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社群時代 個人影響力的崛起
擁有龐大擁護者的自媒體,絕不輸三萬本訂戶的雜誌
新科技快速發展與新興社群的崛起,免費的社群平台與各式好用的App軟體工具,讓每一個人、無論是素人或名人,都有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媒體,造就了個人媒體時代的來臨。
見微知著,一個已發生的重大改變是小眾社群大量地在臉書、LINE出現,例如:女性消費者想要買包包,不需要直接到百貨公司、商場、翻雜誌,或進入網路賣場搜尋,就可以從臉書上專門賣包包的粉絲團內尋找到相關資訊;若是你希望了解購買過該包包的消費者評價,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臉書朋友圈或LINE群組中、詢問姐妹淘朋友們的意見。這類真實案例,其實每天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因著新社群媒體的改變,消費者的主動選擇權早已從大眾媒體手上奪回,每一位消費者的個人喜好愈來愈能夠客製化、個性化。這個變革,讓一個人的力量在透過社群領導一千人後,擴大了影響力。
倘若,一個人可以即時對超過十萬名以上的粉絲傳遞訊息、即時對話,那麼,這巨大的影響力更具穿透力也更嚇人 !不要忘了,自媒體時代來臨,「個人即媒體」。一個擁有龐大擁護者的「自媒體」,絕對不輸一本「只有」三萬本訂戶的被動消費者;而一個超級有影響力的個人媒體,甚至可以挑戰上百台收視率不到1%的電視媒體頻道。傳統平面媒體長年缺乏與消費者直接互動溝通,雙方關係疏離已是事實。這裡,透過以下精選的五個真實案例分析,就可以讓大家更能理解,一個人透過自有社群媒體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而且一個人所聚集看似「小眾」或「一群」粉絲、追隨者的自媒體社群,常比傳統媒體更具有動員力,更能引發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
案例一:奧斯卡自拍,展現名人的個人媒體影響力。
二○一四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生了一件社群大事,引起全球上百萬人在社群上瘋傳迴響。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從主舞台走向眾星雲集的觀眾席,與茱莉亞蘿勃茲、布萊德彼特、安潔麗娜裘莉、梅莉史翠普、凱文史貝西等十二位巨星大玩自拍,創下奧斯卡典禮有史以來最多明星公開自拍的記錄。當下,艾倫狄珍妮將這張自拍照上傳到Twitter社群,旋即被網友們瘋狂點擊,不到一分鐘內更超過十萬人轉貼,導致短暫當機,一小時超過一百萬次的推文,刷新了Twitter人氣最高的轉推記錄。
事實上,這是韓國三星電子為該年度推出的新款手機Galaxy Note 3 砸下重金,藉由名人自拍、擴大品牌宣傳的手法,一舉讓三星手機在奧斯卡大放異彩,吸引眾人目光。我們來分析一下,一位好萊塢巨星的一個Twitter帳號的追隨者超過百萬名,就算這是一場經過精心佈局的行銷事件,但在沒經過刻意修飾、設計的巨星自拍照發佈社群,串連入鏡十二位超級巨星的超級吸睛力,也足以達到品牌產品的一次性有效曝光。這種即時宣傳,簡直是傳統媒體跟不上的驚人社群爆發力,甚至事後還群體爭相免費幫推報導。可見,現在名人自擁自主性媒體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麼重要。
案例二:Peter Su的超級臉書,刺激新書狂賣十萬本
