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把時間浪費在值得的事情

79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序:把時間浪費在值得的事情上

寫這本書,是從二○二三年剩下最後一百天的時候開始的。那時,我剛拿到了多倫多大學研究所攻讀人工智慧的入學許可,收拾行囊,向北京做最後的告別。
那段時間,我的狀態並不好。身邊的人來來去去,生活一團亂,寫作的進度幾乎停滯下來。焦慮、迷茫和各種雜事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想著今天又要面對哪些未完成的任務。然而任務愈多,我愈想躺在床上發呆。
可人生總要有個開始。
於是,在倒數第一百天的清晨,我給自己泡了杯咖啡,打開筆記本,寫下了今天的第一個目標:「寫完五百字,不許停。」那天的五百字我寫了兩個小時,??改改,感覺有點難,但也有些久違的成就感。
接下來的第二天,我繼續寫,依舊是五百字,但速度快了一些。接著是第三天、第四天……直到一百天過去,我終於完成了這本書(那時候還不知道ChatGPT……)。
寫完之後,我意識到,自己不僅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找到了一些省下時間的小訣竅。這些祕訣,就藏在我們每天不經意浪費的那些瞬間裡。
時間就是我們的朋友,你要關注它,它才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效率。
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有多重要?
每天早上,我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不是十件,也不是五件,就三件。這樣一來,早上九點,我便不會被微信、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搶走注意力。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抓住那個最關鍵的時間窗口,集中處理最重要的任務。後來我發現,早上這九十分鐘決定了一整天的效率--如果你能在這個時間內完成一項高優先順序任務,那麼一整天都會感覺被賦予了意義。
如何對抗無效的焦慮感?
我曾經因為一些看似重要但無關痛癢的事情,浪費了太多時間。新聞熱搜、八卦、娛樂新聞,總是輕而易舉地吸引我的注意。在寫這本書時,我強迫自己制定一個「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清單。
關注圈是那些我可以留意但無法改變的事情,比如全球的經濟變化、明星的緋聞。而影響圈是我真正能影響到的部分,比如每天寫五百字,比如陪家人吃一頓安靜的晚餐。我開始把時間留給那些能帶來改變的事情,而不是讓它白白流逝在手機上。
時間是怎樣被悄悄節省下來的?
其實,節省時間不是去搶占更多的鐘點,而是讓每一個時間都變得有意義。我用的是一種叫「番茄鐘」的工作法:每二十五分鐘專注於一項任務,中途不允許自己分心,完成任務後短暫休息,再開始下一個二十五分鐘。聽起來簡單,但效果驚人。二十五分鐘不長也不短,剛好可以讓你全力以赴又不會倦怠。
讓幫手幫你,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
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學會了一件事--並不是所有的任務都需要自己完成。家務、瑣事、購物、外送,我把這些事情交給了快遞服務和家務助理。節省下來的時間不是用來偷懶,而是專注於那些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比如寫作。我們都要學會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讓更重要的事優先。
時間最好的節省,是溫暖的浪費
很多人以為「節省時間」就是不斷壓榨自己,把每一分鐘都用在生產力上。可我漸漸明白,那些真正讓我們覺得生活值得的事情,比如和伴侶散步、在書店裡挑選一本喜歡的書、坐在窗前發發呆,其實是「最奢侈的時間管理」。
真正會管理時間的人,從不吝嗇把時間浪費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所以,我想對你說--當你翻開這本書時,不要害怕自己浪費了時間。我們節省時間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讓生活變得緊湊、壓抑,而是有更多的時間去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我很感激那一百天的自己,它教會了我如何與時間做朋友,而不是敵人。我希望這本書也能給你帶來這樣的啟發--別讓時間催促你奔跑,而是讓它帶著你輕鬆前行。
聽說這本書又要漂洋過海到臺灣了。巧的是,上午我剛和一位臺灣的朋友打球,跟他說這本書出版了之後送給你。他說,他一定會回臺灣買,哈哈。我們打了好久的球,出了一身汗後,回到家我一個小時就寫完了這篇文章,我突然發現自己寫作的效率高了很多。
對了,多鍛鍊、多出汗,時間效率也能提高哦。
這就是我寫完這本書的過程,也是我與時間和解的過程。希望它同樣可以成為你的朋友。
謝謝臺灣的讀者,願你們把時間都浪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讓自己變強的事情上。
--作家、矽谷投資人 李尚龍 二○二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於溫哥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