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1封】喚起你的貪念,驅動你追求成功

1918/5/6

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

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

親愛的約翰:

不必在乎那些說我很貪心的人。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享受著這個按理說並不值得驕傲的評價──貪心。

這個對我並不友善的評價,最早是在我事業攀上巔峰之時出現的,那個時候洛克菲勒這的名字已不僅僅是我本人的名號,它象徵著財富,也象徵著龐大的商業王國。

當時有不少人,甚至報章雜誌也紛紛依此將我定調,這個的評價沒有讓我不悅,儘管我了解到這種評價是在醜化我,擺明了是要給我建立的商業王國蒙上教人厭惡的銅臭味。然而我知道,人的本性中原本就蘊含著一股力量,一種源自於意志薄弱和能力不足的力量,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嫉妒」。當你有一天超越別人時,他們會嫉妒你,找一些帶有負面、貶義的字眼批評數落你,甚至捏造謊話來毀謗你,還要在你面前表現出不可一世的傲氣。依我所見,那根本算不上什麼傲氣,它正代表著內在的虛弱。有趣的是,當你遠遠不如他們,生活困苦潦倒之時,也有人會譏諷你,嘲笑你的愚笨、無能,甚至將你貶低到失去身
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孩子,這就是醜陋的人性。

生而為人,沒有必要刻意改變本性,我也沒有閒工夫去阻止人們「宣揚」我的貪婪,我能做的,是讓嫉妒著我的人繼續嫉妒下去。我知道我的財富若被那群以「貪心」評價我的人奪走,他們同時也會帶走「貪心」這個標籤,而我並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除非我中了什麼詛咒,否則誰都別想得逞!

紳士永遠不與無知的人爭辯,所以我不會和評價我「貪心」的人多費唇舌,但是在我內心還是控制不住情緒要鄙視他們的無知。回顧人類歷史,檢視文明進展的步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的社會都是建築在貪念之上的,總是毀謗著我的人,看起來像是衛道者,然而他們哪個人心中不希望能獨佔一些東西呢?最好還能把一切美好事物盡收手中,進而讓眾人需要的東西收納在自己掌控之下。貪念是無止盡的,虛偽者也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說穿了,哪有人不貪心的。當你擁有了一顆橄欖,你就會想要擁有一整棵橄欖樹。我在人世間行走了八十年,=見過不愛吃牛排的人,至今卻從沒有見過任何不貪心的人,尤其在商場上,滿口功利、拜金主義的背後都是同一
個關鍵詞在支撐──「貪心」二字。我知道,即使到了未來,不貪心者仍會是這個星球上的稀有動物,試問誰會放棄對於美好事物的渴望呢?

阿奇博爾德先生曾經說過,我是一匹能聞到終點氣味的賽馬,一聞到我就奮力衝刺。我難免有在自吹自擂,但在確實在心中為貪念預留了位置。

我在商校求學時,有個老師曾說過一句令我終身難以忘懷的話:「貪心不是壞事,誰都會貪心,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這句話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

當老師在講台上說出這段煽動性很強的話時,同學們皆為之譁然,想到一般認知的「貪心」,它的意義背離了既有的道德觀念,從小到大的生活中約束著我們的道德規範,污名化了「貪心」一詞。

然而當我真正步入社會,踏上開創財富的旅程之後,我才深刻體會到,商校的學費花得實在很值得,那位老師的見解簡直是真知灼見。如同專家學者對人們說的,自然界從來都不仁慈和善,這是一個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世界。人類的文明社會亦同,你若不夠貪心,到後來你很有可能會被別人吞噬掉,畢竟珍奇美食都是限量的。

如果你想擁有財富與成就,創造輝煌人生,那你的態度就不該只是「貪心是件好事」那麼簡單,而是要認定「貪心」這件事情大有必要。

貪心就意味著我想要,我要得更多,到最後還要能夠獨佔才好。我相信沒有人心中不曾泛出這樣的吶喊之聲。從政者想的是,我要取得掌控權,我要從州長做到總統。

經商者想的是,我想要賺大錢,要賺很多很多錢。為人父母者想的是,我希望孩子們能有所作為,永遠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以上種種,只是受限於道德或尊嚴的束縛,人們才緊緊的將貪念隱藏住,最終讓貪念成為一種不可說的人性枷鎖。

事實上,只要這個追名逐利的世界一天不毀滅,只要還存在幸福並非人人可輕易獲取的一天,人類就一天不會停止貪念。

那些喜歡探詢八卦的人,總是把貪心說成洪水猛獸。依我所見,打開貪心這扇門,並不等於開啟了裝滿罪惡的潘朵拉盒,釋放時時刻刻跳動著的貪念就像釋放我們內在蠢蠢欲動的潛能。我從一個週薪五美元的簿記員奮鬥到今天成為全美首富,正是因為貪心讓我成就了這個契機,貪心是驅使我追求財富的動能,就像它驅動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一樣。