帥氣的新生代暢銷作家Peter Su、創作內容極具感染力,在臉書上擁有高人氣,一年之間的粉絲數突破三十萬人,網路人氣像一個巨大磁鐵,粉絲緊緊追隨。他在二○一四年四月出版第一本書《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攻占各大暢銷書排行榜,銷售量破十萬本,名列年度本土作家銷量第一名。隔年,第二本書《愛: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也要繼續相信愛》在台灣最大網路書店博客來預購第一天就賣出了三千本、搶購一空,等於是一分鐘就賣出兩本書,正式推出後,繼續高居各大書局暢銷書排行榜之冠。這些驚人的數字是眾多暢銷作家一年的總銷售累積,但Peter Su夾著網路高人氣與鐵粉絲支持,頻頻在單日、一週創造佳績,更持續蟬聯好幾周新書排行榜冠軍 !Peter Su一個人的強大號召力,直接反映在銷售量上。
過去,作者必須等到新書上市之後,在各網路或實體書店架上才能知道書賣得是好或是壞。新的社群時代,情況剛好相反,書還沒推出,銷售量已經可以事先預期,因為龐大的潛在購買者、粉絲們,都早已經培養好在等候中。從Peter Su的例子中發現,因社群快速崛起的「網路達人」跟傳統自稱的「專家」之間,最大的差異是「網路達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媒體(如:臉書社群、YouTube影音、Twitter、WeChat),由自己掌握主動、即時的發言權。同時,透過個人社群的力量集結一大批有共同興趣、信念的擁護者,相互之間的關係更是積極、互動是頻繁。這其中的親密關係與其說像閱聽眾,更像是某一種既感性又密切的朋友。
新型態的「網路達人」在特定部落圈充滿領袖魅力,社群時代由下而上集結而生的群眾力量,格外充滿爆發力、動員力;對照傳統大眾媒體所習慣稱的「專家」,多半有著顯赫的學經歷,或因出版著作而掛上了「專家」或「權威人士」一詞,其所建立的關係為由上而下、單向權威式領導,另還有一種傳統媒體塑造而成的專家,透過電視節目、廣播等大眾媒體發聲創造了知名度,成了名嘴、名人。傳統專家們,若沒有創造自己強而有力的自媒體,發言權僅屬於大眾媒體一方,「傳統專家」與閱聽眾或讀者的互動關係是消極、疏離,有距離的。(見表2-1)
案例三:內衣部落客創品牌,轉型創業當小老闆
一個想要賺錢的部落格,不一定要靠廣告接案維生?我的好友Karen在二○○九年開始寫部落格,從分享自己購買內衣的試穿心得開始,每周平均分享二∼三篇內衣試穿文章,由於聚焦撰寫內衣試穿的部落格不多見,「Bosslady薄蕾絲內衣試穿報告」很快就在部落格圈被網友發現、人氣快速加溫,短短一年就累積一百萬瀏覽人次。在臉書尚未出現的年代,「Bosslady薄蕾絲內衣試穿報告」已累積了一群忠實擁戴的死忠粉絲群,更從中注意到消費者購買內衣資訊不足、對櫃姊信任度低的缺口。
二○一一年,Karen創業,將多年經營的部落格轉型,成立平台與自有品牌「Bosslady薄蕾絲衣櫥」,在網路上透過團購、推薦內衣商品,將原本被動收入化為主動式收入,目前已是一家網路店家的小老闆。
案例四:喜舖包在媽媽界爆紅,月營收百萬
千萬別小看一個部落格能創造的市場經濟規模 !媽媽部落客CPU(周品妤)靠著自創的「CiPU喜舖包」,成了全台灣市占率最高的媽媽包,上軌道後的月營收百萬,堪稱台灣媽媽部落格圈最成功的經典案例。CPU從自身需求為出發點、開發了「CiPU喜舖包」,針對新手媽媽的需求所設計包款經過媽媽們口耳相傳、互為推薦,每月可賣出上千個,即可見到受媽媽們喜歡的程度。
夾著CPU部落格本身已建立的「高信任感」,「CiPU喜舖包」很快地靠著第一批忠實的媽媽鐵粉們擁戴購買,在媽媽包市場上殺出一條路。請注意,這群忠實顧客不是單純盲從的消費者,而是長期看CPU部落格的擁護者、最佳口碑宣傳者。
人氣媽媽部落客CPU的成功,不僅是因為長年撰寫部落格所累積的粉絲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她從自身新手媽媽的經驗,由部落格轉型創業,勇於切入家有零至三歲小孩,具備強大消費能力的媽媽市場。
事實上,一個擁有極大影響力的部落客,最大特質就是跟隨的粉絲不單是一般普通的消費者,而是培養出一群特定的鐵粉。這群鐵粉樂於分享CPU的最新文章、間接成為了宣傳者,他們勇於搶頭香購買新上市、新款的喜舖包,熱衷且經常性地瀏覽CPU的部落格文章,即時給予各式回饋意見並保持緊密的互動關係,才能造就「喜舖包」成為又好又熱賣的商品。(見表2-2)
案例五: 傑利的成功多角化經營,讓自己變身超級達人!
