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序章 以夥伴取代從屬,以願景取代命令

「我所做的任何事,我所去的任何地方,都是為了大秘寶!」魯夫與草帽海賊團的成員站在甲板上,以堅定目光迎向波濤洶湧的大海。魯夫面向未知的旅程,說出了這句話。
《航海王》風行全球30年,一路從漫畫、動畫,再到真人版影集,人氣越燒越旺,輕鬆跨越國界,不受時空限制,成為永遠新潮的追夢象徵。《航海王》能引發如此大的共鳴,原因就在於它所標舉的精神切合了新世紀「願景領導力」價值觀:「以夥伴取代從屬,以願景取代命令,以共創取代領導。」所有未知的旅程,都是甲板成員共同的夢想與心願;無論遭遇什麼困難,都是奪下大秘寶過程中有趣的打怪經歷。
《航海王》的高明之處,在於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和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所強調的管理概念、原則和竅門,全都在鮮明有趣的劇情中呈現出來。因此,《航海王》也等於是一部充滿管理案例和情境的經典交戰守則。
例如,彼得.杜拉克曾說過:「組織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思考:他們的目標是什麼、貢獻是什麼,並為之負責」(語出《杜拉克談未來企業》〔Postcapitalist society〕)。這是建立現代企業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重要原則,更是企業能否跳脫既有競爭框架的重要管理思維。在海賊世界的冒險過程中,包括魯夫在內的所有草帽海賊團成員,念茲在茲的都是自己在組織的角色與貢獻。這樣互動方式,讓草帽海賊團在短短的時間裡,成長成一個強大的團隊。
網飛(Netflix)翻拍成真人版影集後,「願景領導」情境在螢幕上活生生搬演,觀眾醞釀在心中無法言說的價值觀,被真人角色一句句、一段段說出口,深度共鳴。追劇過程中,每個觀眾心中未能想通的夢想與人際課題也被一一拆解,潛移默化為自身領悟。

大海賊時代,社會與經濟旋風呼應
故事是從「東方藍」的寧靜小村莊「佛夏村」開始。主角魯夫是一位17歲的青少年,懷抱著堅強的信念與夢想組成「草帽海賊團」,在夥伴的相互扶持下,以成為「海賊王」為目標展開冒險之旅。海賊世界原本是一個由世界政府所統治的聯邦,加盟國超過170個國家。但隨著前任「海賊王」羅傑被處決後,海賊們為了尋找他留下的「One Piece」(大秘寶),在各海域蜂擁而起,揭開了「大海賊時代」的序幕。
以自由、冒險與夥伴為主題的《航海王》,一方面描寫主角與夥伴之間的友情,以及努力之後獲得勝利的過程;另一方面則探討權力、宗教、戰爭、種族歧視等社會議題。在作者尾田榮一郎縝密的世界觀與故事設定下,《航海王》的內容呈現出多元的風貌。它有令人屏氣凝神的戰鬥畫面,也有令人莞爾一笑的場景安排,更有令人省思的人物對話,以及令人感動的故事情節。這些元素,讓《航海王》成為近30年來日本最受歡迎的漫畫,並在日本造成「海賊王旋風」。
在海賊王旋風之下,《航海王》作品中強調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也開始應用在日本職場關係的討論上。認同《航海王》價值觀的「海賊王一代」,強調的是個人自由與夥伴關係。這種擺脫舊秩序、追求新世界的思想解放,比較容易形成創意與創新。然而,當「海賊王一代」開始陸續進入日本職場後,與受《課長島耕作》等傳統漫畫影響的傳統職場人之間,存在著各種截然不同的認知。
簡單來說,保守的傳統職場人,重視組織紀律與向心力;2000年後登場的「海賊王一代」,崇尚個人自由與夥伴關係。此一思維上的對立,增加了日本企業在管理上的成本。「海賊王一代」,主要泛指目前年齡在40歲以下的青壯年與青少年。這一代的價值觀,主要來自於《航海王》作品中強調的自由、冒險與夥伴的概念。此一價值觀表現在團隊與組織文化上,主要有下述三項特色:
第一是強調對夥伴的歸屬感。漫畫主角魯夫雖然是草帽海賊團的船長,但從不將團員視為手下,而是把他們當成夥伴。草帽海賊團的其他成員,之所以願意與魯夫等人一同冒險,也是因為受到此一夥伴歸屬的影響。換言之,對「海賊王一代」來說,組織是組織、夥伴是夥伴,兩者的概念不一定重疊。若是面臨到組織優先還是夥伴優先的抉擇,「海賊王一代」會毫不考量地選擇夥伴優先。
第二是以自我目標為中心。《航海王》作品中,主要角色都有自己的夢想與人生目標。而影響這些角色行為模式的判斷基準,通常不是組織與團隊的紀律,而是個人的理念與信念。換言之,「海賊王一代」遇到抉擇時,會優先考量自己的目標,採取自己認為正確的手段與方式進行。
第三是水平的人際關係。《航海王》的世界觀雖然存在著不同的勢力、組織、種族與階級,但草帽海賊團一向秉持自由、平等與友愛的態度,與各種勢力、組織、種族與階級往來。對魯夫一行人而言,海賊世界是一個彼此聯繫的水平社會。這種水平關係,也具體實踐在草帽海賊團的組成與運作上。因此,「海賊王一代」習慣的人際關係,是以情感認同、相互扶持為主的水平關係。

