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財務報表分析的用途—為什麼要學?
人們做什麼事之前,都會問「為什麼做?」當好處越多,動機越強,會做得更好、更久。
同樣的,我們每本書的開頭,都從「工作、投資、生活」三個層面說明「為何而學」,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
一、學習的動機:工作、投資與生活
你為什麼學投資學?
有些是全職投資人,例如:2022年在證券(4萬人)、投信(0.43萬人)、投顧(0.18萬人)、期貨公司(0.18萬人)上班,人數約4.8萬人;懂投資知識是「工作」所需。
大部分投資人的答案是「投資賺錢」,加減賺;臺灣交易有300萬人(總戶數1,200萬戶)在證券公司開戶(俗稱投資人,中國大陸稱股民)。臺灣166支開放型臺股基金4,155億元,約60萬位定期定額投資人,其中安聯投信台灣大壩基金規模90億元(註:2021年12月24萬人)。
有些人買股票,是為了打發時間、精神有寄託,可以跟人討論、有話題,「生活」比較好過。
大部分財務管理課程的功能都是「工作、投資、生活」,人們只須有個學習動機就會努力;有兩個學習動機,更會專心;有三個動機,那就很專心努力。
用「投資管理」課、書來比喻「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簡稱為財務分析)很貼切,本單元第二、三段,從公司(本書主對象為臺股權值王台積電)主管、公司外界人士兩種角度來分析「為何而學」。
公司財務報表的內外部關心人士:
公司外部:會計師事務所、證交所、金融服務機構:證券公司的投資(價位)評等;股票投資人;銀行;債(票)券投資人;金融服務機構:信用評等公司。
公司(組織層級):一、股東;二、董事會;三、總經理;四、功能部門-(一) 核心功能部門-1.研發部;2.製造部;3.業務部/(二) 支援功能部門-1.財務部;2.人力資源部;3.資訊部。
二、公司內部用途
一般人去醫院做健康檢查,量血壓、驗血、驗尿、驗糞便、量骨質密度,主要是想了解胰臟(血糖)、肝臟(GPT、GOT)、腎臟、腸(尤其是直腸)等器官是否健康。更細的健康檢查,可判斷心肺等健康程度。
財報分析常用六類(22小類─台積電23個,多了「稀釋每股淨利」)的財務比率(financial ratio),讓上至股東、董事會,下至「功能部門」(如同人的器官)主管可以根據此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來判斷公司各方面的健康程度。
簡單的說,財務比率的數字可說是公司健康檢查數字,人的空腹血糖值超過100mg/dl警戒值便超標,血糖值持續在140mg/dl以上,大抵可說患了糖尿病。財務比率中的應收帳款平均收現日數,就很像公司的血糖值。
三、公司外界人士用途
許多公司外界人士跟公司利害息息相關,俗稱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套用宋朝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透過公司財報,八九不離十的可以了解公司相關重點。
【知識維他命】公司財務報表的外界主要使用者—銀行與債券、股票投資人
1. 會計「人士」(學者、從業人員)常用語
•對外溝通:「會計(主要是指財務報表)是企業的語言。」
2. 債權人主要關心「償債能力」
由上表中可見,公司債權人主要關心的是公司的償債能力,債權人包括三類:
• 銀行:以2022年40家本國銀行放款餘額約33兆元為例,45%的放款對象是企業,約16兆元。
• 債券投資人:2022年債券餘額約37.65兆元,其中金融債券約1.25兆元、公司債30.4兆元、另政府公債6兆元,主要是中華郵政公司購買。
• 公司:大部分公司資產負債表帳上都有「應收帳款」(包括應收票據),即商業授信;擔心被倒帳。(資料來源: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
3. 股票投資人主要關心「獲利能力」
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資人主要關心的是公司的獲利能力,證券公司等費盡心思預測公司未來營收等數字,以提出「未來一年每股淨利」(俗稱預估每股淨利),乘上預測本益比,便是「投資價位」。許多投資人據以作為買賣股票依據。
人們做什麼事之前,都會問「為什麼做?」當好處越多,動機越強,會做得更好、更久。
同樣的,我們每本書的開頭,都從「工作、投資、生活」三個層面說明「為何而學」,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
一、學習的動機:工作、投資與生活
你為什麼學投資學?