七年前,我認識了一位名叫「傑利」的旅遊部落客。他經營的「傑利的旅遊筆記本」部落格經營得有聲有色,每天瀏覽人數上千人。他的本業是國際導遊,經常在部落格分享世界各地的深度旅遊,內容在專業攝影與動人的文字描寫下,很快就吸引喜愛旅行的一批粉絲固定瀏覽。不久後,他自行創業,跟一般旅行社最大的不同是,傑利在創業之前就培養了大批長期訂閱部落格文章的網友與粉絲,甚至累積了不少自己書寫的旅遊相關資訊,讓人一上網搜尋就找到他、進而成為部落格新訪客。
事實上,我認識不少像傑利一樣因兼職經營部落格、產生巨大影響力,甚至發展出自己獨門好生意,他們之所以多角化經營地如此成功,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選定一個熟悉的「主題」做長期部落格的深耕,透過每周發文至少三∼四篇,持續分享給更多人、吸引更多同好聚集,成為該主題被信賴的意見領袖。
你的影響力,不輸電視台
一個超級有影響力的個人媒體,可以挑戰上百台收視率不到1%的電視媒體頻道。傳統平面媒體長年缺乏與消費者直接互動溝通,雙方關係疏離已是事實。
擁有龐大擁護者的自媒體,絕不輸三萬本訂戶的雜誌
新科技快速發展與新興社群的崛起,免費的社群平台與各式好用的App軟體工具,讓每一個人、無論是素人或名人,都有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媒體,造就了個人媒體時代的來臨。
見微知著,一個已發生的重大改變是小眾社群大量地在臉書、LINE出現,例如:女性消費者想要買包包,不需要直接到百貨公司、商場、翻雜誌,或進入網路賣場搜尋,就可以從臉書上專門賣包包的粉絲團內尋找到相關資訊;若是你希望了解購買過該包包的消費者評價,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臉書朋友圈或LINE群組中、詢問姐妹淘朋友們的意見。這類真實案例,其實每天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因著新社群媒體的改變,消費者的主動選擇權早已從大眾媒體手上奪回,每一位消費者的個人喜好愈來愈能夠客製化、個性化。這個變革,讓一個人的力量在透過社群領導一千人後,擴大了影響力。
倘若,一個人可以即時對超過十萬名以上的粉絲傳遞訊息、即時對話,那麼,這巨大的影響力更具穿透力也更嚇人 !不要忘了,自媒體時代來臨,「個人即媒體」。一個擁有龐大擁護者的「自媒體」,絕對不輸一本「只有」三萬本訂戶的被動消費者;而一個超級有影響力的個人媒體,甚至可以挑戰上百台收視率不到1%的電視媒體頻道。傳統平面媒體長年缺乏與消費者直接互動溝通,雙方關係疏離已是事實。這裡,透過以下精選的五個真實案例分析,就可以讓大家更能理解,一個人透過自有社群媒體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而且一個人所聚集看似「小眾」或「一群」粉絲、追隨者的自媒體社群,常比傳統媒體更具有動員力,更能引發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
案例一:奧斯卡自拍,展現名人的個人媒體影響力。