《航海王》的世界觀
魯夫決心展開冒險之旅的時候,曾經對其海賊身分下了一個簡單明瞭的定義──只會到處掠奪的海賊叫做「邪惡海賊」;以打擊他們為目的,到處冒險的就是「和平海賊」(第0話,Romance Dawn)。魯夫眼中的海賊,不是一群為所欲為、不管他人死活的人;海賊應該在冒險(挑戰自我)的同時,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由此觀之,海賊的世界看起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但必須有一些共通的原則可以依循,才能維繫體制的運作。換言之,在海賊的世界裡,存在著海賊的規定。
此一海賊的規定,類似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invisiblehand)。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言,在價格機制運作下,自由市場中的成員受著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無論是海賊的規定還是看不見的手,都是體制內成員(不管是海賊還是廠商),對外在環境的一種「暗默理解」(implicit understanding),也是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
魯夫認同的「海賊規定」,主要是指貫徹自由、平等與友愛價值的原則。其中,所謂「自由」是指在大海中任意航行,不受既有規範、常識所束縛的思維,而具體的實踐則是冒險。不過,魯夫主張的自由是「有責任的自由」。草帽海賊團從來不會以侵害他人權益的方式,來獲得所需資源。
海賊世界的「平等」,是指在自由的觀念下,不干涉各種階級、種族的生活方式。不過,魯夫主張的平等是「有責任的平等」。他不僅公平對待冒險世界中的各種族群與階級,在草帽海賊團也不以身分來區別職務,而是以專業來區別職務。
海賊世界的「友愛」,是為了維繫自由與平等價值觀,並透過競爭、戰鬥所表現出來的「互助合作」行為。不過,魯夫強調的友愛,是一種夥伴關係的友愛。魯夫與成員之間,以信賴為基礎建立夥伴關係,形成與眾不同的團隊精神。

草帽海賊團的團隊要素
現代的經濟社會現況下,團隊是指以特定目標、價值為目的,並依循計畫從事活動的群體。狹義的團隊經常與企業組織概念相提並論,強調功能、效率與競爭力;廣義的團隊則是有計畫且從事持續性活動的群體,也不以企業組織為限。
一般稱為「團隊」的群體,大多具備共同的要素,也就是「團隊要素」,主要有下列四項:首先是資源要素,包括人力、物力等有形資源,以及知識、資訊等無形資源;其次是績效要素,包括可以量化的利益、利潤,以及無法量化的信念、價值觀與歸屬感;其三是管理要素,指透過計畫、組織、領導與控制,來提高團隊成員間的互動關係,以及達成團隊目標;其四是風險要素,是指團隊在滿足成員需求、追求共同目標時,必須承擔的風險。
透過這四項團隊構成要素,進一步分析草帽海賊團的「屬性」──

資源要素
草帽海賊團的有形資源包括船艦「千陽號」,還有以魯夫為首的九名船員;無形資源則包括航海、歷史、醫學與機械等各種專業知識,以及海賊團成員卓越的戰鬥能力。另一方面,在《課長島耕作》中的初芝電器公司則是擁有資金、技術、人力、生產設備等現實企業團隊所具備的生產要素。

績效要素
雖然《航海王》世界中有許多海賊是以財寶、地位與勢力範圍做為組織追求的目標,但是草帽海賊團所追求的目標並不是金錢或利潤,也不是權力或名聲,而是夢想與使命。另一方面,島耕作所屬的初芝電器公司則是以生產力、市占率與利潤等一般企業組織所強調的績效指標為主。

