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圖解領導學(5版)

79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 1 章 領導入門基礎知識
Unit 1-1 領導的真實涵義 PartⅠ
什麼是領導?我們就字義來說,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詮釋:「領猶治也。領,理也。皆引伸之義,謂得其首領也。」「導者引也。」可見領導兩字含有治理引導之義。從古文觀今日,那什麼才是所謂的真領導?由於內容豐富,特分兩單元介紹。
一.領導,是帶領組織朝目標與願景邁進
領導學大師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曾經為「領導」(Leadership)下了一個簡單定義── 領導,是帶領人們朝特定願景與目標邁進。班尼斯認為,領導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能提供一個指導願景(Guiding Vision),讓領導人清楚知道自己和組織前進的目的為何,同時具備堅持下去的意志力。
曾著述《一分鐘經理人》,目前為知名企管顧問公司肯‧布蘭佳公司董事長暨總精神長的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在《願景領導》一書中,曾以愛麗絲與咧嘴貓的對話,闡述「願景」對領導人與企業的重要性。肯‧布蘭佳強調,「領導力攸關企業的未來走向!如果企業經營者和員工都不知道公司未來將何去何從,那麼經營者
的領導力也將變得可有可無。」成功的領導人懂得喚起組織共同的願景,讓員工能看到美好、光明的未來。肯‧布蘭佳認為,「願景能讓企業跳脫『擊敗競爭同業』的窠臼,讓企業展現真正的卓越,而不是整天在數字上錙銖必較。」肯‧布蘭佳公司的顧問合夥人── 潔西‧史東納(Jesse Stoner)與紀雅‧齊加米(Drea Zigarmi)在《從願景到現實》一書指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要創造一個具說服力的願景,首先得提出一個「有意義的目標」,接著再勾勒出「未來成功的圖像」。值得注意的是,當領導人在追求目標與未來圖像時,還得具備「清楚的價值觀」,以作為持續進行工作的判斷準則。正如肯‧布蘭佳所強調的,「卓越的組織都擁有一個高貴、具有深度的目標,也就是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好激勵員工士氣與向心力。」

Unit 1-2 領導的真實涵義 PartⅡ
好的領導能帶來改變,翻轉一個組織、提升百倍成效!所以,怎能不看重領導?
二.彼得‧杜拉克對領導者特質的看法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世界變化太快,沒有永遠的領導者。他在2003年出版的《談未來管理》,其中對領導者有精闢的說明,茲摘錄如下。
彼得‧杜拉克認為現今許多關於「領導」的討論,其實都沒有什麼讓他感覺深刻的。彼得‧杜拉克曾經跟政府部門許多領袖一起共事過(包括兩位美國總統杜魯門與艾森豪),也跟企業界、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例如:大學、醫院或教會的領導者,有過許多相處的經驗。彼得‧杜拉克表示,沒有任何一位領導者是一樣的。他指
出成功的領導者只有兩點共同的特質:他們都有許多追隨者(所以,不是管理階層就是領導者,領導者要有追隨者);另外,他們都得到這些追隨者很大的信任。
因此,所謂的領導者並沒有一個定義,更不要說第一流的領導者了。而且,某一個人在當今情勢下或某一個時機、某一個組織是第一流的領導人,卻很可能在另外一個情勢、另外一個時間,跌得四腳朝天。最重要的還是一個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創新,領導者不是永遠的,尤其不可能依賴超級領導者,因為超級領導者的數量有限;若是公司只想靠英雄或天才來治理,其結果就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三.領導者及高階主管的頭等大事── 找能幹的人
從事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上,事情就搞定一大半。有的主管會把找人當作優先且重要的事來做;有些雖然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卻總覺部屬能力不夠,工作交待不下去,成果做得不理想,可是就是不會花些時間去找好的幫手。
用人的第一個步驟是要認識人,其次是要判斷是不是有能力,再來就要思考適不適合引進組織,最後還要說服他願意離開原來工作,跟你一起打拼。而在公司內部,如何說動上層主管願意用這個人就要花不少力氣;再來,薪水、職稱等都需要跟人力資源部門溝通,等這個人順利進了公司之後,還要設法讓他融入現在團隊,不會很快陣亡。每個環節都需要兼顧,才能把一個好的幹部導入公司。

Unit 1-3 領導人 VS. 經理人
前文提到「領導,是帶領組織朝目標與願景邁進」,因此,我們可以在實務上看到,凡是企業有優質的領導群或最高領導人,這個企業或集團的經營績效就會表現卓越亮麗;然而好的領導靠的是好制度,這裡所說的「好制度」,是不是意味著好的管理呢?以下我們即來探討領導人與經理人兩者間有何不同與關聯。
一.領導與管理的定義不同
「領導」的定義是:「在一特定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一群體之行為,使其趨向於達成某種群體目標之人際互動程序。」
而「管理」的定義則是:「管理者立基於個人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判斷能力及經營能力;然後發揮管理機能,包括計畫、組織、領導、激勵、溝通協調、考核及再行動,以及能夠有效運用企業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資訊情報力等,做好企業之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等工作,最終能達成企業與組織所設定的目標。」
雖然領導人與經理人的角色,乍看之下類似,但由上所述顯然有其不同之處,再經過以下仔細分類對照後,會發現真的很不同。
二.領導人與經理人的角色不同
(一)方向不同:經理人基本上「向內看」,管理企業各項活動的進行,確保目標的達成;領導人則多半「向外看」,為企業尋找新的方向與機會。
(二)面對問題不同:管理的工作,是要面對複雜,為組織帶來秩序、控制和一致性;領導卻是要面對變化、因應變化。企業組織裡,必然有一部分的高層職務需要較多的領導,另外一部分職位則需要較多的管理。
(三)兩者無法彼此取代:管理無法取代領導,同樣地,領導也不是管理的替代品,兩者其實是互補的關係。
(四)工作重點不同:管理的工作重點,是掌握預算與營運計畫,專注的核心是組織架構與流程,是人員編制與工作計畫、是控制與解決問題。而領導的重點卻是策略、願景和方向,專注的是如何藉由明確有力的溝通,激發出員工的使命感,共同參與創造企業的未來。正因為如此,管理與領導,兩者缺一不可。缺乏管理的領導,將引發混亂;缺乏領導的管理,容易滋生官僚習氣。
不過,面對不確定的年代,隨著變化的腳步不斷加快,為了因應多變的市場與競爭,領導對於企業組織的興衰存亡,已經愈來愈重要了。
總而言之,領導者(Leader)和管理者(Manager)最大的差異在於: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可以說就是影響力,是間接的、是站在前方引導的、是能讓他人從內在願意主動追隨的夢想家;而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執行力,是直接的、是站在後方鞭策或在旁邊指正的、是能讓他人透過外在制度與規範下,依序前進的實踐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