二○一四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生了一件社群大事,引起全球上百萬人在社群上瘋傳迴響。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從主舞台走向眾星雲集的觀眾席,與茱莉亞蘿勃茲、布萊德彼特、安潔麗娜裘莉、梅莉史翠普、凱文史貝西等十二位巨星大玩自拍,創下奧斯卡典禮有史以來最多明星公開自拍的記錄。當下,艾倫狄珍妮將這張自拍照上傳到Twitter社群,旋即被網友們瘋狂點擊,不到一分鐘內更超過十萬人轉貼,導致短暫當機,一小時超過一百萬次的推文,刷新了Twitter人氣最高的轉推記錄。
事實上,這是韓國三星電子為該年度推出的新款手機Galaxy Note 3 砸下重金,藉由名人自拍、擴大品牌宣傳的手法,一舉讓三星手機在奧斯卡大放異彩,吸引眾人目光。我們來分析一下,一位好萊塢巨星的一個Twitter帳號的追隨者超過百萬名,就算這是一場經過精心佈局的行銷事件,但在沒經過刻意修飾、設計的巨星自拍照發佈社群,串連入鏡十二位超級巨星的超級吸睛力,也足以達到品牌產品的一次性有效曝光。這種即時宣傳,簡直是傳統媒體跟不上的驚人社群爆發力,甚至事後還群體爭相免費幫推報導。可見,現在名人自擁自主性媒體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麼重要。
案例二:Peter Su的超級臉書,刺激新書狂賣十萬本
帥氣的新生代暢銷作家Peter Su、創作內容極具感染力,在臉書上擁有高人氣,一年之間的粉絲數突破三十萬人,網路人氣像一個巨大磁鐵,粉絲緊緊追隨。他在二○一四年四月出版第一本書《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攻占各大暢銷書排行榜,銷售量破十萬本,名列年度本土作家銷量第一名。隔年,第二本書《愛: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也要繼續相信愛》在台灣最大網路書店博客來預購第一天就賣出了三千本、搶購一空,等於是一分鐘就賣出兩本書,正式推出後,繼續高居各大書局暢銷書排行榜之冠。這些驚人的數字是眾多暢銷作家一年的總銷售累積,但Peter Su夾著網路高人氣與鐵粉絲支持,頻頻在單日、一週創造佳績,更持續蟬聯好幾周新書排行榜冠軍 !Peter Su一個人的強大號召力,直接反映在銷售量上。
過去,作者必須等到新書上市之後,在各網路或實體書店架上才能知道書賣得是好或是壞。新的社群時代,情況剛好相反,書還沒推出,銷售量已經可以事先預期,因為龐大的潛在購買者、粉絲們,都早已經培養好在等候中。從Peter Su的例子中發現,因社群快速崛起的「網路達人」跟傳統自稱的「專家」之間,最大的差異是「網路達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媒體(如:臉書社群、YouTube影音、Twitter、WeChat),由自己掌握主動、即時的發言權。同時,透過個人社群的力量集結一大批有共同興趣、信念的擁護者,相互之間的關係更是積極、互動是頻繁。這其中的親密關係與其說像閱聽眾,更像是某一種既感性又密切的朋友。
新型態的「網路達人」在特定部落圈充滿領袖魅力,社群時代由下而上集結而生的群眾力量,格外充滿爆發力、動員力;對照傳統大眾媒體所習慣稱的「專家」,多半有著顯赫的學經歷,或因出版著作而掛上了「專家」或「權威人士」一詞,其所建立的關係為由上而下、單向權威式領導,另還有一種傳統媒體塑造而成的專家,透過電視節目、廣播等大眾媒體發聲創造了知名度,成了名嘴、名人。傳統專家們,若沒有創造自己強而有力的自媒體,發言權僅屬於大眾媒體一方,「傳統專家」與閱聽眾或讀者的互動關係是消極、疏離,有距離的。(見表2-1)
