意識到,或許這就是塚本先生想表達的意思。
  自己想帶領公司朝什麼方向發展?或者,自己想設定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為了達成目的,所需要的「想法」都不同。假如想攀登更高的山、營造高規格的公司、創造更充實的人生,我們就必須擁有與目標相符的美好「想法」。隨著目標設立的不同,「想法」也會不一樣。
  創立京瓷以來,我持續對員工說:「請採取稍微克己、認真,以及嚴格的生活態度。」當然,也有反抗的員工。
  假如當時採取以下說法,我想員工大多會理解:「我想爬這座山,所以我們需要這個裝備。因此,我們需要這種『想法』。」「如果你想過馬虎一點的人生,那也沒有關係。但我希望公司能以這樣的態度(想法),攀登更高的山峰。」在發生塚本先生事件很久之後,我才有了如此的體悟。

京瓷以「世界第一」為目標
  京瓷,以資本額三百萬日圓、員工二十八名,在宮本電機的援助下成立。當時,我們租借了宮本電機位於京都市中京區西之京原町的倉庫,並以一樓為工廠、二樓為辦公室,開始營運。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二十八名員工,我就不斷告訴員工:「要成為世界第一的公司。不僅是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我們要讓京瓷成為陶瓷業界世界第一的公司。」
  如此,我們莫名地設定了「成為世界第一」的崇高目標,並且朝此目標努力。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當時我認為應該採取「認真、稍微克己的生活態度」。如今回想起來,這樣的「想法」正是京瓷成為世界級企業絕對必需的要素。
  京瓷創業後二十年左右,一流大學畢業的同仁們也不再反抗了。我認為,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得以團結公司的經營理念,使得公司變得非常優秀」,這樣的實績,令他們無法反駁。

經營者的器量,決定公司的發展
  在上述「人生、工作的結果=想法×熱情×能力」的方程式中,重要的部分不只是「想法」而已。由於「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因此無論我們現在多麼努力,在能力上也不會有飛躍性的成長。然而,「熱情」卻可以由我們的意志來決定。
  在我主辦的「盛和塾」課程裡,我經常告訴塾生們「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由於參加盛和塾的塾生們大多是公司第二代、第三代的經營者,因此我才會以父執輩的身分嚴格地教誨他們。塾生們即使不聽上一輩的教誨,在盛和塾裡他們卻很聽從我的指導。
  「因為繼承了完善的公司,所以請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同時,也請努力讓公司加倍成長,以報答上一輩的恩情。雖然許多人都說『我有努力』,但那可能只是你自己這麼想而已。你真的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嗎?」
  雖然這麼說,「請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卻是非常嚴格的事情。
  「轉頭看看四周吧。當你熟睡時,是否還有人在繼續努力?請你不要輸給別人,持續努力。假如沒有付出那般的努力,工作是不會自己順利進展的。」
  這就是所謂「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是「熱情」,這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想法」。
  公司經營者所抱持的人生觀、哲學、想法,將決定所有的事情。經營者的器量與人格,將決定公司最後的發展。雖然俗話說「螃蟹只會挖和自己一樣大小的洞」,要人量力而為,但是如此一來,就無法打造出超越自己器量與人格的公司。因此,提高公司的目標,打造自己更美好的人生,就能提升自己的人性,磨練自己的人格,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