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小夥子,你知道年輕真正的意義嗎?」

二〇〇〇年,我二十二歲。
當時五十一歲的鈴木敏夫這麼問時,我腦海中浮現幾個答案,「有旺盛的體力與幹勁」、「擁有未來的可能性」、「新穎的想法與價值觀」……
但是,看到鈴木先生皺著眉頭,一手敲著菸注視著我,我意識到這些都不是正確答案,於是垂頭喪氣地回答:「不知道……」
鈴木先生點燃香菸,吐出一口煙,說道:
「年輕啊,就是一無所有。」
那是吉卜力工作室舉辦作家鹽野七生講座的當天。
邀請鹽野女士來演講的,正是宮崎駿導演。在講座後的問答環節,由於提問的人不多,我為了想和仰慕已久的鹽野女士說話(也想在大家面前刷存在感),便高談闊論自己的意見,並提出我的問題。
鹽野女士笑著說:「這真是個很有難度的問題呢。」她耐心解答我的疑問。宮崎駿導演也加入討論,講座因此比預定時間大幅延長。我誤以為自己成功炒熱現場氣氛,沾沾自喜地返家。
沒想到當天晚上,我便收到鈴木先生的郵件。

「你今晚向鹽野女士提問的時機真是差勁透了。」
我原本得意洋洋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急忙回覆郵件道歉。
隔天早上,我被鈴木先生叫到辦公室,劈頭就被痛罵:

「沒有人在乎你的意見!沒人提問就表示討論結束了,你的意見根本不重要!」

那天起,鈴木先生開始教我「適合迷惘的年輕人的工作術」。

捨棄自己的意見,只做筆記

一開始,鈴木先生這麼對我說。

‧捨棄自己的意見。
‧隨身攜帶筆記與筆,記錄對方言行、事件經過及當時情境。

「最重要的自覺是:年輕就意謂著『周圍的人不會有任何期待』。有些工作只有年輕時才做得到。那就是不需要有自己的意見。沒有人期待你會說出什麼警世名言,如果需要年輕人的意見,我自然會問你。」

「當你滿腦子只想著表達,就無法真正聽見別人說了什麼。昨天你對鹽野女士的提問就是這樣。你只顧著陳述自己的意見,對方說的內容你根本左耳進右耳出。」

我對這樣的批評當然很反彈。
當時我年輕氣盛,高傲得不可一世。總覺得不能有自己的意見,活著就沒有意義了。我認為工作也好、人生也好,最重要的是充分展現「只有我辦得到的事」、「做自己」、「我的獨到創意」。

三年內,只需模仿,模仿就對了!

鈴木先生繼續說道。

「宮崎駿這個人,是一個曾在高畑勳底下,持續模仿他長達二十年的人。不論是思維或行為舉止,甚至連說話方式、寫字都模仿。」
接著他把宮崎先生和高畑先生手寫的文字並排在一起讓我看。
那是《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的企畫書。
「仔細看!高畑先生的字是不是往右傾?往左傾的才是老宮的字。老宮連高畑先生的字也模仿,最後造就出今天的宮崎駿。」

在那一刻,我才發現鈴木先生的字也和高畑先生及宮崎先生的字極其相似。
我抬起頭來,鈴木先生注視著我,說道:

「今後三年,你就模仿我吧!把個人意見抛到一旁。以不受任何遮蔽的雙眼(《魔法公主》主角阿席達卡的台詞)不帶偏見的視角去看世界,持續三年捨棄自我,盡力模仿他人,直到你覺得再也無法模仿時,你的個性就成形了。」

然後鈴木先生揮揮手說:「加油喔~」啪嗒啪嗒作響地踩著他招牌的日本傳統雪駄,瀟灑地走向下一場會議。

***

我的職業是動畫製作人。
動畫製作人的工作是策畫電影或電視動畫作品、籌措資金、召集工作人員、製作出影像並將其送到觀眾眼前。作品類型包羅萬象,包括電影動畫、電視動畫、網路影片、廣告、活動等等。
我在二十一歲時進入吉卜力工作室,配置到高畑勳導演的《隔壁的山田君》製作部門,而後在鈴木敏夫的底下,擔任宮崎駿執導的《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等作品的聯合製作人。二十七歲時辭去吉卜力的工作,很幸運擔任同樣是日本電影界代表的押井守、岩井俊二等導演的作品製作人。
觀眾和客戶願意自掏腰包欣賞我的作品,讓我不斷獲得製作作品的機會。如此循環往復,我持續走在創作路上將近二十年。
得以如此持續工作,都要歸功於我的恩師——現在依然是頂尖製作人,吉卜力工作室鈴木敏夫先生,是他嚴格地灌輸我「工作術」。在鈴木先生的指導下,我在二十多歲時,學習如何與高畑勳、宮崎駿這些天才共事,並獲得他傳授的「工作術」。
我一直都將鈴木先生的指導內容記錄在筆記中。不知不覺中,這些筆記本已多達數個紙箱。

近來常被工作上碰面的人問及,「從鈴木先生那裡學到什麼?」
現在世道變得複雜,不再那麼單純,似乎很多人在煩惱「要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工作」。
鈴木先生傳授給我的「工作術」,並不是如何從無到有,誕生創意的技巧,或是如何打造一個完美創意團隊與商業集團的組織論述,而是——

「捨棄自我模仿他人」的工作術。

由於近二十年期間,我實踐這個「捨棄自我的工作術」,翻轉了我的人生。
我並不認為自己有寫作本書的資格。畢竟我還在學習的道路上,實在沒有立場告訴讀者什麼是「工作術」。
不過,我對於今後出社會的年輕人,以及如同昔日的我,正因工作或人生而遇到阻礙的讀者,有一件無論如何都要告訴大家的事。
那就是我確信,再也沒有比鈴木先生花了六年指導我的「捨棄自我的工作術」,能夠更發自內心享受人生與工作的方法了。
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與「自我」相關的詞彙,如「尋找自我」、「展現自我」、「自我價值」、「自我實現」、「成為世界唯一的一朵花」等等。
鈴木先生則不斷地告誡我:「捨棄自我!」
在這個重視自我,不斷探索自我的當前社會潮流形成對比,「捨棄自我的工作術」似乎是在與強調個性的社會價值觀對抗中敗下陣來。
然而,根據我和鈴木先生及優秀的創作者共事近二十年的經驗,我發現那些被稱為天才的創作者,都具備「捨棄自我,為他人服務」的共同特質。

因此,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

真正的自我並不存在。
我們內心一無所有。
若有所得,皆來自外部,也就是他人。

如果能有這樣的自覺,就能宛如施加魔法般,讓「生存」與「工作」變得輕鬆。
我希望能將鈴木先生教我的「捨棄自我工作術」,那些我親身實踐過的具體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