案例三:內衣部落客創品牌,轉型創業當小老闆
一個想要賺錢的部落格,不一定要靠廣告接案維生?我的好友Karen在二○○九年開始寫部落格,從分享自己購買內衣的試穿心得開始,每周平均分享二∼三篇內衣試穿文章,由於聚焦撰寫內衣試穿的部落格不多見,「Bosslady薄蕾絲內衣試穿報告」很快就在部落格圈被網友發現、人氣快速加溫,短短一年就累積一百萬瀏覽人次。在臉書尚未出現的年代,「Bosslady薄蕾絲內衣試穿報告」已累積了一群忠實擁戴的死忠粉絲群,更從中注意到消費者購買內衣資訊不足、對櫃姊信任度低的缺口。
二○一一年,Karen創業,將多年經營的部落格轉型,成立平台與自有品牌「Bosslady薄蕾絲衣櫥」,在網路上透過團購、推薦內衣商品,將原本被動收入化為主動式收入,目前已是一家網路店家的小老闆。
案例四:喜舖包在媽媽界爆紅,月營收百萬
千萬別小看一個部落格能創造的市場經濟規模 !媽媽部落客CPU(周品妤)靠著自創的「CiPU喜舖包」,成了全台灣市占率最高的媽媽包,上軌道後的月營收百萬,堪稱台灣媽媽部落格圈最成功的經典案例。CPU從自身需求為出發點、開發了「CiPU喜舖包」,針對新手媽媽的需求所設計包款經過媽媽們口耳相傳、互為推薦,每月可賣出上千個,即可見到受媽媽們喜歡的程度。
夾著CPU部落格本身已建立的「高信任感」,「CiPU喜舖包」很快地靠著第一批忠實的媽媽鐵粉們擁戴購買,在媽媽包市場上殺出一條路。請注意,這群忠實顧客不是單純盲從的消費者,而是長期看CPU部落格的擁護者、最佳口碑宣傳者。
人氣媽媽部落客CPU的成功,不僅是因為長年撰寫部落格所累積的粉絲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她從自身新手媽媽的經驗,由部落格轉型創業,勇於切入家有零至三歲小孩,具備強大消費能力的媽媽市場。
事實上,一個擁有極大影響力的部落客,最大特質就是跟隨的粉絲不單是一般普通的消費者,而是培養出一群特定的鐵粉。這群鐵粉樂於分享CPU的最新文章、間接成為了宣傳者,他們勇於搶頭香購買新上市、新款的喜舖包,熱衷且經常性地瀏覽CPU的部落格文章,即時給予各式回饋意見並保持緊密的互動關係,才能造就「喜舖包」成為又好又熱賣的商品。(見表2-2)
案例五: 傑利的成功多角化經營,讓自己變身超級達人!
七年前,我認識了一位名叫「傑利」的旅遊部落客。他經營的「傑利的旅遊筆記本」部落格經營得有聲有色,每天瀏覽人數上千人。他的本業是國際導遊,經常在部落格分享世界各地的深度旅遊,內容在專業攝影與動人的文字描寫下,很快就吸引喜愛旅行的一批粉絲固定瀏覽。不久後,他自行創業,跟一般旅行社最大的不同是,傑利在創業之前就培養了大批長期訂閱部落格文章的網友與粉絲,甚至累積了不少自己書寫的旅遊相關資訊,讓人一上網搜尋就找到他、進而成為部落格新訪客。
事實上,我認識不少像傑利一樣因兼職經營部落格、產生巨大影響力,甚至發展出自己獨門好生意,他們之所以多角化經營地如此成功,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選定一個熟悉的「主題」做長期部落格的深耕,透過每周發文至少三∼四篇,持續分享給更多人、吸引更多同好聚集,成為該主題被信賴的意見領袖。
你的影響力,不輸電視台
一個超級有影響力的個人媒體,可以挑戰上百台收視率不到1%的電視媒體頻道。傳統平面媒體長年缺乏與消費者直接互動溝通,雙方關係疏離已是事實。