在我說著「貪心」這個詞的時候,你應該更希望我將它換成「志向」或「抱負」。還是免了吧!務實點兒,我們都活在這個貪婪的世間,我認為主張「貪心」,會比「志向」來得更樸實,樸實是我們靈魂中最純真無私的素質,有別於真誠,樸實比真誠更加高尚。

在和山姆·安德魯先生合夥經營石油公司之初,我的貪念就開始膨脹,我每夜在臨睡前都告誡自己:我要成為克利夫蘭最成功的煉油商人,讓源源不絕流出的原油都變成大把大把的鈔票,我要讓自己的每個念頭都從利益出發,助我變成石油大王。

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中,我事事親力親為,整天忙碌著。我指揮著煉油,規畫著運輸油品的鐵路網,謀思各種方法來節省成本,以擴充我的石油系列產品市場。那段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拼搏的日子,我永遠都忘不了。

孩子,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失敗和成功的距離並非像傳說那樣僅僅在一念之間,取決於誰的貪念更強烈,誰具備這樣的能量誰就能發揮全力不斷自我超越。讓自己每個前進的步伐都感受到貪心的威力吧!貪心不但能幫助人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最大,也能驅使人獻出所有,克服千辛萬苦,勇往直前。

許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洛克菲勒先生,是什麼讓你走向了財富的頂峰?」早期我不敢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貪心總是不被世俗的眼光所認可,然而事實上,支撐我成為全美首富的正是我內心的貪念。

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顆活力十足、力量充沛的貪念,只要你能先愛上它,跟自己說貪心是必要的,我有很想要的東西,而且我想要很多,如此一來貪心就會助你一臂之力,幫助你走向成功。

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我的貪心,因為我渴望成功。不必排斥在貪心的驅策下取得的成功,追求成功是值得推崇的高尚行為,成功帶給我的貢獻遠比貧困時更多。結果證明,我成功了。

看看我們至今做到的善舉吧!把大筆金錢挹注到學校、教會、醫院以及貧困者身上,並非偶爾一時興起的施捨,而是一份非凡的慈善事業,你看,我的成功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貪心果然是好事,怎能說是罪惡呢?

因此,說我貪心的人如果出發點不是想醜化我,那我欣然接受他們對我的評價。

孩子,我才是我自己生命的重心,什麼適合我,由我來決定,所以我並不在乎人們說了什麼,我的內心不為所動。在某些人的眼中,我始終都是個有卑鄙動機的生意人,即便是我大力贊助許多慈善事業,也被他們認定是另有盤算的詭計。他們懷疑我有追求利益的自私動機,卻對我無私奉獻的公益之舉視而不見,有人甚至還說我這麼做是為了贖罪,真是可笑至極。

我真誠地對你說,你這個父親絕不會讓你蒙羞,我口袋裡的每分錢都是我辛苦賺來的,它們是乾淨的。我之所以能成為有錢人,是我強烈事業心的回報。上帝賞罰分明,而我的財富正是由上帝所賜予的,我能夠一直賺到錢,正因為上帝知道我會將錢回饋給社會,造福人群。

我讀《聖經》的時間到了。今晚夜色很美,每顆星星似乎都在對我說:「你做得不錯,約翰。」

愛你的父親

【第13封】人總要為免費的午餐付出代價

1911/3/17

想讓某人變殘廢,你只要給他一副拐杖,然後等個一段時間就能如願。

人活著必須對自己負責,要創造讓自己的生命與存在具有尊嚴的事情。

親愛的約翰:

我想你應該有看到那則批評我吝嗇,說我捐款少的新聞了,這其實沒有什麼,我一生中被這些記者罵的夠多了,早就習慣他們對我的一知半解與吹毛求疵了。我對他們的回應之道只有一種,就是不回應、不解釋,不理睬他們到底怎麼說,我很了解自己在想什麼,我堅持自己並沒錯。

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所走的道路,關鍵是要對得自己。我為什麼很少去理會那些請求我出錢幫他們解決個人問題的人,以及為什麼比起找我出錢,我更喜歡人家來告知我個賺錢的門路,有個故事很能夠說明:

有一農家圈養了幾頭豬,突然有一天,主人忘了把圈門關上,於是那幾頭豬逃跑了。經過了幾代的繁衍,這些豬變得非常兇悍狡猾,甚至開始威脅到當地的行人。有幾個經驗老道的獵手得知這件事情,想要為民除害,可是這些豬很聰明,從來都不會上當。

