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虛實一手握:
3C 產業的中國大陸通路行銷戰略
2015 年中國大陸網購大餅高達2 兆人民幣,台灣吃得到嗎?
「十二五規劃」為電子商務帶來哪些商機?
除了流血的價格戰之外,台灣的3C 產業還有哪些策略?
一級戰區廣州廝殺激烈,如何找出機會?
中國大陸通路發展由實轉虛,台灣抓住趨勢了嗎?
第1章 看不見的網購通路隱藏商機
2015 年之後,全球最大的網購市場在哪裡?答案無庸置疑,就是-中國大陸!隨著網路基礎建設的優質化與普及化,2008-2010 年之間,大陸網路人口已翻漲兩倍,預計2015 年增至3.56 億人,市場規模將超越美國,達2 兆人民幣,屆時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而以3C 產品為優勢的台灣廠商,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不但要在網路設備市場卡位,更要掌握網購通路帶來的隱藏商機。
一、網路普及帶來的市場機會
中國大陸基於同文同種、我國廠商較早耕耘等優勢,廠商多已進入布局,但中國大陸市場已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隨著外資大舉進入,加上大陸政府政策有意扶植本地企業,當地品牌強勢崛起,某些特定產業與市場領域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形成激烈競爭。
隨著新形態零售通路湧現,最受矚目的就是中國大陸網購市場的增長,在網購新興模式影響下,台灣廠商若欲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如何透過新興通路布局,整合實體與虛擬通路,強化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占率與市場滲透率,將成為大陸市場通路策略的關鍵要素。
除了民間對於網路的需求日益蓬勃之外,政策的推波助瀾也為大陸的網購市場打下不少利基。中國大陸政府以「擴大內需」及「七大新興產業」為主軸的「十二五規劃」,將零售行業帶入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除了實體通路朝向多元化發展外,「十二五規劃」也重點支持大陸網購市場發展,中國大陸網路購物及電子商務零售將成為新形態零售通路,預估中國大陸2013 年網購規模將達到12,692 億人民幣,占社會零售總額6.5%。
如此一個龐大的網購市場,還在不斷發展壯大中,為了建構完備的網路環境,電腦相關周邊設備的需求量必定有增無減,已是可預見的商機。
果不其然,根據中國大陸互聯網資訊中心發布的「2010 年中國大陸網購市場研究報告」,以中國大陸網購交易金額來看,市場最大的商機商品即為電腦通訊數碼產品及配件。
這對台灣廠商而言,不啻為一個好消息,因為電腦周邊產品正好是國內最具優勢與研發強項的產業,從筆記型電腦、手機、數位相機,到鍵盤、滑鼠等核心產品,恰可滿足中國大陸網路蓬勃發展的需求。
台灣多來年占據全球重要的電腦3C產業出口位置,隨著產業轉型,台灣漸漸遇到代工的困境。近年來政府不斷積極鼓勵產業轉型,希望企業由原始設備製造商角色(OEM) 慢慢轉化為原始設計製造商(ODM),最後期許企業能夠成為品牌製造商(OBM),創造自己的品牌、產品,行銷自有品牌,並開發自己的通路。
但自有品牌創造困難,加以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小,在扶植品牌經營成長上較顯力道不足,因此在自創品牌的營運道路上,中國大陸市場的經營經常被廠商視為重點,同時也被視為台灣廠商自創品牌是否能立足的重要戰場。若能抓住中國大陸這波網路普及的商機,也可讓台灣的電腦3C 業者站穩腳步,並向世界舞台邁進。
二、「十二五」規劃重點支持電子商務
大陸政府於「十二五」規劃下,零售業將有結構性增長。除了實體通路朝向多元化發展外,大陸「十二五」電子商務規劃也重點支持大陸網購市場發展,2015 年預計達成三大目標: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8 萬億人民幣、網路零售交易額突破3 萬億人民幣( 占零售額9%以上)、60% 中小企業成為經常性應用電子商務企業,具體相關做法包括支持流通企業拓展網絡零售管道、結合實體店面和物流配送體系,促進網上和網下互動,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促進網絡零售企業和平台的完善服務與運作,支援網絡零售企業創造國際品牌。