有些是全職投資人,例如:2022年在證券(4萬人)、投信(0.43萬人)、投顧(0.18萬人)、期貨公司(0.18萬人)上班,人數約4.8萬人;懂投資知識是「工作」所需。
大部分投資人的答案是「投資賺錢」,加減賺;臺灣交易有300萬人(總戶數1,200萬戶)在證券公司開戶(俗稱投資人,中國大陸稱股民)。臺灣166支開放型臺股基金4,155億元,約60萬位定期定額投資人,其中安聯投信台灣大壩基金規模90億元(註:2021年12月24萬人)。
有些人買股票,是為了打發時間、精神有寄託,可以跟人討論、有話題,「生活」比較好過。
大部分財務管理課程的功能都是「工作、投資、生活」,人們只須有個學習動機就會努力;有兩個學習動機,更會專心;有三個動機,那就很專心努力。
用「投資管理」課、書來比喻「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簡稱為財務分析)很貼切,本單元第二、三段,從公司(本書主對象為臺股權值王台積電)主管、公司外界人士兩種角度來分析「為何而學」。
公司財務報表的內外部關心人士:
公司外部:會計師事務所、證交所、金融服務機構:證券公司的投資(價位)評等;股票投資人;銀行;債(票)券投資人;金融服務機構:信用評等公司。
公司(組織層級):一、股東;二、董事會;三、總經理;四、功能部門-(一) 核心功能部門-1.研發部;2.製造部;3.業務部/(二) 支援功能部門-1.財務部;2.人力資源部;3.資訊部。
二、公司內部用途
一般人去醫院做健康檢查,量血壓、驗血、驗尿、驗糞便、量骨質密度,主要是想了解胰臟(血糖)、肝臟(GPT、GOT)、腎臟、腸(尤其是直腸)等器官是否健康。更細的健康檢查,可判斷心肺等健康程度。
財報分析常用六類(22小類─台積電23個,多了「稀釋每股淨利」)的財務比率(financial ratio),讓上至股東、董事會,下至「功能部門」(如同人的器官)主管可以根據此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來判斷公司各方面的健康程度。
簡單的說,財務比率的數字可說是公司健康檢查數字,人的空腹血糖值超過100mg/dl警戒值便超標,血糖值持續在140mg/dl以上,大抵可說患了糖尿病。財務比率中的應收帳款平均收現日數,就很像公司的血糖值。
三、公司外界人士用途
許多公司外界人士跟公司利害息息相關,俗稱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套用宋朝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透過公司財報,八九不離十的可以了解公司相關重點。
【知識維他命】公司財務報表的外界主要使用者—銀行與債券、股票投資人
1. 會計「人士」(學者、從業人員)常用語
•對外溝通:「會計(主要是指財務報表)是企業的語言。」
2. 債權人主要關心「償債能力」
由上表中可見,公司債權人主要關心的是公司的償債能力,債權人包括三類:
• 銀行:以2022年40家本國銀行放款餘額約33兆元為例,45%的放款對象是企業,約16兆元。
• 債券投資人:2022年債券餘額約37.65兆元,其中金融債券約1.25兆元、公司債30.4兆元、另政府公債6兆元,主要是中華郵政公司購買。
• 公司:大部分公司資產負債表帳上都有「應收帳款」(包括應收票據),即商業授信;擔心被倒帳。(資料來源: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
3. 股票投資人主要關心「獲利能力」
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資人主要關心的是公司的獲利能力,證券公司等費盡心思預測公司未來營收等數字,以提出「未來一年每股淨利」(俗稱預估每股淨利),乘上預測本益比,便是「投資價位」。許多投資人據以作為買賣股票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