管理要素
草帽海賊團的計畫、組織、領導與控制,都集大成於「夥伴學」的管理法則中。夥伴學的管理是以使命感、夢想來號召夥伴,再藉由組織與夥伴的共同成長來增加整體競爭力。此外,草帽海賊團的組織內只有夥伴,沒有階級,成員的行動均以夥伴為優先考量。另一方面,在《課長島耕作》中為了達成企業組織要求的績效目標,島耕作採取企業管理的法則,也就是明確目標後採取計畫步驟,並透過團隊合作來培育部下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風險要素
草帽海賊團所在的「偉大的航路」,原本就存在著各種自然與超自然的阻礙與危險。若加上海賊世界三大勢力的競爭與對抗關係,以及三者對新興勢力的敵視,魯夫一行人的冒險承受極大的風險。另一方面,島耕作所屬的初芝電器公司則是在國內市場面臨對手的競爭壓力,在海外市場遭遇各種來自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風險。
透過上述的團隊概念,可以把魯夫帶領的草帽海賊團,視為一個追求「OnePiece」寶藏的團隊;而草帽海賊團在「偉大的航路」中的冒險之旅,則是在競爭市場中追求績效的過程。草帽海賊團一方面擁有追尋寶藏的外在目標,一方面也強調內部成員的夢想與歸屬感。此外,在冒險過程中,魯夫一行人所強調的夥伴價值觀經常成為管理要素的關鍵,也會轉化為具體的績效。因此,我們可以將草帽海賊團稱之為「夥伴團隊」──同時強調使命與功能的新型團隊。
尋求問題的答案,必須要進一步理解「管理」的意涵。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在《經理人的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一書中提及,管理有三項任務:第一是找出組織的特定目的與使命,第二是讓組織成員有成就感,第三是經營組織對社會的影響力及負起社會責任。針對管理的課題,杜拉克則在《新現實》(The New Realities)一書中強調,管理是協助組織成員互助合作、產生績效,並讓其發揮所長、彌補其短。
另一方面,針對管理的步驟流程與透過,品質管理學家戴明提出「PDSA」的管理工具思維,強調透過規畫(Plan)、執行(Do)、學習(Study)與行動(Action)的流程來進行管理,以確保管理目標的達成。其中,規畫涉及到管理學中的決策、執行則與領導息息相關、學習是一種創新的評量方法、行動則是評量結果的責任承擔與缺失改正。
在上述管理論點中,杜拉克與戴明都提到幾個關鍵的概念。首先是與「使命」(Mission)相關的組織目的與領導,其次是與「成員」(Member)相關的團隊合作與學習心態,其三是與「方法」(Method)有關的決策與創新,其四是與「行動」(Move)有關的績效與責任。透過這四個「M」,可以聚焦團隊管理的重要課題。

使命
使命是團隊存在的目的與前進的動力,也是與團隊定位、團隊未來發展方向息息相關的概念。團隊在成立之初,就必須明確團隊的使命;沒有使命的團隊,只是一群毫無關係的集合群體。而如何將團隊成員的需求、目的與目標,轉化成激發團隊成員潛能,以及指引團隊方向的重責大任,則是落在團隊領導者的身上。因此,在使命的形成與落實的過程,領導者的行事風格與人格特質,經常發揮關鍵的影響力。

成員
團隊是由人組成的,團隊成員的特質直接影響團員的定位與團隊的性質。所有團隊都有各自的系統或規範,用來確認團員的角色定位。因此不同的系統與規範,就會形成不同性質的團隊。另一方面,團隊成員會依循其專業、認知,以及團隊的系統、規範,來尋求自我的角色定位。而此一尋求自我角色定位的過程,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也是一種與團隊共同成長的過程。

方法
方法是達成使命的規畫方案與步驟。一般而言,在規畫如何達成團隊使命時,會同時涉及到環境評估、資源分配等問題,以及由其衍生出的狀況認定、方案選擇等決策流程。此一決策流程不僅僅發生在領導者身上,也會同時出現在團隊成員的身上。此外,選擇不同於過去經驗或既定模式的決策流程,便會涉及到創新。創新不僅可創造團隊的資源,也有助於達成團隊使命。