此外,中國大陸政府因應目前社群網站的趨勢,鼓勵微博、團購、社交網絡等創新網絡零售模式的發展,透過廠商廣告贊助或折扣為主要營收來源,包含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豆瓣網、大眾點評網等皆有相應而生的電子商務創新模式。
例如,在大陸,微博網誌的趨勢是一股不可逆的潮流,光2011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微博用戶數量增長迅猛,從6,311 萬增長到1.95 億,半年增幅達208.9%,線民使用率從13.8% 提升到40.2%。企業除了可利用微博和網誌發布產品資訊、新聞動態,向目標客戶更完整、更及時推薦企業資訊,促進交易外,廠商也可利用微博博文對產品或新聞頁面進行智慧匹配連結,點擊後可直達企業產品與新聞頁面。
因此,目前也有許多企業藉助電子商務應用平台(ex. 中國大陸掌商平台) 的微博行銷服務,將商機同步分享至國內4 大知名微博。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於《中國大陸資通訊產品通路現況與商機特輯》一書中指出,中國大陸網購消費者多集中在城市地區,以年紀輕的消費族群為主,不過,由於媒體大量推廣,網路建設逐步向西部和農村發展,網路覆蓋的人群將越來越大。
2010 年網購消費市場以淘寶商城為首,其次為京東商城等綜合百貨類為主,在數位家電的類別中,則以易訊網及中國大陸新蛋網為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定品項例如鍵盤和滑鼠在實體店面和虛擬網路購物的市場銷售規模已勢均力敵,可見這一波網購通路趨勢隱藏了極大的商機,也是台商眼前必須積極布局的戰場,而電腦周邊產品目前是最有潛力在中國大陸發展虛實整合通路模式的品項。
3C 產業的中國大陸通路行銷戰略
2015 年中國大陸網購大餅高達2 兆人民幣,台灣吃得到嗎?
「十二五規劃」為電子商務帶來哪些商機?
除了流血的價格戰之外,台灣的3C 產業還有哪些策略?
一級戰區廣州廝殺激烈,如何找出機會?
中國大陸通路發展由實轉虛,台灣抓住趨勢了嗎?
第1章 看不見的網購通路隱藏商機
2015 年之後,全球最大的網購市場在哪裡?答案無庸置疑,就是-中國大陸!隨著網路基礎建設的優質化與普及化,2008-2010 年之間,大陸網路人口已翻漲兩倍,預計2015 年增至3.56 億人,市場規模將超越美國,達2 兆人民幣,屆時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而以3C 產品為優勢的台灣廠商,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不但要在網路設備市場卡位,更要掌握網購通路帶來的隱藏商機。
一、網路普及帶來的市場機會
中國大陸基於同文同種、我國廠商較早耕耘等優勢,廠商多已進入布局,但中國大陸市場已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隨著外資大舉進入,加上大陸政府政策有意扶植本地企業,當地品牌強勢崛起,某些特定產業與市場領域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形成激烈競爭。
隨著新形態零售通路湧現,最受矚目的就是中國大陸網購市場的增長,在網購新興模式影響下,台灣廠商若欲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如何透過新興通路布局,整合實體與虛擬通路,強化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占率與市場滲透率,將成為大陸市場通路策略的關鍵要素。