約翰你看,當豬開始獨立的時候,都會變得那樣的聰明兇悍。

某天,有個老人趕著一個拖兩輪車的驢車,載滿了糧食和木柴走進這片野豬肆虐的村莊。當地的居民十分好奇,前去詢問老人:「你是從哪裡過來的啊,要去做什麼?」老人告訴他們:「我是來幫你們抓野豬的啊!」村民們聽了便笑他:「別開玩笑了,連打獵老手都搞不定的事情,你怎麼辦得到。」

兩個月之後的某天,老人回來了,並且告訴村民,野豬都被他關進山頂的獸欄了。

居民們大感驚訝,不斷追問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老人說明:「第一步,我找到了野豬時常出沒的地方,然後在空地上放一些食物當成誘餌,那些豬剛開始的時候不敢靠近,只是好奇的在附近跑來跑去,聞東聞西探查著,不用多久就有一頭老野豬來吃第一口,隨後其他野豬也跟著吃起來。這時候我就心裡有數,我一定能夠捉到他們。」

「於是,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些糧食,並且在不遠處立起一塊木板。那塊木板像是怪物一樣,讓他們一下子不敢靠近,但是眼前的美食太有誘惑了,不久之後他們就又跑過來大膽開吃。而在之後的日子中,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每天在糧食周圍一片接一片地把木板圍起來,第一階段工程很順利就完工了。」

「接著,我挖了個坑將我的第一根角樁立起來。每次多完成一些工事野豬們就會不見一段時間,但後來終究還是抵抗不了眼前美食的誘惑。就這樣,獸欄搭建完成,門我也做好了,野豬們很習慣大搖大擺地走進獸欄覓食,當我冷不防把門關上時,那些吃得正高興的野豬們就這樣被我一網打盡了。」

這個故事的啟示不深奧,野獸如果習慣了靠人類餵食,牠的生存智慧就會消失,接下來的遭遇顯而易見。同理也適用於人,想讓某人變殘廢,你只要給他一副拐杖,然後等個一段時間就能如願;換言之,在一段時間裡,如果你持續給一個人提供免費的午餐,會讓他培養出白吃白喝的習性。要記得,人在媽媽肚子裡時就開始習慣被照顧了。

沒錯,我總是在鼓勵你要學會幫助人,送人一條魚,你只能養活他一天,如果教會他怎麼抓魚,可以讓他自立生活一輩子。這個與抓魚有關的老道理非常有意義。

單純的資金援助不是好的作法,它會讓人失去勤奮的動力,變得慵懶且喪失進取心、欠缺責任感。更重要的是,你給一個人施捨,等於在否定他生存的尊嚴,否定他的尊嚴等於掠奪了他的命運,這實在很不道德。身為一個很有錢的人,我有必要造福人類,且不能到處造就懶人。

任何人一旦養成懶惰的習慣,這習慣就會一直盤據著他的生命,習於享用免費的午餐不會讓一個人走向光明的道路,反而會讓他放棄了成功的機會。勤奮是最關鍵的贏家之道,工作是追逐成功不可避免的手段,幸福與名利要靠勤奮工作來獲取。

遠古之時,有個非常英明的老國王,他想編寫一本智慧寶典,來讓後代子孫藉以延續千秋萬世。有一天,他召集自己最聰明的臣子前來,對他說:「沒有智慧的大腦,就像是缺了蠟燭的燈籠。我需要你們編寫一本跨時代的智慧寶典,來照耀我子孫的前行之路。」

聰明的臣子們領命離去後,用很長的時間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並且驕傲的告訴國王:「陛下,這就是跨時代的智慧寶典。」

老國王看了之後說道:「各位,我相信這是各個時代智慧的結晶,但是它太厚重了,我擔心我的子孫們讀完之後還是掌握不到核心要義,你們將它濃縮吧!」

於是,這些臣子又花費了很長時間,經過大量刪減之後將所有內容濃縮成一本書,但老國王還是嫌太長,命令臣子們繼續提煉縮減。

聰明的臣子們將整本書濃縮成了一章,接著再濃縮成一頁,然後精簡成一段話,最後則變成一句話。英明的老國王看到這句話感到非常滿意,他說:「各位,這真的是跨時代的智慧結晶,能讓所有人領略到這個道理,我們遇到的問題幾乎都能迎刃而解。」

這句話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智慧之書的首章,亦即末章,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世上的人們都懂得想要有所成就必須努力工作的話,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而那些只想等著吃免費午餐的人,終究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人活著必須對自己負責,要創造讓自己的生命與存在具有尊嚴的事情。

愛你的父親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