行動
行動是指實踐方法的過程。團隊的使命、目標或績效,都必須倚靠領導者與團隊成員的行動才會有成果。然而,不同的人格特質,就會有不同的行為模式,進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如何找出適合自己能力的行為模式,便成為規畫行動方案的重要考量。而團隊成員的行動除了要適合自身能力,也必須符合團隊的使命。此一考量下的行動,是身為團隊成員應有的責任,也是建構良好關係與自我成長的關鍵。
從上述四個M,可以歸納出使命、領導、團隊、學習、決策、創新、行動與責任等八個團隊管理的核心概念。在接下來的篇章中,就將以這八個核心概念進一步分析、探討漫畫《航海王》所呈現的團隊管理哲學。

《航海王》就是一座商學院:當彼得.杜拉克加入草帽海賊團

最後,在進入八大團隊管理的核心概念之前,讓我們再複習一次彼得.杜拉克的經典管理學概念與管理學金句。從這些概念與金句切入,就更能理解為什麼「航海王就是一座商學院」,為何能不斷說出我們日常工作中對「願景領導」的渴望。
彼得.杜拉克管理學精神的核心在於三個面向:「顧客導向」、「目標管理」與「知識工作者」,這已被當代企業組織奉為管理標準圭臬。
彼得.杜拉克所指稱的「顧客」,可以廣泛地對應到「內部顧客」和「外部顧客」兩種。其中,內部顧客包括了部屬、上司、同事等,在同一個組織內部的工作者;外部顧客則是組織對外販售商品或服務的對象。
有關顧客的概念,彼得.杜拉克提到:「企業的目的就是要創造顧客,並保有顧客。」有關管理的用意,彼得.杜拉克則明確指出:「管理人才是件行銷工作。」
當你把部屬、上司、同事都視為「顧客」時,這些人都會是你需要「管理」的對象,不管是向上管理、向下管理或平行管理;而你必須向他們行銷自己的概念和願景。
針對這一點,彼得.杜拉克進一步提醒,每個組織內部的工作者都必須問自己:「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顧客是誰?在顧客心中,價值是什麼?」
所以我們看到,在《航海王》中,同一艘船上的草帽海賊,彼此都是對方的「顧客」,船長必須以管理的心態對夥伴「行銷」他的願景和使命,夥伴則必須對船長與同事「行銷」自己的見解與能力。
那麼草帽海賊團的願景和使命是什麼呢?魯夫又是怎麼行銷他的願景呢?
就如前面提到的,魯夫說:「都是為了大秘寶!」這使得組織的目標很明確,團隊管理起來也相對便捷,船長所要做的,就只是反覆描繪這個使命。因此,魯夫說:「我絕不做無趣的冒險。」、「我要成為和平海賊。那些到處掠奪的是『邪惡海賊』,反之,到處冒險和打擊邪惡的是『和平海賊』!」
在魯夫心中,海賊都是追尋寶物、珍惜寶物的海洋獵人。但邪惡海賊屬於海盜,以掠奪他人寶物維生。和平海賊除了珍惜自己的寶物、追求自己的夢想,從不想掠奪別人的寶物。對魯夫來說,「和平海賊」才是真正的海賊。在魯夫實現海賊夢想的過程中,會反覆向他的夥伴溝通:讓人在海賊世界裡自由追求夢想,就是他的責任與使命。
這也呼應了彼得.杜拉克所說的,管理者必須「從『正確的事』開始做,而不要從可被接受的事開始做」、「領導的真諦在於提升願景」、「領導的關鍵並不在於領袖魅力,而是使命」。
在確定彼得.杜拉克所強調的「顧客」與「目標」後,草帽海賊團就要設法讓船上的「知識工作者」發揮最大綜效,而這就牽涉到「願景管理」的方式了。
彼得.杜拉克明確提到:「組織的目的,在於使平凡人做不平凡事。」、「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為你的人際關係負責。」、「對管理者來說,下屬才是真正的上帝。」
我們看到,魯夫也說:「我的船上沒有手下,只有夥伴。」、「你別想搶走我的任何一個夥伴!」、「不管發生什麼事,左手這個東西,就是夥伴的標記。」
而這種不斷溝通「願景領導」的方式,也讓航海士娜美感動地說出:「待在這艘船上,會讓人忘掉煩惱的事。」
有關決策、信任與授權,彼得.杜拉克提醒:「最厲害的管理者,就是讓比他優秀的人願意為他效勞。」我們也看到,魯夫懂得打開決策的黑盒子,提醒夥伴們:「如果我看走眼,也不需要擔心。因為我身邊有修行兩年的你們啊。」聽到魯夫的肯定,夥伴們便欣然接受魯夫的決策,因為他們知道在草帽海賊團裡頭,每個成員都可以在最關鍵的時刻接納夥伴最即時、最正確的決策建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