除了民間對於網路的需求日益蓬勃之外,政策的推波助瀾也為大陸的網購市場打下不少利基。中國大陸政府以「擴大內需」及「七大新興產業」為主軸的「十二五規劃」,將零售行業帶入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除了實體通路朝向多元化發展外,「十二五規劃」也重點支持大陸網購市場發展,中國大陸網路購物及電子商務零售將成為新形態零售通路,預估中國大陸2013 年網購規模將達到12,692 億人民幣,占社會零售總額6.5%。
如此一個龐大的網購市場,還在不斷發展壯大中,為了建構完備的網路環境,電腦相關周邊設備的需求量必定有增無減,已是可預見的商機。
果不其然,根據中國大陸互聯網資訊中心發布的「2010 年中國大陸網購市場研究報告」,以中國大陸網購交易金額來看,市場最大的商機商品即為電腦通訊數碼產品及配件。
這對台灣廠商而言,不啻為一個好消息,因為電腦周邊產品正好是國內最具優勢與研發強項的產業,從筆記型電腦、手機、數位相機,到鍵盤、滑鼠等核心產品,恰可滿足中國大陸網路蓬勃發展的需求。
台灣多來年占據全球重要的電腦3C產業出口位置,隨著產業轉型,台灣漸漸遇到代工的困境。近年來政府不斷積極鼓勵產業轉型,希望企業由原始設備製造商角色(OEM) 慢慢轉化為原始設計製造商(ODM),最後期許企業能夠成為品牌製造商(OBM),創造自己的品牌、產品,行銷自有品牌,並開發自己的通路。
但自有品牌創造困難,加以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小,在扶植品牌經營成長上較顯力道不足,因此在自創品牌的營運道路上,中國大陸市場的經營經常被廠商視為重點,同時也被視為台灣廠商自創品牌是否能立足的重要戰場。若能抓住中國大陸這波網路普及的商機,也可讓台灣的電腦3C 業者站穩腳步,並向世界舞台邁進。
二、「十二五」規劃重點支持電子商務
大陸政府於「十二五」規劃下,零售業將有結構性增長。除了實體通路朝向多元化發展外,大陸「十二五」電子商務規劃也重點支持大陸網購市場發展,2015 年預計達成三大目標: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8 萬億人民幣、網路零售交易額突破3 萬億人民幣( 占零售額9%以上)、60% 中小企業成為經常性應用電子商務企業,具體相關做法包括支持流通企業拓展網絡零售管道、結合實體店面和物流配送體系,促進網上和網下互動,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促進網絡零售企業和平台的完善服務與運作,支援網絡零售企業創造國際品牌。
此外,中國大陸政府因應目前社群網站的趨勢,鼓勵微博、團購、社交網絡等創新網絡零售模式的發展,透過廠商廣告贊助或折扣為主要營收來源,包含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豆瓣網、大眾點評網等皆有相應而生的電子商務創新模式。
例如,在大陸,微博網誌的趨勢是一股不可逆的潮流,光2011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微博用戶數量增長迅猛,從6,311 萬增長到1.95 億,半年增幅達208.9%,線民使用率從13.8% 提升到40.2%。企業除了可利用微博和網誌發布產品資訊、新聞動態,向目標客戶更完整、更及時推薦企業資訊,促進交易外,廠商也可利用微博博文對產品或新聞頁面進行智慧匹配連結,點擊後可直達企業產品與新聞頁面。
因此,目前也有許多企業藉助電子商務應用平台(ex. 中國大陸掌商平台) 的微博行銷服務,將商機同步分享至國內4 大知名微博。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於《中國大陸資通訊產品通路現況與商機特輯》一書中指出,中國大陸網購消費者多集中在城市地區,以年紀輕的消費族群為主,不過,由於媒體大量推廣,網路建設逐步向西部和農村發展,網路覆蓋的人群將越來越大。
2010 年網購消費市場以淘寶商城為首,其次為京東商城等綜合百貨類為主,在數位家電的類別中,則以易訊網及中國大陸新蛋網為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定品項例如鍵盤和滑鼠在實體店面和虛擬網路購物的市場銷售規模已勢均力敵,可見這一波網購通路趨勢隱藏了極大的商機,也是台商眼前必須積極布局的戰場,而電腦周邊產品目前是最有潛力在中國大陸發展虛實整合通路模式的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